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辐射剂量率的影响因素及出院时间的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冼嘉朗 吴菊清 +7 位作者 欧阳伟 冯会娟 陈盼 王静 邓玉颖 陈艳莹 罗嘉欣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73-80,共8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并预估其住院隔离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并首次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1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4例,年龄(...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术后首次131I治疗后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并预估其住院隔离时间。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并首次行131I治疗的PTC患者1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24例,年龄(37.14± 12.00)岁。将所有患者按治疗剂量分为高剂量组(63例)和低剂量组(104例),于治疗后24、48、72、96 h时测量距离患者1 m处的辐射剂量率,将治疗后患者体内滞留131I活度为400 MBq时的时间点定为出院时间。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辐射剂量率降低的相关因素。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或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PTC患者首次行131I治疗后的辐射剂量率随时间推移迅速下降,高剂量组治疗后的24、48 h辐射剂量率[(70.62±34.45)、15.64 μSv/h]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1.27±5.13)、2.03 μSv/h],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581、-7.952,均P <0.01)。81.0%(51/63)和90.5%(57/63)的高剂量组患者分别可在治疗48 h和72 h后出院,99%(103/104)的低剂量组患者可在治疗24 h后出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31I剂量和2 h摄碘率对高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9.23,复相关系数R2=0.212,P<0.01),高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与2 h摄碘率和131I剂量呈正相关;性别、24 h摄碘率和残甲法3对高剂量组48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34.45,复相关系数R2=0.622,P<0.01),48 h辐射剂量率与24 h摄碘率和残留甲状腺体积呈正相关,与性别呈负相关;131I剂量和24 h饮水量对低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12.76,复相关系数R2=0.186 ,P<0.01),低剂量组24 h辐射剂量率与131I剂量呈正相关,与24 h饮水量呈负相关。结论 PTC术后患者首次131I治疗24 h后,影响其辐射剂量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服用131I的剂量,而48 h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24 h甲状腺摄碘率、残留甲状腺体积和性别。低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碘放射性同位素 住院隔离时间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原文传递
基于医学图像重建三维模型的拓扑优化设计与制造
2
作者 李金 冼嘉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6期110-113,共4页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图像三维重建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医学图像重建三维模型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方法。首先讨论了两种主要的三维重建技术,并基于重建模型,使用有限元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图像三维重建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基于医学图像重建三维模型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方法。首先讨论了两种主要的三维重建技术,并基于重建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拓扑优化设计,随之产生变密度分布的栅格结构。最后使用3D打印机制造具有变密度栅格结构的人体骨骼假体,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拓扑优化的变密度栅格结构人体骨骼模型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密度栅格结构 拓扑优化 有限元分析 3D打印 人体骨骼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