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发病特点的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王福生 +2 位作者 蒋丹斌 朱建清 张汉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56-257,共2页
目的 探讨 14年来本地区食管癌发病情况 ,研究其变化规律 ,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策略。方法 收集 1988年至 2 0 0 1年我院胃镜检查资料 ,分析了食管癌的变化特点。结果 在 410 72例胃镜检查中共检出食管癌患者 1797例 ,男∶女为 1 72... 目的 探讨 14年来本地区食管癌发病情况 ,研究其变化规律 ,为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策略。方法 收集 1988年至 2 0 0 1年我院胃镜检查资料 ,分析了食管癌的变化特点。结果 在 410 72例胃镜检查中共检出食管癌患者 1797例 ,男∶女为 1 72∶1,平均年龄 5 9 1岁。食管癌检出人数逐年增多 ,但检出率无显著变化。食管癌高发年龄段呈现从 40岁组向 5 0岁组和 6 0岁组漂移的趋势。 6 0岁组发病率最高 ,5 0岁组次之。性别和肿瘤部位都与年龄分组无关。食管的中下段是肿瘤的好发部位。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略高于男性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逐渐延迟。结论 食管癌发病率在本地区仍然居高不下 ,发病年龄推迟 ,可能与人口老龄化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 ,必须加强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防治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食管浅表病变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福生 +6 位作者 蒋丹斌 蔡霞 乐红琴 沈秀萍 孙剑珊 王志祥 仇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6-397,共2页
食管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早期治疗的非经胸化极大地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求,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正是内镜医师对这种追求的现实体现。本文就本院的食管病变ESD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治疗 食管癌 浅表病变 早期诊断 生活质量 内镜医师 食管病变
原文传递
医院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8
3
作者 孙加权 +2 位作者 滕锦楠 潘玉梅 朱颖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4期194-196,共3页
学科是医院实力的基础,人才是学科水平的关键,因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该院作为苏北地区的一所县(市)级医院,近年来,根据自身特点,以创建三级医院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并作为一项基... 学科是医院实力的基础,人才是学科水平的关键,因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该院作为苏北地区的一所县(市)级医院,近年来,根据自身特点,以创建三级医院为抓手,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导向,并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该文总结了近年来该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实践,并提出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人才引进培养 县(市)级医院
下载PDF
无痛技术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7
4
作者 孙剑珊 蒋丹斌 +3 位作者 蔡霞 沈秀萍 倪风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33期973-974,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198例在无痛技术下行ERCP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无痛技术在ERCP术中的使用技巧及治疗与护理的注意事项。结果 198例患者插管成功191例(96.5%),均未...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198例在无痛技术下行ERCP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总结无痛技术在ERCP术中的使用技巧及治疗与护理的注意事项。结果 198例患者插管成功191例(96.5%),均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结论无痛技术应用于ERCP术能够使患者完全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内镜的检查治疗;经内窥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无痛技术 护理流程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微探头超声指导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唐光华 蒋丹斌 +4 位作者 乐红琴 郑影影 傅长来 王志祥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微探头超声(MPS)能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并初步定性诊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完整切除病变,目前MPS指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研究少见。目的:评价MPS指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 微探头超声(MPS)能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进行较准确的定位,并初步定性诊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完整切除病变,目前MPS指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研究少见。目的:评价MPS指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胃镜检查发现的89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行MPS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然后采用ESD切除病变,分析手术情况。结果: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以平滑肌瘤和间质瘤为主,MP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总体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胃镜(83.1%对51.7%,P<0.05)。82例病变位于黏膜肌层或黏膜下层,平均直径为12.6 mm,平均手术时间28.2 min,ESD完整切除率100%;5例病变位于固有肌层,平均直径为13.8 mm,平均手术时间48.5 min,ESD完整切除率71.4%,其余2例固有肌层病变因难以控制的出血和黏连而行外科手术。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MPS可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作出较准确的判断,应作为内镜下治疗的术前常规检查。MPS引导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微探头超声 平滑肌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新时期医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6
6
作者 吴丽华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第4期87-88,共2页
我院创建于1946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老区,是1所建院近70年历史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随着社会和医院的发展,医院原有的建院痕迹早已无影无踪,经过岁月的洗礼,积淀下来的就是医院的文化。医院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我院创建于1946年,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老区,是1所建院近70年历史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随着社会和医院的发展,医院原有的建院痕迹早已无影无踪,经过岁月的洗礼,积淀下来的就是医院的文化。医院文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方面的内容。新时期下,医院要保持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医院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 三级综合性医院 可持续发展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 行为文化 物质文化 新中国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福生 唐光华 +2 位作者 孙达龙 乐红琴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2年第8期621-622,共2页
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患68例。ESD手术时间50-160min.病变直径1.0-5.5cm,病变部位于食管53例,胃12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2例。所有病例均无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术... 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经胃肠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黏膜和黏膜下病变患68例。ESD手术时间50-160min.病变直径1.0-5.5cm,病变部位于食管53例,胃12例,十二指肠1例,结肠2例。所有病例均无大量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2例发生术后食管狭窄予扩张治疗。ESD术后随访1-16个月,创面愈合良好,均未见肿瘤残留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消化道出血二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蒋丹斌 王福生 +2 位作者 朱建清 乐红琴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5年第4期278-279,共2页
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消化道出血并不多见,可以表现为呕血和(或)便血,我院近年发现2例,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例1,男,46岁.1998年因腹痛、腹胀伴呕吐外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经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其后出现多饮、多尿、消瘦,诊断为继发性糖尿病.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消化道出血 CT检查 溃疡病
原文传递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的疗效分析(附3例报告)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光华 蒋丹斌 +5 位作者 朱建清 傅长来 王志祥 杨勇 朱燕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 目的评价、分析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切除成功率为100.0%(3/3),完全切除率为100.0%(3/3)。未出现任何手术并发症。所有病例均未复发。结论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内镜下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除术 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傅长来 +5 位作者 仇玉 唐光华 乐红琴 蔡霞 沈秀萍 蒋丹斌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4期3713-3714,共2页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道血管畸形5例,小肠克罗恩病4例,小肠间质瘤4例,小肠溃疡1例,回肠非特异性炎1例,病变检出率为...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道血管畸形5例,小肠克罗恩病4例,小肠间质瘤4例,小肠溃疡1例,回肠非特异性炎1例,病变检出率为75%(15/20)。部分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结论:胶囊内镜安全、无创,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消化道出血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诊治胆总管结石163例体会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建清 蒋丹斌 +5 位作者 乐红琴 王福生 蔡霞 沈秀萍 宋中兰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916-918,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诊断、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163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造影成功159例,150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胆总管结石ERC...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诊断、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163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造影成功159例,150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胆总管结石ERCP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3%;胆总管结石150例,取石成功141例,成功率94.0%;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少到中等量肠道出血3例,高淀粉酶血症5例,无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可提高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EST取石是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的优良方法,对已作胆囊切除后肝外胆管残留或复发结石者应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
下载PDF
在医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保障患者的安全——286例医疗纠纷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玉梅 +1 位作者 冯龙 孙加权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6年第1期69-70,76,共3页
对2010—2014年以来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发生的286例医疗纠纷进行回顾性系统总结,分析在医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客观存在的影响患者安全的医源性因素,通过PDCA管理工具,寻找患者安全管理相关规律。
关键词 医疗纠纷 医患信息不对称 患者安全
下载PDF
28例胶囊内镜检查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丹斌 +5 位作者 唐光华 王福生 乐红琴 蔡霞 沈秀萍 孙剑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2-443,共2页
以往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腹痛、腹泻等的诊断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全消化道钡餐、CT扫描、动脉造影、胃镜、结肠镜等检查,阳性检出率低,容易漏诊甚至误诊。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其操作简单,可获取胃肠道尤其是小... 以往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腹痛、腹泻等的诊断较为困难,通常需要全消化道钡餐、CT扫描、动脉造影、胃镜、结肠镜等检查,阳性检出率低,容易漏诊甚至误诊。胶囊内镜检查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方法,其操作简单,可获取胃肠道尤其是小肠的影像学资料。我科于2008年7月引进OMOM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并应用于临床,至2009年10月共对28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临床应用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全消化道钡餐 诊断方法 阳性检出率 影像学资料 消化道内镜
原文传递
恶性胆道梗阻支架置入术后的生存期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福生 蒋丹斌 +3 位作者 唐光华 孙达龙 蔡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0-432,共3页
恶性胆道梗阻晚期出现重度黄疸、瘙痒,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而言,减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支架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此类患者的黄疸问题,确实达... 恶性胆道梗阻晚期出现重度黄疸、瘙痒,对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对于广泛转移或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而言,减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支架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此类患者的黄疸问题,确实达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胆道梗阻 支架技术 长生存期 置入术后 重度黄疸 生活质量 广泛转移 手术
原文传递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立山 +2 位作者 王驭风 王江华 王爱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607-608,共2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必然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在肝纤维化早期给予有效治疗,可减缓或防止发展至肝硬化,病因治疗无疑是最重要和有效的。苦参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必然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在肝纤维化早期给予有效治疗,可减缓或防止发展至肝硬化,病因治疗无疑是最重要和有效的。苦参素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并且取得良好疗效,苦参素主要成份为氧化苦参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 肝炎 慢性 苦参素 肝纤维化 丙氨酸转氨酶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新 陈亚 《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11期1313-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患者行血管造影。31例血栓形成闭塞者行溶栓治疗,11例血管狭窄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结果初次造影结果显示,11例单...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患者行血管造影。31例血栓形成闭塞者行溶栓治疗,11例血管狭窄者行经皮血管成形术。结果初次造影结果显示,11例单纯性狭窄,31例血栓闭塞。31例通道血栓闭塞溶栓者即时开通率为70.96%(22/31);11例狭窄血管行血管成形术治疗,成功9例,失败2例,成功率81.81%。取栓8例,成功7例,成功率87.75%。结论血管造影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诊断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放射造影 血管成形术 介入溶栓疗法 取栓术
下载PDF
十二指肠球部巨大Brunner腺瘤伴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光华 蒋丹斌 +6 位作者 朱建清 傅长来 王志祥 杨勇 朱燕 郑影影 《胃肠病学》 2017年第12期767-768,共2页
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黑便1周”于2016-04-12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起无明显诱因每日解成形黑便一次,量约100~150g,时有嗳气、反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无晕厥、黑朦,无畏寒、发热。起初未予重视,后渐出现纳... 病例:患者女性,75岁,因“黑便1周”于2016-04-12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起无明显诱因每日解成形黑便一次,量约100~150g,时有嗳气、反酸,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无晕厥、黑朦,无畏寒、发热。起初未予重视,后渐出现纳差、乏力、头昏等表现,睡眠、小便正常,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平日规律服药,血压控制良好;否认长期非甾体消炎药服用史,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家族性疾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全腹未扪及包块,肠鸣音稍活跃,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1g/L;粪隐血试验(+);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A19-9、AFP均阴性。胃镜检查:食管、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黏膜光滑,未见糜烂、溃疡和肿物,十二指肠球部后壁见一巨大条状隆起性病变(图1A);活检病理:黏膜组织慢性炎症。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腹增强CT:十二指肠球部见肿块,延伸至降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 BRUNNER腺瘤 胃肠出血 诊断 治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出血性溃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丹斌 王福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12期1537-1538,共2页
目的 :通过分析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找出危险因素以指导此合并症的预防。方法 :胃溃疡 (GU)40例 (其中出血亚群21例 ,无出血亚群19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70例 (其中出血亚群38例 ,无出血亚群32例 )共110例 ,对其1... 目的 :通过分析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找出危险因素以指导此合并症的预防。方法 :胃溃疡 (GU)40例 (其中出血亚群21例 ,无出血亚群19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70例 (其中出血亚群38例 ,无出血亚群32例 )共110例 ,对其13个临床特征及内镜所见变量 ,按统一表格逐一进行询问与记录。GU及DU各自的出血亚群与无出血亚群各个变量间的差异用x2检验 ,求其优势比 (O.R.)及其95%可信限。结果 :年龄55岁以上、吸烟、饮酒及溃疡直径≥1cm的胃溃疡出血危险性显著增加 (P<0.05) ;年龄24岁以下 ,病程3年以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危险性显著升高 (P<0.05)。结论 :首症年龄、吸烟、饮酒及溃疡直径是GU出血的危险因素 ;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消化性溃疡 并发症 上消化道出血 预防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下载PDF
一院两址管理模式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滕锦楠 孙加权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2年第2期21-23,共3页
文章对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院区医院几种管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现阶段县区级医院规模发展中特别是新建院院区建设中的难点和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一院两址 医院管理
下载PDF
雷贝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蒋丹斌 王福生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4期388-389,共2页
目的:观察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8.9±14.1)岁。雷贝拉唑用法为每日晨10 mg,观察指标为上腹痛、反酸和上腹烧灼感,每一次症状分别从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两方面进行评... 目的:观察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平均年龄(48.9±14.1)岁。雷贝拉唑用法为每日晨10 mg,观察指标为上腹痛、反酸和上腹烧灼感,每一次症状分别从严重程度和发作频率两方面进行评估,观察期为6天,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第6天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用药后第1天三组症状严重程度积分值显著下降(上腹痛P<0.001,反酸0.002<P<0.005,上腹烧灼感P<0.001),发作频率显著减少(上腹痛P=0.048,反酸P=0.0004,上腹烧灼感P=0.0003)。第1、2、3、6天症状严重程度与用药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第6天疗效显著优于第1天。不良反应仅为干咳和皮肤瘙痒各1例。结论:雷贝拉唑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起效快,作用持久稳定,个体差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钠 消化性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疗效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