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今天,我们谈谈“碳”
1
作者 姚颖超 励志 +5 位作者 水旭东 夏海明 卢照辉 周平 李志磊 王国杰 《宁波通讯》 2021年第20期54-59,共6页
9月23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宁波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为主要路径,全面实施十大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9月23日,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宁波将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为主要路径,全面实施十大行动和十大标志性工程,率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宁波正式按下"快进键"。瞄准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节能降碳等领域,如何走出一条碳达峰碳中和实践的宁波路径,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奋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提供坚实支撑?围绕这个话题,生态环境、交通、能源、建筑、工业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企业、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能源结构调整 碳中和 生态环境 产业结构转型 主要路径 共同富裕 新闻发布会
原文传递
对接大桥 石浦在优势上发力
2
作者 励志 《宁波通讯》 2011年第1期28-29,共2页
石浦镇是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自2009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批复以来,石浦镇认真贯彻加快卫星城市发展的相关精神,大力实施对接大桥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扩权强镇建城改革,着力探索具有渔港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 石浦镇是宁波市首批卫星城市建设试点镇。自2009年12月被市委、市政府批复以来,石浦镇认真贯彻加快卫星城市发展的相关精神,大力实施对接大桥转型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扩权强镇建城改革,着力探索具有渔港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了卫星城市建设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桥 对接 优势 城市建设 2009年 城市发展 石浦镇 试点镇
下载PDF
加快推进石浦水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
3
作者 励志 《宁波通讯》 2010年第5期36-38,共3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石浦渔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之衍生的水产品加工配套产业异军突起,初具规模。然而近年来,受海洋资源衰退、贸易壁垒加剧、劳动力成本提高,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石... 改革开放三十年,石浦渔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渔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随之衍生的水产品加工配套产业异军突起,初具规模。然而近年来,受海洋资源衰退、贸易壁垒加剧、劳动力成本提高,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石浦水产品加工产业举步维艰。新形势下,如何立足石浦特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加工 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三十年 国际金融危机 渔业经济 劳动力成本 2008年 配套产业
下载PDF
石浦:海港的魅力
4
作者 励志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0年第4期54-55,共2页
石浦卫星城市总定位——现代化旅游港口城市。成为全国重要的水产食品加工和海洋高科技产业基地、长三角区域特色鲜明的休闲渔港、象山南部和环三门湾重要的区域发展中心、全市深化中心镇改革加快卫星城市发展的示范点。
关键词 高科技产业基地 海港 旅游港口城市 卫星城市 食品加工 区域特色 发展中心 城市发展
下载PDF
上李家村:一个“新农村”的典型
5
作者 励志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10年第5期54-54,共1页
云龙镇上李家村地处宁波南郊20公里,村域面积0.43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215户,常住人口485人,耕地面积22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7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100元。上李家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 云龙镇上李家村地处宁波南郊20公里,村域面积0.43平方公里。现有总户数215户,常住人口485人,耕地面积225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970万元,村级可用资金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100元。上李家村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成为省、市、区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和文明村,并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村”殊荣。2009年获得区五星级行政村的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人均收入 耕地面积 2008年 小康示范村 2009年 常住人口 绿化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