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脲脲原体血清型别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丽萍 周洁 +4 位作者 徐肖文 杨介钻 陈素华 谢爱兰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9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u)血清型别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长代谢抑制试验对28例胎膜早破(PROM)、早产组6例,正常妊娠(对照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胎膜、脐带进行了Uu分离;并对分离的39株Uu菌株进行1~... 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u)血清型别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长代谢抑制试验对28例胎膜早破(PROM)、早产组6例,正常妊娠(对照组20例)的宫颈分泌物、胎膜、脐带进行了Uu分离;并对分离的39株Uu菌株进行1~14型血清型别鉴定。结果早产组以4型占优势(60%3/5),PROM组以1型检出率最高(33.3%7/21)。早产组4型和1型的检出(57.7%15/26)较对照组(23.1%3/1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并证实从胎膜和脐带中检出的Uu菌株以4型和1型占主要优势(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细菌分型 宫内感染
原文传递
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中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祖元 牛宇欣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8-550,共3页
探讨了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CR产物特异性是影响其测序成败的关键因素,PCR反应只有产生惟一扩增产物时,其产物才能被用来直接测序;PCR反应体系残留混合物(dNTP、引物和盐离子等)对其测序质量有明显不利影响,PC... 探讨了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CR产物特异性是影响其测序成败的关键因素,PCR反应只有产生惟一扩增产物时,其产物才能被用来直接测序;PCR反应体系残留混合物(dNTP、引物和盐离子等)对其测序质量有明显不利影响,PCR产物纯化后其测序质量能明显提高;同时,PCR产物大小不同,其测序反应的模板用量也不同,在一定长度范围内,最适模板用量随PCR产物长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产物 直接测序技术 影响因素 聚合酶链反应 DNA自动测序仪
下载PDF
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质粒谱与ESBLs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洁 +3 位作者 张洪勤 李佩珍 豆长明 张寿国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分析临床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谱与基因型间关系,确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ata lactarnase,ESBLs)基因在细菌质粒谱上的座位。方法分离鉴定菌株,通过KB-法药敏实验确认产ESBLs菌株。凝胶电泳检测菌体质粒,并应用PCR... 目的分析临床耐药大肠埃希菌质粒谱与基因型间关系,确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bata lactarnase,ESBLs)基因在细菌质粒谱上的座位。方法分离鉴定菌株,通过KB-法药敏实验确认产ESBLs菌株。凝胶电泳检测菌体质粒,并应用PCR技术扩增ESBLs基因。结果分离到产ESBLs细菌128株,检出率为78.0%,针对12种抗生素,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率在29%~71%之间;128株大肠埃希菌含11类不同谱型的质粒群,其中较大质粒(23kb、9.4kb)出现频率高(71.1%、26.6%);PCR分型结果显示,单独携带TEM型ESBLs基因的菌株比例为24.2%,SH V型为19.5%,CTXM-型为53.1%,携带两种基因型以上的占18.8%。CTXM-型中三个亚型CTXM--24、CTXM--22型和CTXM--3型比例分别是32.0%、28.1%和17.2%。结论质粒谱中,某些分子量相同或相近的较大质粒能稳定存在于菌体内并能导致相应耐药性的产生和播散。定位这类质粒上ESBLs基因的差异导致了菌株耐药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基因分型 质粒
下载PDF
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探讨 被引量:12
4
作者 孙永巧 +4 位作者 王慧峰 静月 徐微 徐祖元 杨焕明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平台中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方法 :电转化法测定经稀释或乙醇沉淀处理后连接反应混合物的转化效率。结果 :电转化电压在 2 .1~ 2 .5kV之间可获得高转化效率 ;乙醇沉淀法虽能降低盐浓度 ,但同时使微... 目的 :探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平台中影响电转化效率的几个因素。方法 :电转化法测定经稀释或乙醇沉淀处理后连接反应混合物的转化效率。结果 :电转化电压在 2 .1~ 2 .5kV之间可获得高转化效率 ;乙醇沉淀法虽能降低盐浓度 ,但同时使微量质粒DNA丢失 ,不能提高电转化效率 ;稀释法能提高转化效率 5倍左右 ;连接反应物转化时 ,感受态细胞悬浮于无菌去离子水中的转化效率比悬浮于 10 %甘油无菌去离子水中的高。结论 :降低连接反应混合物的盐浓度能有效提高电转化效率 ,在大规模DNA测序技术平台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化 转化效率 乙醇沉淀法 稀释法
下载PDF
性罪错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及型别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丽芳 郑飞云 +3 位作者 林巧爱 朱雪琼 陈素华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性罪错 女性 生殖道 人乳头瘤病毒 高危人群
原文传递
志贺菌的质粒谱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周丽萍 +1 位作者 吴淑珍 陈韶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35-237,共3页
目的 分析志贺菌质粒谱、耐药性及流行菌株在遗传学上的同源关系。方法 用改良 Kado Liu 法提取细菌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 M I C) ,用试管内肉汤接合法和平板表面接合法... 目的 分析志贺菌质粒谱、耐药性及流行菌株在遗传学上的同源关系。方法 用改良 Kado Liu 法提取细菌质粒,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药物最低抑菌浓度( M I C) ,用试管内肉汤接合法和平板表面接合法进行接合转移试验。结果 130 株志贺菌都含有5 条小质粒带( 除1 条分子量稍大于6 ×106 外,其余4 条均小于6 ×106) ,128 株含有1 条分子量约为120 ×106 的大质粒带,18 株有1 或2 条分子量介于34 ~80 ×106 之间的质粒带;15 种抗生素的 M I C 测定结果显示,这些菌株对头孢三嗪、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庆大霉素敏感( 敏感率为100 % ~88 .6 % , M I C90为< 2 ~10 μg/ml) ,对卡那霉素等其余10 种药物的敏感率很低或不敏感,不同质粒谱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几乎相同,对包括18 株含34 ~80 ×106 质粒在内的25 株菌进行接合转移试验,未检出传递性耐药性质粒。结论 细菌的耐药性由非传递性的小质粒所携带,且大多流行菌株在遗传学上具有同源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氏菌 质粒 耐药性 痢疾 细菌性痢疾
原文传递
小儿喉乳头状瘤HPV-DNA及体液免疫检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波蓓 +3 位作者 王宗敏 金建新 黄赛瑜 陈迎迎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6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 (JL P)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途径及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 PCR及 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 JL P组织 HPV- DNA;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Ig及补体 C3。结果 :JL P组织 HPV总感染率为 95 % (19/ 2 0 ) ,其中 HP... 目的 :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 (JL P)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途径及发病机理。方法 :采用 PCR及 PCR产物斑点杂交技术检测 JL P组织 HPV- DNA;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Ig及补体 C3。结果 :JL P组织 HPV总感染率为 95 % (19/ 2 0 ) ,其中 HPV6 型为 5 5 % (11/ 2 0 ) ,HPV1 1 为 30 % (6 / 2 0 ) ,HPV6 + 1 1 型为 10 % (2 / 2 0 ) ;JL P患者血清 Ig G、Ig A、Ig M、C3值正常 ,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小儿 HPV感染以 HPV6 型为主 ,和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相一致。体液免疫在 HPV感染过程中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病毒 体液免疫 DNA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分布及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侯佳惠 +4 位作者 费静娴 郭美艳 赵玉杰 周铁丽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质粒介导AmpC酶的基因分布及流行特性,为细菌耐药性的监控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5年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选取每年同一时间段的临床连续分离株共169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SHV、VEB、PER、GES、TLA、IBC、CTX-M、OXA等β-内酰胺酶基因和AmpC酶基因。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分析菌株间的同源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痰标本),占75.7%;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头孢曲松耐药情况严重,耐药率分别为91.9%和91.7%;对其他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他啶46.7%、亚胺培南38.2%、左旋氧氟沙星30.2%、环丙沙星28.3%、阿米卡星5.0%。16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产TEM、CTX-M、OXA和GES型β-内酰胺酶菌株84株(49.7%);质粒介导AmpC酶23株(13.6%)。PFGE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仅3株具有同源性,呈散发流行。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率高,呈多重耐药且散发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Β内酰胺酶 质粒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与25-羟基维生素D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卢俊婉 吴松泉 +1 位作者 张凯波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6131-6133,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COPD患者126例,分为吸烟组76例、非吸烟组50例,并测定夏季和冬季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同期选取50...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COPD患者126例,分为吸烟组76例、非吸烟组50例,并测定夏季和冬季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同期选取50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测定25-羟基维生素D浓度,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OPD患者夏季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24.4±5.7)ng/ml,健康对照者夏季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为(35.2±9.4)ng/ml;同季节吸烟组与非吸烟组25-羟基维生素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冬季COPD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夏季,同季节吸烟组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于非吸烟组(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浓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有一定关系,但其确切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鲍曼不动杆菌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铁丽 李响新 +3 位作者 王忠永 吴庆 陈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12-816,共5页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型及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17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型及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纸片扩散法检测17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PCR扩增碳青霉烯酶VIM、IMP、OXA-23、OXA-24、OXA-51和OXA-58相关基因;对OXA-51阳性菌株进行测序和基因分型。结果所有菌株均未检出OXA-24、OXA-58、IMP及VIM基因;15.5%(27/174)的菌株OXA-23阳性,72.4%(126/174)的菌株OXA-51阳性,其中15.5%(27/174)菌株同时产OXA-51样酶和OXA-23酶,126株OXA-51样酶阳性菌株中,82.5%(104/126)为OXA-66型,非OXA-66基因型占17.5%(22/126),本次研究发现的8个新基因型;OXA-66型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OXA-66为本地区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OXA-51样碳青霉烯酶的主要基因型;OXA-66与碳青霉烯抗生素的低水平耐药有关,且可能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关,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新的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类 细菌蛋白质类 亚胺培南 噻烯霉素类 抗药性 细菌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整合子介导耐药及水平播散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劲松 钱菊娣 +3 位作者 项领 张寿国 王垂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51-1655,共5页
目的研究整合子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其与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性,探讨Ⅰ类整合子与临床耐药播散的关系。方法运用K—B法检测临床株的耐药表型,纸片扩散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CR扩增筛选含整合子的临床菌株... 目的研究整合子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的分布及其与病原菌耐药的相关性,探讨Ⅰ类整合子与临床耐药播散的关系。方法运用K—B法检测临床株的耐药表型,纸片扩散法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PCR扩增筛选含整合子的临床菌株,接合传递实验、套式PCR、质粒谱分析及DNA测序研究携带耐药基因的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播散的关系。结果66.4%的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Ⅰ类整合子阳性,未检测出Ⅱ、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片段大小从0.7~2.3kb,编码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抗菌药物和氯霉素耐药的基因;整合子阳性组中ESBLs、多药耐药菌均明显高于阴性组;整合子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水平传播。结论Ⅰ类整合子在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中广泛分布,可通过质粒在不同菌属间水平传播,在耐药基因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 整合子 耐药 水平播散
下载PDF
慢性子宫颈炎患者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和沙眼衣原体的检测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丽芳 +1 位作者 朱雪琼 王玉环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91-692,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炎 HPV HSV CT 病原体 检测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 被引量:12
13
作者 费静娴 吴莲凤 +5 位作者 彭定辉 屠鸿翔 周明明 李超 周铁丽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58-1260,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PCR扩增分离株外膜蛋白基...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方法选取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抗生素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PCR扩增分离株外膜蛋白基因OprD2和碳青霉烯酶基因VIM、IMP、SPM、KPC,对阳性产物测序确定基因亚型;羰基氰氯苯腙(CCCP)协同抑制试验检测膜外排机制。结果 162株分离菌株中,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0%和30.9%;60株耐亚胺培南和/或美罗培南菌株(简称耐药株)中,50株对2种抗生素均耐药,另10株仅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株中有18株OprD2基因缺失,102株不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菌株(简称敏感株)中有20株OprD2基因缺失;耐药株中检出13株碳青霉烯酶阳性,其中5株产VIM型,8株产IMP型,敏感株中未检出VIM、IMP基因,所有菌株中未检出SPM-1、KPC基因;耐药株有48.3%外排泵表型试验阳性,以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作为底物的分别有19株和24株,敏感株有10.8%外排试验阳性。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与外膜蛋白OprD2缺失、产碳青霉烯酶和主动外排共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类 OPRD2 碳青霉烯酶 外排泵 羰基氰氯苯腙
原文传递
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铁丽 李响新 +3 位作者 陆红 刘庆中 周丽萍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2002-2006年每年3-5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IPM)和美罗培南(MEN)对17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巯基丙酸(2... 目的研究2002-2006年每年3-5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IPM)和美罗培南(MEN)对17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巯基丙酸(2-MP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PCR扩增金属β-内酰胺酶(MBL)VIM、IMP和苯唑西林酶OXA-23、OXA-24、OXA-51、OXA-58相关基因。结果2002-2006年每年3-5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IPM的耐药率分别为0(0/20)、2.6%(1/38)、0(0/36)、34.9%(15/43)和59.5%(22/37),对MEN的耐药率分别为0(0/20)、5.3%(2/38)、0(0/36)、20.9%(9/43)和51.4%(19/37);15.5%(27/174)的菌株OXA-23阳性,72.4%(126/174)的菌株OXA-51阳性,其中15.5%(27/174)菌株同时产OXA-51和OXA-23酶,OXA-23的阳性率从2002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48.6%,OXA-51的阳性率从2002年的35.0%上升到2006年的89.2%;所有菌株均未检出OXA-24、OXA-58、IMP及VIM基因。结论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OXA-51的检出率及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产OXA-23型β-内酰胺酶是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OXA-51可能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低水平耐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苯唑西林酶OXA-23 苯唑西林酶OXA-51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原文传递
藻蓝蛋白诱导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应俊 潘若望 +5 位作者 王茂峰 陈吉顺 刘倩 张洪勤 李佩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9-1196,共8页
目的:探讨藻蓝蛋白对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藻蓝蛋白处理HEP-2细胞,分别以MTT、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藻蓝蛋白对HEP-2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DCFH-DA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藻蓝蛋白对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藻蓝蛋白处理HEP-2细胞,分别以MTT、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藻蓝蛋白对HEP-2细胞活力及凋亡的影响;DCFH-DA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8、-9的活性;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MTT结果显示藻蓝蛋白能够抑制喉癌HEP-2的细胞活力,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倒置显微镜、电镜、流式细胞术的一系列定性化和定量化实验证实藻蓝蛋白可显著诱导HEP-2细胞的凋亡;藻蓝蛋白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caspase-3、-8、-9被激活;RT-PCR结果表明,藻蓝蛋白作用后Bax、Fas、P53、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显著上调(P<0.05),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5);Western blot结果和RT-PCR结果一致。结论:藻蓝蛋白能够诱导HEP-2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上调Bax、Fas和P53 mRNA,下调Bcl-2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凋亡信号的转导最终导致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蛋白 喉癌 HEP-2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朱传新 钭慧芬 +3 位作者 郑文力 胡立成 章乐怡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83-286,共4页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为沙门菌的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2月温州地区200株沙门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来测定沙门菌MIC值。结果 200株沙门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情况,为沙门菌的防治工作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12月温州地区200株沙门菌,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来测定沙门菌MIC值。结果 200株沙门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7种抗生素均有一定耐药性,所有菌株都对2种及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200株沙门菌共有39种耐药谱。3种来源菌株有8种相同的耐药谱。分离于患者和食品污染物监测样品的沙门菌株呈现更多种药物的耐药性,对5种以上药物的耐药比例分别为57.1%和50.0%,明显高于从业人员(22.5%)。结论温州市沙门菌呈多重耐药趋势,应从动物和人类两方面引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建立从源头治理到最终消费人群科学的筛选控制体系。加强对沙门菌的监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有利于指导沙门菌病的防治,提高对疫情的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婴幼儿咽喉乳头瘤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波蓓 张洪勤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婴幼儿咽喉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 35例婴幼儿咽喉乳头瘤组织和 10例对照组组织 (小儿声带小结 )HPV6、11、16、18、3 3 5个型别的DNA。结果 乳头瘤组织... 目的 探讨温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和婴幼儿咽喉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 35例婴幼儿咽喉乳头瘤组织和 10例对照组组织 (小儿声带小结 )HPV6、11、16、18、3 3 5个型别的DNA。结果 乳头瘤组织HPV感染率为 91 4% (30 / 35 ) ,其中HPV6型检出率为 5 4 2 % (19/ 35 ) ,HPV11型感染率为 2 5 7% (9/ 35 ) ,多重型别HPV6+ 11感染率为 11 4% (4/ 35 ) ;HPV16、18、3 3 型 ,均为阴性。对照组各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两者对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温州地区婴幼儿咽喉乳头瘤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尤以HPV6感染为主。PCR结合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HPV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探针 PCR 斑点杂交 婴幼儿 咽喉乳头状瘤
下载PDF
一株洛菲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响新 席雅莉 +3 位作者 王圣钦 周铁丽 周丽萍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7,249,共3页
目的研究洛菲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洛菲不动杆菌B69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B69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OXA、IMP... 目的研究洛菲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洛菲不动杆菌B69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的耐药性,琼脂对倍稀释法检测B69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PCR扩增OXA、IMP、VIM型碳青霉烯酶基因,测序确定耐药基因型别;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纸片试验检测酶活性。结果洛菲不动杆菌B69具有多重耐药性;PCR扩增IMP基因阳性,经测序为IMP-8;粗提酶水解亚胺培南。结论产IMP-8型金属β-内酰胺酶是洛菲不动杆菌B69对碳青霉烯耐药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菲不动杆菌 耐药 金属酶 DNA序列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重症胰腺炎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6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蓝升红 周丽萍 +3 位作者 屠金夫 陈吉彩 吴淑珍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 (PGE2 )对大鼠重症胰腺炎 (SAP)血清白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TNF a)的含量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2 9只随机分三组 ,PGE2 组 (N =9) ,SAP组 (N =11)和生理盐水组 (NS ,N =9)。大鼠的SAP模型用 5 ...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 (PGE2 )对大鼠重症胰腺炎 (SAP)血清白介素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TNF a)的含量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2 9只随机分三组 ,PGE2 组 (N =9) ,SAP组 (N =11)和生理盐水组 (NS ,N =9)。大鼠的SAP模型用 5 %牛磺去氧胆酸钠诱导成功后 30分钟经门静脉注入PGE2 ,采用ELISA检测血清IL 6与TNF a含量 ,动态观察同组不同时间、不同组同时间的IL 6与TNF a变化。并与未经PGE2保护 (SAP组 )及注入生理盐水 (NS组 )相比较。结果 :30分钟时 ,PGE2 组与SAP组的IL 6、TNF a值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2 .79,P =0 .90 7) ,而与NS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P =0 .0 14,P <0 .0 0 0 1)。 0 .5~ 2h时 ,PGE2 组的IL 6与TNF a值明显下降 ,而SAP组上述二值却持续上升 (P <0 .0 0 0 1)。 2h~ 6h时 ,PGE2 组上述二值快速下降 ,但SAP组此二值下降缓慢 (P <0 .0 0 0 1) ,差异显著。PGE2 组在同组不同时间的IL 6和TNF a值比较 ,0 .5~ 2h与 2~ 6h时段均呈明显下降态势 (P <0 .0 0 0 1) ,差异有显著性。存活率比较 :0~ 12h时PGE2 保护组 9只 (占 10 0 % )全部存活 ,SAP组死亡 4只 (4 / 11,占 36 .4% )。 0~ 2 4h时 ,SAP组全部死亡 (11/ 11,占 10 0 % ) ,PGE2 组存活 4只 (4 / 9,占 44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6 前列腺素E类 线粒体 溶酶体
下载PDF
CD1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特应性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海邻 倪丽艳 +2 位作者 陈志敏 李昌崇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基因(CD14)多态性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特应性疾病的关联。方法特应征组113例,病例入选符合下列标准:(1)年龄2~12岁的汉族儿童;(2)临床诊断为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3)血清总Ig...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基因(CD14)多态性在温州地区汉族儿童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特应性疾病的关联。方法特应征组113例,病例入选符合下列标准:(1)年龄2~12岁的汉族儿童;(2)临床诊断为哮喘、过敏性鼻炎或特应性皮炎;(3)血清总IgE升高;(4)血清特异性IgE阳性。选取2~12岁正常体检儿童79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总IsE,UniCAP系统测定sIgE。应用测序法测定两组儿童CD14基因序列,寻找多态位点,调查多态位点的分布特征,比较两组儿童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不同基因型的血浆IgE水平。结果(1)特应征组和对照组儿童均发现CD141—159多态性,以TT基因型为主,未发现其他多态位点。其中对照组儿童TT、TC、CC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0%、28.0%和15.0%,特应征组儿童TT、TC、CC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6.9%、35.4%和17.7%,按Hardy-Weinberg平衡吻合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2,P〉0.05)。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8,P〉0.05)。(2)不同性别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58,P〉0.05)。(3)经对数转换,CD14/—159CC基因型、TC基因型和TT基因型的血清IgE分别为(2500±460)IU/L、(2400±460)IU/L、(2520±460)IU/L,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07,P〉0.05)。结论(1)温州地区汉族儿童存在CD141—159多态性,未发现CD14基因其他多态位点。温州地区汉族儿童CD141—159基因型以TT为主。(2)未发现CD141—159基因型和特应征发病及IgE水平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皮炎 特应性 抗原 CD14 多态现象(遗传学)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