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孜地热井结垢分析及防垢对策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延欣 刘世良 +5 位作者 边庆玉 鄢斌 刘学峰 刘金侠 王海燕 《新能源进展》 2015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结垢问题是地热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其对地热电站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甘孜地区某地热井作为研究对象,对放喷期间的地热水进行水质分析,根据拉申指数(LI)和雷兹诺指数(RI)判断腐蚀结垢趋势;同时对结垢成... 结垢问题是地热利用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其对地热电站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有重要影响。本文选取甘孜地区某地热井作为研究对象,对放喷期间的地热水进行水质分析,根据拉申指数(LI)和雷兹诺指数(RI)判断腐蚀结垢趋势;同时对结垢成分进行了XRD分析,并明确了结垢原因和防垢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地热水的RI为5.58,LI为0.19,说明地热水有结垢趋势,结垢程度为中等;垢的成分为Ca CO3,垢的成因为流体减压造成CO2从水中逸出导致Ca CO3析出结垢;除垢方法采用化学洗井,阻垢措施推荐采用化学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结垢 防垢 阻垢剂
下载PDF
应用废弃油气井获得地热能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伟斌 黄远峰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1-625,638,共5页
为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废弃油井和气井中存在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废弃油气井中循环流体的流动换热方程以及循环流体和岩石的热交换方程,运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循环流体的流量和地温梯度是影响换热量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地温... 为了有效的利用现有的废弃油井和气井中存在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废弃油气井中循环流体的流动换热方程以及循环流体和岩石的热交换方程,运用数值模拟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循环流体的流量和地温梯度是影响换热量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地温梯度Tg分别为25、45和65℃/km时,最大换热量分别为184.12,394.22和604.96 kW。对于确定的地温梯度,总存在最优的流速使换热量或发电量最大;地热能采出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对于Tg=45℃/km的工况,第一年和第八年末采出井口流体的温度分别为100.38和99.48℃;两井之间的最小间距应不小于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油气井 地热 发电 供暖
原文传递
基于㶲分析的再热/抽气回热/内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的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曹园树 胡冰 +2 位作者 梁立鹏 马伟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46,共6页
提出一种具有再热/抽气回热/内回热的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RORC)系统。该系统以低温热能作为驱动热源,以R245fa为循环工质。基于分析,对CRORC系统进行了优化。蒸发器、冷凝器、膨胀机II是CRORC系统损失的主要来源,随着抽气压力及再热... 提出一种具有再热/抽气回热/内回热的联合有机朗肯循环(CRORC)系统。该系统以低温热能作为驱动热源,以R245fa为循环工质。基于分析,对CRORC系统进行了优化。蒸发器、冷凝器、膨胀机II是CRORC系统损失的主要来源,随着抽气压力及再热压力的升高,CRORC系统的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存在最佳抽气压力/再热压力组合,使系统效率最高。相对于基本回热/抽气回热以及抽气回热/内回热结合的有机朗肯循环,CRORC有更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再热/抽气回热/内回热 㶲分析 优化
下载PDF
船舶余热驱动的有机朗肯-蒸汽压缩空调性能分析与工质选择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华山 王令宝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9-102,106,共5页
为有效利用船舶烟气和冷却水的余热,采用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为船舶进行空调,建立了系统的热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六种常用工质R123、R134a、R245fa、R600、R600a和R290对应的系统性能,并以系统性能最佳为目标对工质进行了优选.... 为有效利用船舶烟气和冷却水的余热,采用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为船舶进行空调,建立了系统的热动力学模型,分析比较了六种常用工质R123、R134a、R245fa、R600、R600a和R290对应的系统性能,并以系统性能最佳为目标对工质进行了优选.计算结果表明:不论是对于有机朗肯循环和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还是对于整个系统而言,R600a都是最合适的工质.热源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性能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热水流量可以控制和调节热水温度,从而优化系统性能.同时,冷凝温度的确定要综合考虑系统性能、冷却水泵功耗、换热器面积和系统投资,做到系统整体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余热 空调 有机朗肯-蒸汽压缩 工质选择 膨胀机
原文传递
硅胶孔径对吸附剂吸湿性能及制冷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令宝 马伟斌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9-995,共7页
为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吸附制冷的高性能吸附剂,选择了3种不同孔径的商用硅胶,孔径分别是2~3、4~7、8~10 nm,利用浸泡的方法将氯化钙嵌入硅胶微孔内来制备复合吸附剂,并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2~3 nm的硅... 为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吸附制冷的高性能吸附剂,选择了3种不同孔径的商用硅胶,孔径分别是2~3、4~7、8~10 nm,利用浸泡的方法将氯化钙嵌入硅胶微孔内来制备复合吸附剂,并对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2~3 nm的硅胶,由于孔径较小,氯化钙的浸入堵塞或者部分堵塞了水进入硅胶的传质通道,导致复合吸附剂不论是吸附量还是吸附速率与纯硅胶相比都没有提高;而对于4~7 nm和8~10 nm的硅胶,其复合吸附剂不论是吸附量还是吸附速率都较其相应的纯硅胶有大幅提高.复合吸附剂在20%湿度下吸附20 min和2 h的吸附量分别是8.08 g/100 g和15.7 g/100 g,在同等工况下,纯硅胶的吸附量分别是1.96 g/100 g和2.0 g/100 g.用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制作了一台小型吸附制冷机并进行了测试,当热源温度为90℃,冷却水温度为35℃时,在整个循环周期内(15 min),制冷功率为1.03 kW,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SCP)为128.3 W/kg,性能系数(COP)为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孔径 硅胶/氯化钙复合吸附剂 吸附量 吸附制冷 制冷功率
下载PDF
河北保定岩溶地热结垢过程模拟及防垢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何雨江 刘肖 +2 位作者 邢林啸 谭现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0-437,共8页
我国的地热发电以及部分供暖工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垢现象,阻碍了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地热市场急需成熟的防垢理论和工艺。地热工程的结垢现象尤以碳酸钙结垢最为普遍,为解决碳酸钙结垢问题,本文以华北保定岩溶地热井结垢为研... 我国的地热发电以及部分供暖工程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结垢现象,阻碍了地热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目前地热市场急需成熟的防垢理论和工艺。地热工程的结垢现象尤以碳酸钙结垢最为普遍,为解决碳酸钙结垢问题,本文以华北保定岩溶地热井结垢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分析了垢质成分,成垢机理,结垢位置和过程以及防垢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降压造成的闪蒸是碳酸钙结垢的主因,液相二氧化碳逸出到气相是碳酸钙结垢的主要驱动力;(2)根据井口参数,结合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以及两相流压降理论,可以模拟结垢过程,确定结垢位置以及不同深度处的压力、温度、干度和二氧化碳分压等参数;(3)闪蒸造成的碳酸钙结垢,确定了闪蒸位置和闪蒸压力后,可以通过加压和加注阻垢剂的方式进行阻垢。通过模拟计算,确定了加压防垢系统所需的最低压力,通过控制系统压力可防止闪蒸,抑制二氧化碳逸出造成的结垢。设计了阻垢工艺,研制了阻垢剂加注设备,开展了井下化学阻垢实验并评价了阻垢效果,通过加注阻垢剂可有效阻止90%以上的垢生成,论证了通过加注化学阻垢剂可以有效解决碳酸钙结垢。通过上述研究,积累了从结垢原因分析,结垢位置确定,结垢过程模拟,防垢工艺和设备研发,防垢实践到阻垢效果现场评价一整套经验,可为其他地热井碳酸钙结垢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热储 防垢除垢 碳酸钙结垢 结垢模拟 闪蒸位置 地热结垢 阻垢剂
下载PDF
基于热流固耦合的增强型地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令宝 郭志鹏 +2 位作者 李华山 龚宇烈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1-220,共10页
本文建立了耦合井筒、热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包括三维非稳态热流固耦合模型和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热动力学模型,参考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地热地质特征,包括压裂储层、围岩、裂隙、井筒等特征参数,研究了注... 本文建立了耦合井筒、热储、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包括三维非稳态热流固耦合模型和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热动力学模型,参考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干热岩体地热地质特征,包括压裂储层、围岩、裂隙、井筒等特征参数,研究了注入流量、注入温度和井间距对系统净输出功、年均净输出功和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注入流量、注入温度和净间距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岩石孔隙压力和热应力作用使得裂隙渗透率增大,注入泵功耗是降低的,净输出功和热效率也是降低的。注入流量的增大提高了膨胀机轴功、注入泵功耗和生产温度衰减速率,进而导致热效率降低,存在最优的注入流量50 kg/s,使得年均净输出功达到最大值1470.1 kW。注入温度的增大可以提高系统热效率,降低净输出功的年均衰减速率,当注入温度为60℃时,年均净输出功最大。井间距的增大减缓了生产温度的衰减速率,有利于热效率的提高,但是也同时也增大了膨胀机轴功和注入泵功耗。当分支井间距为450 m时,年均净输出功达到最大值1497.3 kW。此研究可为增强地热发电系统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地热系统 有机朗肯循环 热流固耦合 净输出功 热效率
下载PDF
提升管管径对有机工质气泡泵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华山 王令宝 +1 位作者 马伟斌 《新能源进展》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基于气液两相漂移流理论,对以TFE(三氟乙醇)/E181(四甘醇二甲醚)溶液为工质的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气泡泵建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 编程,在不同的浸没比和加热功率下,分析了提升管管径对TFE/E181气泡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FE/E1... 基于气液两相漂移流理论,对以TFE(三氟乙醇)/E181(四甘醇二甲醚)溶液为工质的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气泡泵建立数学模型,通过MATLAB 编程,在不同的浸没比和加热功率下,分析了提升管管径对TFE/E181气泡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TFE/E181 气泡泵的性能随提升管管径的变化与浸没比和加热功率密切相关;在浸没比介于0.2 - 0.7,加热功率介于200 - 1 200 W 的范围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提升管管径使得气泡泵的溶液提升量与效率最大,且提升管最佳管径随着浸没比和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直至趋于弹状流最大许用直径;此外,当提升管管径一定的情况下,TFE/E181 气泡泵的溶液提升量与效率随浸没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加热功率的变化则与提升管管径的大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泵 漂移流模型 提升管管径 浸没比 加热功率
下载PDF
基于热流固耦合的单井增强地热系统数值模拟
9
作者 郭志鹏 +2 位作者 赵源 李华山 王令宝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6-1075,共10页
为提高深井换热器的取热效率,借鉴干热岩的开发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单井增强地热系统。对单井套管底部岩体进行小范围压裂改造,将单井套管由封闭式系统改为开式系统来提高单井系统的取热性能。建立了热-流-固耦合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模型,... 为提高深井换热器的取热效率,借鉴干热岩的开发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单井增强地热系统。对单井套管底部岩体进行小范围压裂改造,将单井套管由封闭式系统改为开式系统来提高单井系统的取热性能。建立了热-流-固耦合的三维非稳态数值模型,研究了单井增强地热系统的系统性能表现和各关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深井换热器相比,单井增强地热系统的取热性能有较大提升,相同注入工况下,生产温度和取热功率分别提高了62.21℃和2 612.99 kW;从地热工程周期和优化角度出发,单井增强地热系统流量控制在10 kg/s较为适宜,过小的单井增强地热系统流量导致取热效率较低,过大使得系统运行寿命较短;增大井筒封隔间距、减小内管导热系数是提高系统取热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研究可为单井增强地热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深井换热器 增强型地热系统 单井 多孔介质 压裂储层 渗透率 热流固耦合
下载PDF
地热流体开发利用中防垢除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迎春 李义曼 +4 位作者 王宗满 孙国强 庞忠和 黄天明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地热流体结垢是阻碍地热资源稳定、经济和高效开发利用的因素之一。系统总结了中高温地热流体开发利用中防垢除垢技术研究进展。中高温地热田中代表性垢物是钙垢和硅垢,其中钙垢成分以CaCO3为主,多形成于因压力下降导致CO_(2)脱气的开... 地热流体结垢是阻碍地热资源稳定、经济和高效开发利用的因素之一。系统总结了中高温地热流体开发利用中防垢除垢技术研究进展。中高温地热田中代表性垢物是钙垢和硅垢,其中钙垢成分以CaCO3为主,多形成于因压力下降导致CO_(2)脱气的开采井或者地面设备,硅垢成分以无定型SiO_(2)为主,多形成于因温度下降导致的溶解度减小的回灌井或者地面设备。实际生产中防垢除垢技术应结合地热流体利用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直接利用方式可考虑采用基于CaCO3和无定型SiO_(2)热力学性质的防垢技术;发电方式中钙垢可考虑阻垢剂注入的防垢技术,而硅垢则考虑利用石英和无定型SiO_(2)溶解度差异、调控温度、pH、无定型Si O_(2)浓度等防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流体 碳酸钙垢 硅垢 防垢方法 除垢技术
下载PDF
R1234yf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热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立鹏 曹园树 +2 位作者 胡冰 马伟斌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3期197-203,共7页
为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在中低温地热发电领域的效率,本文以R1234yf为工质,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分析了系统单位质量热水净发电功率和系统炯效率,并与目前应用广泛的R245fa工质进行了性能对比。... 为提高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在中低温地热发电领域的效率,本文以R1234yf为工质,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分析了系统单位质量热水净发电功率和系统炯效率,并与目前应用广泛的R245fa工质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佳蒸发温度和最佳冷凝温度,使得ORC发电系统单位质量热水净发电功率、炯效率最大。对于热源温度为110℃~150℃的ORC发电系统,R1234yf对应的最大系统单位质量热水净发电功率和最大炯效率均大于R245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R1234yf 参数优化
下载PDF
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园树 李华山 +2 位作者 龙臻 马伟斌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1期63-69,共7页
扩散吸收式制冷(Diffus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DAR)能够利用低品位能源如太阳能和余热等,是一种有利于环保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本文从工质选择、循环热力学分析、系统改进... 扩散吸收式制冷(Diffus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DAR)能够利用低品位能源如太阳能和余热等,是一种有利于环保和能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本文从工质选择、循环热力学分析、系统改进与优化研究三个方面介绍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扩散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同时,对本课题组关于扩散吸收式制冷所做的工作也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吸收式制冷 工质选择 热力学分析 系统优化
下载PDF
地热发电及高效高集成梯级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
13
作者 龚宇烈 +8 位作者 李华山 罗向龙 陆振能 邱泽晶 曲勇 王令宝 胡韩莹 杨海祥 《中国科技成果》 2024年第4期16-17,共2页
加快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占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地热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实现年减排CO_(2)约1亿吨。地热能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利用效率,可为未来新型电力和热... 加快提升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占比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地热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已实现年减排CO_(2)约1亿吨。地热能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高利用效率,可为未来新型电力和热力系统承担基础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可再生能源 梯级利用 能源供给结构 新型电力 地热发电 热力系统 地热能 高集成
原文传递
甘孜地热发电热力计算及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延欣 王令宝 +1 位作者 李华山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3-877,共5页
为给后续地热电站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以甘孜地热井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喷获得的冷热源数据对发电工艺进行选择并对热力过程进行计算,考虑发电规模和设备供应,选择有机朗肯循环及其两种改进型作为发电工艺。通过热力计算比较三种发电工艺... 为给后续地热电站建设提供设计依据,以甘孜地热井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喷获得的冷热源数据对发电工艺进行选择并对热力过程进行计算,考虑发电规模和设备供应,选择有机朗肯循环及其两种改进型作为发电工艺。通过热力计算比较三种发电工艺的性能,优选出适宜的发电工艺。结果表明:存在最优的蒸发温度使单位热水发电量最大,基本朗肯循环(BORC)、闪蒸朗肯循环(FORC)和两级朗肯循环(TSORC)对应的最优蒸发温度分别为60、70和75℃,在该温度下,对应的热效率分别为10.74%、10.89%和11.45%,单位热水发电量分别为8.77、10.09和10.3 k W·h/t,地热尾水排放温度分别为45.02、35.55和37.9℃。仅从上述三个参数考虑,TSORC系统最优,FORC系统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热力计算 有机朗肯 性能对比 地热
下载PDF
基于热-流-化耦合作用的单井增强地热系统性能分析
15
作者 郭志鹏 +2 位作者 李华山 龚宇烈 王令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1-721,共11页
地热流体中的矿物溶解沉淀对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水-SiO_(2)反应速率控制方程,建立了单井增强地热系统(SEGS)热-流-化(THC)耦合数值模型,利用解析解验证了流动换热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的准确性,模拟分析了储层温度、SiO_... 地热流体中的矿物溶解沉淀对地热资源开发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水-SiO_(2)反应速率控制方程,建立了单井增强地热系统(SEGS)热-流-化(THC)耦合数值模型,利用解析解验证了流动换热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的准确性,模拟分析了储层温度、SiO_(2)浓度、反应速率和裂隙宽度之间的耦合关系。基于离散裂隙模型,分析了注入矿物浓度和注入流量对SEGS取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过饱和注入引起的矿物沉淀与欠饱和注入引起的矿物溶解均发生在远离注入段的一定距离处,裂隙宽度的改变呈带状分布,反应速率峰值随时间推移向外围移动;②由热-流(TH)与热-流-化(THC)耦合模型得出的注入压力和采出温度最大相差2.12MPa和4.66℃。欠饱和注入降低了注入压力,加快了采出温度的衰减,过饱和注入则与之相反;③注入流体中的SiO_(2)浓度每增加0.005mol/kg,30年平均注入压力增加0.5MPa,平均采出温度增加0.4℃。将注入流量从8kg/s提高至12kg/s,对于过饱和注入,系统运行30年后的注入压力提高7.2MPa,采出温度下降8.58℃;对于欠饱和注入,注入压力提高5.14MPa,采出温度下降10.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热-流-化耦合 多孔介质 渗透率 矿物浓度
下载PDF
液体管外降膜的实验 被引量:4
16
作者 骆超 马伟斌 +3 位作者 龚宇烈 黄远锋 邱泽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1-824,共4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液体在垂直管外降膜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影响液体管外成膜均匀性和润湿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布膜装置的环隙在0.5~2.0mm有一最佳值,喷淋密度在250~700kg/(m·h)之间有一最佳值,布膜装置的进液采用单管沿壁面旋转... 在实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液体在垂直管外降膜的流动特性,分析了影响液体管外成膜均匀性和润湿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布膜装置的环隙在0.5~2.0mm有一最佳值,喷淋密度在250~700kg/(m·h)之间有一最佳值,布膜装置的进液采用单管沿壁面旋转270°切向流的进液方式,并对液体管外降膜装置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 布膜装置 喷淋密度 液膜厚度 环隙
下载PDF
炭化造孔法制备木屑氯化钙复合吸附剂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令宝 +1 位作者 李华山 陆震能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92-1096,共5页
为了解决氯化钙吸脱附氨气过程中的膨胀结块以及提高氯化钙基复合吸附剂的传质性能,本文采用浸泡的方法将氯化钙嵌入木屑中,然后采用高温炭化的方法将氯化钙木屑混合物炭化造孔制备复合吸附剂.SEM图像以及元素分析表明,在700°C的... 为了解决氯化钙吸脱附氨气过程中的膨胀结块以及提高氯化钙基复合吸附剂的传质性能,本文采用浸泡的方法将氯化钙嵌入木屑中,然后采用高温炭化的方法将氯化钙木屑混合物炭化造孔制备复合吸附剂.SEM图像以及元素分析表明,在700°C的炭化温度下,氯化钙木屑炭化后所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而且氯化钙均匀的分散在吸附剂中.复合吸附剂对氨气的吸附性能测试表明:在蒸发温度为5°C,冷凝温度为40°C的工况下,吸附时间为5,10和15min时,吸附量分别为0.204,0.253和0.285kg/kg,SCP(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功率)分别为868.96,540.02和405.16W/kg,平均吸附速率分别为6.79×104,4.22×104和3.17×104(kg/kg)/s,同时解决了氯化钙的膨胀结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化 造孔 吸附制冷 复合吸附剂 传热传质
原文传递
重型卡车朗肯-朗肯制冷系统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令宝 +1 位作者 李华山 马伟斌 《新能源进展》 2014年第1期76-81,共6页
本文针对重型卡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工况,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建立了朗肯-朗肯制冷系统,剖析了此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根据系统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生温... 本文针对重型卡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工况,采用R245fa作为循环工质建立了朗肯-朗肯制冷系统,剖析了此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根据系统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发生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生温度85℃、冷凝温度50℃、蒸发温度5℃时,系统COP达到0.254,虽然此系统的效率要低于相同工况下的吸收制冷循环,但是朗肯-朗肯制冷系统相对于吸收制冷系统具有尺寸小、易于控制和快速响应等优点,利用朗肯-朗肯循环回收重型卡车发动机冷却液余热迚行制冷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肯-朗肯循环 R245FA 重型卡车余热 制冷
下载PDF
氨水竖管降膜蒸发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伟斌 龚宇烈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6-409,490-491,共4页
为了增强氨水竖管降膜蒸发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效果,建立了降膜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有限容积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用数学模型计算了溶液的速度场、浓度场、膜厚和换热量,得出结论:降膜蒸发过程的入口段小... 为了增强氨水竖管降膜蒸发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效果,建立了降膜蒸发过程的数学模型,基于有限容积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用数学模型计算了溶液的速度场、浓度场、膜厚和换热量,得出结论:降膜蒸发过程的入口段小于100 mm,在入口段,溶液的流速和膜厚都发生剧烈的变化;最佳的布膜厚度是由溶液进口流量决定的;单位管长氨气的蒸发量随管长由上而下逐渐减小,前3 m管长的蒸发量占整个蒸发量的80.64%。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确定不同流量下的布膜器最佳布膜厚度和管道最佳长度,为降膜换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管 降膜 地热发电 热质传递 KALINA循环
原文传递
新型复合吸附剂传热性能的强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振能 +1 位作者 王令宝 马伟斌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4,44,共5页
以氯化钙和杉木屑为原料,通过炭化活化的方法制备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吸附剂,然后加入膨胀石墨以强化吸附剂的传热性能。石墨的含量从0%到50%变化,通过氨吸附性能实验考察石墨含量对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小时内,... 以氯化钙和杉木屑为原料,通过炭化活化的方法制备具有发达孔隙结构的吸附剂,然后加入膨胀石墨以强化吸附剂的传热性能。石墨的含量从0%到50%变化,通过氨吸附性能实验考察石墨含量对吸附量和吸附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小时内,复合吸附剂对氨气的吸附量随着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吸附速率随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导热系数随膨胀石墨含量的增加单调的增加。对吸附制冷而言,膨胀石墨含量为30%的复合吸附剂具有最佳性能,其导热系数达到0.193W/(m.K),吸附时间为15min时对应的吸附量达到0.431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化活化 吸附制冷 复合吸附剂 导热系数 膨胀石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