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葛根定眩胶囊治疗颈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丰广魁 马先军 +5 位作者 陈隐漪 杨赞 顾进 绍亚 王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葛根定眩胶囊对颈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葛根定眩胶囊组(中药组)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西药组),观察治疗2周后疗效及症状功能评分、中医症状及2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中药组与... 目的观察葛根定眩胶囊对颈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葛根定眩胶囊组(中药组)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西药组),观察治疗2周后疗效及症状功能评分、中医症状及2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中药组与西药组总体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中药组优于西药组;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中药组症状评分提高优于西药组(P<0.05);中医症状方面中药组优于西药组,其中,眩晕、耳鸣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项疼痛、头痛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个月后随访,中药组复发率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组能够显著缓解眩晕、颈肩强痛、恶心呕吐、头痛、耳鸣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功能评分,推测可能与葛根定眩胶囊具有解肌舒筋通络、温通太阳经脉、疏利颈部筋肉脉络、改善颈部软组织痉挛、降低颈部交感神经兴奋性功能,从而改善血管痉挛、增加血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定眩胶囊 颈性眩晕 交感神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开喜 绍亚 陈新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5期317-318,共2页
目的分析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为沿肾锥体排列呈放射状或簇状多发小斑点状结石或钙化影及周围有小囊状或梭形低密度影。双侧病变见于13例,单发右侧3例,左侧2... 目的分析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为沿肾锥体排列呈放射状或簇状多发小斑点状结石或钙化影及周围有小囊状或梭形低密度影。双侧病变见于13例,单发右侧3例,左侧2例。结论CT有利于髓质海绵肾早期诊断并对发症的检出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质海绵肾 先天性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葛根定眩胶囊”对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和血浆NPY的影响——附33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6
3
作者 丰广魁 马先军 +5 位作者 陈隐漪 杨赞 顾进 绍亚 王利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葛根定眩胶囊对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64例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予葛根定眩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葛根定眩胶囊对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64例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予葛根定眩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和血浆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NPY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定眩胶囊能够增加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与盐酸氟桂利嗪作用相似;能降低血浆NPY含量,作用优于盐酸氟桂利嗪。推测葛根定眩胶囊治疗颈性眩晕不仅作用于血管,还可能通过改善颈部软组织痉挛,降低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痉挛,增加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定眩胶囊 颈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血供 神经肽Y 颈椎X改变
下载PDF
肺泡细胞癌的X线平片和CT表现 被引量:4
4
作者 绍亚 左涛生 王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6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细胞癌的X线平片、CT表现特征。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细胞癌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X线平片中,3例呈单肺见斑片影及两肺多发结节影;3例呈磨玻璃影,内见多发结节,与胸膜粘连;5例呈多发结... 目的探讨肺泡细胞癌的X线平片、CT表现特征。方法对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细胞癌患者的胸部X线平片和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X线平片中,3例呈单肺见斑片影及两肺多发结节影;3例呈磨玻璃影,内见多发结节,与胸膜粘连;5例呈多发结节影。结论肺泡细胞癌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CT对其诊断较X线平片敏感,最后确诊需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细胞癌 肺炎 结节 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
下载PDF
MRI对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开喜 绍亚 +4 位作者 陈新建 徐行茹 王金 刘怀莹 陈建斌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718-720,共3页
膝关节骨坏死根据坏死发生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为自发性骨坏死和继发性骨坏死。1968年Ahlbck等[1]首次报道了股骨内侧髁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ONK),又称Ahlback病。SONK定义为发生于股骨内侧髁负重面深层、原因不明的局部坏死,个别... 膝关节骨坏死根据坏死发生的特点和临床表现分为自发性骨坏死和继发性骨坏死。1968年Ahlbck等[1]首次报道了股骨内侧髁的膝关节自发性骨坏死(SONK),又称Ahlback病。SONK定义为发生于股骨内侧髁负重面深层、原因不明的局部坏死,个别情况下骨坏死部位可出现于股骨外侧髁或胫骨平台[2]。随着MRI广泛的临床应用以及老年人的膝关节MRI检查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坏死 MRI 股骨内侧髁 股骨外侧髁 负重面 股骨髁 局部坏死 骨髓水肿 关节软骨 关节面
原文传递
孤立性脑转移瘤的CT诊断
6
作者 许开喜 绍亚 陈新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9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研究孤立性脑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均经头颅CT平扫,其中,12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显示,36例孤立性脑转移瘤中表现为不规则形或囊状低密度影8例(... 目的研究孤立性脑转移瘤的CT表现。方法36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脑转移瘤患者均经头颅CT平扫,其中,12例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全部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显示,36例孤立性脑转移瘤中表现为不规则形或囊状低密度影8例(22.2%),结节状等密度影13例(36.1%),肿块形高密度影4例(11.1%),以及结节状混杂密度影11例(30.6%),对比增强扫描见边缘强化。多数孤立性脑转移瘤位于皮髓交界处,周围有大小不等的水肿带。甲状腺癌脑转移表现为高密度影,周围无或仅有轻度水肿。结论孤立性脑转移瘤随其原发肿瘤的不同,CT表现多种多样,对不明原因的脑孤立性病灶,应仔细筛查颅外肿瘤,特别是应判定肺部、乳腺及甲状腺等有无原发肿瘤,以便尽早作出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孤立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增强扫描
下载PDF
CT和磁共振成像对脊柱关节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7
作者 陈新建 许开喜 +3 位作者 赵争敏 绍亚 王金 徐敏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年第6期418-421,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病(sponyloarthropathies,SPA)的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SPA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6例SPA的病例进行10例CT横状位、16例MRI行横、矢状位扫描,T2WI,T1WI,STIR,分析其骨质、形态及信号改变。结果 SPA... 目的:探讨脊柱关节病(sponyloarthropathies,SPA)的CT和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以提高SPA的早期诊断。方法对16例SPA的病例进行10例CT横状位、16例MRI行横、矢状位扫描,T2WI,T1WI,STIR,分析其骨质、形态及信号改变。结果 SPA的CT和MRI表现为脊柱炎、椎间盘炎、脊柱关节炎和韧带附着炎。16例SPA 43个椎体中,其中侵犯T6、T7、L5、S1各1个,T8、T9、L4各2个,T10、L2、L3各3个,L1为6个,T11为8个,T12为11个。以T11~L1侵犯增多,共占58%(25/43)。单纯椎体受累13个,占30%(13/43)。椎体和附件受累30个,占70%(30/43)。结论 CT、MRI二者结合有利于SPA的早期诊断,特别是MRI下骶髂关节、脊柱椎小关节滑膜等处骨质结构改变、骨髓水肿、滑膜炎、关节软骨侵袭、韧带起止炎等MRI表现,这对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及愈合等均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关节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
8
作者 许开喜 绍亚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1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评价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8例颅内脂肪瘤患者均经 Siemens AR-X型全身 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 目的 评价 CT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18例颅内脂肪瘤患者均经 Siemens AR-X型全身 CT扫描装置行头颅CT平扫。从颅顶至颅底作层厚10mm,间隔10mm的横断扫描。结果颅内脂肪瘤多位于中线区脑池内,8例见于纵裂池内,5例见于胼胝体部,4例见于侧脑室,以及1例见于颅后凹内。脂肪瘤的CT值在-7~-4.5Hu,直径介于4至8mm之间。结论CT对颅内脂肪瘤可做出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脂肪瘤 SIEMENS 头颅CT平扫 CT扫描装置 诊断价值 横断扫描 纵裂池 侧脑室 CT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