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颜面部三维超声基准标准切面自动校对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盛锋 倪东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9-233,240,共6页
提出三维超声胎儿颜面部三正交基准标准切面自动校对系统。首先,通过自动检测胎儿双眼球定位正中矢状面;其次,通过自动检测正中矢状面上的面部轮廓线定位面额冠状切面;最后,以鼻骨、双眼球和面部轮廓线为参考校对水平横切面,从而自动定... 提出三维超声胎儿颜面部三正交基准标准切面自动校对系统。首先,通过自动检测胎儿双眼球定位正中矢状面;其次,通过自动检测正中矢状面上的面部轮廓线定位面额冠状切面;最后,以鼻骨、双眼球和面部轮廓线为参考校对水平横切面,从而自动定义胎儿颜面部三维基准向量。对80个三维超声体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自动校对系统与超声医生校对的正中矢状面、面额冠状切面和水平横切面三个基准标准切面的角度误差(degree)分别为:3.836±2.954、4.870±3.822、4.805±4.005,距离误差(毫米)分别为2.022±1.707、2.921±1.887、2.543±1.578。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是可行的、可重复的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颜面部 三维超声 基准标准切面 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颜国富 《山西中医》 2022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中医外治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中医外治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中医外治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CV、MC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证候积分 神经传导速度 外治法
下载PDF
血清Gal-3、GDF-15、CK-MB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3
作者 莫秋萍 +5 位作者 廖致红 卢旭妹 黎荣山 易秋艳 陈宇 黄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Gal)-3、生长分化因子(GDF)-1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监护结果将其... 目的探讨血清半乳糖凝集素(Gal)-3、生长分化因子(GDF)-1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监护结果将其分为AMI并发MVA组31例与AMI无MVA组49例,同时根据AMI并发MVA组入院72 h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9例与存活组22例。记录两组入院时基线资料及血清Gal-3、GDF-15、CK-MB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al-3、GDF-15、CK-MB单独或联合诊断AMI并发MVA及预后的诊断效果。结果AMI并发MVA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AMI无MVA组、死亡率明显高于AMI无MVA组(均P<0.05);而两组性别比、体重指数(BMI)等其余基线资料之间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MI并发MVA组Gal-3、GDF-15、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AMI无MVA组(均P<0.05)。Gal-3+GDF-15+CK-MB联合检测AMI并发MV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1,敏感度为96.77%,特异度为97.96%。死亡组血清Gal-3、GDF-15、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Gal-3+GDF-15+CK-MB联合检测AMI并发MVA预后的AUC为0.932,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95.45%。结论Gal-3+GDF-15+CK-MB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MI并发MV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半乳糖凝集素(Gal)-3 生长分化因子(GDF)-15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4
作者 莫秋萍 +4 位作者 廖致红 孙立平 王勇 耿建芳 卢旭妹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1期1373-137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MVA 34例(并发MVA组),无MVA 56例(无MVA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MVA 34例(并发MVA组),无MVA 56例(无MVA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Gal-3、GDF-15水平,分析AMI患者并发MVA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MVA组患者的年龄、Killip分级、病变血管支数均高于或多于无MVA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低于无MVA组(均P<0.05);并发MVA组患者的cTnI、CK-MB、Gal-3及GDF-15水平高于无MVA组(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MI患者的Gal-3及GDF-15水平与cTnI、CK-MB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llip分级、病变血管支数、TIMI血流分级、cTnI、CK-MB、Gal-3、GDF-15水平为AMI患者并发MVA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AMI并发MVA患者的Gal-3和GDF-15水平升高,高Gal-3和GDF-15水平为AMI患者并发MVA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生长分化因子15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效果 被引量:18
5
作者 漆洁 +1 位作者 吴飞雪 韦文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LVEF降低心力衰竭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研究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短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心率慢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尿素氮、肌酐均低于治疗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LVEF降低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肾功能,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老年
下载PDF
柳州市成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进 胡世红 +6 位作者 韦春凌 陈良细 韦建生 贾卫鸿 杜鹃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 :评价柳州市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 :整群抽取柳州市常住成年居民 76 6 0例 ,男 3894例 ,女 376 6例 ,平均年龄 (39.5± 11.0 )岁 ,进行腰围 (WC)、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检测 ,按美国ATPⅢ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 目的 :评价柳州市人群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方法 :整群抽取柳州市常住成年居民 76 6 0例 ,男 3894例 ,女 376 6例 ,平均年龄 (39.5± 11.0 )岁 ,进行腰围 (WC)、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检测 ,按美国ATPⅢ提出的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代谢综合征的总患病率为 5 .81%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P <0 .0 1) ,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6 5岁以上组为 2 3.70 %。高血压、空腹血糖增高、高三酰甘油者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均随WC增大而增高。结论 :本组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 ,WC增大对代谢综合征其他成分有重要影响 ;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和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柳州市 成人 患病率 调查
原文传递
广州市小洲村的整体格局与空间形态 被引量:16
7
作者 陆琦 《南方建筑》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的近入海口处,居"南肺"万亩果园中心地带。作为广州地区"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是广东村落梳式布局与岭南网形水乡相结合的典型。本文结合小洲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对村落的整...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东南的近入海口处,居"南肺"万亩果园中心地带。作为广州地区"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是广东村落梳式布局与岭南网形水乡相结合的典型。本文结合小洲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对村落的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作了初步研究,尤其强调了水系网络对水乡村落空间形态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下载PDF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蒋芳勇 +2 位作者 张林潮 孙立平 韦红卫 《疑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通心络0.79 g,每日3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仅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血脂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的85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组45例(通心络0.79 g,每日3次,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对照组40例(仅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其他治疗2组无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清脂联素水平,并检测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1)治疗4周后2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通心络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通心络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血清脂联素变化与LDL-C变化呈负相关(通心络组:r=0.719,P<0.01,对照组:r=0.668,P<0.05)。(3)2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TC及LDL-C浓度,加用通心络后效果更加明显,且药物安全性好;LDL-C与脂联素的变化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 冠心病 脂联素
下载PDF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川萌 黎荣山 +3 位作者 王勇 孙立平 农美丹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6期729-73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纽约...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于广西科技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其中Ⅱ级30例,Ⅲ级35例,Ⅳ级38例,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冠心病组,另外选取同期我院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Periostin蛋白、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析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eriostin蛋白、NT-proBNP、TGF-β1水平以及LVEDD、LVEDV、LVMI高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LVEF低于冠心病组和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的Periostin蛋白、NT-proBNP、TGF-β1水平以及LVEDD、LVEDV、LVMI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Periostin蛋白、NT-proBNP、TGF-β1、LVEDD、LVEDV、LVMI水平随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而LVEF水平随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降低(P均<0.05)。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eriostin蛋白水平与NT-proBNP、TGF-β1、LVEDD、LVEDV、LVMI呈正相关(r=0.394,0.721,0.426,0.473,0.31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6,P<0.05)。结论冠心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的Periostin蛋白水平与患者的心脏重构和心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ostin蛋白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脏重构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网上阅卷计算机网络系统构建的实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龙 王立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5-48,共4页
从2004年福建省高考网上阅卷系统项目计算机网络的总体要求入手,以福建师范大学阅卷专网组网技术方案为例,分析了阅卷专用网络构建中设备选型、拓扑结构、IP地址分配、设备命名、VLAN划分以及管理平台搭建等技术环节,以期对全国网上阅... 从2004年福建省高考网上阅卷系统项目计算机网络的总体要求入手,以福建师范大学阅卷专网组网技术方案为例,分析了阅卷专用网络构建中设备选型、拓扑结构、IP地址分配、设备命名、VLAN划分以及管理平台搭建等技术环节,以期对全国网上阅卷改革项目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阅卷 专用网络 构建 实例分析
下载PDF
4092例成人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世红 贾卫鸿 +5 位作者 杨进 杜鹃 韦春凌 韦建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3149-3151,3154,共4页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整群抽取柳州市常住成年居民4092人。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检测,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标准诊断M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10.42%,男...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整群抽取柳州市常住成年居民4092人。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及血糖等指标检测,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标准诊断MS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S的总患病率为10.4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12.56%对6.69%,P<0.001)。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的趋势。MS组中高甘油三酯、超重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和82.61%。结论本组中MS的患病率已达较高水平,高甘油三酯及超重对MS诊断的贡献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危险因素 心血管病
下载PDF
利用VLC实现高标清电视转播 被引量:6
12
作者 姜开达 《中国教育网络》 2008年第12期45-46,共2页
在校园网上收看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流行并且非常受欢迎的网络应用。目前很多成熟的视频服务系统都可以提供电视直播功能,无论是微软的Windows Media平台,还是国内流行的PPLive等P2P类电视直播软件都为我们所熟知。但是这些系统... 在校园网上收看网络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流行并且非常受欢迎的网络应用。目前很多成熟的视频服务系统都可以提供电视直播功能,无论是微软的Windows Media平台,还是国内流行的PPLive等P2P类电视直播软件都为我们所熟知。但是这些系统所能提供的电视画面质量都难以和传统模拟电视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转播 Windows 利用 电视直播 服务系统 MEDIA 网络应用 网络电视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在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3
作者 汪彪 +2 位作者 耿建芳 韦文文 黄楠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449-14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DHF患者为观察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LR值,并分析PLR对DHF的诊断价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将DHF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在舒张性心力衰竭(DHF)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80例DHF患者为观察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LR值,并分析PLR对DHF的诊断价值。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将DHF患者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1年的死亡率。结果DHF组的PLR高于对照组(P<0.05)。PLR和E/A比值诊断DH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和0.771,二者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R的最佳截断值为158.65,低值组与高值组的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低值组相比,高值组中具有高血压史和心梗史患者比例更高,左心室后壁厚度和E/Ea比值更高,E/A比值更低(均P<0.05)。随访1年,低值组的死亡率低于高值组(P<0.05)。结论PLR对DHF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且与DHF患者的临床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舒张性心力衰竭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乳酸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微循环障碍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宇 黎荣山 +6 位作者 王勇 银剑斌 陈慧生 李其华 韦淑婧 杨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通过监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评价其与局部微循环障碍及STE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CCU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 目的通过监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评价其与局部微循环障碍及STEM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柳州市人民医院CCU接受急诊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共91例,根据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TIMI血流进行分组,TIMI 3级为对照组(71例),TIMI 0-2级为微循环障碍组(20例),比较术前、PCI术后6 h、24 h、7 d动脉血乳酸,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病程中记录以下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结果研究显示,微循环障碍组术后6 h及7 d的动脉血乳酸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及术后24 h动脉血乳酸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循环障碍组cTnI峰值较高(P<0.05),且微循环障碍组术后第7天CKMB值高于对照组(P<0.05)。微循环障碍组超敏C反应蛋白、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总心血管事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循环障碍组LVEF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乳酸值与cTnI峰值、第7 d CKMB、NT-proBNP、LVEF、心源性死亡显著相关。结论围手术期的乳酸监测可以作为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种有效的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乳酸清除率 急性心肌梗死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乳酸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预后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韦淑婧 陈宇 +6 位作者 黎荣山 王勇 银剑斌 陈见红 汪彪 杨进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1期883-887,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评价其对急诊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的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行急诊PCI治疗...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评价其对急诊行直接PCI治疗的STEMI的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行急诊PCI治疗的72例STEM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有无心血管事件分为心血管事件组37例,无事件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乳酸值及乳酸清除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与心肌梗死PCI术后预后的关系。结果:研究显示,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组术前及术后6h的动脉血乳酸值均明显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4(2.51,4.10)vs.2.64(1.88,3.64)mmol/L,3.71(3.15,4.57)vs.3.20(2.35,3.75)mmol/L,P<0.05],而术后24h动脉血乳酸值无统计学意义。事件组6~24h乳酸清除率高于无事件组,具有统计学意义[19.44%(6.79,38.81)%vs.2.55%(-1.44,28.13)%,P<0.05]。事件组的心肌钙蛋白I和NT-pro-BNP水平更高[50 000.0(25 952.5,50 000.0)vs.25 331.00(6 528.60,50 000.00)ng/L,172.40(44.70,1 705.00)vs.156.40(38.50,653.20)ng/L,P<0.05],LVEF更低[(52.31±11.14)%vs.(56.86±7.01)%,P<0.05]。早期乳酸水平与第7天的CKM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53,P=0.001)。PCI后6h的乳酸值(OR值=1.931,95%CI:1.110~3.357,P<0.05)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评价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最佳临界点是3.38mmol/L,此时敏感度65%,特异度69%。结论:乳酸与STEMI患者PCI术后病情转归和预后密切相关,PCI后6h的乳酸值是预测STEMI患者直接PCI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急性心肌梗死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成人空腹血糖异常率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胡世红 贾卫鸿 +7 位作者 杨进 韦春凌 杜娟 韦建生 陈良细 年介英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异常率 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柳州市居民3894(男2213,女 1681)例,年龄25~88(43.0±11.0)岁,测量血压、腰围 (... 目的:评价柳州市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异常率 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柳州市居民3894(男2213,女 1681)例,年龄25~88(43.0±11.0)岁,测量血压、腰围 (WC)、身高、体质量,检测FPG、血脂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FPG总异常率达5.70%,其中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 受损(IFG)的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39%.两性IFG及DM 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IFG,DM的检出率均 随WC、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的增大而增高 (P<0.01).与WC男性<85cm,女性<80cm组相比,男 性≥85cm,女性≥80cm组和男性≥90cm,女性≥85cm组, IFG的相对危险分别为1.28(95%CI:0.78~2.08)和2.24 (95%CI:1.45~3.46);DM相对危险分别为2.47(95%CI: 1.47~4.15)和3.24(95%CI:1.94~5.40).结论:本组人群 中IFG异常率已达较高水平,其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和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 腰围
下载PDF
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立平 +2 位作者 王勇 陶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2年第1期38-42,46,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门诊患者2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脂血症患者162例(研究组),非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 目的探讨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门诊患者2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脂血症患者162例(研究组),非高脂血症患者120例(对照组);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测定2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可能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分析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影响高脂血症发病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对高脂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BMI≥23 kg/m^(2)、高热量饮食占比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TC,TG,HDL,TBIL均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TC,TG水平呈正相关(r=0.321,0.334,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与HDL,TBIL水平呈负相关(r=-0.352,-0.341,P<0.05)。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诊断高脂血症的最佳截断点为9.5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灵敏度为87.04%,特异度为81.67%。结论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高,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与高脂血症发病风险有关,对于高脂血症具有良好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全基因组DNA甲基化 发病风险
原文传递
腹部内脏脂肪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立平 +5 位作者 尼建平 蒋方勇 银剑斌 张林潮 胡世红 韦金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自2007-11-2009-03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206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检测受试者的血脂、空腹血糖、尿酸、肾功能等指标,采用定...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自2007-11-2009-03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206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检测受试者的血脂、空腹血糖、尿酸、肾功能等指标,采用定量Gensini积分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同时应用超声测量腹部内脏脂肪厚度(visceral fat thick ness,VFT),根据VFT值将患者分为低、中、高值3组。结果:与低值组比较,中、高值组患者腰围、体质指数较大,TG明显增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随着腹部内脏脂肪厚度的增加,Gensini积分明显增大。Gensini积分与年龄、腰围、体质指数、TG、LDL-C、VFT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糖尿病和VFT是冠状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校正腰围后VFT不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VFT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明显正相关,VFT测量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危险评估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腹部内脏脂肪厚度 GENSINI积分
原文传递
使用双腔起搏器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进 《微创医学》 2006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了解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以及起搏器诊断功能对临床的帮助,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器有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使用双腔起搏器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其基础病因、心律失常类型、植入起搏器类型以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 目的了解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性以及起搏器诊断功能对临床的帮助,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与起搏器有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使用双腔起搏器患者的临床情况,了解其基础病因、心律失常类型、植入起搏器类型以及并发症。结果16例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房室阻滞1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RR长间歇1例、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阵发性心房扑动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术后2例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双套管送两根导管途径植入的患者发生囊袋血肿。植入3个月后与植入时比较,心房、心室电压阈值均很低,无统计学差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R—R长间歇、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阵发性心房扑动、窦性心动过缓共5例患者发生模式转换,34d中模式转换次数为416次,平均12.2次/d。结论①合理应用现代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和诊断功能,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病人的,心律、心率情况以及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及早发现有关并发症;②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早期采用分两次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途径植入能有效避免囊袋血肿的发生;③术前根据患者的,心律失常情况、心脏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起搏器及导线系统,并且在术后定期随访、定期程控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起搏器 随访 程控
下载PDF
医护人员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十年发病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见红 +3 位作者 汪彪 郭予洁 韦红卫 张林潮 《内科》 2016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不同年龄男女医护人员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风险。方法应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对柳州市某医院不同年龄、35~59岁男女医护人员1 273名10年内ICVD发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柳州... 目的了解广西柳州市不同年龄男女医护人员10年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疾病(ICVD)的风险。方法应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度评估方法",对柳州市某医院不同年龄、35~59岁男女医护人员1 273名10年内ICVD发病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柳州市同一年龄段男性医护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女医护人员ICVD发病危险度均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升高;除35~年龄段女性外,柳州市男女医务人员10年内ICVD发病危险度均高于我国人群危险度平均水平(P〈0.05)。极低危人群、低危人群、中危人群、高危人群及极高危人群在柳州市男女医护人员中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医护人员以极低危和低危人群为主(62.7%);而男性医护人员以中危、高危和极高危人群为主(78.0%)。不同绝对危险度医护人员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40~年龄段的医护人员主要为ICVD发病低危人群,50~年龄段的医护人员以中高危人群为主,在55~59岁的医护人员中高危人群占91.0%。男性医务人员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显著高于女性(P〈0.01)。绝对危险程度≥10%的医务人员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显著高于绝对危险程度〈10%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柳州市男女医护人员10年ICVD的发病风险较高,均高于我国男女人群危险度平均水平,可能与他们的BMI、收缩压、舒张压、TC、FBG异常和吸烟比例较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危险度 发病危险因素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