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魏酸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赵海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3期3096-3097,共2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应用阿魏酸钠0.2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同时奥扎格雷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40例应用血栓通350 mg加入...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应用阿魏酸钠0.2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同时奥扎格雷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40例应用血栓通35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脑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栓形成/药物疗法 阿魏酸/治疗应用 甲基丙烯酸盐/治疗应用 纤维蛋白溶解药/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120例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群 马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8期138-140,共3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0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为6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进展性 疏血通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疗效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明凤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TOBS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TOBS以老年患者为主,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偏瘫,可...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TOBS患者的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TOBS以老年患者为主,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多以突然眩晕、呕吐、意识障碍,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偏瘫,可伴有行为异常等。CT及MRI提示重要的特征是中脑或丘脑梗死合并其他部位梗死,如枕叶、小脑、颞叶。结论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死因主要为脑疝及并发症,早期全面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10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将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而试验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将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而试验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CRP、Fib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Mo CA评分升高,也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CRP、Fib水平降低,也低于同期对照组。结论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临床效果佳,改善CRP、Fib水平,值得临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疗效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原文传递
神经节苷脂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应激反应、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34%(34/47),较观察组的91.49%(43/4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95.67±5.87)U/mL、还原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为(51.26±6.25)mmol/L,比对照组的(85.64±5.39)U/mL、(36.54±3.02)mmol/L高,观察组丙二醛(MDA)为(34.25±3.64)mmol/L,比对照组的(37.97±3.67)mmol/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202.34±10.34)μg/L、白介素-1β(IL-1β)为(75.33±2.41)μg/L及白介素-6(IL-6)为(3.87±1.06)μg/L,均比对照组的(286.57±11.05)μg/L、(91.58±2.34)μg/L及(9.58±1.13)μg/L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神经节苷脂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帕金森病可改善患者机体应激反应,减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节苷脂 左旋多巴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群 马勇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5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对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后的疗效。方法:将4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治疗14天。对照组(20例...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对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后的疗效。方法:将4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治疗14天。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疗法。给予尼莫地平2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微泵输入,1次/日,连用14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除1例低血压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治疗组脑血管痉挛程度、意识障碍的恢复及预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通过升高SAH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水平,提高脑灌注压,促进脑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参麦注射液 脑血管痉挛
下载PDF
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分析
7
作者 《社区医学杂志》 2018年第9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例t-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诊治的40例特发性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 目的探讨外伤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t-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例t-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诊治的40例特发性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年龄较对照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个或以上半规管受累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眩晕潜伏期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情复发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t-BPPV与i-BPPV进行比较发现,t-BPPV发病的年龄层较低,多个半规管累及率高,治疗后病情复发率较高,因此临床治疗t-BPPV时应关注该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症治疗,以保证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外伤 特发性良性阵作性位置性眩晕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黛力新联合赛乐特治疗老年抑郁伴躯体症状效果观察
8
作者 《临床研究》 2014年第6期59-59,共1页
目的:分析黛力新联合赛乐特对老年抑郁伴躯体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可行性及安全性的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伴躯体症状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黛力新联合赛乐... 目的:分析黛力新联合赛乐特对老年抑郁伴躯体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可行性及安全性的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伴躯体症状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黛力新联合赛乐特进行治疗,在治疗第2周停用黛力新;对照组单纯使用赛乐特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为1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2、4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症状衡量表(HAMD)评定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1个疗程后 HAMD 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1、2周行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疗程后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黛力新联合赛乐特在老年抑郁伴躯体症状的患者中应用具有起效快、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 躯体症状 黛力新 赛乐特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