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伯基特白血病的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黎波 +4 位作者 吴泽霖 梁铭 关镜明 卫凤桂 邹亚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478-2481,共4页
目的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病例信息探讨分析伯基特白血病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选择SEER数据库中1992-2015年确诊为伯基特白血病的531例患者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生存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log-rank分析显示诊断年份、发病年... 目的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病例信息探讨分析伯基特白血病患者的生存预后因素。方法选择SEER数据库中1992-2015年确诊为伯基特白血病的531例患者的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生存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log-rank分析显示诊断年份、发病年龄、婚姻状态、治疗情况与伯基特白血病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其中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95%CI:2.079~2.686,P <0.001)、诊断年份(95%CI:0.543~0.771,P <0.001)是影响伯基特白血病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诊断年份、发病年龄、婚姻状态、治疗情况与伯基特白血病患者生存预后相关,发病年龄、诊断年份是影响伯基特白血病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基特白血病 SEER数据库 发病率 生存分析 预后因子
下载PDF
MSCs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株K562/G01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马玉花 邹亚伟 +4 位作者 彭盛 黎波 何国华 刘志刚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9年第12期1709-1716,共8页
目的研究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珠K562/G01细胞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获取MSCs,选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系K562/... 目的研究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泌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及其耐药珠K562/G01细胞增殖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获取MSCs,选用人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系K562及其耐药系K562/G01。K562、K562/G01细胞分别与白血病患儿MSCs黏附共培养,实验组为加HGF抗体组,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通过显微镜观察白血病细胞在MSCs层上的黏附情况并计算黏附率,MTT法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白血病细胞周期。在共培养各组中加入伊马替尼孵育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凋亡率。结果实验组中MSCs对K562和K562/G01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32.4%±3.2%和38.1%±4.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51.6%±3.6%和62.2%±4.9%(P<0.05)。实验组中K652和K562/G01细胞的A值分别为(0.3102±0.0390)和(0.3246±0.035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5216±0.0467)和(0.5908±0.0034)(P<0.05)。实验组中K652及K562/G01细胞处于G 0/G 1期的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加入伊马替尼孵育48 h后白血病细胞凋亡情况:实验组中存活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中存活细胞比例(P<0.05)。结论HGF可通过影响细胞黏附及细胞周期促进K562及K562/G01细胞存活与增殖,并降低伊马替尼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肝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儿童
下载PDF
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泽霖 卫凤桂 +6 位作者 邹亚伟 关镜明 梁铭 陈德晖 陈福雄 吴梓梁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5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高危ALL患儿37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截止时间是2018年12月,采用寿命表估算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采用COX多因素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性别、年龄、MICM免... 目的分析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高危ALL患儿37例,回顾性收集其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截止时间是2018年12月,采用寿命表估算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采用COX多因素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性别、年龄、MICM免疫分型、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初诊WBC计数、泼尼松试验反应、治疗第33天微小残留病变(MRD)水平对患儿5年EFS的影响。结果37例患儿5年EFS为49.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阳性、泼尼松试验反应不良、治疗第33天MRD阳性的高危ALL患儿5年EFS低于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阴性、泼尼松试验反应良好、治疗第33天MRD阴性者(P均<0.05)。不同性别、年龄、MICM免疫分型、初诊WBC计数的高危ALL患儿5年EF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阳性、治疗第33天MRD阳性是高危ALL患儿5年EFS降低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阳性、治疗第33天MRD阳性是高危ALL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高危 不良细胞遗传学改变 微小残留病变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彭思静 +2 位作者 王子成 曾晓珍 邹亚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903-2907,共5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近年来儿童ALL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然而对于复发/难治ALL患者,常规的化学治疗缓解率低,预后不佳。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针对ALL抗原相关的单克隆...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最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近年来儿童ALL患者的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然而对于复发/难治ALL患者,常规的化学治疗缓解率低,预后不佳。随着免疫疗法的兴起,针对ALL抗原相关的单克隆抗体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等免疫治疗已被证实对ALL有效,显著改善复发/难治ALL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疗法 儿童 抗体 嵌合抗原受体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白血病耐药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曾晓珍 +1 位作者 黎波 邹亚伟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1127-1131,共5页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癌症病例的30%~40%。随着当前化学药物治疗方案的改进,儿童急性白血病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然而,临床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耐药性的产生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近年来,越来... 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儿童癌症病例的30%~40%。随着当前化学药物治疗方案的改进,儿童急性白血病预后有了显著改善。然而,临床上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耐药性的产生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常见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调节白血病细胞生存的微环境,通过细胞黏附、可溶性细胞因子、免疫逃逸等机制保护白血病细胞免受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令人惋惜的是,其具体的发生机制仍未明确,亟待进一步探究。本文重点阐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白血病耐药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机制,为制定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耐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可溶性因子 黏附 免疫逃逸
下载PDF
儿童骨外尤文氏肉瘤合并心脏转移1例
6
作者 王子成 吴泽霖 +5 位作者 彭思静 卫凤桂 关镜明 梁铭 邹亚伟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病例资料7岁女孩,因“双下肢疼痛3个月,伴腹痛2个月,咳嗽1个月,咯血5天”于2020年7月27日就诊。病初患儿下肢疼痛为间歇性,家长未予重视,1个月后出现腹痛,就诊于外院普通外科,行CT检查发现肺部、纵膈多发占位性病变、腹腔淋巴结肿大,考... 病例资料7岁女孩,因“双下肢疼痛3个月,伴腹痛2个月,咳嗽1个月,咯血5天”于2020年7月27日就诊。病初患儿下肢疼痛为间歇性,家长未予重视,1个月后出现腹痛,就诊于外院普通外科,行CT检查发现肺部、纵膈多发占位性病变、腹腔淋巴结肿大,考虑淋巴瘤可能,遂行腹腔及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后予对症处理,患儿腹痛好转后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下肢疼痛 对症处理 占位性病变 普通外科 病例资料 纵膈 咯血 心脏转移
下载PDF
长春新碱逆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儿童门冬酰胺酶耐药的研究
7
作者 徐清云 +3 位作者 曾晓珍 卫风桂 吴泽霖 邹亚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5期744-748,共5页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的影响,并探讨长春新碱(VCR)能否逆转其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ALL儿童MSCs原代细胞,建立MSCs-Jurkat共培养模型,应用MTT法检测Jur... 目的: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治疗的影响,并探讨长春新碱(VCR)能否逆转其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扩增ALL儿童MSCs原代细胞,建立MSCs-Jurkat共培养模型,应用MTT法检测Jurkat细胞L-asp的IC_(50)、流式细胞仪测定Jurkat细胞凋亡率及RT-PCR检测其ASNS mRNA表达。结果:(1)经L-asp处理后,单独培养及共培养组中Jurkat细胞凋亡率及ASNS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2)共培养组中Jurkat细胞的凋亡率较Jurkat细胞单独培养低(P<0.01),ASNS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经L-asp处理后,共培养组中Jurkat细胞的凋亡率也比Jurkat单独培养低(P<0.01),但ASNS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VCR预处理MSCs后,共培养组中Jurkat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ASNS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MSCs与Jurkat细胞共培养可使Jurkat细胞凋率下降,抑制Jurkat细胞ASNS mRNA的表达。在MSCs支持下,L-asp对Jurkat细胞仍有作用,MSCs只可部分抑制L-asp细胞毒性。VCR可部分逆转MSCs的作用,使共培养模型中Jurkat细胞株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部分抑制MSCs ASNS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门冬酰胺合成酶 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长春新碱
下载PDF
NUDT15基因野生型、突变型ALL患儿维持治疗期间口服6-巯基嘌呤的耐受性对比观察
8
作者 卫凤桂 彭思静 +7 位作者 王子成 梁铭 吴泽霖 关镜明 杨艺 曾晓珍 邹亚伟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18-21,共4页
目的比较NUDT15基因rs116855232位点野生型、突变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维持期治疗期间口服6-巯基嘌呤(6-MP)耐受性。方法32例ALL患儿根据NUDT15基因rs116855232位点有无突变分为分为野生组(24例)和突变组(8例),比较两组维持期... 目的比较NUDT15基因rs116855232位点野生型、突变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维持期治疗期间口服6-巯基嘌呤(6-MP)耐受性。方法32例ALL患儿根据NUDT15基因rs116855232位点有无突变分为分为野生组(24例)和突变组(8例),比较两组维持期治疗期间6-MP的剂量、血象、粒细胞缺乏频率、使用短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频率、感染频率、肝功能水平及患儿预后。结果与野生组比较,突变组6-MP每日用量少(P<0.05);与野生组比较,突变组白细胞、血小板水平降低(P均<0.05);与野生组比较,突变组粒细胞缺乏频率、使用短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频率高(P均<0.05);两组感染频率比较,P均>0.05。与野生组比较,突变组ALT、AFU水平降低(P均<0.05);两组患儿原发病均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与野生型相比,NUDT15基因rs116855232位点突变降低了ALL儿童患者巯嘌呤耐受性,6-MP用量减少,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增加了骨髓抑制风险,但感染风险并未升高,肝功能异常风险下降,原发病控制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6-巯基嘌呤 NUDT15基因 药物耐受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