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吐尔逊.肉孜 王兵兵 努尔艾合麦提.阿布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5,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和治疗组(n=25,应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四肢近关节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25,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和治疗组(n=25,应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评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近关节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效果确切,创伤小,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四肢近关节端骨折 微创治疗
下载PDF
微创内固定技术在创伤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吐尔逊.肉孜 努尔艾合麦提.阿布拉 《双足与保健》 2018年第1期162-163,共2页
目的研究在创伤骨科的临床中,使用微创内固定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来该院骨科就诊被确诊为创伤性骨损伤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使用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38例使用微创内固... 目的研究在创伤骨科的临床中,使用微创内固定技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来该院骨科就诊被确诊为创伤性骨损伤的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使用普通钢板固定;观察组38例使用微创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不良病症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是81.58%,有18例手术效果显著,占比47.37%;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8.42%,在创口感染、骨不连、愈合延迟及肿胀上都有少数出现;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是(18.5±2.8)d;观察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是94.74%,有24例手术效果显著,占比41.38%;有2例出现了愈合延迟,发生率为5.26%,没有其他的不良症状;病人的总住院时间是(12.9±3.7)d。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微创内固定技术能够提升手术效果,减少不良症状,缩短恢复、住院的时间,可以在创伤骨科的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技术 创伤骨科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应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吐尔逊.肉孜 努尔艾合麦提.阿布拉 《双足与保健》 2017年第23期140-141,共2页
目的研究在四肢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普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皮微创锁定... 目的研究在四肢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7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普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生理功能恢复效果、不良病症发生情况以及恢复时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是69.23%,有9例功能恢复良好,占比23.08%;患者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13.8±4.1)、(17.9±1.1)d和(54.8±4.5)d;一共有7例出现不良症状,占比17.95%。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是92.31%,有15例功能恢复良好,占比38.46%;患者的下床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的时间分别是(9.1±3.8)、(11.5±4.6)d和(41.5±4.7)d;有3例出现不良症状,占比7.69%。两组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的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恢复时间,提升生理功能恢复效果,并减少不良症状出现的概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 四肢骨折 恢复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