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08
1
作者 卢迈新 黎炯 +4 位作者 叶星 邓国成 江小燕 田园园 赖翠玲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6-774,共9页
从中国广东、海南罗非鱼主养区发生爆发性疾病的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病鱼体上,分离到多株致病菌株。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多株经腹部注射分离细菌浓度为1×106CFU/mL时可使100%的受感染鱼死亡,选择其中7株强... 从中国广东、海南罗非鱼主养区发生爆发性疾病的多个养殖场的罗非鱼病鱼体上,分离到多株致病菌株。人工感染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力,有多株经腹部注射分离细菌浓度为1×106CFU/mL时可使100%的受感染鱼死亡,选择其中7株强毒株进行药物敏感性实验与鉴定。不同菌株对药物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与菌株来源无相关性,29种抗生素中对13种敏感、7种不敏感、9种存在菌株的差异。各分离菌株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呈β溶血。采用链球菌快速鉴定系统ID32STREP、Lancefield分析及多项补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初步判断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PCR扩增16S rRNA基因和GBS-specific gene cfb(CAMP factor)基因的全长序列,BLAST分析显示所有菌株的16S rRNA基因与GenBank上登录的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99.8%),各分离菌株间的16S rRNA基因序列也高度同源(≥99.9%?100%)。各菌株cfb基因序列高度同源(100%),BLAST显示与已知无乳链球菌的相应序列也具有高度同源性(≥99.0%)。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判定广东与海南罗非鱼主养区2009年夏季发生的罗非鱼爆发性疾病的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致病性 生理生化 16SrRNA cfb基因 药物敏感性
原文传递
罗非鱼链球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2
作者 卢迈新 《南方水产》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脊椎动物包括猪、牛、鱼等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报道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暴发与流行,受感染的鱼类包括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 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阳性菌,是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也是其他多种脊椎动物包括猪、牛、鱼等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报道了鱼类链球菌病的暴发与流行,受感染的鱼类包括多种海水和淡水鱼类,以温水性鱼类最为严重。近年中国罗非鱼链球菌感染的报道也呈现增加趋势,尤其在2009年,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地区养殖罗非鱼的链球病发病率为20%~50%,死亡率达50%~70%,甚至更高。链球菌病已严重危害着中国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病原、流行及防治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开展罗非鱼链球菌病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链球菌 链球菌病
下载PDF
美洲鳗对几种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2 位作者 肖学铮 吴锐全 谢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美洲鳗 药物敏感性 病害防治 剂量 浓度
下载PDF
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52
4
作者 黎炯 叶星 +3 位作者 卢迈新 邓国成 迟妍妍 黄樟翰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从患病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的病灶处分离到1株细菌GDZ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毒力。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补充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 从患病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的病灶处分离到1株细菌GDZ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具有较强毒力。经ATB 32E细菌鉴定系统鉴定、补充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实验结果显示,29种药物中,米诺环素等15种化学试剂对该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维氏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药物 敏感性
下载PDF
广东省罗非鱼主养区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 被引量:50
5
作者 柯剑 赵飞 +3 位作者 罗理 姜兰 卢迈新 邹为民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从广东省5个罗非鱼主养区患暴发性的罗非鱼中分离到15株菌,挑选其中的5株(不同地域、不同组织分离的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自然发病的症状,确定此5株分离菌为导致罗非鱼暴发病的主要病原。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 从广东省5个罗非鱼主养区患暴发性的罗非鱼中分离到15株菌,挑选其中的5株(不同地域、不同组织分离的菌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表现出自然发病的症状,确定此5株分离菌为导致罗非鱼暴发病的主要病原。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并结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5株分离菌株均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5株分离菌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上保持一致,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8.6%~99.8%,但在致病性和对药物的敏感性上却呈现一定的差异。另外10株分离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鉴定也为无乳链球菌。研究表明,广东省罗非鱼流行性暴发病的病原菌主要为无乳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致病性 细菌鉴定
下载PDF
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华平 卢迈新 +2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杨丽萍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8-181,共14页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 本文对全世界范围内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的概况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性别控制、多倍体诱导、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低温保存技术、DNA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和已取得的成就,并对鱼类遗传改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鱼类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改良 选择育种 杂交育种 性别控制 多倍体诱导 DNA分子标记 转基因
下载PDF
5种杂交F_1罗非鱼生长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杨淞 卢迈新 +1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44,共4页
对4种杂交F1尼奥罗非鱼(不同尼罗罗非鱼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Ⅳ与莫荷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绝对增重率(g/d)为莫荷鱼>尼奥Ⅱ>尼奥Ⅲ... 对4种杂交F1尼奥罗非鱼(不同尼罗罗非鱼品系♀×奥利亚罗非鱼♂)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Ⅳ与莫荷鱼(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进行了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绝对增重率(g/d)为莫荷鱼>尼奥Ⅱ>尼奥Ⅲ>尼奥Ⅰ>尼奥Ⅳ(P<0.01);②五种杂交F1罗非鱼雄性率为莫荷鱼>尼奥Ⅲ>尼奥Ⅰ>尼奥Ⅱ>尼奥Ⅳ(P<0.05),成活率彼此间无差异(P>0.05);③肥满度(K)为莫荷鱼>尼奥Ⅰ>尼奥Ⅲ>尼奥Ⅱ>尼奥Ⅳ(P<0.01)。以上结果表明,莫荷鱼生长性能较好,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杂交F1 生长性能 养殖
下载PDF
温度对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志刚 可小丽 +2 位作者 卢迈新 朱华平 高风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33-1741,共9页
为了解温度对鱼源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机制,本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相关参数(生长、粘附、入侵、毒力基因表达以及对罗非鱼致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培养温度下(25~40℃)无乳链球菌的生长速度不同,37℃为其最适... 为了解温度对鱼源无乳链球菌毒力的影响机制,本实验研究了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相关参数(生长、粘附、入侵、毒力基因表达以及对罗非鱼致死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培养温度下(25~40℃)无乳链球菌的生长速度不同,37℃为其最适生长温度,25℃时生长速度最慢;25~34℃内无乳链球菌粘附在惰性基质上的菌体对应的吸光值(OD590nm)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7℃时显著增加,40℃时又急剧下降;罗非鱼在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后各时间点(6、12、24和48h),鱼体脑组织中菌量随注射菌体培养温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与不同培养温度下的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呈正相关;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的表达也与培养温度相关,hty和cfb基因的表达量随菌体培养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分别在34和37℃处达到峰值,不同培养温度下无乳链球菌sip基因表达的变化幅度较小,而scpB基因的表达则随培养温度增加而下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死率随其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低温(25和.28℃)培养条件下的菌体对罗非鱼致死率较低(〈20%),37℃时致死率最高66.67%±6.67%。以上结果表明温度参与无乳链球菌生长、粘附、转移、入侵和部分毒力基因表达的调控,它们共同影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温度 毒力
下载PDF
罗非鱼-鱼腥草共生养殖池塘沉积物菌群结构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26
9
作者 史丽娜 可小丽 +4 位作者 刘志刚 张健东 姚振锋 柯浩 卢迈新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4期64-73,共10页
为探究鱼腥草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和PCR-DGGE技术,对比分析了2013年9—11月鱼腥草浮床(试验塘)和常规养殖(对照塘)2种模式下,罗非鱼养殖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特征。Biolog-Eco结果显... 为探究鱼腥草浮床对罗非鱼池塘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的影响,采用Biolog-Eco和PCR-DGGE技术,对比分析了2013年9—11月鱼腥草浮床(试验塘)和常规养殖(对照塘)2种模式下,罗非鱼养殖池塘沉积物中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特征。Biolog-Eco结果显示:9月份试验塘沉积物微生物代谢强度和菌群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对照塘;但10—11月份则明显高于对照塘,且不同月份丰富度指数与对照塘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鱼腥草浮床在养殖中、后期能有效增加细菌生物量和提高种群丰富度。主成分分析(PCA)显示:试验塘和对照塘不同月份沉积物中菌群对羧酸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差异较大,且不同月份利用碳源的差异程度为10月>11月>9月;DGGE结果显示:试验塘和对照塘沉积物主要的菌群结构组成相似,分属于6个门,包括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其中变形菌门(54.17%)均为优势菌群,但同一月份试验塘菌群多样性均明显多于对照塘。结果表明,鱼腥草浮床具有增加罗非鱼池塘沉积物菌群功能多样性和优化菌群结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鱼腥草浮床 微生态板(Biolog-Eco)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 沉积物 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池养翘嘴红鱼白全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 被引量:23
10
作者 谢刚 黄樟翰 +2 位作者 潘加雄 胡小波 卢迈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共2页
关键词 翘嘴红Bai 池塘养殖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肠道及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与链球菌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志刚 卢迈新 +2 位作者 可小丽 王淼 张德锋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35-1647,共13页
为研究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变化与链球菌病暴发的相关性,实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分析发病和健康池塘水体、底泥和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水体和肠道中微生物... 为研究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变化与链球菌病暴发的相关性,实验采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比分析发病和健康池塘水体、底泥和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的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底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最高,水体和肠道中微生物多样性次之;肠道菌群与水体中菌群的相似性较高,而与底泥中菌群相似性较低;发病组的尼罗罗非鱼肠道和池塘底泥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均低于健康组,而发病组池塘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健康组。OTU聚类分析发现,发病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差异极显著,大部分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样品单独聚为一支。菌群结构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发病组和健康组水体或底泥中优势菌群结构组成的差异较小,但在非优势菌群中存在一定差异,发病组水体中变形菌门和梭杆菌门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水体,疣微菌门和浮霉菌门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水体;发病组池塘底泥中厌氧粘细菌属、甲烷丝菌属和枝芽孢菌属等具有降解有机质和生态修复功能,菌群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组底泥,而具有致病能力的曼氏杆菌属丰度却显著高于健康组底泥。发病组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中链球菌属、分枝杆菌属和曼氏杆菌属等致病菌群的丰度显著高于健康组尼罗罗非鱼肠道,而乳球菌属、鲸杆菌属和红球菌属等益生菌的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尼罗罗非鱼肠道。无乳链球菌普遍存在于发病和健康养殖环境,以及尼罗罗非鱼肠道中,无乳链球菌的丰度在发病和健康养殖环境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其在发病尼罗罗非鱼肠道中的丰度要显著高于健康组。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池塘水体和底泥中有益菌丰度降低和致病菌丰度的升高反映其养殖环境出现恶化,尼罗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暴发与肠道微生态平衡破坏后无乳链球菌丰度增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链球菌病 肠道微生物 环境微生物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双重PCR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 被引量:24
12
作者 黎炯 叶星 +4 位作者 卢迈新 邓国成 田园园 江小燕 黎坚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9-452,共4页
根据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和海豚链球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可分别获得474、296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嗜水气单胞菌... 根据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和海豚链球菌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引物,优化扩增条件,建立了快速鉴别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扩增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可分别获得474、296bp的特异性片段,扩增嗜水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其他常见鱼病原菌无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可实现对无乳链球菌和海豚链球菌的快速鉴别,具较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基因组含量分别为3.2×10-3ng/μL的无乳链球菌和3.0×10-2ng/μL的海豚链球菌.对采集自广东与海南两省养殖罗非鱼病鱼的11份病原样品进行检测,均可获得474bp片段,测序与BLAST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到的序列均为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序列,可从分子水平上确定这些样品为无乳链球菌,与生化鉴定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无乳链球菌 海豚链球菌 cfb基因 16SrRNA
下载PDF
我国罗非鱼加工的现状、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和提高出口竞争力的措施 被引量:21
13
作者 朱华平 卢迈新 +1 位作者 黄樟翰 高风英 《水产科技》 2009年第5期11-14,共4页
罗非鱼(Tilapia)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其养殖地区已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养殖产量增长最快的淡水鱼类之一。随着世界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海洋与内陆捕捞水产品产量急速减少,2006年世界捕捞渔业总产... 罗非鱼(Tilapia)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其养殖地区已遍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养殖产量增长最快的淡水鱼类之一。随着世界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海洋与内陆捕捞水产品产量急速减少,2006年世界捕捞渔业总产量9200万吨,比1998年的1.32亿吨减少31%。与此同时,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则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出口国 产量 美国 非洲鲫鱼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产业化 冻鱼片 出口额 水产品加工 农产品加工 罗非鱼产业 出口量
下载PDF
翘嘴红鱼白鱼苗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华平 黄樟翰 +2 位作者 谢刚 卢迈新 黄伟星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共2页
采用流水式的密封装置测定了翘嘴红鱼白鱼苗在不同水温下的耗氧率及窒息点。相同规格的翘嘴红鱼白鱼苗的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的上升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略有升高。
关键词 翘嘴红鮊 鱼苗 耗氧率 窒息点 密封装置 水温
下载PDF
罗非鱼遗传育种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6-191,共6页
<Abstrcat>
关键词 罗非鱼 遗传学 育种
下载PDF
主要养殖鲟鱼的生物学及养殖前景 被引量:23
16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1 位作者 肖学铮 吴锐全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80-287,共8页
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 ,现存鲟鱼种数有 2 5~ 2 6种。由于多年的酷渔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 ,鲟鱼资源日趋衰退。 1 990年世界鲟鱼产量为 2万t,1 993年下降到 1万t。本文作者综述了鲟鱼类的起源、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 鲟鱼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鱼类之一 ,现存鲟鱼种数有 2 5~ 2 6种。由于多年的酷渔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 ,鲟鱼资源日趋衰退。 1 990年世界鲟鱼产量为 2万t,1 993年下降到 1万t。本文作者综述了鲟鱼类的起源、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生物学特性 ,分析和讨论了开展鲟鱼养殖应注意的问题及鲟鱼的养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鱼 生物学 养殖 地理分布 生态习性
下载PDF
海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霍欢欢 可小丽 +4 位作者 卢迈新 李庆勇 高风英 朱华平 黄樟翰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0-354,共5页
为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的血清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2010年~2011年从海南省各地罗非鱼养殖场中分离到的24株病原菌进行常规细菌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革兰染色阳性、球形、短链状,β溶血,结合16S rRNA基因鉴定确... 为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agalactiae)的血清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2010年~2011年从海南省各地罗非鱼养殖场中分离到的24株病原菌进行常规细菌鉴定,结果显示,病原菌革兰染色阳性、球形、短链状,β溶血,结合16S rRNA基因鉴定确认24株病原菌均为无乳链球菌。PCR法扩增菌株荚膜多糖(cps)基因鉴定其血清型,表明24株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均为Ⅰa型。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31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多数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率低,对强力霉素敏感。对于多数抗生素,2011年分离的菌株敏感率明显低于2010年分离的菌株。本研究表明近两年海南省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血清型与菌株耐药性之间无直接相关关系。该结论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耐药性监测、血清分型及综合防控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耐药性监测 血清型 罗非鱼 海南省 分离菌株 16SrRNA 基因鉴定
下载PDF
翘嘴红鮊和海南红鮊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华平 黄樟翰 卢迈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5-179,共5页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翘嘴红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Bleeker)和海南红Erythroculterrecurviceps(Richardson)的眼、肝、心、肾和背部白肌5种器官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翘嘴红Erythroculterilishaeformis(Bleeker)和海南红Erythroculterrecurviceps(Richardson)的眼、肝、心、肾和背部白肌5种器官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4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种器官组织的LDH,肾脏和心脏的MDH及眼和心脏的SOD等同工酶谱带相似。一些器官组织的EST、MDH和SOD同工酶有特异性地表达,条带数目及各酶带的活性存在一定差异,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和物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红鲌 海南红鲌 乳酸脱氢酶 苹果酸脱氢酶 酯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同工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尼罗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意敏 刘志刚 +4 位作者 卢迈新 朱华平 可小丽 高风英 黄樟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 研究了在饲料中添加一种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占4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将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10种中草药按一定比例充分粉碎后混匀制成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按质量分数0%(对照组)、1%(A组)、3%(B组)和6%(C组)分别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尼罗罗非鱼,饲养12周。分别在第4、8和12周采集各组尼罗罗非鱼血液,测定相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从第8周开始,B组尼罗罗非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C组尼罗罗非鱼血清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在第12周,B组和C组尼罗罗非鱼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和血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血清SOD活力、LSZ活力、NO含量都显著提高,MDA含量则显著降低。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3%和6%质量分数的以鱼腥草为主要成分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增强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其中以添加比例为6%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中草药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5个罗非鱼群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杜诚 卢迈新 +3 位作者 叶星 劳海华 黄樟翰 白俊杰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经过筛选的 15条随机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Au) 和 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Oreochromisniloticus即尼罗美国群体Ⅰ (AnⅠ)、美国群体Ⅱ (AnⅡ)、美国群体Ⅲ (AnⅢ )、“吉富”群体 (GF) 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 ) ... 采用经过筛选的 15条随机引物对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Au) 和 4个尼罗罗非鱼群体Oreochromisniloticus即尼罗美国群体Ⅰ (AnⅠ)、美国群体Ⅱ (AnⅡ)、美国群体Ⅲ (AnⅢ )、“吉富”群体 (GF) 进行RAPD分析。结果发现: 1 ) 各罗非鱼群体内的平均遗传相似度依次为Au(0 9236)、AnⅠ (0 8158)、AnⅡ (0 7813)、AnⅢ (0 7853)、GF (0 7458); Au与AnⅠ、AnⅡ、AnⅢ及GF的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 0 3154、0 2755、0 2685和 0 2392。2) 用引物S509、S506、S471扩增出具有群体特异性的带, 其中用S509扩增的 1 600bp、2 000bp两片段为 4个尼罗群体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Au的分子标记; 用S506扩增的 2 000bp片段为AnⅠ、AnⅡ、GF所特有, 可以作为与AnⅢ区别的分子标记; 用S471扩增的 150bp片段为AnⅡ所特有, 可作为区别GF和AnⅠ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RAPD 遗传分析 分子标记 遗传相似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