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变音体系(上) 被引量:2
1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3期3-12,共10页
一、关于“变音体系”与“引导声部” 1.变音体系 “变音体系”是与“自然音体系”相对立的概念。通常,我们把用一个七声调式音阶范围内的和弦(一般指常用三度叠置和弦)写成的和声称为“自然音体系和声”(严格地说,自然音只包括除... 一、关于“变音体系”与“引导声部” 1.变音体系 “变音体系”是与“自然音体系”相对立的概念。通常,我们把用一个七声调式音阶范围内的和弦(一般指常用三度叠置和弦)写成的和声称为“自然音体系和声”(严格地说,自然音只包括除罗克里亚调式之外的六个自然七声调式,但因传统和声包括和声及旋律大、小调,所以,也可以把这四个调式包括在内),如果使用了较多的变化音,那么,就称为“变音体系和声”。由于变化音用法上的不同,因此,以某一个主调的功能性和声为核心,可以构成下列四种变音体系: (1)装饰性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用作和弦外音; (2)守调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主调的S组、D组变和弦; (3)离调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向主调近关系调离调的副属、副下属和弦; (4)同主音调交替的变音体系—变化音主要来自主调的各同主音调式(包括七个自然七声调式)的和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音体系 拉赫玛尼诺夫 色彩性 平行和弦 和弦外音 变化音 声部 和声技法 同主音调 变化半音
下载PDF
不用计算求集合原型 被引量:3
2
作者 《中国音乐学》 198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近几年来,国内陆续介绍了美国音乐理论家爱伦·福特有关音高集合的理论,已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按发表先后排列):高为杰的《和声力学研究》(《音乐探索》1986年第三期,以下简称“高文”)、郑英烈的《基本集合对十二音和声的控制》(《... 近几年来,国内陆续介绍了美国音乐理论家爱伦·福特有关音高集合的理论,已发表的主要论文有(按发表先后排列):高为杰的《和声力学研究》(《音乐探索》1986年第三期,以下简称“高文”)、郑英烈的《基本集合对十二音和声的控制》(《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四期,以下简称“郑文”)、罗忠镕的《集合原型简便计算法》(《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一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简便计算法 音高集合 基本集合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 美国音乐 力学研究 罗忠镕 十二音
原文传递
杰出的色彩性和声技法大师——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 被引量:2
3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年第4期38-56,28,共20页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谢·瓦·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以下简称“拉氏”)生活在作曲技法——尤其是和声技法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但他并不受当时各种“先锋”派技法的影响,而首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各种色彩性和声技法...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谢·瓦·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以下简称“拉氏”)生活在作曲技法——尤其是和声技法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但他并不受当时各种“先锋”派技法的影响,而首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各种色彩性和声技法。这本来是传统和声正常发展方向之一,理应及时地加以总结,但遗憾的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而未能实现:1、当时人们在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的影响下,把主要注意力转向各种更激进的技法;2、缺少和声的色彩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 色彩性 传统和声 维奇 作曲技法 色彩理论 根音 谢尔盖 等音程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近现代和声技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6年第2期17-31,共15页
上世纪末以来,作曲家们陆续应用了一些新的和声技法——通常称为“近现代和声技法”.拉氏选用这些技法的基本原则大概是:看它是否能与传统和声技法及他所爱用的色彩性技法相结合.
关键词 平行和弦 和弦外音 和声技法 拉赫玛尼诺夫 现代和声 主和弦 曲式结构 持续音 七和弦 处理方法
下载PDF
关于改革传统和弦标记法的建议——兼谈九和弦的结构分类与转位标记 被引量:2
5
作者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4-57,共4页
在学习和声学的过程中,和弦标记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长期沿用的传统和弦标记法虽然早已被普遍接近,但由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其存在的各种缺陷愈来愈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它作一些改革,使之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本文将从有利于和... 在学习和声学的过程中,和弦标记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长期沿用的传统和弦标记法虽然早已被普遍接近,但由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其存在的各种缺陷愈来愈明显;因此,有必要对它作一些改革,使之适应客观现实的需要。本文将从有利于和声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的角度,提出改革传统和弦标记法的建议,同时,顺便也谈谈九和弦结构分类与转位标记方面的问题,供同行们参考,并请予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标记法 七和弦 音级 结构分类 社会在发展 大三度 根音 标记表 和声技法
下载PDF
无调性技法的缺陷及勋伯格的错误 被引量:2
6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2期12-27,共16页
近十几年来,国内介绍无调性作曲技法及其倡导者勋伯格的理论及业绩的著述较多,而对另一面——缺陷与错误的论著却很少。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重点论述一下后一方面的内容也许是必要的。本文将从讨论人类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统入手,接着... 近十几年来,国内介绍无调性作曲技法及其倡导者勋伯格的理论及业绩的著述较多,而对另一面——缺陷与错误的论著却很少。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问题,重点论述一下后一方面的内容也许是必要的。本文将从讨论人类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统入手,接着,较详细地论证了无调性技法的三个根本性缺陷,并把重点放在以五音音组为单位,在音调上实现无调性所占的比例不足20%(指在常用的十二个音范围内);然后,证明勋伯格关于“十二音作曲法产生自一种必然性”的论断犯了“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同时,剖析了所谓“不协和音的解放”的实质;最后,讨论了勋伯格论断的影响,证明不存在传统调性“瓦解”“崩溃”“消亡”的可能,并对勋氏的功过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调性音乐 勋伯格 作曲法 音组 音乐文化 传统和声 作曲技法 二音 和声技法 五度
下载PDF
调式、和声理论中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17,共4页
音乐理论中有许多成对应关系的概念,如大调与小调、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密集与开放、调关系的近与远、声部进行中的同向与反向等等。而各种对应关系又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有些对应概念之间很难找到较明确的对应中心,如和声理论中的... 音乐理论中有许多成对应关系的概念,如大调与小调、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密集与开放、调关系的近与远、声部进行中的同向与反向等等。而各种对应关系又往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有些对应概念之间很难找到较明确的对应中心,如和声理论中的“功能”与“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理论 对应关系 七声调式 音乐理论 声部进行 和弦 自然小调 五声调式 音列 调性
原文传递
茅原《曲式与作品分析》读解(上) 被引量:1
8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8年第4期20-32,共13页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主要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主要对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式的各种特殊形式"、"假再现"等方面,进行读解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性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式的单三部曲式 单二重曲式 回归曲式 假再现 古组曲
下载PDF
传统和声远未“到顶”——兼谈《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和声技法的主要特点 被引量:1
9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1期10-15,共6页
一、回顾和声技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传统”与“近现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形成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填补脱节应从总结“探索阶段”著名作曲家的和声技法入手。 二、分析被认为是传... 一、回顾和声技法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之间、“传统”与“近现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形成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和声“到顶”论、“无路可走”论。填补脱节应从总结“探索阶段”著名作曲家的和声技法入手。 二、分析被认为是传统和声“顶峰”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和声技法,证明其远未到顶。 三、剖析传统和声理论的特点与局限,并根据其局限归纳出发展传统和声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1、扩大调式范围;2、开发利用非三度叠置和弦;3、扩充和声设计的思维形式(和声逻辑)。 结论:新的、更完善的和声理论必将取代沿用已270年的传统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和声 和声技法 作曲技法 十二音序列 特里 勋伯格 《前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 音级 无路可走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多层结构 被引量:1
10
作者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52-55,51,共5页
“多层结构”是近现代和声技法中最富于变化的一种。这里的“层”可以由一个声部(包括八度重复或装饰性重复),也可以由节奏相同或近似的几个声部组成。由几个声部组成的层,通常它们的音高比较接近,除八度重复外,一般常密集在一个八度之... “多层结构”是近现代和声技法中最富于变化的一种。这里的“层”可以由一个声部(包括八度重复或装饰性重复),也可以由节奏相同或近似的几个声部组成。由几个声部组成的层,通常它们的音高比较接近,除八度重复外,一般常密集在一个八度之内。纵向各层次之间如构成统一的和弦(指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下同)及和声进行,那么,它不属于“多层结构”;只有当纵向各层次之间存在着“冲突”,有时不能构成统一的和弦及和声进行时,才属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结构 声部 模进 七和弦 自然音 持续音 和声技法 和弦外音 小节 作品
下载PDF
罗克利亚调式的和声 被引量:2
11
作者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32-35,共4页
罗克利亚调式(Locrian mode)因没行主音上的纯五度音,所以,是七个自然七声调式中最不稳定的一个,实际作品中也较为少见,正因为这样,一般和声论著很少讨论。但笔者认为,不稳定调式在和声上却具有稳定调式所没有的特色,应该给予一定的地位... 罗克利亚调式(Locrian mode)因没行主音上的纯五度音,所以,是七个自然七声调式中最不稳定的一个,实际作品中也较为少见,正因为这样,一般和声论著很少讨论。但笔者认为,不稳定调式在和声上却具有稳定调式所没有的特色,应该给予一定的地位,因此,写成此文,供参考。下面将分四个问题来讨论:一、主功能结构的形成;二、和弦的分组;三、主要的和声进行;四、实际作品中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进行 利亚 罗克 五度 和声技法 七声 功能标记 主功能 吕底亚 色彩性
下载PDF
音乐理论软件——音高集合数据速查程序PC-DATA使用说明
12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2年第4期24-29,共6页
本文介绍音乐理论软件PC-DATA的使用方法及美国音乐理论家 Allen Forte《PC集合基本型及音程向量表》的概况以及该表的缺陷。
关键词 音乐理论软件 音高集合数据速查程序 PC-DATA PC集合 音程向量
下载PDF
用全功能、全色彩理论论证“音轴体系”
13
作者 《音乐探索》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1-36,共6页
人们常把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某些特殊作曲技法称之为'音轴体系'(或'轴心体系')。关于这个体系,匈牙利音乐理论家艾尔诺·兰德卫曾作过较详细的论述,其主要内容是:把十二平均律的十二个音,按连续向... 人们常把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某些特殊作曲技法称之为'音轴体系'(或'轴心体系')。关于这个体系,匈牙利音乐理论家艾尔诺·兰德卫曾作过较详细的论述,其主要内容是:把十二平均律的十二个音,按连续向上纯五度的次序写在圆周上,从主音开始,依次交替标上T、D《S……,标T的四个音构成'主音轴'(T、t轴),标D及S的则分别构成'属音轴'(D、d轴)与'下属音轴'(S、s轴)。C中心三个音轴所包含的音分别是:T、t轴——c、a、~*f、~be;D、d轴——g、e、~*c、~bb;S、s轴——f、d、b、~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度 和弦结构 属音 巴托克 作曲技法 根音 音乐理论家 下导音 功能关系 下属和弦
下载PDF
茅原《曲式与作品分析》读解(下)
14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1期23-36,共14页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在"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 本文介绍了《曲式与作品分析》一书绪论及第1-8章的主要内容,并在"内容决定形式"、"对比性复乐段"、"带再现的单二与单三之间的中间曲式"、"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可以有几个中部"、"回旋曲式的各种特殊形式"、"假再现"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性复乐段 三重复乐段式的单三部曲式 单二重曲式 回归曲式 假再现 古组曲
下载PDF
杰出的色彩性和声技法大师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为纪念拉赫玛尼诺夫逝世五十周年而作(续完) 被引量:1
15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1期8-22,共15页
一、简单的色彩序列简单的色彩序列包括以下三类:1、双插入;2、根音有特定音程关系的和弦系列;3、根音无特定音程关系的同结构或同类和弦的连续进行。下面分别介绍之:1、双插入在调性和声中,连续插入不属于一个调的两个变和弦.它们又分... 一、简单的色彩序列简单的色彩序列包括以下三类:1、双插入;2、根音有特定音程关系的和弦系列;3、根音无特定音程关系的同结构或同类和弦的连续进行。下面分别介绍之:1、双插入在调性和声中,连续插入不属于一个调的两个变和弦.它们又分别与前、后的调内和弦构成较强的色彩对比,成为“双插入”。两个变和弦加前、后调内和弦,构成三个色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赫玛尼诺夫 和声技法 色彩性 和弦结构 根音 维奇 谢尔盖 七和弦 曲式结构 五度
下载PDF
论和弦之间的色彩对比(上)——剖析“色彩度”“色差”的实质及主要缺点,并改进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3年第2期8-16,共9页
把“色彩”这一本来属于视觉范畴内的概念引用到完全属于听觉范畴的和声理论中来,只可能是一种比喻。(尽管历史上存在着某些著名音乐家对和声音响有色彩感觉的记载,但都因人而异,并无共同的、必然的联系。)既然是比喻,那么,它就不可能... 把“色彩”这一本来属于视觉范畴内的概念引用到完全属于听觉范畴的和声理论中来,只可能是一种比喻。(尽管历史上存在着某些著名音乐家对和声音响有色彩感觉的记载,但都因人而异,并无共同的、必然的联系。)既然是比喻,那么,它就不可能有十分严格的定义;也就是说,它的概念可以因不同的理解而有很大差别:从最一般、最狭义的“新鲜感”直至最广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色彩对比 五度 七和弦 色彩关系 传统和声 阿伦·福特 根音 色差计 和声进行
下载PDF
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的方法(上)
17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2年第2期25-33,共9页
拙著《和弦的色彩等级与和声的色彩序列》 (以下简称《序列》)一文发表以后(见《艺苑》音乐版1989年第三期),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具体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用色彩序列来为旋律配和声。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作了较广泛的探索与研究... 拙著《和弦的色彩等级与和声的色彩序列》 (以下简称《序列》)一文发表以后(见《艺苑》音乐版1989年第三期),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到一些具体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如何用色彩序列来为旋律配和声。为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作了较广泛的探索与研究,终于在一些较重要的理论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并找到了为旋律配置色彩序列较切合实际的方法,同时也修正了原来《序列》一文中的某些理论。本文将分三个部分来介绍这些内容:一“色彩序列”及有关理论的修正;二用色彩性技法配和声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三为旋律配置色彩性和弦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性 和弦结构 根音 七和弦 等音程 五度 和声进行 序列表 和声技法 普罗科菲耶夫
下载PDF
拉赫玛尼诺夫作品中的变音体系(下) 被引量:1
18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5年第4期24-30,共7页
(2)无D组和弦的功能性进行。这是指由ST或变ST组成和弦组的模进。由于这种进行对调性的明确远不如含D组的DT、SD,所以,相对地更富于色彩性一些。例12包含几个不同和弦组的模进(以向上小三或增二度为主),先是K→b3DD<sub>-7<... (2)无D组和弦的功能性进行。这是指由ST或变ST组成和弦组的模进。由于这种进行对调性的明确远不如含D组的DT、SD,所以,相对地更富于色彩性一些。例12包含几个不同和弦组的模进(以向上小三或增二度为主),先是K→b3DD<sub>-7</sub>(前面几个小节的原型未列出),然后是DD<sub>-7</sub>→K及含D组的#ii<sub>-7</sub>→K→V<sub>9</sub>,以后和弦组变得比较自由而接近于“线性思维”;最后回到主调E大调的功能性进行,构成长大的、低音半音上行的离调变音体系(这段变音体系共16小节,因篇幅关系这里只摘录了开始的5小节)。 (3)一般色彩性进行及简单的色彩序列。在拉氏作品中,有时以一般色彩性进行及简单的色彩序列作为模进的和弦组,其中主要是色彩性交替、大小七或大三类和弦的连续进行以及少数双插入。 例13(1)是以加装饰的大小七和弦连续进行为和弦组(两小节为一组),连续向上大二度模进(第5—6小节是变化模进),构成低音半音上行、高音隐伏平滑下行的变音体系。 这里色彩对比较强的是在和弦组内部,根音成半音及大三度关系的大小七和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音体系 拉赫玛尼诺夫 色彩性 曲式结构 变和弦 功能性替代 和声技法 七和弦 作品 第一主题
下载PDF
从“传统”迈向“近现代”的重要一步——色彩性和声技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4年第4期22-31,共10页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突破传统和声的束缚,广泛而自由地使用了十二平均律范围内的各种常用三度叠置和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技法已日趋完善,以后又经过各国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远比传统功能...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著名作曲家突破传统和声的束缚,广泛而自由地使用了十二平均律范围内的各种常用三度叠置和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这种技法已日趋完善,以后又经过各国作曲家的不断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已发展成为远比传统功能和声丰富得多的新型和声技法。遗憾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把主要精力转向了各种更激进的所谓“先锋”技法方面,致使这部分和声技法至今未能妥善地加以总结。和声技法理论就这样被人为地、历史地割断了,从而形成传统与近现代和声技法之间日益严重的“脱节”。 这类技法与其它新技法比较起来,可能有人会认为太陈旧而不屑一顾,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当今世界与广大人民群众(包括绝大多数音乐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的音乐作品,人们不难发现,调性音乐、传统和声技法及其合理的发展(色彩性和声技法属于其中的一部分)仍以绝对优势统治着最广阔的音乐世界。万花筒那样变来变去的各种“先锋”技法,虽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但仍无法与之匹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技法 色彩性 传统和声 十二音序列 音乐作品 和声进行 等音程 根音 音乐世界 功能和声
下载PDF
对《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的看法──兼谈两六音组之间的“互补”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12,共2页
对《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的看法──兼谈两六音组之间的“互补”关系华萃康读1993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陈小兵《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后,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看法供作者和读者参考。一、“集... 对《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的看法──兼谈两六音组之间的“互补”关系华萃康读1993年第二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陈小兵《十二音序列的集结态》一文(以下简称“陈文”)后,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看法供作者和读者参考。一、“集结态”这一概念虽然在文中是用于十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音序列 互补关系 “互补” 音组 六音集合 陈文中 音音 原型 十二平均律 共同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