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视域下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韩伟 卫东 《西部学刊》 2014年第12期66-6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内在地包涵着人的基本文化权利的平等,为我国人民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利以及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本指向。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文化投入结构失...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内在地包涵着人的基本文化权利的平等,为我国人民平等地享有基本文化权利以及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基本指向。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仍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与文化投入结构失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失衡;特殊群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的"差别对待"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市场的手段,坚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三方合力,坚持"三个公平"的原则,以期实现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四个均等"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历史地理学视野下的历史街区空间演变及其特色研究——以西安市三学街为例
2
作者 张娅莉 韩艳 卫东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三学街是西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基于历史地理学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对西安市三学街的空间演变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三学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随着时代变迁,职能属性逐渐趋于多元化,其发展演变历程充... 三学街是西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基于历史地理学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对西安市三学街的空间演变及其特色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三学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随着时代变迁,职能属性逐渐趋于多元化,其发展演变历程充分展示了时空变迁下的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最后,对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城市变迁中的发展与保护提出了具体思路,也为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理学 历史街区 空间特色 演变规律 西安市三学街
下载PDF
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 被引量:1
3
作者 卫东 《传承》 2015年第3期24-25,共2页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延安时期,我们党依靠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千百万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通过走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克...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延安时期,我们党依靠和人民群众之间形成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千百万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通过走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克服了革命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了中国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业绩。今天,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作风,对于探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了典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群众路线 优良传统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基层民主选举的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卫东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基层民主选举运动而享誉中外,尤其是边区政府完全从边区实际出发开展广泛深入的选举宣传,实行公正民主的选举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投票方式,制定依法有序的选举程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推进基层民主选举运动而享誉中外,尤其是边区政府完全从边区实际出发开展广泛深入的选举宣传,实行公正民主的选举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投票方式,制定依法有序的选举程序,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颇具特色的选举模式。党在选举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很多有益的经验,对今天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基层 民主选举
下载PDF
试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历史必然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卫东 《红广角》 2015年第4期20-24,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得以保存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得以保存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武装力量的指挥中心和后方保障基地,是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就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为红军提供落脚点,从而使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做一浅析探究,分析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边 硕果仅存 南梁
下载PDF
陇东传统民居研究
6
作者 信陈涛 卫东 《消费导刊》 2012年第3期118-120,124,共4页
窑洞是人类古老文明成果之一,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经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窑洞民俗风情是陇东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陇东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深入通过走访和查... 窑洞是人类古老文明成果之一,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经在窑洞中生存、繁衍和壮大起来。窑洞民俗风情是陇东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是陇东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深入通过走访和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陇东窑洞进行了比较深入地调查,力图对陇东地区窑洞形成的条件、种类、开挖技术、民俗特色以及对于窑洞民居文化的保护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 窑洞 文化 措施
下载PDF
狡兔三窟:“陕甘边根据地”的伟大创举
7
作者 卫东 《世纪桥》 2014年第8期15-16,共2页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陕甘边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陕甘边根据地建设...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开创的"硕果仅存"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陕甘边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全国其它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后,陕甘边根据地建设上贯彻"狡兔三窟"战略战术,使得陕甘边根据地在敌人多次重兵"围剿"下依然能够巍然屹立、坚持红旗不倒,从而扭转中国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狡兔三窟 陕甘边
下载PDF
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的探究
8
作者 卫东 《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5年第3期99-102,共4页
遵义会议精神是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的本质和结晶,是遵义会议基本内容的总结概括,其科学内涵主要是"实事求是,实践求真;独立自主,自主决策;坚持真理,修正错... 遵义会议精神是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的本质和结晶,是遵义会议基本内容的总结概括,其科学内涵主要是"实事求是,实践求真;独立自主,自主决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必求胜"。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遵义会议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对于传承我党精神遗产,提高党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党自我修复的机能,提高党重大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会议精神 内涵 价值
下载PDF
习仲勋与陕甘边区的教育事业
9
作者 卫东 《沈阳干部学刊》 2015年第3期71-72,F0003,共3页
习仲勋是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20世纪30年代在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为了促进陕甘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南梁苏维埃政府住地荔园堡河畔创办了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这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学校,... 习仲勋是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20世纪30年代在开辟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期,为了促进陕甘边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南梁苏维埃政府住地荔园堡河畔创办了第一所红色学校——列宁小学。这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学校,从当初的艰难创办、生存发展、到新世纪的传承壮大,都倾注了习仲勋一生的心血,体现了以习仲勋为代表的"南梁赤子"心系老区教育事业的革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仲勋 陕甘边区 教育
原文传递
传承延安精神 弘扬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卫东 《新长征》 2014年第9期20-21,共2页
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党、政、军、民逐步培育、发展和形成的一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展现的是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的特殊环境下,党、政、军、民逐步培育、发展和形成的一套优良的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展现的是以延安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的社会道德风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主体内容,是我们党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团结带领人民开拓前进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旗帜。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其产生和发展必定受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道德风尚 传承 人民群众 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