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字里有画有故事
- 1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26期60-61,共2页
-
文摘
从流沙河的手稿考察文字的“前世今生”,可以发现,很多汉字最初都来源于先民对大自然异常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要么被直接“画”出来,一眼便知其意,要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反复玩味方得以会意。
-
关键词
讲故事
流沙河
大自然
“画”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我们都是“怪兽家长”
- 2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29期60-61,共2页
-
文摘
《怪兽家长》的作者屈颖妍是三个女孩的母亲,也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兼职教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意识到自己早就是一名“怪兽家长”,当她回到大学讲堂,面对一批批社会栋梁。“栋梁”的种种表现令她战栗而惊慌,她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的未来面目,于是开始了深刻的反省。
-
关键词
家长
怪兽
香港浸会大学
孩子成长
兼职教师
女孩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亦狂亦侠亦温文
- 3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20期60-61,共2页
-
文摘
无论50后的前浪,还是90后的后浪,他们都有权利,创造属于自己的热血沸腾的年代。时光在流逝,《山寨》的存在,已封存好这些人和事,让更多的你,长久地感受到,他们曾经付出的对生活深沉的爱。《山寨》是一部非虚构作品,记录的是一个叫做砚台(即作者张小砚)的女人,在2008年汶川震后,组建草根志愿者团队,在灾区建立七所帐篷学校和一所幼儿园的故事。
-
关键词
帐篷学校
90后
非虚构作品
山寨
幼儿园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新闻不会死
- 4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11期60-61,共2页
-
文摘
媒介不仅是传播的手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传播的观念、决定传播的方式。正因为如此,由互联网技术所主导的媒介变革,必然对传播实践和理论产生重大影响。新闻媒介作为一种典型的媒介,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典型的传播,也在互联网所建构的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语境下,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和受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新闻专业主义是否被解构,新闻业又该何去何从?这本《新闻业的救赎》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考的面向。
-
关键词
新闻媒介
新闻传播
互联网技术
媒介变革
媒介生态环境
新闻专业主义
社会语境
新闻业
-
分类号
G210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往事并不如烟
- 5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8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位八十多岁老人的人生沧桑及心路历程,其间思想的闪光更是令人折服。此书文学性不强,并非文采斐然。但力透纸背的真实感足以值得将其作为藏本精读之。
-
关键词
心路历程
文学性
真实感
藏本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酷爱生活,何惧死亡
- 6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32期60-61,共2页
-
文摘
《相约星期二》讲述了作者的大学老师莫里教授临终前的故事。莫里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来日无多,教授得知病隋之后,决定将自己毕生的思想以临终授课的形式传递给更多的人。因缘巧合之下,他选定了他的学生,已经毕业十五年的米奇,作为这次课程唯一的授课对象。在其后的十四个星期里,米奇每星期二都飞越七百英里到老人那儿上课。每一堂课,这对师生都会对生命中的特定主题进行探讨。最后一堂课是莫里老人的葬礼,而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莫里教授用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终生教师”,画上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
-
关键词
《相约星期二》
生活
死亡
授课对象
休止符
老人
-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
-
题名探秘中国文化图景
- 7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9期60-61,共2页
-
文摘
《知中》特集书是中信出版集团近几年陆续推出的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这套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精选了中国文化的典型主题进行介绍,一个主题对应一个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对应一本书。这些关键词包括山水、民谣、苏东坡、侠、禅、围棋、宋版书、山海经等,并还在陆续增加中。所有的关键词串起一幅宏大的文化图景,共同呈现出一个立体多维而充满魅力的中国形象。
-
关键词
苏东坡
关键词
山海经
民谣
立体多维
文化图景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让我们来一次真正的面谈吧
- 8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23期60-61,共2页
-
文摘
所有零散的网络交流加起来,都比不过一次真正的面谈。这是雪莉•特克尔在《重拾交谈》中竭力要揭示的真相。特克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社会学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学和人格心理学博士,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技术与人的关系的深入研究,著有《虚拟化身》《群体性孤独》等流传甚广的作品。
-
关键词
麻省理工学院
人格心理学
网络交流
社会学教授
哈佛大学
群体性孤独
面谈
技术与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你若长生不死,未来如何自处?
- 9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生命,因为死亡而有意义,倘若没有了死亡,活着的价值是什么?又,倘若生命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是否早该盘算,现在做的事20年后是否还有价值?
-
关键词
长生不死
生命
死亡
价值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病毒的警示
- 10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尽管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过多次大爆发,但是最后总是莫名其妙地“自我终结”。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似乎在逼近我们,高高举起屠刀,却忽然扭过脸去,露出微笑。这是个蒙娜丽莎的微笑,谁也不明白其中的含义。”《血疫》是一部令人震惊的非虚构作品,作者详细记录了1967年到1993年发生在肯尼亚、苏丹、美国等地的埃博拉病毒感染事件,不仅十分真实地还原了病毒掠夺人类生命的可怕场景,还将共处同一个生物圈的病毒、人、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揭示出来。作者不仅采访了大量关键人物,而且亲自组队探寻病毒疑似发源地,在亲身实践和调研的基础上,以警钟文字提醒我们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收敛人类的自私与傲慢。
-
关键词
亲身实践
蒙娜丽莎的微笑
埃博拉病毒感染
关键人物
肯尼亚
生物圈
病毒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村庄的童话
- 11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17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个人在一个叫做黄沙梁的地方生活了二十多年,写下了和村庄里自然万物的对话。他如国王,臣民即自然万物。他与臣民平等友爱、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书中的整个村庄似乎是静默的,几乎听不到任何人物的对话,但又是热闹非凡的,能时刻感受到村庄万物和“我”的对话。这一动一静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知觉张力,仿若一个黑洞要把好奇的旁观者吸入村庄,使其去感受作者笔下那个无比奇妙的村庄的童话。
-
关键词
村庄
童话
和谐相处
共生共存
对话
万物
“我”
旁观者
-
分类号
B03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渴望年老"的白岩松
- 12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6期60-61,共2页
-
文摘
他仰慕老人们“金子般的成熟心态”,建议年轻人多和老头聊天,以获得成长。他甚至说,自己人生目标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将来成为一个好玩的老头,就像我现在喜欢的好多老头一样。”人与书是有缘分的。今年4月,在《寻找白岩松》即将出版之时,作者刘楠的自序被微信公号“刺猬公社”推出,我读后感触颇深,便留了一段言在文后。
-
关键词
白岩松
年老
人生目标
年轻人
老人
缘分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局外人”的拷问
- 13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32期60-61,共2页
-
文摘
加缪的《局外人》,篇幅甚小,五六万字,薄薄的一册,简单的人物,简单的情节,却成为法国二十世纪一部底蕴深厚、影响甚大的作品。作品讲述的不过是一位叫默尔索的小职员在母亲葬礼之后不久,稀里糊涂犯下命案被判死刑的故事。作者的笔调是完全写实的,却无时无刻不令人体会到现世的荒诞。作品的可贵之处在于,仅用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就达到了从哲学层面俯观世界、拷问每一个人灵魂的高度。
-
关键词
默尔索
《局外人》
局外人
加缪
底蕴深厚
拷问
葬礼之后
荒诞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好好告别
- 14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3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如果我们能够在活着的每一天,都善待彼此珍惜彼此,并做好随时告别的准备,那么,死亡就是一种顺其自然,一种自由的归属,一种圆满的结局,生者对于亲人的离去便不会过于悲伤,反而会有庄子一样“鼓盆而歌”的坦然。凯特琳·道蒂是一位对死亡充满好奇甚至有几许迷恋的作家。8岁时她第一次见证死亡并患上应激症,15岁去医院做搬运尸体的志愿者,23岁便开始从事殉葬业并且有着6年火葬场的工作经历,她甚至意识到死亡是她一生的事业,于是努力考取了殡葬学院。
-
关键词
活着
鼓盆而歌
顺其自然
火葬场
告别
-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 15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期60-61,共2页
-
文摘
她以一颗自然良善之心,发现了这些新生命不经意间就会蹦岀来的纯洁干净。她被打动,被感染,被浸润,她看见了每一个孩子的光芒和诗意。
-
关键词
孩子
发光
纯洁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把妈妈当女朋友
- 16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5期60-61,共2页
-
文摘
《天长地久:给美君的信》是龙应台的新书。在以往聚焦亲情的作品中,她更多地是写孩子,这一本,她主要写母亲的故事但这并不是全部,她一如既往地在思考人的生命价值,思考几代人交织着的复杂情感.其实思考的是人性2014年,龙应台辞去公职,回到文人安静的书桌,2017年8月,移居屏东乡野,照顾瘫痪和失智的母亲,开始乡居写作.
-
关键词
朋友
妈妈
生命价值
龙应台
母亲
亲情
移居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我”的力量很大
- 17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26期60-61,共2页
-
文摘
这是一本极有可能改变读者人生观的书。一个被家人否定、陷入自卑和困惑中的青年,与一位哲人展开了五天的对话,话题涉及自卑、自由、勇气、幸福、人生意义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对谈,哲人将自己所信奉的“阿德勒哲学”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区别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另一种哲学”,因其“反常识”的观点,如同一瓶烈性酒,给青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与震撼。
-
关键词
阿德勒
人生意义
自卑
恰到好处
人生观
哲人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任何阅读都不该死气沉沉
- 18
-
-
作者
华老邪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8年第17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本书其实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的一个或多个答案。关于一本书。你最好提出四个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作者是怎么说的?说得有道理吗?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
关键词
阅读方法
书刊
内容介绍
个人
-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G232.2
-
-
题名平凡的英雄
- 19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19年第20期60-61,共2页
-
文摘
我们脆弱而渺小,无法战胜厄运,除了顺应之外,就是顽强地生存。我们在经历惊心动魄的劫难之后,应忘记过去的苦难,选择持有希望在艰难中前行。书中的故事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二十年开始.横跨五十年。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家族上下几代人展开.将一群普通的拓荒者辛勤劳作的生活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观察当时美国社会的浪潮.对南北战争、黑奴制度等历史事件和现象均有涉及。该书的基调比较冷峻,作者的情感和意见被深度埋藏在各种故事细节之下,读起来像将礼物的包裹一层一层撕开,阅读期待被不断激发。
-
关键词
英雄
平凡
故事情节
南北战争
美国社会
历史事件
阅读期待
拓荒者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信息时代怎样读新闻?
- 20
-
-
作者
华老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员生活(湖北)》
2020年第29期60-61,共2页
-
文摘
真正的新闻和打着“新闻”招牌的信息存在本质的差异。新闻素养的第一条就是要“认识你的邻居”,要学会分辨“看到的或听到的是新闻、宣传、广告、公关、娱乐,还是原始信息”。
-
关键词
新闻素养
信息时代
原始信息
存在本质
怎样读
-
分类号
G21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