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57
1
作者 卜石 邢小燕 +2 位作者 王娜 赵文惠 杨文英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7期464-467,共4页
目的 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 (NPH )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 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患者按 3 1随机分为甘精... 目的 比较每日注射一次长效重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与中效低糖蛋白锌人胰岛素 (NPH )联合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 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低血糖的风险。 方法  5 6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 2型糖尿病患者按 3 1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治疗组 (n =4 2 )和NPH组 (n =14 )。分别采用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每晚 10点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和每日晨起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 5mg ,每晚 10点注射中效NPH胰岛素。根据空腹血糖 (FBG)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以两组FBG均达到 <6 7mmol/L为治疗目标 ,共治疗 12周 ,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 ,分析FBG达标时所用甘精胰岛素日剂量与治疗前FBG、BMI和病程的关系。 结果 治疗后两组Alc及全天血糖谱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 ,两组下降幅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但甘精胰岛素注射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NPH组 (甘精胰岛素组 3例 ,7 1% ;NPH组 5例 ,35 7%。 χ2 =7 0 ,P =0 0 0 8)。危险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血糖达标时甘精胰岛素使用量与治疗前FBG和BMI显著相关。 结论 每日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联合一次口服降糖药的方案可使更多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 ,长效甘精胰岛素的应用能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这种简便的治疗方案可使患者依从性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格列吡嗪 2型糖尿病 联合用药 降糖药 安全性
下载PDF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95
2
作者 张波 安雅莉 +7 位作者 巩秋红 帅英 卜石 陈燕燕 张金苹 杨文英 刘雪丽 李光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对54例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h后分别进行标准餐试验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后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血糖...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方法对54例病程小于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强化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4h后分别进行标准餐试验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治疗后不用任何降糖药物血糖能良好控制1年视为长期缓解。结果总的缓解率为57.4%(31/54),而病程≤6个月者缓解率80.6%(29/36),病程≥12个月者缓解率仅11.1%(2/18);治疗结束24 h时空腹血糖(FPG)<7 mmol/L者,缓解率为78.8%(26/33),显著高于FPG≥7.0 mmol/L者(缓解率为23.8%,5/21,P<0.01)。在缓解组(31例)糖尿病病程、治疗后FPG显著低于未缓解组(23例),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强化治疗后急性胰岛素反应(AIR)、△I_(30)/△G_(30)均值也显著高于未缓解组(P<0.05或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r=-0.643,P<0.01)、治疗后FPG水平(r=-0.603,P<0.01)与长期缓解负相关,治疗前TNF-α值(r=0.410,P<0.01)、治疗后TNF-α下降值(△TNF-α,治疗前值-治疗后值,r=0.428,P<0.01)、AIR增加值(△AIR,治疗后值-治疗前值,r=0.509,P<0.01)与长期缓解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FPG(β=-1.907,P<0.01)和△TNF-α(β=3.084,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若进一步将糖尿病病程纳入自变量,则显示病程(β=0.107,P<0.05)和△TNF-α(β=3.363,P<0.05)与长期缓解独立相关。结论(1)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多数病例发生长期缓解。(2)治疗后FPG水平及TNF-α下降值是病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3)与此相比糖尿病病程的预测价值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强化治疗 长期缓解 一相胰岛素分泌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高脂饲养造成的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65
3
作者 陈晓平 杨文英 +4 位作者 卜石 萧建中 刘雪莉 王娜 赵文惠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脂饲养正常大鼠造成胰岛素抵抗 (IR)及不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各 11只 :正常饲养组 (NC)、高脂饲养组 (HF)、高脂 +二甲双胍组 (HF +Met)、高脂 +罗格列酮组 (HF +Ros)。罗格列酮 3m... 目的 观察高脂饲养正常大鼠造成胰岛素抵抗 (IR)及不同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将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各 11只 :正常饲养组 (NC)、高脂饲养组 (HF)、高脂 +二甲双胍组 (HF +Met)、高脂 +罗格列酮组 (HF +Ros)。罗格列酮 3mg·kg-1·d-1或二甲双胍 30 0mg·kg-1·d-1剂量进行灌胃。饲养 8周时取空腹血测游离脂肪酸 (FFA)、甘油三酯 (TG)、脂联素等。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 (GIR)来评价。结果 高脂饲养 8周后 ,与NC组相比 ,HF组呈现肥胖 ,血浆脂联素水平低 4 3 7% (P <0 0 1) ,GIR低 5 1 3% (P <0 0 1)。HF +Met组体重和TG均低于HF组 ,分别低 8 4 %和 4 0 5 % ,P值均 <0 0 1,GIR高5 8 9% (P <0 0 1)。HF +Ros组FFA和TG均显著低于HF组 ,分别低 2 5 3% (P <0 0 5 )和 5 4 0 %(P <0 0 1) ,血浆脂联素水平高 6 0 % (P <0 0 1) ,GIR高 14 9 6 % (P <0 0 1)。结论  (1)正常热量高脂饲养正常SD大鼠 8周可引起肥胖 ,血浆脂联素水平下降和胰岛素抵抗。 (2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高脂饲养引发的胰岛素抵抗。前者伴有显著血FFA、TG降低和脂联素升高 ,后者伴有体重及血TG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高脂饲养 胰岛素抵抗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长期高脂饲养对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3 位作者 王昕 刘雪莉 陈仕明 湛玉良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 观察膳食总热量正常、脂肪含量长期增高饲养对正常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 1 9只 ,分为正常饲养组 (NC ,n =1 0 )和高脂饲养组 (HF ,n =9)。两组大鼠每日摄食总热量相等 ,但饲料中脂肪占总热量... 目的 观察膳食总热量正常、脂肪含量长期增高饲养对正常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 1 9只 ,分为正常饲养组 (NC ,n =1 0 )和高脂饲养组 (HF ,n =9)。两组大鼠每日摄食总热量相等 ,但饲料中脂肪占总热量 (31 0kJ/d)的百分比不同 (NC组脂肪占 1 3 % ,HF组脂肪占 59% )。观察大鼠每月体重、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空腹游离脂肪酸 (FFFA)的变化。饲养至 36周龄 ,作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 (IVGTT) ,观察两组大鼠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 ,尤其是胰岛素分泌的第一时相的差异。结果 高脂饲养后大鼠出现明显的腹型肥胖 (内脏脂肪占体重百分比分别为 :HF组 1 0 .7% ,NC组 5 .3 % ,P <0 .0 0 1 ) ,血FFFA升高〔HF组 (1 .60± 0 .36)mmol/L ,NC组 (0 .59± 0 .1 2 )mmol/L ,P <0 .0 0 1〕。 36周龄时 ,IVGTT中 5、 1 0、 30min血糖 (BG)HF组显著高于NC组〔5min :(1 7.3± 0 .7)mmol/Lvs(1 6 .0± 0 .7)mmol/L ,P <0 .0 5 ;1 0min :(1 4 .6± 0 .8)mmol/Lvs (1 2 .7± 1 .0 )mmol/L ,P <0 .0 0 1 ;30min :(9.4± 1 .6)mmol/Lvs (6 .6± 1 .4)mmol/L ,P <0 .0 1〕。 5、1 0min血胰岛素HF组显著低于NC组〔5min :(734 .7± 1 .5) pmol/Lvs (1 938.4± 1 .4)pmol/L ,P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脂毒性 Β细胞功能 大鼠 SPRAGUE-DAWLEY 肥胖 糖尿病
原文传递
预混胰岛素转为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1
5
作者 卜石 郭晓蕙 +4 位作者 杨文英 卢桂芝 杨兆军 任婷婷 高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4期3115-3118,共4页
目的探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法为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期12周,选择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加或不... 目的探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法为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期12周,选择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FBG)在7.8~16.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10%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至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 mg 或每日注射两次预混30 R(诺和灵)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 mg 治疗组,胰岛素剂量每3天调整1次,至目标 FBG≤6.0 mmol/L。结果治疗12周后,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的 HbA1c 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两组 HbA1c 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0%vs 8.9%→7.8%,P>0.05)。治疗期间,预混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频率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组,总低血糖事件分别为123次、57次,经证实的低血糖例次(94 vs 21,x^2=23.692 P=0),其中午餐前低血糖发生尤其显著(64 vs 17,x^2=7.762,P=0.005)。甘精胰岛素治疗后 HbA1c≤7.5%者达28.2%(11例),剂量为(0.58±0.29)U·kg^(-1)·d^(-1);HbA1c>8.5%者占23.1%(9例),剂量为(0.66±0.30)U·kg^(-1)·d^(-1)。甘精胰岛素两亚组治疗前 HbA1c、糖尿病病程、餐后2 h C 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0.8)% vs(9.6%±1.2)%,10年(6.0~14.5年)vs 13年(8~19.5年),餐后 C 肽:2.5 nmol/L(1.4~3.3 nmol/L)vs 1.4 nmol/L(1.2~2.6 nmol/L),均 P<0.05。结论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治疗前 HbA1c 水平、糖尿病病程和餐后2 hC 肽水平是影响一次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疗效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胰岛素 Β细胞功能
原文传递
脂毒性对大鼠胰岛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1 位作者 王昕 潘琳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2004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 探讨脂毒性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在 β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予总热量相同的正常脂肪含量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13% )和高脂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5 9% )饲养。 2 8周后 ,透射电镜观察... 目的 探讨脂毒性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在 β细胞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予总热量相同的正常脂肪含量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13% )和高脂饲料 (脂肪占总热量的 5 9% )饲养。 2 8周后 ,透射电镜观察胰岛细胞超微结构 ;进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定位 β细胞 ,图像分析测定平均每个胰岛内胰岛素的表达量 ;TUNEL法观察胰岛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每个胰岛中 β细胞凋亡率 ,以Ki6 7单克隆抗体染色观察胰岛细胞的增生情况。  结果 高脂饲养组 (HF组 )胰岛细胞内可见明显脂质沉积 ,胰腺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显示平均每个胰岛内胰岛素染色阳性细胞面积和积分下光密度HF组均显著低于正常饲养组 (NC组 ) (HF :2 5 2 2 μm2vsNC :5 0 10 μm2 ,P =0 0 0 ;HF :12 10vsNC :2 4 4 7,P =0 0 0 )。HF组β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NC组[(2 6± 8) %vs15± 5 ) % ,P <0 0 1]。两组增生的胰岛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0 5 0个 /胰岛vs 0 5 4个 /胰岛 ,P >0 0 5 )。 结论 高脂饲养对大鼠胰岛细胞的复制无明显改变 ,β细胞凋亡的增加可能是长期高脂饲养后大鼠胰岛功能改变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 大鼠 脂毒性 Β细胞凋亡 高脂饲养 胰岛素 正常 免疫组化染色 增生 改变
下载PDF
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糖输出调控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7
7
作者 赵文惠 萧建中 +4 位作者 杨文英 王娜 王昕 陈晓平 卜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饲养造成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糖输出有关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饲养组(10例)和高脂饮食饲养组(10例)。饲养期间动态观察体重和空腹血糖变化趋势。饲养至28周实验终点时取空腹...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饲养造成的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肝糖输出有关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饲养组(10例)和高脂饮食饲养组(10例)。饲养期间动态观察体重和空腹血糖变化趋势。饲养至28周实验终点时取空腹血测胰岛素和甘油三酯。采用肝脏对3H-2- 脱氧葡萄糖的摄取能力测定各组的肝脏胰岛素敏感性,用蒽酮法测定肝糖原含量,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分析糖异生和糖原合成关键酶肝脏磷酸烯丙醇羧激酶、葡萄糖-6-磷酸酶、糖原合成酶和PPAR γ协同刺激因子1 α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饮食饲养大鼠出现明显腹型肥胖。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饲养18周开始,高脂饮食组空腹血糖增加[正常饲养组(4.77±0.63)mmol/L,高脂饮食组[(5.45± 0.87)mmol/L,P<0.05],此差异持续到28周;肝脏3H-2-脱氧葡萄糖摄取率高脂饮食组较正常饲养组下降42.0%,肝糖原含量增加92.4%(P<0.01)l磷酸烯丙醇羧激酶mRNA增加41.5%,协同刺激因子1α mRNA增加30.8%(P<0.05)。结论长期高脂饮食诱导肝脏协同刺激因子1α和肝脏磷酸烯丙醇羧激酶基因表达,糖异生增加,同时肝糖分解不能相应受到抑制,导致肝糖输出增加及空腹血糖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糖原异生 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
原文传递
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王昕 杨文英 +4 位作者 卜石 刘雪丽 帅瑛 巩秋红 李光伟 《中华糖尿病杂志(1006-6187)》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评价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9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35例)和生理盐水组(3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 ml 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入。于输液第0 h、1.5 h3、h测定静脉血... 目的评价果糖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和血尿酸的影响。方法69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随机分为果糖注射液组(35例)和生理盐水组(34例),每日分别给予500 ml 5%果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3小时输入。于输液第0 h、1.5 h3、h测定静脉血糖和胰岛素水平;0 h和3 h测血尿酸水平。结果两组输液过程中各输液时点的血糖、胰岛素及尿酸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生理盐水比较,果糖注射液对T2DM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尿酸水平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输注 血糖 胰岛素 尿酸
下载PDF
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现况 被引量:28
9
作者 于利平 白勇涛 +7 位作者 罗笑婵 邓瑞芬 杨军 李颖隽 邢小燕 张波 李世蕊 卜石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现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绝经后女性2990例,在取得书面知情同意后,由医生询问、受访者回答填写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现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绝经后女性2990例,在取得书面知情同意后,由医生询问、受访者回答填写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及防治情况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866份。对问卷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将无骨质疏松性骨折史者作为对照组,有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骨折组,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情况。结果受试者中有明确骨质疏松性骨折史170例,占5.9%。骨折组比对照组年龄更大(67±7)vs.(62±7)岁,P<0.0001,绝经年限更长(16.9±7.5)vs.(12.2±7.8)年,P<0.0001,身高下降≥4 cm的比例更大(30.6%vs.16.4%,P<0.0001)。两组规律服用钙剂的比例均不足30%,均很少补充维生素D。无受试者规律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结论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下降是否超过4 cm是绝经后女性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是已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措施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仍极不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危险因素 防治现况 绝经后骨质疏松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 被引量:26
10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低血糖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基础胰岛素或第二种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10 位作者 陆菊明 洪天配 李强 李红 余叶蓉 翁建平 周智广 姬秋和 朱大龙 邹大进 陈定宇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比较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或第二种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从全国12个研究中心入选387例接受一种口服降糖药(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 目的比较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或第二种口服降糖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从全国12个研究中心入选387例接受一种口服降糖药(双胍类或磺脲类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5%~11.0%,空腹血糖〉7.5mmol/L),平均年龄54岁。采用随机表法(1:1)将其分为加用甘精胰岛素组(n=193,起始剂量为10U/d)和加用另一种口服降糖药组(n=194,加用磺脲类或双胍类药物,按产品说明书用药),治疗24周。调整2组用药剂量,使空腹血糖达到并维持在≤5.6mmol/L。测定0及24周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h血糖、C肽水平。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有375例患者(男184例,女191例)纳入最终分析,其中加用甘精胰岛素组186例,加用另一种口服降糖药组189例。治疗24周后,2组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时显著下降,但2组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1.3)%和(1.3±1.3)%,Z=-1.3914,P=0.1641]。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加用甘精胰岛素组中胰岛素剂量〉0.2U·kg^-1·d^-1的亚组(n=114)24周时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的下降幅度大于加用另一种口服降糖药组[分别为(1.6±1.2)%和(1.3±1.3)%,Z=-1.9962,P=0.0459]。加用甘精胰岛素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降低幅度均优于加用另一种口服降糖药组(Z=-5.5516、-3.9158,均P〈0.01)。空腹及餐后2hC肽水平变化2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894、-2.7775,均P〈0.01)。2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一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或增加第二种口服降糖药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前者充分调整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降血糖药
原文传递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35例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艳梅 赵洪川 卜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714-716,共3页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收治的35例HLAP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5例胆源性胰腺炎(ABP)进行比较。结果HLAP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4∶1,发病年龄平均39.5岁,合并脂肪肝者占91.4%,BM I 28.17&...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LA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收治的35例HLAP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65例胆源性胰腺炎(ABP)进行比较。结果HLAP患者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4∶1,发病年龄平均39.5岁,合并脂肪肝者占91.4%,BM I 28.17±4.24,血淀粉酶正常者6例(17.14%),小于正常上限3倍者13例(37.14%)。与ABP组相比,HLAP组男性所占比例高、发病年龄较低;血糖、尿酸水平明显高于ABP组;而血尿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ABP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重症胰腺炎的比例、合并胸水的比例均明显高于ABP组(分别为48.6%vs13.8%;34.3%vs15.4%;25.7%vs9.2%);胰腺炎复发次数较多(1.8次vs1.3次),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脂血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并不少见,且易复发,病情较ABP更严重。应重视对HLAP的早期诊断,并尽早对高脂血症病因进行干预,以缓解病情,预防胰腺炎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高脂血症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娜 卜石 +2 位作者 朱海清 陈晓平 邢小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10期745-748,共4页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90例既往无甲状腺病史、年龄≥60岁的老年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和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调查和...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90例既往无甲状腺病史、年龄≥60岁的老年T2DM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和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1)在190例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比例为38.4%(73例),其中低T3综合征为22.1%(4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为15.8%(30例)。(2)3组人群相比较,低T3综合征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年龄、病程大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减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或)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为最高,达到70%(均P<0.05)。(3)3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it D)水平均处于缺乏状态。(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低T3综合征发生呈正相关(OR=2.77,P=0.012);TPOAb(OR=4.13,P=0.026)、TGAb(OR=3.57,P=0.026)与甲减发生呈正相关。结论老年T2DM住院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较高,存在自身免疫因素易发生甲减;高龄患者更易发生低T3综合征;未看到维生素D缺乏在各组患者中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2型 甲状腺功能 低T3综合征
下载PDF
马来酸罗格列酮干预高脂饲养大鼠脂肪肝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晓平 杨文英 +2 位作者 萧建中 潘琳 卜石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0-382,共3页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所致正常SD大鼠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干预脂肪肝的效果。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1只: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罗格列酮组(HF+Ros)。饲养8周后取空腹血测定血糖、脂联素... 目的观察高脂饲养所致正常SD大鼠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罗格列酮干预脂肪肝的效果。方法将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11只:正常饲养组(NC)、高脂饲养组(HF)、高脂+罗格列酮组(HF+Ros)。饲养8周后取空腹血测定血糖、脂联素,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测定肝脏中TG含量,并对大鼠肝脏组织做HE染色。结果高脂饲养8周后,与NC组相比,HF组肝脏呈现明显脂肪肝,肝脏中TG明显增加达154·2%(NC组3·89mg/g,HF组9·89mg/g,P<0·01);与HF组相比,HF+Ros组肝脏中TG显著降低达46·6%(5·28mg/g,P<0·01),脂肪肝减轻。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高脂饲养大鼠的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罗格列酮
下载PDF
胰岛素使用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杨文英 卜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01-1303,共3页
关键词 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胰岛素类似物 糖尿病治疗 血糖控制 基因工程技术 人胰岛素 降糖效果
原文传递
游离脂肪酸和脂毒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08-310,共3页
短期内游离脂肪酸 (FFAs)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长时间作用可产生抑制效应。FFAs对胰岛 β细胞功能的抑制可能通过改变葡萄糖、FFAs代谢的关键酶的活性或表达 ,使胰岛甘油三酯含量增加 ,β细胞凋亡 ,葡萄糖转运体 2表达下降等多种途径... 短期内游离脂肪酸 (FFAs)升高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长时间作用可产生抑制效应。FFAs对胰岛 β细胞功能的抑制可能通过改变葡萄糖、FFAs代谢的关键酶的活性或表达 ,使胰岛甘油三酯含量增加 ,β细胞凋亡 ,葡萄糖转运体 2表达下降等多种途径实现。在肥胖和 2型糖尿病中常有FFAs的升高。研究脂毒性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脂毒性 Β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蔡晓频 杨文英 +2 位作者 杨兆军 陈燕燕 卜石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31-732,共2页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01~2004-05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粒缺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65岁,其中5例由他巴唑所致,1例丙基硫氧嘧啶所致,...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01~2004-05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例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粒缺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65岁,其中5例由他巴唑所致,1例丙基硫氧嘧啶所致,5例在服药后2个月内发生粒缺,1例在半年后发生.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咽痛.5例治愈,粒细胞在停药后2周内恢复,1例死亡.结论粒缺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可预测,在甲亢患者开始药物治疗的2个月内,应高度警惕粒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甲状腺药物 粒细胞缺乏症 甲亢
原文传递
外源性人胰岛素所致自身免疫性低血糖三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帅瑛 卜石 +1 位作者 邢小燕 萧建中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20世纪70年代,Hirata等[1]首先报告了从未使用过胰岛素的Graves病患者在使用甲巯咪唑时出现自发性低血糖,体内检测到高滴度的胰岛素抗体。其后随着此类病例报道不断增多,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概念被提出,即在某些特定人群... 20世纪70年代,Hirata等[1]首先报告了从未使用过胰岛素的Graves病患者在使用甲巯咪唑时出现自发性低血糖,体内检测到高滴度的胰岛素抗体。其后随着此类病例报道不断增多,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概念被提出,即在某些特定人群,外源性因素,如含巯基药物,可诱导机体产生胰岛素抗体,这些抗体与内源性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生物学效应无法发挥,当这些抗体一胰岛素复合物短期内大量解离可导致一过性游离胰岛素水平增高,发生低血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因素 人胰岛素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胰岛素抗体 Graves病 自发性低血糖 生物学效应
原文传递
胰升糖素样肽-1与糖尿病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9
作者 卜石 杨文英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胰升糖素样肽 1(GLP 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 ,它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升糖素释放 ,抑制胃排空 ,增加 β细胞数量等作用。它还具有对葡萄糖依赖的降血糖作用 ,不会产生低血糖。还能使 2型糖尿病 (DM)病人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 β细... 胰升糖素样肽 1(GLP 1)是一种肠促胰岛素 ,它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 ,抑制胰升糖素释放 ,抑制胃排空 ,增加 β细胞数量等作用。它还具有对葡萄糖依赖的降血糖作用 ,不会产生低血糖。还能使 2型糖尿病 (DM)病人的基础和葡萄糖刺激后 β细胞功能恢复到非DM水平 ,改善血脂水平。可能减少 1型DM病人外源胰岛素用量。对GLP 1及其类似物或其降解酶抑制剂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进一步研究及远期疗效的进一步观察有助于GLP 1早日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升糖素样肽-1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治疗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卜石 邢小燕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6-888,共3页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的流行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健康并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骨质疏松症必将成为老年病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药物选择和病情监测均有待规范,合理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患者和多专业医生...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的流行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健康并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骨质疏松症必将成为老年病研究的热点领域.目前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药物选择和病情监测均有待规范,合理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需要患者和多专业医生的携手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