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诗经》英译概述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包延新
孟伟
-
机构
常熟高专
-
出处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36-38,共3页
-
文摘
文章对十九世纪以来 ,欧美和中国本土《诗经》英译的重要译家和译本进行扼要的评述。指出了这些译本在翻译上的不同风格 ,兼及欧美诗经学的发展变化。从而表明《诗经》
-
关键词
《诗经》
英语
翻译
汉译英
诗歌
词
-
Keywords
Classic of Poetry
English
translation.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I046
-
-
题名《诗经》英译概述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包延新
孟伟
-
机构
江苏常熟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江苏常熟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
文摘
文章对十九世纪以来,欧美和中国本土《诗经》英译的重要译家和译表进行了扼要的评述。指出了这些译本在翻译上的不同风格,兼及欧美诗经学的发展变化。从而表明《诗经》英译为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
关键词
诗经
英语
翻译
-
Keywords
Classic Poetry
English
Translation
-
分类号
I059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
基金
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高我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CITJGIN201102)"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已经在各个高校中普遍开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教学模式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所罗门之歌》中三代黑人男性的成长之路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8期154-156,共3页
-
文摘
《所罗门之歌》是托妮·莫里森一部以黑人男性为主要角色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着黑人青年奶人的成长展开,以主人公的经历为线索,同时在故事中穿插了多位人物。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7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莫里森通过三代黑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探讨了奴隶制废除后黑人的寻求身份认同、追寻自我、寻求发展的道路。从奶人一家三代黑人男性着手,分析三代黑人男性寻求自我,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分析废奴后的美国黑人的困境,试图证明黑人男性只有找回自我,积极生活,继承黑人文化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方法。
-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
黑人男性
寻找自我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莫里森作品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危机
- 5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X期38-39,共2页
-
文摘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其作品情感炽热,简短而富有诗意,并以对美国黑人生活的敏锐观察而闻名。本文试以莫里森主要作品中的三部小说《爵士乐》、《宠儿》以及《所罗门之歌》做一些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总结作品中的历史记忆为身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危机而不是主体性建立。同时,莫里森通过这三部小说深刻而又理性地对美国黑人民族的身份构建进行了思考与探究。
-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记忆
身份
《爵士乐》
《宠儿》
《所罗门之歌》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莫里森作品中家庭演变之女性主义透视
- 6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1期162-163,共2页
-
文摘
托尼·莫里森有四部代表作,分别是《所罗门之歌》《秀拉》《宠儿》以及《最蓝的眼睛》,在这四部小说中,莫里森描写的是当时美国黑人家庭的生活结构和生活状态,以女性主义的特殊框架为主,以家庭结构的演变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主义的深刻思考。莫里森在其小说中抨击了那个年代的传统父权主义,倡导建立单纯的女性家庭,充分给予女性在生活中的各种权力。莫里森理想中的家庭模式是男女双方和睦相处、互相平等并且一起背负家庭重担,这种创新的思想值得探讨和研究。
-
关键词
女性主义
权利
托尼·莫里森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最蓝的眼睛》中女性视角的多维性
- 7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9-80,共2页
-
文摘
《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虽然它不到20万字并且出版于1970年,但却是一篇至今仍受到广泛关注的小说。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最蓝的眼睛》进行过分析和点评,这使《最蓝的眼睛》的文学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也使得这部小说受到世人愈来愈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多维性角度对《最蓝的眼睛》进行分析,这对当代女性主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多维性
女性视角
诺贝尔文学奖
女性主义
黑人女作家
文学价值
莫里森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课程结构调整探微
- 8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99-101,共3页
-
基金
常熟理工学院教改项目"大学英语后续课课堂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研究"
项目编号:CITJGGN201357
+1 种基金
常熟理工学院教学内涵建设立项项目"大学英语实用英语翻译"
项目编号:JXK2014040的研究成果
-
文摘
针对2014年教育部提出的地方高校转型这一举措,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当前的课程结构,分析其为何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设想。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地方高校
课程结构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也谈大学英语后续教学中开设英语影视欣赏课的意义
- 9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7-118,共2页
-
基金
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高我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CITJ-GIN20110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效率,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成为广大英语教师日益关心的话题,于是分级教学、后续教学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作为后续教学的一种手段,影视欣赏逐渐走进大学英语课堂,为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所接受,但也有一些教师认为影视欣赏只是给学生放放电影,可有可无。针对此现象,从五个角度分析影视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影视欣赏
语言学习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基于四级机考背景的英语影视欣赏教学研究
- 10
-
-
作者
张霞
包延新
-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171-172,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一般项目(2011JSJG475)
常熟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CITJGIN201102)产出论文
-
文摘
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在四级机考背景下,英语影视欣赏教学以其独特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
关键词
机考
英语影视欣赏
英语综合能力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四级机考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初探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包延新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81-83,共3页
-
文摘
与以往四级考试重阅读能力有很大不同的是,机考注重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注重考生听说能力的考核。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必然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针对这一趋势,从分析机考题型入手,结合语言学习的理论知识,初步探讨如何利用英文原版电影、新闻视频等视频教学手段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以促进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机考
听说能力
视频教学
-
Keywords
College English
Internet-based Test (IBT)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
teaching by video
-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