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伤椎一侧置钉联合短节段5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1
1
作者 常步青 冯虎 +6 位作者 于潮将 鸿 胡孟子 李子昂 卜祥博 高啸 蒋允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337-4341,共5页
背景: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中青年的胸腰椎骨折多由较大的外力造成,传统的长节段固定目前已被短节段的跨伤椎固定所取代,但是短节段固定易造成伤椎椎体高度的丢失,采用5钉三椎体固定近年逐渐成为主流的修复方式。目的:探讨后... 背景:胸腰椎骨折是最常见的脊柱骨折,中青年的胸腰椎骨折多由较大的外力造成,传统的长节段固定目前已被短节段的跨伤椎固定所取代,但是短节段固定易造成伤椎椎体高度的丢失,采用5钉三椎体固定近年逐渐成为主流的修复方式。目的:探讨后路经伤椎一侧置钉联合短节段5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后路经伤椎一侧置钉联合短节段5钉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并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43例患者,根据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X射线片测量Cobb角,计算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观察内固定有无断裂、脱出,同时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价术前术后疼痛。结果与结论:(1)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125 min,平均80 mim;术中出血为50-400 m L,平均160 m L;(2)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显著增大(t=10.15,9.57,P<0.05);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42,P>0.05);(3)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均显著减小(t=8.46,7.81,P<0.05);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与术后2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93,P>0.05);(4)术后2周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物断裂、脱出等并发症;(6)经伤椎一侧置钉联合短节段5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可减小Cobb角,重建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且并发症较少,临床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 胸椎 腰椎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核心基因和关键通路的鉴别 被引量:7
2
作者 蒋允昌 冯虎 +3 位作者 高啸 袁峰 孙伟 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半月板的基因表达变化,探究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核心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方法在GEO数据库下载mRNA表达数据集GSE45233,然后将基因芯片中因KOA和因外伤行半月板切除的患者组织样本分为KOA组和非... 目的通过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半月板的基因表达变化,探究骨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核心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方法在GEO数据库下载mRNA表达数据集GSE45233,然后将基因芯片中因KOA和因外伤行半月板切除的患者组织样本分为KOA组和非KOA组,对2组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对得到的DEGs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且对PPI网络进行核心模块筛选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找出与KOA相关的核心基因的关键信号通路。结果信号通路富集显示甲状旁腺激素合成、分泌与激活及黏着斑、PPAR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和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可能与KOA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通过PPI网络得到10个可能参与KOA的潜在核心基因BDNF、SNAP25、CREB1、FPR2、FYN、RTP3、IL2、OPRM1、ADCY8和ADCY5,它们可能成为未来KOA治疗药物的候选基因。结论本研究首次鉴定出了可能与KOA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筛选出了10个候选核心基因,为KOA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骨性关节炎 半月板
下载PDF
改良Jaslow技术与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卜祥博 曲哲 +7 位作者 潘彬 高啸 邓斌 霍添群 李子昂 鸿 冯虎 赵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549-1555,共7页
[目的]比较改良Jaslow技术与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L5 S1单节段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87例。其中49例采用改良Jaslow技术;38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 [目的]比较改良Jaslow技术与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L5 S1单节段中、重度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87例。其中49例采用改良Jaslow技术;38例采用PLIF。比较两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Jaslow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PLIF组(P<0.05)。随访(18.31±2.25)个月,术后两术式组JOA、VAS、ODI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影像方面,采用K-Means聚类分析,依据PT、SS相对比值分为平衡型和失平衡型。平衡型两术式△SP、△SA、△LL、△PT、CS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失平衡组中,Jaslow组的△SP、△SA、△LL、△PT均显著大于PLIF组(P<0.05);Jaslow组中CS和SR显著低于PLIF组(P<0.05)。[结论]对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改良Jaslow技术和PLIF同样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良Jaslow技术能更有效地恢复腰椎前凸角及矢状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性腰椎滑脱症 改良Jaslow技术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 失平衡 腰椎-骨盆矢状面参数
原文传递
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5
4
作者 鸿 高啸 +2 位作者 于潮将 常步青 冯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4月~2014年9月采用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记录手术... [目的]探讨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4月~2014年9月采用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对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80.26±1.4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5.33±1.42)ml;切口长度平均(6.31±0.55)cm;住院时间平均(10.16±0.62)d;随访时间平均(26.42±1.62)个月,VAS和ODI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时椎间隙高度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腰痛、下肢放散痛症状消失,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腰椎影像检查显示所有患者椎体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无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及椎间Cage移位、沉降情况。[结论]改良Jaslow技术下单枚Z-cage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Jaslow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 融合器 单侧固定
原文传递
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葛广勇 马宁 +1 位作者 鲍俊臣 鸿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后踝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33例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30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记录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3例三踝骨折患者的后踝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33例采用支撑钢板内固定,30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记录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6(22.6±10.2)个月。骨痂形成时间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术后3个月的AOFAS踝-后足评分优良率支撑钢板内固定组均略高于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末次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支撑钢板内固定组为96.97%(32/33),空心螺钉内固定组为93.33%(28/30)。结论治疗后踝骨折,支撑钢板内固定的骨折复位质量、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均较空心螺钉内固定稍好,但随时间推移,两者均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术者可根据患者情况、手术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支撑钢板内固定 空心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PEDF对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胡孟子 高啸 +2 位作者 潘彬 鸿 冯虎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391-396,共6页
目的对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BBB评分法评估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的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Fas/FasL的表达。结果治疗后7... 目的对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急性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通过BBB评分法评估大鼠的神经运动功能,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的组织学变化,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Fas/FasL的表达。结果治疗后7、14 d,SCI + PEDF组的BBB评分较SCI + NS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氏染色结果显示,SCI + PEDF组的空洞率较SCI+NS组明显减少(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治疗后3 d SCI + PEDF组Fas/FasL的蛋白表达呈降低趋势,SCI + NS组Fas/FasL的蛋白表达呈持续升高趋势。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治疗后3 d SCI + PEDF组中的Fas/FasL表达较SCI + NS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DF能抑制大鼠脊髓后的脊髓神经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as/FasL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FAS
下载PDF
基于基因芯片筛选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的核心基因和通路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伟 孙珺 +5 位作者 薛骋 唐先业 辛兵 袁峰 冯虎 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836-842,共7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筛选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发生发展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MPNSTs提供新的粑点和方向。方法在GE0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66743,通过分析良性神经纤...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筛选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s)发生发展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信号通路,为进一步研究和治疗MPNSTs提供新的粑点和方向。方法在GE0数据库下载基因表达数据集GSE66743,通过分析良性神经纤维瘤和MPNSTs的基因表达,获得DEGs。随后,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STRING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数据库对DEGs进行PPI网络的构建,并应用Cytoscape软件从P P I网络中识别核心基因。最后使用Cytoscope软件对PPI网络进行核心模块的筛选并对模块设计DEGs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上调基因493个,下调基因362个。GO分析表明DEGs主要参与细胞周期、染色体分离、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过程、分子功能调节和酶调节活性等;KEGG主要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癌症中的蛋白多糖、酪氨酸代谢、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和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蛋白质消化吸收、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和范科尼贫血途径;PPI网络筛选得到了10个核心基因,对前3个核心模块所涉及基因的富集分析表明,DEGs主要与细胞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相关。结论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了MPNSTs潜在的发病机制,筛选得到的核心基因和通路为MPNSTs提供了潜在的诊断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我国器官移植的现状及困境来源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凡 鸿 +3 位作者 邱娜 刘婉 董洁 王瑞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8期88-89,共2页
我国器官移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器官移植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况不容乐观。通过道德、伦理、经济等多方面来阐述我国移植器官困境来源,从而为缓解器官移植的严峻... 我国器官移植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器官移植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现况不容乐观。通过道德、伦理、经济等多方面来阐述我国移植器官困境来源,从而为缓解器官移植的严峻现状提供研究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医学科技 移植器官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改良阻挡线减张技术在大范围肩袖撕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姜于志 张崛 +1 位作者 鸿 高想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阻挡线减张技术(Modified load-sharing rip-stop technique,mLSRS)在大范围肩袖撕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76例大范围肩袖撕裂伤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LSRS组...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改良阻挡线减张技术(Modified load-sharing rip-stop technique,mLSRS)在大范围肩袖撕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76例大范围肩袖撕裂伤患者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LSRS组(观察组,37例)、缝线桥组(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再撕裂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前两组患者ASES评分、UCLA评分、肩关节活动度、SF-36评分及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两组患者ASES评分、UCLA评分、SF-36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各指标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再撕裂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大范围肩袖撕裂患者,关节镜下mLSRS技术与双排缝线桥技术均能取得满意疗效,其中mLSRS技术可降低术后Ⅱ型再撕裂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改良阻挡线减张技术 肩袖撕裂 疗效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致病基因的多芯片联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鸿 潘彬 +3 位作者 齐祥如 张伟军 曹雷 宋辉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893-897,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候选基因,为AS提供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5101、GSE41038和GSE73754原始数据集。对3组芯片分别进行AS和正常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候选基因,为AS提供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GSE25101、GSE41038和GSE73754原始数据集。对3组芯片分别进行AS和正常样本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随后进行DEGs的基因本体论(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及KEGG疾病富集分析,对三者富集结果取交集得到真正的核心通路。构建PPI网络,分别筛选核心基因,对三者的核心基因取交集验证,得到真正的关键基因。结果GO富集结果主要与T细胞的免疫过程有关。KEGG富集结果主要与癌症通路、代谢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Th17细胞分化及Th1、Th2细胞分化相关。KEGG疾病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免疫系统疾病、代谢疾病和骨骼肌肉疾病的发生发展。PPI核心基因筛选发现关联度最高的TP53以及3个芯片取交集得到的RUNX3、IL2RB和RPL17为关键基因。结论免疫及代谢异常在AS致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和Th1、Th2细胞分化可能是AS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信号通路,TP53、RUNX3、IL2RB和RPL17可能是AS潜在的关键基因和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基因芯片 靶点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不同骨移植物结合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李亮亮 邱昊 +2 位作者 孙福荣 鸿 周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2期385-388,共4页
探讨不同移植物材料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三组, A组:双切口锁定钢板+自体髂骨移植;B组:双切口锁定钢板+同种异... 探讨不同移植物材料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南京市江宁医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3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三组, A组:双切口锁定钢板+自体髂骨移植;B组:双切口锁定钢板+同种异体骨;C组:双切口锁定钢板+人工合成骨移植物,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第1、3、5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B、C两组,B组有两例患者切口出现红肿炎症反应,但切口总体愈合时间与A、C两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第1、5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较A、C两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天A、B两组白细胞计数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不同骨移植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各有优缺点,自体骨移植增加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同种异体骨对于机体的免疫排斥反应仍需持续关注,人工合成骨移植物的远期骨再生效果需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移植 骨缺损 内固定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样本的基因芯片分析
12
作者 蒋允昌 冯虎 +3 位作者 高啸 袁峰 孙伟 鸿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人椎间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筛选出可能参与椎间盘退变(IDD)的关键信号通路和核心基因。方法在GEO数据库下载2套mRNA表达数据集(GSE23130和GSE15227),分别对2套基因芯片中的Thompson分级为高级别和低级别的椎间盘组织进... 目的通过分析人椎间盘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模式,筛选出可能参与椎间盘退变(IDD)的关键信号通路和核心基因。方法在GEO数据库下载2套mRNA表达数据集(GSE23130和GSE15227),分别对2套基因芯片中的Thompson分级为高级别和低级别的椎间盘组织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筛选。二者取交集后得到最终真正的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PPI网络进行核心模块筛选和KEGG富集分析,找出与IDD相关的核心基因的关键信号通路。结果PI3K-Akt信号通路、黏着斑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参与IDD的关键信号通路。此外,我们鉴定出10个可能参与IDD的核心基因GAPDH、TP53、FN1、ACTB、EEF1A1、CCT2、COL1A1、ACTG1、PPP2CA和RPLP0,它们可能成为未来IDD治疗药物的靶基因。结论本研究首次鉴定出了可能与IDD相关的关键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黏着斑和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筛选出了10个候选核心基因,为IDD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椎间盘突出 核心基因
下载PDF
滑膜肉瘤核心基因的鉴别
13
作者 鸿 冯虎 +2 位作者 高啸 袁峰 蒋允昌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91-95,共5页
目的分析无转移和转移滑膜肉瘤的基因芯片,筛选与滑膜肉瘤转移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下载mRNA表达谱数据库GSE40025/GPL6480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芯片中的无转移和转移滑膜肉瘤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 目的分析无转移和转移滑膜肉瘤的基因芯片,筛选与滑膜肉瘤转移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下载mRNA表达谱数据库GSE40025/GPL6480芯片数据集,对基因芯片中的无转移和转移滑膜肉瘤样本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对DEGs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与滑膜肉瘤转移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和关键信号通路。最后,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核心基因的表达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CDK1、IL-6、KIF11、KIF20A、CCNA2、AURKA、CENPE、KIF4A和CCNB2是最有可能参与滑膜肉瘤转移并与生存率相关的核心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PI3K-AKT信号通路与Th17型细胞分化可能是参与滑膜肉瘤转移的关键信号通路。结论本研究鉴定出与滑膜肉瘤转移密切相关的核心基因,为滑膜肉瘤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多有效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转移 预后 基因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