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SRH状况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苏比努尔·艾外都力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3 位作者 木开达斯·塔西 吕宇娟 卡迪尔亚·那斯尔 苏比德·阿力木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520-3528,共9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给全球卫生事业带来重大挑战,慢性病患病与人群的个人自评健康(SRH)状况之间关联紧密。然而,目前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现状,以及对SRH状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给全球卫生事业带来重大挑战,慢性病患病与人群的个人自评健康(SRH)状况之间关联紧密。然而,目前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现状,以及对SRH状况的影响相关研究甚少。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的现状,探讨慢性病患病及共病模式对SRH状况的影响,为提升农村中老年群体健康水平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6—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RK030)的调研数据库;对家庭中男女主事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患慢性病情况、SRH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查SRH状况的影响因素,采用自组织映射(SOM)网络训练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评估14种慢性病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和各类慢性病对SRH状况的影响程度。结果共调查3400名中老年人。不同疆域分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患病或伤残情况、患慢性病情况居民SRH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疆域为南疆、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患有慢性病是SRH状况的危险因素(P<0.05);性别为男性,年龄为45~59岁,职业为牧民、机关或事业单位员工、技术工人,婚姻状况为离异,患病或伤残情况是SRH状况的保护因素(P<0.0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地区中老年群体慢性病患病率为36.47%,其中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17.47%)、关节炎或风湿病(8.62%)、心脏病(5.68%);慢性病共病率为8.09%,共病患病率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6.12%)、关节炎或风湿病(5.18%)、心脏病(4.71%);共病模式主要以患2种慢性病为主(78.18%);患2种慢性病共病模式主要以高血压+心脏病为主,患3种慢性病患病模式主要以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或风湿病为主;患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共病 农村人口 慢性病共病模式 自评健康状况 中年人 老年人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精准帮扶政策对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影响及机构服务供给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卡迪尔亚·那斯尔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3 位作者 郭志龙 麦尔当·艾力木 王磊 木开达斯·塔西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1年第6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精准帮扶政策对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服务供给能力产生的影响,并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将方便抽样与目的抽样相结合,抽取新疆南、北、东疆农村地区共106个基层医疗机构的396... 目的探讨精准帮扶政策对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服务供给能力产生的影响,并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①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将方便抽样与目的抽样相结合,抽取新疆南、北、东疆农村地区共106个基层医疗机构的396名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采用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按照三级编码原则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归纳、提炼,最后形成9个理论范畴,并用帕累托图筛选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一般因素;②采用文献分析法提取《2015-2018年新疆卫生统计年鉴》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定性研究结果显示,精准帮扶政策对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影响归类为机构规模、管理制度、人才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员培训、医疗服务、硬件设施、政府补助9个维度,其中硬件设施、社会效益、人员培训为促进医疗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机构规模是重要因素,管理制度、人才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医疗服务、政府补助是一般因素。文献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8年新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政府卫生支出比例、门诊服务量呈正增长趋势,卫生管理人员、住院服务量呈负增长趋势,病床使用率逐年下降。结论精准帮扶政策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呈现出促进作用,但还未达到理想状态,需要培养优秀管理人员来促进效益,平衡卫生技术人员与床位数的比例,提高住院服务供给能力,持续引进中高级住院医师,提高住院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机构环境卫生,以此为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精准帮扶政策 影响因素 服务供给能力
下载PDF
农牧区家庭主事者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3
作者 米丽·奴尔太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3 位作者 郭志龙 苏比德·阿力木江 卡迪尔亚·那斯尔 吕宇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15-1022,共8页
目的旨在了解农牧区家庭主事者健康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方法对新疆两疆域6地区农牧区家庭男女主事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统计推断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深层分析用SmartPLS3.0软件进行PLS-... 目的旨在了解农牧区家庭主事者健康认知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方法对新疆两疆域6地区农牧区家庭男女主事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统计推断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深层分析用SmartPLS3.0软件进行PLS-SEM分析。结果农牧区家庭男女主事者慢性病、传染病、妇幼保健、不良行为等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以及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不良行为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传播方式影响占比为1.2%。女性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健康传播方式影响占为3.4%;PLS-SEM结果显示,男性的心理健康、传染病、慢性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均主要通过组织传播获取占比分别为22.2%、19.3%、8.2%。女性主事者的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知晓情况16.0%通过人际传播获取,妇幼保健、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主要通过大众传播获取占比分别为13.8%、13.4%。男性不同类型传播方式中主要以邻居、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电视等传播途径为主占比分别为41.2%、44.9%、32.5%。女性主要以医务人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机通讯媒体等传播途径为主占比分别为75.3%、65.9%、70.6%。结论农牧区健康传播生态环境还需改善,规划合适的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利民的健康传播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区 健康教育 健康传播 PLS-SEM
下载PDF
新疆农村地区814户家庭主事者的健康状况对家庭功能影响的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卡迪尔亚·那斯尔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3 位作者 吕宇娟 鲁英 苏比德·阿力木江 米丽·奴尔太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8-592,共5页
目的对新疆农村地区家庭主事者的健康状况、家庭功能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家庭主事者的健康和家庭功能近3年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农村地区3个疆域的814户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45... 目的对新疆农村地区家庭主事者的健康状况、家庭功能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家庭主事者的健康和家庭功能近3年的变化趋势,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农村地区3个疆域的814户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年龄<45岁的家庭主事者的健康自评得分在70分以上者占80.0%~90.0%,家庭主事者的家庭功能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三疆域家庭主事者的家庭功能在不同地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17年和2018年男性和女性主事者的家庭功能在不同婚姻质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女性家庭主事者的健康自评状况与其家庭功能有相关性,且影响占比为3.9% (R2=0.039),2017年和2018年男女家庭主事者的健康状况与家庭功能之间无相关性,家庭功能反而均与其婚姻质量的高低有关。结论农村地区家庭主事者的健康状况总体理想,并且对家庭功能产生的影响逐年变弱,3个疆域农村地区家庭主事者的家庭功能运行不平衡,婚姻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当地卫生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促使提升家庭主事者的家庭功能,从而有效推进家庭的健康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主事者 家庭功能 健康自评状况
下载PDF
精准帮扶背景下新疆农村地区家庭发展能力与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卡迪尔亚·那斯尔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3 位作者 郭志龙 麦尔当·艾力木 王磊 木开达斯·塔西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7-52,共6页
目的:了解“精准帮扶”工作背景下新疆农村地区家庭发展能力与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促进新疆农村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南、北、东疆106个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396位医务人... 目的:了解“精准帮扶”工作背景下新疆农村地区家庭发展能力与卫生服务利用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促进新疆农村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南、北、东疆106个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396位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NVivo 11.0质性分析软件根据扎根理论按照三级编码原则进行分析,并运用帕累托图筛选关键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结果:新疆农村地区家庭的发展能力与其卫生服务利用具有相关性,家庭发展能力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归类为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健康意识、人均经济收入、家庭综合发展4个方面,其中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为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关键因素(<80%),健康意识和家庭的综合发展为一般因素(>90%)。结论:新疆农村地区家庭的发展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对卫生服务的利用产生影响,尤其是家庭的经济收入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影响最大。建议政府为健康的适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大对南疆地区的教育投资,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实行“先就医后付费”的医疗模式,降低家庭就医成本;加大财政支出比例,优化调整3个疆域的卫生资源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服务利用 家庭发展能力 精准帮扶政策 新疆
下载PDF
“精准帮扶”背景下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变化的定性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卡迪尔亚·那斯尔 古丽巴哈尔·卡德尔 +3 位作者 郭志龙 麦尔当·艾力木 王磊 木开达斯·塔西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7期975-979,983,共6页
目的以"精准帮扶"政策为背景,了解"精准帮扶"政策对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带来的变化,探讨影响的主次因素,并为提高机构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自2019年2—10月,... 目的以"精准帮扶"政策为背景,了解"精准帮扶"政策对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带来的变化,探讨影响的主次因素,并为提高机构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自2019年2—10月,以目的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北、东疆共106个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396位医务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按照三级编码原则进行编码、归纳、提炼,最后形成理论范畴,并运用帕累托图筛选关键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结果定性研究:"精准帮扶"政策对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利用带来的变化归类为服务量、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等3个维度共8项,其中筛选出总诊疗人次、住院人次及签约率为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的关键因素(<80%),转诊率、抢救人次、治愈率、抢救成功率及出院人数为一般因素(>90%)。文献研究:2015—2018年新疆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总诊疗人次和门急诊人次呈正向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6%和0.44%,但低于同期全国水平(1.90%、1.44%),而住院人数和出院人数呈负向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30%和-5.31%;平均住院日平均为6.1日低于同期全国水平(6.4日),病床使用率平均为71.30%,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60.35%);急诊病死率平均为0.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2%),入院患者病死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为0。结论"精准帮扶"政策的推进下新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量有所上升,而住院服务呈现下降趋势,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变化处于理想状态。建议利用现有"医共体"的资源优势继续完善全民体检项目,提高签约率和就诊率;以持续培养"全科医疗人才"为铺垫,引进高学历医疗人才来缓解高级住院医师等紧缺资源,以此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应注重协调3个疆域间资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帮扶政策 农村基层医疗机构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