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盲生的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班永飞 卢林 +2 位作者 陈燕琴 孙霁 王庭照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9-38,共10页
视力障碍会对个体生活产生影响,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尤为严重,探讨盲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内在机制对于提升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为了解盲生的歧视知觉、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28名盲生进... 视力障碍会对个体生活产生影响,对心理方面的影响尤为严重,探讨盲生的心理健康及其内在机制对于提升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为了解盲生的歧视知觉、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心理健康的关系及其内部机制,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228名盲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盲生的歧视知觉水平较低,心理健康和领悟社会支持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尊处于中上水平;(2)盲生的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心理健康和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3)盲生的领悟社会支持、自尊分别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盲生的领悟社会支持与自尊在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社会各界应为盲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他们的歧视认知,还应健全与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并重视盲生自身心理调适能力的提升,为提高其心理素质提供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视知觉 自尊 领悟社会支持 心理健康 视力障碍
原文传递
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对抑郁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贾金玲 卢林 +2 位作者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中国特殊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6,共10页
留守听障学生作为留守儿童中的特殊亚群体,是同伴欺凌与抑郁的高发人群。为探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96名留守听障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1)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社交焦虑以及抑... 留守听障学生作为留守儿童中的特殊亚群体,是同伴欺凌与抑郁的高发人群。为探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96名留守听障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1)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社交焦虑以及抑郁均处于较低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与抑郁、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留守听障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之间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分别是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的简单中介路径、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路径。基于此,社会各界应为留守听障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保护他们免遭同伴欺凌,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保障体系,为留守听障学生提供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听障学生 同伴欺凌 抑郁 核心自我评价 社交焦虑
原文传递
视障青少年生命意义追寻与生命意义感的相生相克:基于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
3
作者 贾金玲 卢林 +5 位作者 邱天龙 宋海迎 周瀚翔 吕向彬 刘学文 蔺秀云 《中国特殊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5,共12页
基于集体主义文化框架下的文化世界观,依托于意义保持模型、生命肯定观、缺失恢复观,对32所特殊教育学校535名视障青少年进行为期24个月共3次的追踪调查,旨在探究视障青少年生命意义追寻与生命意义感的纵向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 基于集体主义文化框架下的文化世界观,依托于意义保持模型、生命肯定观、缺失恢复观,对32所特殊教育学校535名视障青少年进行为期24个月共3次的追踪调查,旨在探究视障青少年生命意义追寻与生命意义感的纵向关系及其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视障青少年T1、T2、T3时点的生命意义追寻得分与生命意义感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视障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追寻与生命意义感二者互为因果关系,但在同时点与跨时点上的内在作用机制有所区别,具体表现为同时点(特质水平)相互促进,而跨时点(状态水平)相互抑制的特点;(3)不同性别视障青少年的生命意义追寻与生命意义感的交叉滞后路径及其随机截距之间的相关性是跨性别不变的。同时点(特质水平)与跨时点(状态水平)存在的“相生相克”内在作用机制不仅证实了视障青少年生命意义追寻与生命意义感互为因果关系,还分别支持并拓展了生命肯定观与缺失恢复观在视障青少年中的应用,也为意义寻求的前置因素模型提供了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障青少年 生命意义追寻 生命意义感 纵向研究 随机截距交叉滞后面板模型
原文传递
视障学生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有调节的链式中介 被引量:2
4
作者 贾金玲 卢林 +4 位作者 向垚梅娇 宋晓会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中国特殊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6,共11页
基于紧凑型文化框架下的文化世界观,依托于歧视知觉模型、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意义保持模型、风险—压力—应对模型,对31所特殊教育学校1228名视障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歧视知觉、意义追寻... 基于紧凑型文化框架下的文化世界观,依托于歧视知觉模型、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意义保持模型、风险—压力—应对模型,对31所特殊教育学校1228名视障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歧视知觉、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二者关系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视障学生的社交排斥、歧视知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意义追寻处于中等水平,而视角转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视障学生的社会排斥体验能够负向预测其自我超越生命意义;(3)歧视知觉与意义追寻不仅共同在视障学生的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还在二者的关系中分别发挥简单中介作用;(4)视角转换正向调节了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结果不仅验证并拓展了上述四个理论模型,还为视障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歧视知觉 意义追寻 视角转换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原文传递
感觉统合训练对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5
作者 陈燕琴 田海滔 +1 位作者 卢林 覃基烜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期139-142,共4页
本研究选取安顺市妇幼保健院一名4岁的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单一被试实验法,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个案刻板行为的干预效果。干预效果:干预后刻板行为有一定改善。提出建议: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师要多... 本研究选取安顺市妇幼保健院一名4岁的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单一被试实验法,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个案刻板行为的干预效果。干预效果:干预后刻板行为有一定改善。提出建议:采用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师要多以个案为中心,从个案的兴趣出发,采取多种强化方式、利用可替代行为养成技术,减少个案刻板行为;选取训练器材既要简单有趣,又要有利于降低个案刻板行为的发生频率;辩证地看待积极行为支持策略及行为功能角度相结合的自闭症儿童的问题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 刻板行为 个案研究
下载PDF
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国家通用盲文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6
作者 陈燕琴 柳文茂 卢林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8期70-71,共2页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与课例分析法对贵州省12所特殊教育学校通用盲文的使用现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使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盲教育教师主要的盲文学习工具书...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与课例分析法对贵州省12所特殊教育学校通用盲文的使用现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使用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已成为特殊教育学校盲教育教师主要的盲文学习工具书;特殊教育学校盲生使用通用盲文存在盲文点位与特殊音节拼写规则困难的问题;国家通用盲文书籍相对稀缺。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充分发挥国家通用盲文在教学中的作用;特殊教育学校创设通用盲文学习、交流的环境和氛围,提高盲教育教师对通用盲文的实用交流技能,并传播通用盲文学习和使用的方法;盲教育教师以及盲生主动进行反复实践练习、巩固和加强通用盲文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盲教育教师 通用盲文 盲文学习
下载PDF
特殊教育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关系的探究
7
作者 陈燕琴 王庭照 卢林 《安顺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7-61,共5页
文章分别从特殊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特殊性规定及其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以在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建构作用等方面来论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与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提出建构特殊教育... 文章分别从特殊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特殊性规定及其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以在特殊教育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建构作用等方面来论述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特殊教育学学科发展与教育教学课程设置之间的关联,提出建构特殊教育学科发展与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关系的建议: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二级学科的理论建设基础;多方面提高特殊教育学科的理论知识水平;采用多视角、多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特殊教育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视障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卢林 陈燕琴 +1 位作者 李吉芳 杨先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00-1407,共8页
目的:探讨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在视力障碍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创伤后成长调查量表、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对贵州省296名视力障碍青少年开展调查。结果:1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与视力障... 目的:探讨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在视力障碍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创伤后成长调查量表、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对贵州省296名视力障碍青少年开展调查。结果:1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与视力障碍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创伤后成长均呈显著正相关(r=0.275,0.587;P<0.001);2高水平、中水平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之间发挥调节作用,而低水平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二者之间不发挥调节作用;3简单斜率分析发现,高水平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效应量最大(β=0.487,P<0.001),中水平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次之(β=0.273,P<0.001)。结论:高水平、中水平的自我超越生命意义调节了视力障碍青少年领悟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并且随着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不断升高,领悟社会支持对创伤后成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也随之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障碍青少年 创伤后成长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领悟社会支持
下载PDF
男男性行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林 余婷 +1 位作者 张旭 蔺秀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惧怕否定评价、人生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474人,采用简化Berger艾滋病耻辱量表(BHSS)、惧... 目的:探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惧怕否定评价、人生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474人,采用简化Berger艾滋病耻辱量表(BHSS)、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NE)、中文人生意义问卷(C-MLQ)、意义应对量表(MFCQ)、自我超越生命意义量表(SMLS)进行测查。结果:BHSS总分与SMLS总分负相关(r=-0.69,P<0.001);FNE得分与人生意义追寻得分是BHSS总分与SMLS总分之间的中介变量,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13和-0.11,且FNE得分与人生意义追寻得分在BHSS总分与SMLS总分中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估计值为-0.16;MFCQ视角转化得分在人生意义追寻总分和SMLS总分中起调节作用(β=0.07,P<0.05)。结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的惧怕否定评价和人生意义追寻在感知歧视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之间起中介作用,视角转换在人生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之间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获得性免疫综合征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 歧视知觉 惧怕否定评价 意义追寻 视角转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