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王大化与“兄妹开荒”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57-58,共2页
-
文摘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纷纷深入生活,群众性文艺运动蓬勃发展,文艺创作获得了大丰收,吴印咸拍摄的纪录片《南泥湾》是毛主席讲话以后的第一部影片。在戏剧创作方面,延安文艺工作者也贡献了很多优秀作品,秧歌剧《兄妹开荒》是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60年前到过延安的人,没有不知道《兄妹开荒》中"哥哥"的扮演者王大化的。王大化又名端木炎,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
-
关键词
兄妹开荒
文艺工作者
戏剧创作
文艺运动
不知道
文艺创作
扮演者
工农兵方向
边区政府
中共中央东北局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七大”全景
- 2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51-52,共2页
-
文摘
<正>从1928年6月的莫斯科中共六大到1945年的延安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全国代表大会整整相隔了17年之久。期间,中共中央在1931年、1937年、1938年、1943年曾做出过召开'七大'的决议,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这次大会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而为大会摄影的任务就落在了电影团的肩上。为了拍好会议,吴印咸于会前就赶到了会场,了解拍摄条件,反复研究,确定拍摄办法。
-
关键词
中共六大
中共七大
拍摄条件
全国代表大会
革命形势
仰拍
经济封锁
自然科学院
论解放区战场
拍摄工作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电影《南泥湾》
- 3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59-60,共2页
-
文摘
大生产运动中,最突出的事例是王震率领的359旅在南泥湾实行军垦屯田。南泥湾距延安城100余里,方圆百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多年来荒无人烟,野草荆棘高过了骡马。1941年3月12日,359旅在王震率领下,分三路浩浩荡荡从绥德警备区开进了南泥湾,从此开创了南泥湾奇迹。1942年秋,吴印咸带领延安电影团奔赴南泥湾,和开荒的战士们吃住在一起,开始拍摄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后改名《南泥湾》)。
-
关键词
延安电影团
方圆百里
山峦重叠
三路
绥德
寒风刺骨
战功卓著
解放事业
相信自己
就这样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拍摄《白求恩大夫》
- 4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3-44,共2页
-
文摘
在近两年的拍摄时间里,吴印咸深入生活、深入敌后、深入战场,他再也不愿做以前上海滩上的一个青年艺术家了,他要做一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艺术家!于是,他决定留在延安。虽然在延安一个月只有一元钱的津贴(此前他的每月薪金是150元),但他觉得自己活得有激情,有价值,有意义。在吴印咸拍摄的许多战地照片中,有一位外国人,他就是后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白求恩大夫。1939年的春天,吴印咸一行人来到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员接见了他们。在介绍八路军将士的抗战事迹时,聂荣臻特别介绍了白求恩大夫的事迹。
-
关键词
聂荣臻
深入敌后
咸一
敌后抗日根据地
一元钱
一个青年
抗日军民
拍摄时间
革命根据地
黄土岭战斗
-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送别张浩
- 5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7-48,共2页
-
文摘
1942年3月9日,吴印咸参加了一次特殊的送殡仪式,有上万人参加,在延安的中共高级领导人悉数出席,并为逝者抬棺。这就是中共党史上传为佳话的中共领袖集体为张浩抬棺送殡。张浩原名林育英,湖北黄冈人,是林彪的堂兄。张浩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了革命事业,他做过很多工作,历经千难万险,办学校、当工人、办工厂、领导工运。1933年,张浩赴莫斯科,在共产国际工作,1935年11月中旬,他从苏联回国,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
-
关键词
林育英
中共党史
革命事业
湖北黄冈
何穆
白区工作
逝者
中共领导人
杨尚昆
思想政治方面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奔向延安
- 6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37-38,共2页
-
文摘
吴印咸,江苏沭阳人,少年时在绘画、书法、篆刻方面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赋,19岁时在亲友的资助下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此开始接受正规的绘画基本训练。1920年,吴印咸用辛苦积攒的三块银元在旧货市场买下了一台美国产的勃朗尼牌旧照相机,他的摄影生涯便由此开始了。出身于清贫知识分子家庭、青少年时代一直生活在普通群众中的吴印咸,和许多沉浸于歌颂上层社会的摄影师们不同,他的摄影作品基本上反映的是劳苦大众为了生存苦苦挣扎的社会现实。
-
关键词
旧货市场
摄影作品
知识分子家庭
上海美术
勃朗
风云儿女
电通影片公司
中国共产党早期
袁牧之
上层社会
-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创建八路军电影团
- 7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39-40,共2页
-
文摘
1938年的秋天,寒风呼啸,树叶飘零,但对吴印咸来说却是他生命中的春天,因为这时他来到了延安,并且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美好的春天带给吴印咸的是什么呢?1938年9月,吴印咸一行到达延安后,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即宣告成立。吴印咸担任该团技术及摄影负责人。这个电影团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时任党中央副主席的周恩来亲自策划的第一摄影组织。开始全团只有六人,其中从事过电影工作的有袁牧之、
-
关键词
党中央副主席
伊文思
袁牧之
咸来
钱筱璋
反法西斯斗争
国民党当局
日本法西斯
北京电影学院
吴本立
-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欢迎美军观察组的战友们
- 8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9-49,55,共2页
-
文摘
1942年新年伊始,在重庆的周恩来便开始与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范宣德、约翰·斯图亚特·谢伟思、戴维斯等人进行了积极的接触,并建议一些比较务实的驻华美国人员到延安看一看。1943年1月23日,谢伟思在回国述职报告中向美国政府提出"中共军队的价值不容忽视","应当派代表访问中共根据地",看看中国共产党人控制的地区到底是什么样子。1944年2月19日,罗斯福致函蒋介石,向其提出了向抗日根据地派遣美军观察组的要求,但蒋介石并没有答应罗斯福的请求。同年6月。
-
关键词
美国副总统
谢伟思
斯图亚特
抗日根据地
范宣德
述职报告
罗斯福总统
包瑞德
美国驻华使馆
观察组
-
分类号
D239
[政治法律—政治学]
D829.71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一切靠自己奋斗
- 9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0-40,共1页
-
文摘
刚成立的延安电影团设备奇缺,可以说摄影器材简直比人的生命还重要,而当时,日军的飞机又经常来延安上空进行轰炸扫射。一次,吴印咸刚把摄影机拆开,准备对机器进行检修,敌机突然来袭,一颗炸弹在离住处不远的地方爆炸了。气浪震塌了房角,情况十分危险,可是吴印咸根本没有想到个人安危,他的眼中只有刚刚被拆开的摄影机!他不顾一切地扑倒已经拆开的机器上……过了好一会儿,敌机远去了,他从尘土中爬起来,来不及扫落满身的尘土。
-
关键词
延安电影团
摄影器材
个人安危
爬起来
震塌
房角
人的生命
日本侵略军
中国电影史
合作拍摄
-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在华北抗日前线
- 10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2-42,共1页
-
文摘
吴印咸和摄制组的同志乘小船破冰东渡黄河,用骡驴驼运摄影器材,翻山越岭。在行军过程中,吴印咸亲身实践了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路上,他们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与此相应,他们也体会到了军民鱼水般的感情,沿途受到了老百姓的热情接待。经过长途跋涉,电影团终于到达了晋西北、晋察冀等地区。此行,吴印咸他们所拍的内容以八路军的活动为重点,如练兵、战斗、学习、民兵活动。
-
关键词
抗日前线
摄影器材
严守纪律
渡黄河
晋西北
甘泗淇
抗日根据地
敌后根据地
关向应
晋察冀边区
-
分类号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希望的大树
- 11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4-44,共1页
-
文摘
作为奔赴延安人群中的一员,后来的经历让吴印咸由衷地感到这一步走对了,因为他既从火热的斗争中找到了创作的源泉,也在延安得到了真正发挥艺术才能的舞台。到延安前后,吴印咸对深陷战火的国家和民族前途无比忧虑,深感个人命运无法把握,于是在一次暴风雨到来前,他拍下了乌云滚滚、黑沉沉的天空和炫目的闪电。在内心深处,他希望这场象征着对旧世界彻底摧毁、对新世界重新构造的暴风雨能来得猛烈些、更早些。他深信经过暴风雨的洗涤后,
-
关键词
民族前途
艺术才能
个人命运
阳光普照
英姿勃发
抗日军民
战争环境
精英分子
-
分类号
J405
[艺术—摄影艺术]
-
-
题名延安之美
- 12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5-45,共1页
-
文摘
延安古名"肤施",又名"延州",位于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游,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融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延安之"延",乃就"延河"而言。陕北城镇因延河而得名的有很多,例如"延安"、"延长"、"延川"等,其中延安是最有名气的。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一年多以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
-
关键词
北方少数民族
肤施
延州
陕北地区
黄河中游
延川
时事报告
农业生产劳动
革命浪潮
皑皑白雪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民族脊梁
- 13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46-46,共1页
-
文摘
吴印咸在延安时期多次拍摄中共领导人,既生动地记录了这一代领导群体的风貌,同时也在实践中发展了自己对人像艺术的追求。在延安的岁月,他通过光影的魔力,使他镜头下的领袖人物更具有别样的风采!在吴印咸看来,拍摄领导人物有难度也有乐趣,他读过西洋美术系,有过系统的绘画训练和修养,又曾经担任过上海红灯照相馆的摄影师,所以拍摄人物肖像对吴印咸来说是驾轻就熟,但如何让领袖们的思想、感情、气质、性格在画面中得到体现。
-
关键词
民族脊梁
延安时期
中共领导人
领导人物
咸来
领袖人物
人物肖像
这一代
领导群体
井冈山时期
-
分类号
J405
[艺术—摄影艺术]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有莱卡的“参座”
- 14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62-62,共1页
-
文摘
吴印咸作为延安电影团的主要创建者和组织者,参与并领导了电影团从建立、发展到完成使命的整个过程和主要工作。工作上的苦和累都难不倒吴印咸,唯一让他伤脑筋的就是拍摄设备不够用,执行任务时往往有很大的困难。好在吃了电音团的自由设备之外,吴印咸在延安还找到了"流动设备"——刚到电影团不久,吴印咸就听人说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有一台莱卡照相机,他抱着试试的想法找到了叶剑英,提出借用他的照相机,
-
关键词
莱卡
延安电影团
人说
十八集团军
全国代表大会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毛泽东与友人
- 15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63-63,共1页
-
文摘
吴印咸还拍摄过毛泽东与一位外国人的友谊。他就是来自美国的援华医生马海德。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布法罗市。1927年考入北卡罗来纳大学读医学预科;1929年考入黎巴嫩贝鲁特美国大学医科;1931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马海德抱着治病救人的理想来到中国,先后在上海广慈医院和来斯特医院工作;1936年,经宋庆龄介绍。
-
关键词
北卡罗来纳大学
美国纽约市
布法罗
博士学位
中共领导人
全部精力
外国友人
采访任务
李讷
斗争环境
-
分类号
K837.1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名作《艰苦创业》
- 16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61-61,共1页
-
文摘
1942年的一天,毛主席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贺龙的窑洞前为120师干部作报告,分析延安军民当前面临的形势。当吴印咸接到拍摄任务赶到会议现场时,报告已经开始了,他立即举起照相机开始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取景框里,毛主席和背后的窑洞都沐浴在强烈的阳光下,毛主席脚上穿开口布鞋,身着边区自纺自织的粗布灰制服,身边一把简陋的小方凳上,摆着一杯白开水。和往常一样,毛主席一边说话,一边打着手势。
-
关键词
强烈的阳光
拍摄角度
会议现场
电影史
第一张
最佳角度
书香之家
英雄人物
自陈
工作环境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组照《组织起来》
- 17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62-62,共1页
-
文摘
1943年11月29日,毛主席在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作题为《组织起来》的报告。电影团承担了拍摄任务。当时礼堂的照明条件极差,窗户小,没有电灯,光线很暗,吴印咸没有照明灯,也没有闪光灯,所用的古董照相机口径又小,胶卷还是过期的,感光度极慢,这些都给拍摄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加上毛主席讲话时习惯用手势来加重语气,帮助语言的表达,整个讲话过程中,他的手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挥动着。在这样情况下,要完成必须完成的拍摄任务确非易事。吴印咸拿着相机。
-
关键词
组织起来
劳动英雄
照明条件
大光圈
虚实对比
曝光时间
摄影技术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欢送南下支队“第二次长征”
- 18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50-50,共1页
-
文摘
1944年11月1日,天气晴朗,吴印咸早早来到延安东关飞机场执行拍摄任务。飞机场上已经站满了身穿灰布军装、精神抖擞的八路军战士,他们是359旅南下支队的全体指战员,正在等待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的检阅。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日军在中国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为加快我国抗日战争胜利进程,党中央、毛泽东着重分析了当时的形势,研究决定在巩固和发展华北、华中等抗日根据地的同时。
-
关键词
南下支队
抗日根据地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关
天气晴朗
中央领导人
自卫战争
王恩茂
日本投降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黄炎培到访
- 19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52-52,共1页
-
文摘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大"提出了把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团结在一起、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主张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内民主人士的纷纷拥护和响应。1945年7月1日,吴印咸在延安简陋的飞机场上拍下了毛泽东迎接来延安了解边区情况的几位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们分别是黄炎培、傅斯年、褚辅成、左舜生、冷遹、章伯钧。毛泽东对黄炎培十分敬佩,他早已听说黄炎培爱国、爱民,爱憎分明。对袁世凯。
-
关键词
国民参政会
左舜生
北洋政府
章伯钧
傅斯年
政务院副总理
权力腐败
党员思想
大群
人亡政息
-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挥手之间
- 20
-
-
作者
卜庆功
邱丰
-
出处
《唯实(现代管理)》
2015年第9期53-,共1页
-
文摘
毛泽东是位极善于用手势表达情感的领导人。吴印咸十分熟悉毛泽东的手势,也曾多次拍下过他打手势的照片。而最令吴印咸震撼的是毛泽东在1945年夏赴重庆谈判时在机舱口那次挥手。1945年8月28日下午,延安东安机场上,每个送行的人心里都惴惴不安,这次人们送行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袖——毛泽东,而他要去的又恰恰是蒋介石的大本营——山城重庆。事情要从抗日战争胜利时说起。在国内,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的一部分人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普遍反对在战后再发生内战。
-
关键词
挥手之间
国民党内部
山城重庆
东安
重庆谈判
双十协定
赫尔利
八年
西北地区
会谈纪要
-
分类号
K26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J405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