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探析——基于江苏省部分农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21-26,共6页
农村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部分农村农户的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及目前农村公共文化... 农村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对苏北、苏中和苏南地区部分农村农户的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及目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文化 文化设施
下载PDF
兰登·温纳技术哲学思想的解读——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决定论的桥梁 被引量:3
2
作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74,共3页
兰登·温纳(Langdon Winn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技术哲学家,以其震撼学术界的开山著作《自主的技术》成为技术哲学领域的先锋人物。目前普遍将其归为弱技术决定论者。但是本文认为将温纳简单归为弱技术决定论者未必合适... 兰登·温纳(Langdon Winner)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技术哲学家,以其震撼学术界的开山著作《自主的技术》成为技术哲学领域的先锋人物。目前普遍将其归为弱技术决定论者。但是本文认为将温纳简单归为弱技术决定论者未必合适。文章探讨了温纳与技术自主论、社会建构论以及技术的社会形成论,认为温纳是技术自主论与技术的社会形成论之间的桥梁,贯穿了两种理论特质,并就温纳的技术哲学思想做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登·温纳 技术自主论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
下载PDF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贞节”观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承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84-194,共11页
"贞节"观念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存在一个发生、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从本义到歧义、再到反思检讨,而在内容性质上则表现为从酷理到真情的曲折行进,这个过程也展示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开展方向。
关键词 传统伦理思想 “贞节”观 演变 启发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
4
作者 盛邦跃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2-95,共4页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空间中两种维度。科学文化是以理智为主导的实证性文化,侧重理性思维;人文文化是以直觉为主导的非实证性文化,侧重感性思维。文章以两种文化的差异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化空间中两种维度。科学文化是以理智为主导的实证性文化,侧重理性思维;人文文化是以直觉为主导的非实证性文化,侧重感性思维。文章以两种文化的差异为前提,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倡导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牟宗三关于康德“超越的对象=X”的误读
5
作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7,共5页
牟宗三在《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详细讨论了康德"超越的对象=X"的问题,牟先生认为X="无",本文通过再次解析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先验对象等于X的问题,对比牟先生的理解,以及康德对于"无"的四种划... 牟宗三在《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中详细讨论了康德"超越的对象=X"的问题,牟先生认为X="无",本文通过再次解析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先验对象等于X的问题,对比牟先生的理解,以及康德对于"无"的四种划分,认为牟先生此处确实存在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宗三 康德 超越的对象=X 先验对象
原文传递
认肯与创构——方东美在现代“天人合一”言说中的位置
6
作者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8-123,共6页
方东美认为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论"倾向,是现代人对于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之间烦扰的源头;而从学理上看,来自中国的思想资源是对治此弊病的良药。中国哲学所表现出的统一整体性,以"天人合德"言之或能曲尽其义... 方东美认为西方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二元论"倾向,是现代人对于现实人生和理想人生之间烦扰的源头;而从学理上看,来自中国的思想资源是对治此弊病的良药。中国哲学所表现出的统一整体性,以"天人合德"言之或能曲尽其义,对其价值的认肯,便表现在方东美对《周易》哲学的创造性诠释当中。基于此,他在自己的生命哲学中,在形而上学与对人性的理解两方面,均体现出通过对天人合一观念的再诠释而发展出新的理论创构的可能性。在中国现代有关天人合一的言说架构中,方东美在不乏从业者的学术取向的同时,也没有放弃现实关怀,并以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精神资源的方式,通过认肯天人合一观念的价值,进行生命哲学创构,堪称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天人合一 生命哲学 创构
下载PDF
面向生活本身——“儒学生活向度”的另类阐释
7
作者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7-29,71,共4页
就近期学者广泛探讨的儒学的定位、儒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文章追溯儒学的思想历程和历史定位,认为探讨"何谓儒学",必须回到儒学之生活向度本身。儒学还原到本质就是生活。儒学的生活向度是儒家思想发生方式的哲学根源。
关键词 儒学 生活儒学 当代儒学
下载PDF
论方东美生命哲学的时空观
8
作者 匡钊 《云梦学刊》 2022年第6期95-102,共8页
方东美的生命哲学对时间和空间问题尤为关注。他对于时间的关注,一方面受到西方近代形而上学思潮,特别是柏格森、怀特海的启发,而另一方面则与中国哲学的传统,特别是和《周易》哲学有着清晰的血脉联系。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是“轮转而无穷... 方东美的生命哲学对时间和空间问题尤为关注。他对于时间的关注,一方面受到西方近代形而上学思潮,特别是柏格森、怀特海的启发,而另一方面则与中国哲学的传统,特别是和《周易》哲学有着清晰的血脉联系。中国古代的时间观是“轮转而无穷”。所谓“轮转”,即流变与循环;所谓“无穷”,则是指时间本身具有开放的维度,即永恒与日新。时间在退入过去、延伸未来的过程中形成新的事物,时间的退却是为了创造性前进,这一整体正是方东美称为的“生生”,即创造之创造的理性秩序,其在循环交泰中日新不已。方东美对西方宇宙观的反思,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宇宙论精髓的基础上的。他看重宇宙作为空间的生机性。如果说西方人对于时间的看法,是将时间空间化了,那么中国人对于空间的看法,是将空间时间化了。在中国古人看来,空间的存在与生命的存在密不可分,因为生命本身的流变与日新的力量,空间因此生机而感染,也被转化成了类似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东美 生命哲学 时间 空间 宇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