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脏X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俞子恒 程震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1-615,共5页
背景心脏X综合征(CSX)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然不十分明确,在女性缺血综合征评估研究中,有数据表明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约50%的女性及17%的男性无冠状动脉狭窄或狭窄程度<50%。与正常人群比较,CSX患者的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更高,由于CS... 背景心脏X综合征(CSX)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然不十分明确,在女性缺血综合征评估研究中,有数据表明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约50%的女性及17%的男性无冠状动脉狭窄或狭窄程度<50%。与正常人群比较,CSX患者的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更高,由于CSX容易进展,冠状动脉病变容易加重,故寻求一种新的评估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目的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CSX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9月入住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表现为典型胸痛、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无明显异常的40例CSX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利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指标,同时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分析两组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面积应变,同时测定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扭矩。结果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左房室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E/左房室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左房室瓣环室间隔侧收缩期峰值(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径向应变、圆周应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纵向应变、面积应变较对照组降低,扭转角度、扭矩较对照组升高(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纵向应变[OR=0.520,95%CI(0.310,0.875)]、面积应变[OR=0.463,95%CI(0.280,0.764)]是CSX的影响因素(P<0.05)。纵向应变诊断CSX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39,面积应变诊断CSX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结论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估CSX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能有效评定左心室各节段收缩功能,与正常人群相比,在常规超声无法发现早期改变的情况下,可更早并更敏感地检测出局部缺血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性心绞痛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心室功能
下载PDF
右心室不同位点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袁高辉 +1 位作者 韦凡平 沈法荣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年第4期232-233,236,共3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脑钠肽)的影响。方法36例慢室率房颤伴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窦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共72例患者,均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按心室电极固...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性患者血BNP(脑钠肽)的影响。方法36例慢室率房颤伴高度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窦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0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共72例患者,均植入VVI型心脏起搏器,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观察2组术前与术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血BNP(脑钠肽)变化。结果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0.20±0.03]s vs[0.12±0.04]s,P<0.01),术前2组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检测BNP,RVA组较RVS组有显著升高([121.8±5.2]pg/ml vs[57.1±6.6]pg/ml,P<0.01)。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RVS起搏尽可能的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RVS起搏是比RVA起搏更加符合生理的起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心脏 脑钠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程震锋 韦凡平 +5 位作者 陆玉良 袁高辉 张川 周德震 李利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2-13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为11.6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分别占42.86%、21.43%、21.4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心脏左室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等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模拟门诊教学法对提高医师接诊能力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俞子恒 胡欢欢 +1 位作者 程震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3期38-40,共3页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模拟门诊教学法对提高规培医师接诊能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规培医师32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1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带教,观察组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模拟...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模拟门诊教学法对提高规培医师接诊能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实习的规培医师32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1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行常规门诊带教,观察组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模拟门诊教学法,观察2组规培医师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规培医师的学习收获评分为(79.92±7.52)分、学习主动性评分为(81.39±8.05)分、学习氛围评分为(82.09±8.11)分、带教效果评分为(62.69±6.1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规培医师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模拟门诊教学法,可以提高带教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 规培医师 以问题为导向 模拟门诊教学法 门诊带教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 被引量:5
5
作者 俞海峰 +1 位作者 张川 程震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5年第1期71-72,共2页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可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对这部分患者单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常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心理干预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口服,观察其对心房颤动治疗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理干预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下载PDF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国建 +4 位作者 陈建明 何浪 袁高辉 韦凡平 程震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医院因一级预防而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结果140例患者中,植入ICD的患者51... 目的分析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医院因一级预防而植入ICD或CRT—D的所有患者。结果140例患者中,植入ICD的患者51例,CRT—D患者鼹,例,平均随访(26.8±12.6)个月。结果显示在ICD一级预防中启动ICD正确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3%,误治疗率为12.9%,其中误治疗中85.3%发生在单腔ICD一级预防中。ICD一级预防中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52.2%),非心脏原因死亡(39.1%)。ICD正确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相比,宽QRS时限、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高B型脑钠肽(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结论在ICD或CRT—D一级预防患者中,宽QRS时限、低LVEF及高NT—proBNP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ICD误治疗主要发生在单腔IC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一级预防
原文传递
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德震 韦凡平 +5 位作者 袁高辉 程震锋 张川 顾方方 朱颖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5年第12期103-103,127,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见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每组30例。结果:通过带教后,CBL教学组见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平均为(16.2±3.1)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t=...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0例见习生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传统教学组和CBL教学组,每组30例。结果:通过带教后,CBL教学组见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平均为(16.2±3.1)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t=9.16,P<0.05)。CBL教学组见习生对见习模式的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应用案例教学分析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增强其学习兴趣,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案例教学分析法 临床见习 带教
下载PDF
冠状动脉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患者定量冠状动脉造影与血管内超声测值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济明 顾方方 +1 位作者 程震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对冠状动脉非左主干临界病变相关参数分析,探讨IVUS和QCA在非左主干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非左主干临界病... 目的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对冠状动脉非左主干临界病变相关参数分析,探讨IVUS和QCA在非左主干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患者102例,对所有病变部位分别行QCA及IVUS测量,测量相关参数包括病变处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程度(DS),最小管腔面积(MLA),面积狭窄程度(AS)及病变长度等,并比较相关参数差异性。结果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简单病变的MLD在QCA与IVUS测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2、0.452、0.207,P>0.05),右冠状动脉合并钙化病变MLD在QCA与IVUS测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89,P>0.05);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简单病变DS经QCA及IVUS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1、1.449,P>0.05);回旋支病变DS在QCA小于IVUS测量结果(t=2.496,P<0.05);右冠状动脉合并钙化病变中DS在QCA大于IVUS测量结果(t=2.618,P<0.05)。无论病变类型如何,在测量MLA上,前降支、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QCA所测结果小于IVUS所测量结果。结论应用QCA对非钙化、非分叉、非迂曲的简单临界病变在测量MLD及DS一定程度上可以与IVUS所测量的结果媲美,QCA对于这类病变具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定量冠状动脉造影 临界病变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表达及纯化及其记忆性B细胞结合能力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严丽蔚 巩蔚 +6 位作者 朱文兵 张雪梅 徐婧雯 吴忠香 孙明 董少忠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40-1849,共10页
表达纯化不同标签、不同大小3个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分析其结合功能后,得到具备高亲和力的、可特异性结合记忆性B细胞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原核表达系统分别表达带有不同标签的、全长和膜外区的RVG,... 表达纯化不同标签、不同大小3个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分析其结合功能后,得到具备高亲和力的、可特异性结合记忆性B细胞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本实验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采用不同的原核表达系统分别表达带有不同标签的、全长和膜外区的RVG,纯化蛋白并分析比较其结合功能,荧光标记候选蛋白,结合CD19及CD27的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狂犬疫苗免疫后PBMCs中抗狂犬病病毒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的情况,确认候选蛋白与抗狂犬病毒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的结合功能。本实验成功构建了3个表达载体pGEX-5X-1-RVG、pET28a-RVG和pET30a-G,优化表达纯化条件成功获得了糖蛋白GST-RVG、His-RVG和His-G。纯化后的GST-RVG、His-RVG和His-G经Western blotting和ELISA鉴定均有抗原特异性;由竞争ELISA法测得3个纯化后糖蛋白与抗狂犬病病毒抗体的亲和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可以检测到狂犬疫苗免疫后阳性志愿者PBMCs中的抗狂犬病病毒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从而获得了高亲和力、可用于分选抗原特异性的记忆性B细胞的狂犬病病毒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 抗原特异性记忆性B细胞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凡平 张宗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年第7期416-417,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影响。方法: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院后24h内加用通心...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及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影响。方法:7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院后24h内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两组hs-CRP、CD62p、CD63水平,变化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4周后即可显现,8周后更为明显。结论:早期应用通心络胶囊可进一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s-CRP、CD62p、CD6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通心络胶囊 高敏C反应蛋白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严重冠状动脉痉挛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2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凡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71-472,共2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常规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仍频发的2例严重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中远期预后。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未再发作,分别随访半...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常规药物治疗后,心绞痛仍频发的2例严重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中远期预后。结果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未再发作,分别随访半年及一年半,无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结论对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除扩冠、解痉、抗凝、防栓、调脂治疗外,积极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望达到预防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冠状动脉痉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CTN-1株G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基本功能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巩蔚 严丽蔚 +6 位作者 朱文兵 张雪梅 徐婧雯 吴忠香 孙明 董少忠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1032-1036,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CTN-1株G蛋白,并评价其基本功能。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RV CTN-1株G蛋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GEX-5X-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5X-1-CTN,转化入Rosetta(DE3)p Lys S,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 目的原核表达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CTN-1株G蛋白,并评价其基本功能。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RV CTN-1株G蛋白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 GEX-5X-1,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GEX-5X-1-CTN,转化入Rosetta(DE3)p Lys S,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后,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其与阳性血清的结合性能及亲和力。结果重组表达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纯化的重组蛋白RV-G相对分子质量约85 000,纯度可达85%,能与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且具有较好的区分性,与阳性血清的亲和力常数为1.2×1010 M-1。结论成功原核表达、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特异性较好、亲和力较强、灵敏度较高的RV CTN-1株G蛋白,为研究G蛋白的抗原表位、建立针对RV G蛋白的ELISA抗体检测方法及其中和抗体的分选检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CTN-1株 G蛋白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亲和力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原文传递
紧密型社区随访管理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欢欢 金俊涛 +3 位作者 俞子恒 程震锋 杨德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0年第6期613-615,628,共4页
目的基于医共体模式,探讨紧密型社区随访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就诊湖州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康山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专家工作室的患者57例,根据随访方式分为一般随访组27例,紧密... 目的基于医共体模式,探讨紧密型社区随访管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就诊湖州市中心医院医共体康山街道社区卫生中心专家工作室的患者57例,根据随访方式分为一般随访组27例,紧密随访组30例,患者术后入组时及术后6个月予以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小板、肝功能、肌钙蛋白I、超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同时测定6 min步行距离,并且测量血压调查吸烟情况。在随访6个月后,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心绞痛再发、出血事件、心力衰竭)进行对比,分析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PCI术后6个月,紧密随访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钙蛋白I、低密度脂蛋白低于一般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6.012、2.807、3.448、3.807,均P<0.05);6min步行距离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一般随访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4、5.842,均P<0.05)。PCI术后6个月,紧密随访组血压低于一般随访组,吸烟比例小于一般随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76、10.135、4.780,P<0.05)。术后6个月,紧密随访组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一般随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9、5.505、4.655,均P<0.05)。结论紧密型随访模式能加强患者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紧密型 随访管理 不良事件
下载PDF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韦凡平 《黑龙江医学》 2001年第10期745-746,共2页
目的 报告ASVMC患者临床表现 ,探讨其共性及诊疗特点。方法 本组 9例患者均予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检查 ,其中 ,4例行影像学检查 ,6例予黄芪注射液 2 0ml/d ,共 3~ 4周治疗 ,所有患者均予中大剂量激素 (地塞米松针 2 0~ 4 0m... 目的 报告ASVMC患者临床表现 ,探讨其共性及诊疗特点。方法 本组 9例患者均予心电图、心肌酶谱、血常规等检查 ,其中 ,4例行影像学检查 ,6例予黄芪注射液 2 0ml/d ,共 3~ 4周治疗 ,所有患者均予中大剂量激素 (地塞米松针 2 0~ 4 0mg/d或氢化考的松 2 0 0~ 30 0mg/d)治疗 ,4例严重传导阻滞患者行起博治疗。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达 10 0 % ,心肌酶、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不同程度升高 ,心脏外形及功能均受影响。黄芪注射液、中大剂量激素对改善症状、挽救生命、缩短病程有明显疗效 ,起搏治疗大大降低了ASVMC的病死率。结论 ASVMC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 ,黄芪注射液、中大剂量激素、起搏治疗对ASVMC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心律失常 黄芪注射液 中大剂量激素 起搏治疗 VMC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跃 许岚 +3 位作者 谈鹰 程震峰 张川 《心电与循环》 2016年第1期29-31,45,共4页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ACS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480例,均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162例联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组),318例为对照组。记录出院后30d主... 目的评估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ACS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480例,均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其中162例联合苯扎贝特治疗(观察组),318例为对照组。记录出院后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和1年死亡率。结果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和1年死亡率观察组分别为8%、13.0%和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22.6%和8.8%(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能减少ACS后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OR=0.57,95%CI0.35~0.93)。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扎贝特治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ACS后的近期及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糖尿病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卡维地洛改善或逆转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心室重塑临床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海峡药学》 2013年第6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心率的改善和逆转心室重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且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疗效均为6个月。...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压、心率的改善和逆转心室重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且左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予以卡维地洛治疗,疗效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的IVST、PWT、LVD、LVMI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观察组IVST、PWT、LVM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但LVD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两组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4.44%、6.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有效控制了血压和心率,更逆转了心室重塑,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能是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比较优化、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室重塑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MMP-9与CD62p、CD63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韦凡平 张宗新 《临床医学》 CAS 2007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与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相关性,探讨MMP-9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其与血小板胞浆内α-颗粒上的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的相关性,探讨MMP-9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CS患者5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外周血MMP-9,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CD62p和CD63。结果ACS组患者血浆MMP-9、CD62p、CD6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MMP-9与CD62p、CD63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402和r=0.427,P均<0.01)。结论MMP-9水平增高是AC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在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小板活化
原文传递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心房颤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利芳 张栗 +3 位作者 袁高辉 韦凡平 程震锋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心房颤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评估CPAP治疗在心房颤动伴OSAS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轻中度OSAS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非CPAP治疗组(n...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心房颤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评估CPAP治疗在心房颤动伴OSAS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轻中度OSAS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非CPAP治疗组(n=19)及CPAP治疗组(n=19)两组。两组患者经抗凝后予以胺碘酮针静脉复律,同时CPAP组于抗凝期间及用药后1周行CPAP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用药后24小时内心房颤动复律成功率,心房颤动复律时间及住院期间心房颤动复发率。结果用药后24小时内CPAP组复律成功率大于非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47%比57.89%,P<0.05)。CPAP组住院期间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低于非CPAP组(45.46%比5.88%,P<0.05)。而两组间心房颤动复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伴OSAS患者辅助CPAP能更有效地改善药物的疗效,同时在OSAS早期行CPAP等干预治疗起到早期改善患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内脂素与肌钙蛋白I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晖 袁高辉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502-1504,共3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8例UAP经PCI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4、72h及50d测定血清Visfatin...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内脂素(Visfatin)及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8例UAP经PCI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24、72h及50d测定血清Visfatin水平及cTnI水平。入选同期52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随访3年,观察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与Visfatin和cTnI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UAP患者Visfatin和cTnI水平PCI术后24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Visfatin水平在术后30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cTnI水平在术后30d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2);Visfatin与cTnI水平呈正相关(r=0.523,P=0.01);发生MACE的PCI患者术后血清Visfatin与cTnI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3);Visfatin与cTnI是MACE独立危险因素(OR=3.27,2.85,P〈0.05)。结论UAP患者PCI术后血清Visfatin与cTnI水平均一过性升高,且与发生MACE相关,两者在UAP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方面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烟酰胺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血液 肌钙蛋白I 血液
原文传递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生物力学效应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血脑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高辉 +2 位作者 韦凡平 沈法荣 洪小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及血脑钠肽的影响。方法48例病窦综合征及2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68例,均植入DDD型起搏器,按心室导线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血流动力学及血脑钠肽的影响。方法48例病窦综合征及20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共68例,均植入DDD型起搏器,按心室导线固定部位不同随机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组,对比观察两组安置起搏器前后心电图QRS波宽度和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差异)和血脑钠肽(BNP)的变化;两组病窦综合征患者于术后3个月时再行程控优化,继续观察程控优化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BNP的变化。结果RVA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间期显著长于RVS组(P<0.05)。术前两组LVEF、CI、SV和血BNP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RVA组LVEF、CI、SV较RVS组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BNP则较RVS组有显著升高(P<0.01)。RVA组病窦综合征患者程控优化前后相比,LVEF、CI、SV有显著增加(均P<0.05),BNP有显著降低(P<0.01),优化后与术前相比,BNP仍有显著升高(P<0. 05)。RVS组病窦综合征患者程控优化前后相比,LVEF、CI、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NP有显著降低(P<0.05),优化后与术前相比,BNP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VA起搏扰乱了双心室电同步,恶化了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收缩同步性,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RVS起搏比RVA起搏更为接近生理性起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搏 心脏 血流动力学 程控优化 脑钠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