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海侵 被引量:21
1
作者 袭松余 兵力 陈永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7-121,共25页
笔者通过对我国东部盆地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沉积及古生物资料,特别是有孔虫、沟鞭藻、钙质超微化石、龙介虫科栖管、藻叠层石等的综合研究认为,我国东部盆地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曾发生过四期海侵。由老到新依序为森诺曼期、晚土伦期... 笔者通过对我国东部盆地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沉积及古生物资料,特别是有孔虫、沟鞭藻、钙质超微化石、龙介虫科栖管、藻叠层石等的综合研究认为,我国东部盆地在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曾发生过四期海侵。由老到新依序为森诺曼期、晚土伦期至早赛诺期、古新世至早始新世,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在海侵影响下,我国东部十多个盆地形成了海陆过渡相半咸水沉积,并具有典型的半咸水生物化石组合。通过对松辽盆地、苏北一南黄海盆地、渤海湾沉降区和江汉盆地的水平面升降变化分析发现其海侵期基本上与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相吻合。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以上几个地区的古地理。海侵的研究对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内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和油气勘深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 晚白垩世 早第三纪 中国
下载PDF
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海侵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裘松余 兵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29-236,共8页
本文综合我国有关沉积和古生物资料,尤其对有孔虫的研究和对各门类化石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各受过两期海侵。晚白垩世海侵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与早期海侵相应的半咸水沉积为青山口组一段,晚期相应的半咸水沉... 本文综合我国有关沉积和古生物资料,尤其对有孔虫的研究和对各门类化石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我国东部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各受过两期海侵。晚白垩世海侵主要发生在松辽盆地,与早期海侵相应的半咸水沉积为青山口组一段,晚期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嫩江组一、二段。早第三纪古新世到始新世早期,与其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苏北-南黄海盆地泰州组二段和阜宁组、三水盆地(土布)心组、江汉盆地洞庭坳陷沅江组。始新世晚期到渐新世,与其相应的半咸水沉积如,:渤海湾沉积区纯化镇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北部湾沉积区百色盆地和南宁盆地那读组,迈陈坳陷涠洲群,江汉盆地潜江坳陷潜江组和荆河镇组。这种似陆非陆似海非海的半咸水沉积有利于油气生储,是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主要生油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浸 沉积 油气藏 晚白垩世
下载PDF
松南十屋断陷盆地模拟 被引量:6
3
作者 兵力 李晓东 +1 位作者 耿德祥 刘宝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23-25,8,共4页
十屋断陷盆地模拟包括了盆地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运聚史的模拟。并对十屋断陷的油气资源量及资源结构特征进行了计算和研究。十屋断陷埋藏史、热史类型分为三类。十屋断陷总生烃量为 2 40× 10 8t,生油气比 1... 十屋断陷盆地模拟包括了盆地构造演化史、埋藏史、热史、生排烃史和油气运聚史的模拟。并对十屋断陷的油气资源量及资源结构特征进行了计算和研究。十屋断陷埋藏史、热史类型分为三类。十屋断陷总生烃量为 2 40× 10 8t,生油气比 1∶17,排烃效率 81.6 % ,是一个以气资源占主导的盆地。沙河子组为盆地主力生油气层 ,生烃量占盆地总生烃量的 86 .5 %。区内具工业价值油气区的总体模拟特征为生烃强度大于 40× 10 4 t/km2 、排烃强度大于 2 0× 10 4 t/km2 ,运移指向聚敛特征明显 ,运移强度较大 ,模拟单个圈闭资源配置大于 5 0 0× 1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十屋断陷 盆地 模拟 资源评价 勘探 目标
下载PDF
油气资源结构概念及其应用
4
作者 兵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2-35,共4页
油气资源结构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一个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用资源结构参数来衡量。对一个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的研究充分为盆地、区带与圈闭三个层次。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四个主要断陷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特征... 油气资源结构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一个含油气盆地的油气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用资源结构参数来衡量。对一个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的研究充分为盆地、区带与圈闭三个层次。通过对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四个主要断陷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特征的实际研究发现,东南隆起区内各断陷盆地的资源结构特征存在很大差异。十屋断陷以其深陷部位为中心呈半环带状依次可划分为出气、油气混合、油三个资源区带。德惠和伏龙泉断陷只存在油气混合资源区和油资源区。而柳条断陷整个盆地几乎全部是油资源区。盆地油气资源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对潜在油气区的分布进行有效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 油气资源结构 盆地模拟 资源评价
下载PDF
十屋组──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的一个新地层单位
5
作者 裘松余 王立夫 +2 位作者 崔皓 张文瑾 兵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3-29,共7页
十屋断陷十屋组十分发育,分布稳定,顶底界线、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和厚度清楚,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具备建组条件。十屋组的建立必将有助于松辽地区深部地层划分对比。十屋组产Classopollis-Cyathidites-Tr... 十屋断陷十屋组十分发育,分布稳定,顶底界线、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和厚度清楚,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具备建组条件。十屋组的建立必将有助于松辽地区深部地层划分对比。十屋组产Classopollis-Cyathidites-Tricolpopollenites孢粉组合,可与我国南方馆头组、葛村组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单位 孢粉组合 松辽盆地 断陷 地层层序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十屋组及其孢粉组合特征
6
作者 裘松余 王立夫 +2 位作者 崔皓 张文瑾 兵力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0,共10页
十屋组在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十分发育,分布稳定,界线清楚,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岩性特征、沉积旋迴、厚度清楚。 建立十屋组是为了澄清松辽盆地深层“登娄库组”对比混乱局面,建立正确地层层序,以利于区域地层对比。由于登娄库构造远离... 十屋组在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十分发育,分布稳定,界线清楚,含丰富的孢粉化石,岩性特征、沉积旋迴、厚度清楚。 建立十屋组是为了澄清松辽盆地深层“登娄库组”对比混乱局面,建立正确地层层序,以利于区域地层对比。由于登娄库构造远离松基六井,南北相差近18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 十屋组 孢粉 组合 松辽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