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再流焊焊点可靠性自动管理系统
被引量:
3
1
作者
史建卫
梁永君
+1 位作者
区
大公
柴勇
《电子工艺技术》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加热因子Q是描述SMT再流焊过程的一个量化参数,决定了再流焊工艺以及焊点的可靠性,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焊点的吸热量以及焊接界面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态。通过自动再流焊管理系统(ARM)对温度曲线进行监控和优化,调整加热因子,实现可靠...
加热因子Q是描述SMT再流焊过程的一个量化参数,决定了再流焊工艺以及焊点的可靠性,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焊点的吸热量以及焊接界面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态。通过自动再流焊管理系统(ARM)对温度曲线进行监控和优化,调整加热因子,实现可靠的产品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因子
焊点可靠性
温度曲线
金属间化合物
自动再流焊管理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楔键合Al/Ni系统高温存储过程界面扩散行为(英文)
2
作者
计红军
李明雨
+2 位作者
区
大公
王春青
李冬青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5年第12期40-46,共7页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X)分析了直径为25μm的Al+1%Si引线与 Au/Ni/Cu焊盘键合后以及老化过程中界面间的冶金行为,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于键合点塑性流动 最大的周边区域;超声引线键合的连接本质是压力使引线发生塑性流...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X)分析了直径为25μm的Al+1%Si引线与 Au/Ni/Cu焊盘键合后以及老化过程中界面间的冶金行为,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于键合点塑性流动 最大的周边区域;超声引线键合的连接本质是压力使引线发生塑性流动导致Al元素与Ni元素之 间的扩散,而超声一方面使金属引线软化增强了塑性流动的程度,另一方面超声使引线内部产生大 量的缺陷,成为扩散的通道,大大加速了扩散的进行;短路扩散是键合点形成的主要机制。在170℃ 时,键合点空气中高温存储后X射线能谱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老化10 d时,有明显的Ni向Al引 线内扩散现象;老化30 d时,引线内部出现孔洞以及裂纹,界面出现云状组织,成份分析为15.55% Ni和78.82%Al;老化40 d时,引线内部出现大量的孔洞并存在方块岛状的Al-Ni组织,其尺寸和 形状显示与Kirkendall孔洞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契键合
高温存储
界面扩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流焊焊点可靠性自动管理系统
被引量:
3
1
作者
史建卫
梁永君
区
大公
柴勇
机构
日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工艺技术》
2007年第2期78-83,共6页
文摘
加热因子Q是描述SMT再流焊过程的一个量化参数,决定了再流焊工艺以及焊点的可靠性,其大小直接反映了焊点的吸热量以及焊接界面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态。通过自动再流焊管理系统(ARM)对温度曲线进行监控和优化,调整加热因子,实现可靠的产品焊接。
关键词
加热因子
焊点可靠性
温度曲线
金属间化合物
自动再流焊管理系统
Keywords
Heating gene
Reliability of solder Joint
Thermal profile
Intermetallic compound (IMC)
Automatic reflowing management (ARM) system
分类号
TN606 [电子电信—电路与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楔键合Al/Ni系统高温存储过程界面扩散行为(英文)
2
作者
计红军
李明雨
区
大公
王春青
李冬青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微连接研究室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日东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出处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5年第12期40-46,共7页
文摘
应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X)分析了直径为25μm的Al+1%Si引线与 Au/Ni/Cu焊盘键合后以及老化过程中界面间的冶金行为,结果表明:接头形成于键合点塑性流动 最大的周边区域;超声引线键合的连接本质是压力使引线发生塑性流动导致Al元素与Ni元素之 间的扩散,而超声一方面使金属引线软化增强了塑性流动的程度,另一方面超声使引线内部产生大 量的缺陷,成为扩散的通道,大大加速了扩散的进行;短路扩散是键合点形成的主要机制。在170℃ 时,键合点空气中高温存储后X射线能谱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老化10 d时,有明显的Ni向Al引 线内扩散现象;老化30 d时,引线内部出现孔洞以及裂纹,界面出现云状组织,成份分析为15.55% Ni和78.82%Al;老化40 d时,引线内部出现大量的孔洞并存在方块岛状的Al-Ni组织,其尺寸和 形状显示与Kirkendall孔洞不同。
关键词
超声契键合
高温存储
界面扩散
Keywords
Ultrasonic Wire Bond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Diffusion
分类号
TG456 [金属学及工艺—焊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再流焊焊点可靠性自动管理系统
史建卫
梁永君
区
大公
柴勇
《电子工艺技术》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楔键合Al/Ni系统高温存储过程界面扩散行为(英文)
计红军
李明雨
区
大公
王春青
李冬青
《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