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 被引量:10
1
作者 新平 《世界宗教文化》 1997年第2期9-13,共5页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卓新平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思潮中,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突破,而基督教在中国的适应亦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在经历了各种文化运动和艰难变革之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阶...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卓新平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思潮中,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突破,而基督教在中国的适应亦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在经历了各种文化运动和艰难变革之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阶层在社会现代化的氛围中重新开始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文化 中国基督教 传教士 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礼仪之争 文化融入
原文传递
对话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及公共外交 被引量:16
2
作者 新平 徐以骅 +1 位作者 刘金光 郑筱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8,共6页
郑筱筠:"外交"这个词实际上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我们对"外交"的内涵与外延不断的重新确认,既反映了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处理方式的演进,也体现出我们对这个领域或这方面工作的认知和把握。传统的"外交"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方面... 郑筱筠:"外交"这个词实际上是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我们对"外交"的内涵与外延不断的重新确认,既反映了国际关系与国际事务处理方式的演进,也体现出我们对这个领域或这方面工作的认知和把握。传统的"外交"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与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但时至今日,全球化的进程和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层面上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外交"已不再仅仅是政府间的"外交",非政府组织和力量在国际事务和国际交往中,正在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族群发挥其国际影响力的一个主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外交 中国对外战略 国际关系 宗教 对话 国际交往 非政府组织 国际影响力
原文传递
宗教与文化关系刍议 被引量:12
3
作者 新平 《世界宗教文化》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中国学术界近年来比较热心于宗教与文化的探讨,二者的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宗教文化”、“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说亦引起普遍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在1994年10月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爱德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学术界近年来比较热心于宗教与文化的探讨,二者的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宗教文化”、“宗教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之说亦引起普遍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论。在1994年10月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爱德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基督教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文化 文化关系 基督教文化 文化现象 国际学术研讨会 社会意识形态 爱德基金会 人类文化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意义
原文传递
基督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7
4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2-34,共3页
基督宗教的音乐传入中国,按已知史料考证,最早可以追溯到8世纪唐代景教盛行时期。在现存景教文献中有作于8世纪的《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和《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前者作为景教赞美诗歌词乃中国最早的基督宗教赞美诗,按其“无... 基督宗教的音乐传入中国,按已知史料考证,最早可以追溯到8世纪唐代景教盛行时期。在现存景教文献中有作于8世纪的《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和《大秦景教大圣通真归法赞》,前者作为景教赞美诗歌词乃中国最早的基督宗教赞美诗,按其“无上诸天深敬叹,大地重念普安和”之歌词,此即《荣归主颂》(Gloriain Excelsis)的最早中译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音乐 中国 传播 基督宗教 史料考证 赞美诗 景教 歌词
原文传递
对话宗教与“一带一路”战略 被引量:10
5
作者 新平 刘金光 +1 位作者 方光华 郑筱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2,共7页
郑筱筠:"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早由19世纪普鲁士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ndinand Von Riehehofen)使用,此后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关注。学者们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大同小异,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 郑筱筠:"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最早由19世纪普鲁士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ndinand Von Riehehofen)使用,此后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和高度关注。学者们对"丝绸之路"的理解大同小异,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 对话 丝绸之路 地理学家 19世纪 贸易通道 普鲁士
原文传递
中国宗教的当代走向 被引量:8
6
作者 新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共5页
中国当代宗教已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并因其不可避免的"全球"关联而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有着复杂的交织。中国宗教的当代走向也与中国社会对宗教的回应有着复杂关联,从而构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 中国当代宗教已进入多元发展时期,并因其不可避免的"全球"关联而与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有着复杂的交织。中国宗教的当代走向也与中国社会对宗教的回应有着复杂关联,从而构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方式已经冲破了以往的格局,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分布不像从前那样清晰明朗,由此对与之相关的社会管理方式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对宗教的认知及其相关政策举措和法律规定同样会影响宗教的现状,其政策法规的不同定向将对宗教的今后走向产生重大作用,导致宗教的相关适应或嬗变。因此,除了以往政治意向和意识形态上对宗教的关注之外,还有必要从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上落实相应的宗教立法、依法管理宗教、正确并妥善解决宗教活动领域出现的法律"盲区"问题。这是在当代中国理顺宗教与中国社会关系的关键和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教 当代社会 发展走向
原文传递
再论宗教与慈善公益 被引量:9
7
作者 新平 张训谋 +2 位作者 王卡 林启泰 郑筱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8,共9页
郑筱筠:在《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2期,我们曾经专门邀请几位专家学者对话宗教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问题。大家认为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慈善公益活动也开始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转型。但随着日益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宗教在... 郑筱筠:在《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第2期,我们曾经专门邀请几位专家学者对话宗教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问题。大家认为在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宗教慈善公益活动也开始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转型。但随着日益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宗教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社会定位问题、政府对于中国宗教慈善公益事业在社会公共领域角色的认识等问题,都是中国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软问题”,迫切需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公益事业 宗教文化 社会转型时期 慈善公益活动 中国宗教 社会公共领域 公益慈善事业 政府部门
原文传递
讲透“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需要新思想 被引量:5
8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宗教论” 宗教本质 宗教社会作用 马克思主义 宗教观 宗教政策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宗教学研究的“中国意识”
9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3,共3页
在世界宗教学约150年的学科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及其理论体系对于当代中国有着独特意义。这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础和根据。但我们的学科建设方兴未艾,尙处于摸索和探究之中,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在世界宗教学约150年的学科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及其理论体系对于当代中国有着独特意义。这是我们建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础和根据。但我们的学科建设方兴未艾,尙处于摸索和探究之中,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都还没有达其成熟;学界分歧较大,学者观点颇多,许多研究领域和基本问题都仍然需要探索、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体系 学科建设 独特意义 学科体系 理论体系 学者观点 话语体系 宗教学
原文传递
中国核心价值观与宗教信仰 被引量:6
10
作者 新平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层发展以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将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信仰诉求,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形成密切关联。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 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层发展以来,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继往开来,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将影响当代中国人的信仰诉求,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形成密切关联。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从文化战略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宗教信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论中国宗教考古学
11
作者 新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阐述了宗教考古的历史及其对宗教学发展的意义,探究了宗教考古学的基本蕴涵、历史与现状以及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关联。重点对中国宗教考古学学科发展及其价值进行梳理和分析,论述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构设、研究特色和主... 本文阐述了宗教考古的历史及其对宗教学发展的意义,探究了宗教考古学的基本蕴涵、历史与现状以及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跨学科关联。重点对中国宗教考古学学科发展及其价值进行梳理和分析,论述其学科体系的基本构设、研究特色和主要侧重,说明其在文明探源、文明识别上的地位与意义,并指出佛教考古学研究上的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宗教考古学发展的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学 宗教考古 佛教考古
下载PDF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宗教 被引量:5
12
作者 新平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4-100,共7页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社会进入"开放性"、"外延式"发展阶段,政经交往、文化交流、思想互渗、社会共融乃前所未有。这种"全球化"氛围已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与走向,是中国"软...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国际社会进入"开放性"、"外延式"发展阶段,政经交往、文化交流、思想互渗、社会共融乃前所未有。这种"全球化"氛围已直接影响到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与走向,是中国"软实力"构建、文化发展工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在中国的五大宗教中,除了道教这一中华本土宗教之外,其他宗教都是具有国际性流动的"世界宗教",与外来文化复杂交织、密切关联,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互渗局面,成为社会政治和文化交流以及不同思想和意识碰撞、融合的一个特殊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当代中国 宗教
原文传递
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8-39,共2页
一、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全球化背景的世界宗教已进入复杂多元的发展阶段,与国际政治、民族问题形成密切交织。民族、宗教矛盾的突出,使世界进入多事之秋。西方强国以为靠武力就能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结果导致以暴... 一、从国际环境看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必要全球化背景的世界宗教已进入复杂多元的发展阶段,与国际政治、民族问题形成密切交织。民族、宗教矛盾的突出,使世界进入多事之秋。西方强国以为靠武力就能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结果导致以暴抗暴、以恶对恶、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在这些突发事件中,人们似乎看到了宗教之影,西方国家也因此卷入国际民族宗教冲突。人们处在战争、动乱的恶梦之中,因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重新引人注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论” 民族问题 民族宗教问题 西方强国 国际环境 国际政治 中华优秀传统 发展阶段 优秀文化传统 社会处境
原文传递
现代社会中宗教对话的困境与希望 被引量:5
14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宗教对话 世界宗教 反映 现代文明 宗教信仰 现代社会 希望 “对话” 调适 共识
原文传递
对话当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被引量:7
15
作者 新平 裴飚 +1 位作者 龚学增 郑筱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7,共5页
郑筱筠: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讨论日益成为热门话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国家宗教局一司裴飚副司长、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来"学术空间",讨论这个非常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话题。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世界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 对话 国家宗教 学术空间 中央党校
原文传递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 被引量:5
16
作者 新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6-10,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相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于其多元共构、多族一统。因此,在这种认知上必须要有求同的意向,而不该人为地显异,更不能因为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相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于其多元共构、多族一统。因此,在这种认知上必须要有求同的意向,而不该人为地显异,更不能因为排异而导致分歧、彼此生分离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也有宗教的内容,对这一内容,不能完全排拒、彻底否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今天中国宗教的爱国、爱教、爱人,以及其所体现的真善美圣、忠诚贞爱,都可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民族团结 宗教和谐
下载PDF
基督宗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47,共4页
一、基督宗教“中国化”意向的思想溯源基督宗教自传入中国始,就有着其“中国化”的问题,并影响到其在华的整个历史发展。如景教在唐朝的出现代表着基督宗教始入中华,当时在其教义解说及论证上就有着与中国儒佛道思想的混合。
关键词 基督宗教 思想溯源 中国化 经验及启示 教义 历史
原文传递
后现代思潮与神学回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新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39-46,共8页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基督宗教神学理论所触及的热点之一。就其本有意向而言,后现代主义在社会运动、哲学反思诸领域表现出对宗教信仰及其神学理论的抨击和否定。但这种后现代思潮的反传统性和对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却出人意料地在当代...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基督宗教神学理论所触及的热点之一。就其本有意向而言,后现代主义在社会运动、哲学反思诸领域表现出对宗教信仰及其神学理论的抨击和否定。但这种后现代思潮的反传统性和对现代性的批判精神,却出人意料地在当代神学中引起了积极反响,导致其神学发展引人注目的新动向。本文分析了当代新教神学和天主教神学对后现代思潮的正视、回应和重构,指出这种对后现代思潮的积极回应本身已说明,当代神学对重构西方精神及其价值体系仍有着巨大影响或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思潮 神学理论 德里达 基督教神学 “后现代”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理论 新教神学
原文传递
中国宗教研究百年历程 被引量:3
19
作者 新平 《中国宗教》 1999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宗教学 伊斯兰教 基督宗教 其他宗教 中国学术界 现代学术 百年历程 宗教思想 道教 中国学者
原文传递
必须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宗教的问题 被引量:4
20
作者 新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1-7,共7页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及性质,对之加以积极引导和科学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宗教的社会意义及功能以及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定位和作用。为此,本文探究了对中国宗教性质、中国宗教当代存在的认识以及&qu...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宗教的存在及性质,对之加以积极引导和科学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宗教的社会意义及功能以及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定位和作用。为此,本文探究了对中国宗教性质、中国宗教当代存在的认识以及"中国特色"的宗教管理等问题,提出了在当代中国宗教研究上具有商榷性、前瞻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思考,并论及对中国无神论实践的相关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性质 宗教存在 宗教管理 无神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