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过载诱导活性氧物质生成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芳 赵明峰 +7 位作者 李玉明 朱海波 徐新女 肖霞 穆娟 刘鹏 吕海蓉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06-609,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检验铁过载对细胞活性氧物质(ROS)水平的影响以及ROS升高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使细胞铁过载,检验这一过程中细胞ROS水平、细胞凋亡... 目的建立体外铁过载骨髓造血细胞模型,检验铁过载对细胞活性氧物质(ROS)水平的影响以及ROS升高对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使细胞铁过载,检验这一过程中细胞ROS水平、细胞凋亡水平、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和CD34+细胞计数的变化。再用去铁胺(DFO)祛铁或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清除过多的ROS后,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AC培养不同时间,发现骨髓造血细胞内可变铁池(LIP)水平升高,且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在含400μmol/LFAC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时LIP水平达到最高。②在400μmol/LFAC浓度下,培养骨髓造血细胞24h后骨髓造血细胞内总的ROS、粒细胞和红细胞内ROS显著升高,分别为对照组的1.77、1.75和2.12倍。与对照组比较,DFO和NAC处理后均能明显降低细胞内ROS水平(P〈0.05)。⑧对骨髓细胞造血功能的检测发现FAC组细胞凋亡比例[(24.80±2.99)%]较对照组[(8.90±0.96)%]显著升高;造血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CFU—GM、BFU—E和CFU—mix)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CD34+细胞比例[(0.39±0.07)%]较对照组[(0.91±0.12)%]也显著降低。且这些损伤都可以通过DFO和NAC处理而部分恢复。结论铁过载通过诱导ROS生成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这种损伤可以通过祛铁和抗氧化处理减轻。可能为治疗铁过载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寻找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超负荷 活性氧 骨髓细胞 细胞增殖 可变铁池
原文传递
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海波 赵明峰 +4 位作者 李玉明 邓琦 耿莉 崔蕊 刘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3528-3533,共6页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 目的分析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评估其与预后的关系及重要性,探索预测AML预后的简单易行的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明确诊断为初治AML的患者110例,均采用经典DA化疗方案或类似化疗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化疗。首次诱导化疗结束后3周时检测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4组:〈100×10^9/L组45例、(100^150)×10^9/L组19例、(151^300)×10^9/L组25例、〉300×10^9/L组21例。比较4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复发率。以患者年龄60岁为界,分为≥60岁41例,〈60岁69例;以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为界,分为≥30×10^9/L 28例,〈30×10^9/L 82例;以患者是否预后不良染色体为界,分为预后不良染色体16例,非预后不良染色体94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为界,分为完全缓解70例,未完全缓解40例;以患者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300×10^9/L为界,分为〉300×10^9/L 21例,≤300×10^9/L 89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别以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作为观察终点,采用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首次诱导化疗后不同血小板计数组患者性别、预后不良染色体、首次诱导化疗获得骨髓完全缓解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100^150)×10^9/L组患者年龄高于〉300×10^9/L组(P〈0.05)。血小板计数〈100×10^9/L组患者初治时白细胞计数≥30×10^9/L所占比例、复发率高于〉300×10^9/L组(P〈0.007)。Log-rank检验示,不同年龄、初治时白细胞计数、首次诱导化疗是否获得骨髓完全缓解、首次诱导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小板计数 预后
下载PDF
氧化应激对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芳 赵明峰 +6 位作者 朱海波 卢文艺 徐新女 肖霞 穆娟 刘鹏 李玉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3284-3288,共5页
目的 体外诱导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铁过载,检测参与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物质(ROS)的水平以及对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建立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模型.实验... 目的 体外诱导脐血来源的造血干祖细胞铁过载,检测参与氧化应激的活性氧物质(ROS)的水平以及对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过程中添加枸橼酸铁铵(FAC),建立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模型.实验分组:对照组、FAC组、FAC+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FAC+谷胱甘肽(GSH)组.检测各组细胞内ROS水平,并用抗氧化剂处理,检验这一过程中ROS、细胞内可变铁池(LIP)、凋亡水平、造血集落形成和脐血各系造血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1)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FAC(50、100、200、400μmol/L)培养不同时间(6、12、24 h),发现ROS水平随着FAC的浓度和培养时间变化,且在200μmol/L FAC的培养液中培养24h时ROS水平达到最高.(2)用抗氧化剂(NAC、GSH)联合FAC处理细胞发现,抗氧化剂处理组细胞内总的ROS以及髓系细胞和红系细胞内的ROS明显低于FAC组(均P<0.05).(3)在200 μmol/LFAC的浓度下,培养脐血MNC 24 h后细胞内总的LIP、髓系细胞和红系细胞内LI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抗氧化剂NAC和GSH对铁过载细胞内LIP没有明显影响.(4)对脐血造血干祖细胞造血功能的检测发现:FAC组细胞凋亡比例[(20.90±3.45)%]明显高于对照组[(9.20±1.29)%](P<0.05);造血集落形成单位(CFU-E、BFU-E、CFU-GM、CFU-mix)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前3项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34+、CD33+、GlyA+细胞比例及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些损伤都可以通过NAC或GSH处理部分恢复.结论 氧化应激在铁过载造血干祖细胞的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抑制其造血功能,清除细胞内多余的ROS能减轻这些损伤.研究结果可为治疗铁过载患者因氧化应激诱导的造血功能低下提供新的靶点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性应激 铁超负荷 活性氧 造血干祖细胞 造血功能
原文传递
人源白细胞介素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CIK细胞产生和抗肿瘤活性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明峰 邓琦 +4 位作者 李玉明 林雪梅 刘鹏 耿丽 李敬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4-799,共6页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产生及抗肿瘤活性的体外作用。方法:采集分离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脐血单个核细胞,加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在有无人源IL-21(200ng/μl)培养条件下... 目的:研究新近发现的免疫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21(IL-21)对外周血及脐血来源的CIK细胞产生及抗肿瘤活性的体外作用。方法:采集分离正常人的外周血及脐血单个核细胞,加用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在有无人源IL-21(200ng/μl)培养条件下,检测CIK细胞表达及杀伤K562细胞和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活性的变化;检测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及杀伤活性以及RT-PCR法检测培养细胞的IFN-γRNA表达的不同。结果:在人源IL-21的作用下,培养14天时,CIK细胞的产生由17.5%升至26.5%(外周血来源);33.8%升至55.9%(脐血来源)。②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由24.0%升至52.2%(外周血来源);35.1%升至79.7%(脐血来源);脐血来源CIK细胞对1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由27.4%升至58.3%。③外周血来源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上升了近一倍,对K562的杀伤作用增加了近一倍;脐血来源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上升了三倍多,对K562的杀伤作用增加了近二倍;④外周血和脐血来源培养细胞的IFN-γRNA表达均明显增高。结论:人源IL-21可增加外周血及脐血来源CIK细胞产生及增强其抗肿瘤活性,通过增加IFN-γ的表达产生为其作用机制之一,提示IL-21在增强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自细胞介素21 CIK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外周血 脐血
下载PDF
2005~2014年血液系统疾病革兰阳性细菌院内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海波 邓琦 +2 位作者 刘鹏 林雪梅 李玉明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9期1006-1010,1014,共6页
目的分析我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革兰阳性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耐药变迁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标本,其中获得革兰阳性菌株827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1革... 目的分析我科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革兰阳性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耐药变迁特点及抗感染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标本,其中获得革兰阳性菌株827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1革兰阳性菌比例2005-2007年稍有上升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2012年后再度呈现上升趋势;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为主,葡萄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而肠球菌比例呈下降趋势。2与同期革兰阴性菌感染灶比较,分泌物和尿液革兰阳性菌比例更高,而痰液革兰阴性菌比例更高,血液和其他菌株两者比例相近。3各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保持高度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莫西沙星耐药率略增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各抗生素耐药率变化不大;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金葡菌的30.6%,低于同期全院指标。4导管相关革兰阳性菌株占所有革兰阳性菌院内感染菌株的比例高于导管相关革兰阴性菌株占所有革兰阴性菌院内感染菌株的比例(P〈0.05)。5对粒细胞缺乏的发热患者,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时,抗革兰阴性菌抗生素单药或联合抗革兰阳性菌抗生素,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回顾性研究总结了近10年血液系统疾病合并革兰阳性细菌院内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耐药性等方面的特点,对于指导临床经验性抗生素选择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感染 流行病学 革兰氏阳性菌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112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鹏 邓琦 李玉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亚型抗原表达检测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12例初治AML患者骨髓细胞进行12种抗原检测,结合FAB分类,比较不同亚型中抗原表达差异。结果在112例初治AML中,...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亚型抗原表达检测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12例初治AML患者骨髓细胞进行12种抗原检测,结合FAB分类,比较不同亚型中抗原表达差异。结果在112例初治AML中,CD13、CD33、CD34的表达常见,分别为100%、94.6%、77.8%;在淋系抗原中,CD2的表达最为常见(30.4%),其次为CD7(26.8%);且某些免疫表型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结论流式细胞术有助于AML的准确诊断及分型,对于AML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分型
下载PDF
伊布替尼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鹏 邓琦 《医学信息》 2020年第22期48-50,共3页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造血组织,是一种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液、骨髓、脾脏、淋巴结聚集为特征。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法较多,无统一标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造血组织,是一种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液、骨髓、脾脏、淋巴结聚集为特征。目前,该疾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法较多,无统一标准。化学免疫治疗仍然是标准治疗选择,但对于复发、难治、存在高危细胞遗传学等因素的患者其预后较差。随着临床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各种治疗药物相继问世。伊布替尼的出现,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且在临床取得一定效果。但其治疗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尚未存在争议。本文现就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伊布替尼在其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替尼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白介素21对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抗白血病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明峰 翟文静 +7 位作者 邓琦 李玉明 耿丽 杨莉 吕海容 林雪梅 刘鹏 李敬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627-632,共6页
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1(IL-21)对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抗白血病的体外作用。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缓解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DC,自体AL细胞RNA作为抗原负载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产生;用LD... 本研究探讨白介素21(IL-21)对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CTL抗白血病的体外作用。以不同细胞因子诱导培养急性白血病(AL)患者缓解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DC,自体AL细胞RNA作为抗原负载DC,与自体T淋巴细胞共培养诱导白血病特异性CTL产生;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自体AL细胞的作用,并检测CTL产生IFN-γ和TNF-α的变化。实验共分2组:实验组,在DC-CTL共培养过程中加用IL-21(200ng/ml);对照组,不加IL-21。同时对IL-21单独作用培养后成熟DC,检测其表面抗原表达变化以及诱导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CTL产生率分别为:(56.73±10.21)%,(73.43±18.01)%(p<0.01);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分别为:(154.91±67.20)ng/L,(310.62±141.15)ng/L(p<0.01)和(8.77±5.09)μg/L,(15.25±6.56)μg/L(p<0.01)。在效靶比为20∶1时,两组对自体AL细胞的杀伤作用分别为(50.22±5.07)%,(75.38±9.47)%(p<0.01);IL-21作用后的成熟DC的CD1a、CD83、CD86、CD80和HLA-DR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诱导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亦没有明显不同。结论:IL-21可促进DC诱导的CTL增殖、增加IFN-γ和TNF-α产生从而增强其抗白血病作用;IL-21对成熟DC表面抗原表达及其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提示IL-21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1 树突状细胞 CTL细胞 抗白血病作用
下载PDF
白血病干细胞免疫表型与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朱海波 赵明峰 +8 位作者 李玉明 谢芳 徐新女 邓琦 耿莉 肖霞 刘鹏 穆娟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研究表明,白血病细胞中的CD34^+CD38^-CDl23^+亚群[1]和CD34^+CD38^-CD96^+亚群[2]同样具备白血病干细胞(LSC)的特性。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表面标志是公认的LSC特异标志,如何准确界定LSC仍然是研究的难点和热... 研究表明,白血病细胞中的CD34^+CD38^-CDl23^+亚群[1]和CD34^+CD38^-CD96^+亚群[2]同样具备白血病干细胞(LSC)的特性。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表面标志是公认的LSC特异标志,如何准确界定LSC仍然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LSC表面标志对白血病疗效和预后判断的作用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预后判断 细胞免疫表型 CD34^+CD38^ 疗效 白血病干细胞 表面标志 白血病细胞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阿霉素逆转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作用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静怡 邓琦 +3 位作者 刘鹏 赵明峰 李玉明 王学谦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CA)联合阿霉素(ADR)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浓度DCA+ADR处理K562/ADR细胞,用台盼蓝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CA与ADR对K562/ADR细胞...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DCA)联合阿霉素(ADR)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的逆转作用,探讨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浓度DCA+ADR处理K562/ADR细胞,用台盼蓝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MTT法检测不同浓度DCA与ADR对K562/ADR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膜P糖蛋白及细胞内ADR浓度。结果 DCA+ADR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有明显逆转作用,可降低细胞膜P糖蛋白表达,提高K562耐药细胞株对ADR的敏感性。结论 DCA联合ADR可逆转白血病K562细胞株多药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地西他滨 阿霉素 K562/ADR细胞
下载PDF
2005年天津地区血液系统疾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邓琦 刘鹏 +1 位作者 杨文杰 李玉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2005年天津地区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天津地区住院血液病患者临床分离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25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菌46株(36.8... 目的:分析2005年天津地区血液病住院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12月天津地区住院血液病患者临床分离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25株临床分离菌株中,革兰阳性菌46株(36.8%),;革兰阴性菌55株(44.0%),真菌24株(19.2%)。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8l.8%(9/11)和71.4%(10/14),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血液科最常见革兰阴性菌种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14株(11.2%),鲍曼不动杆菌12株(9.6%),肺炎克雷伯氏菌9株(7.2%),铜绿假单胞菌5株(4.0%),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3株(2.4%),区别于全院铜绿假单胞菌占首位的情况。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5.7%(5/14)和11.1%(1/9)。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性最高。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血液系统疾病合并院内感染的经验性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细菌耐药性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下载PDF
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8 位作者 李增刚 赵纯平 李志刚 刘鹏 李静怡 吕海蓉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8-440,共3页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 (AL)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目的 :研究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逆转录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测定158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急性白血病 (AL)WT1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5.3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慢性期及加速期无WT1基因表达 ,而急变期WT1基因表达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WT1的阳性表达率为22.4 %。淋巴瘤及恶性组织细胞病WT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1 %和41.7 %。而正常人无WT1基因的表达。结论 :WT1基因在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高表达。随着疾病的进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WT1基因 基因表达 逆转录酶链反应 白血病
下载PDF
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霞 赵明峰 +8 位作者 孟娟霞 李青 穆娟 李新 吕海容 刘鹏 邓琦 耿莉 李玉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374-1377,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疾病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诊断为PV的患者,共140例,包括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PV患者和72例年龄<60岁的非老年PV患者,对老年PV... 目的 分析老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疾病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诊断为PV的患者,共140例,包括68例年龄≥60岁的老年PV患者和72例年龄<60岁的非老年PV患者,对老年PV患者的疾病特点和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并与非老年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具有更多的血栓病史[54.4% (37/68)比30.6%(22/72),P=0.004],较高的心脑血管危险因素[63.2% (43/68)比36.1%(26/72),P=0.001],较高的高白细胞[(13.9 ±3.8)×109/L比(7.8 ±2.2)×109/L,P=0.000)和JAK2V617F基因突变负荷[62% (30% ~81%)比41% (26% ~63%),P=0.035].老年组患者较非老年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54.4%(37/68)比30.6%(22/72),P=0.004],更易向骨髓纤维化转化[11.8% (8/68)比2.8%(2/72),P=0.039],二者白血病转化率分别为4.4% (3/68)和0(0/7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12).老年组患者预后不佳,较非老年组患者有更高的病死率[14.7% (10/68)比4.2%(3/72),P=0.032].结论 老年PV患者危险因素增多,多为高危患者,更易合并血栓及向骨髓纤维化、白血病转化.预防或延迟并发症发生是目前治疗目标,以减少疾病进展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 老年人 基因 JAK2 V617F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6 位作者 李增刚 李静怡 吕海容 刘鹏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02-303,共2页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WT1基因 基因表达 预后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脐带血和G-CSF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琦 刘鹏 李玉明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性 急性 骨髓
下载PDF
重组人纤维连接片段联合抗CD3单抗包被对急性白血病CIK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青 邓琦 +3 位作者 刘鹏 白雪 穆娟 李玉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32-635,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纤维连接片段(RetroNectin)与抗CD3单抗(CD3Ab)联合包被培养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etroNectin包被(RN组)、CD3Ab包被(CD3Ab组)... 目的探讨重组人纤维连接片段(RetroNectin)与抗CD3单抗(CD3Ab)联合包被培养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取完全缓解期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etroNectin包被(RN组)、CD3Ab包被(CD3Ab组)及RetroNectin联合CD3Ab包被(RN+CD3Ab组)与传统方法培养(对照组)获得CIK细胞,比较各组增殖、表达及杀伤活性。结果 CIK扩增:各实验组CIK扩增倍数高于对照组,且RN+CD3Ab组高于RN组和CD3Ab组(P<0.05)。收获细胞CD25+表达:RN组和RN+CD3Ab组高于对照组和CD3Ab组(P<0.05)。各期细胞比例:RN组和RN+CD3Ab组的G1期细胞比例低于CD3Ab组和对照组,而S期细胞高于CD3Ab组和对照组(P<0.05)。CIK对自体AL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10∶1、20∶1和40∶1时,RN组和RN+CD3Ab组高于对照组和CD3Ab组(P<0.05)。收获细胞凋亡率:RN组和RN+CD3Ab组较CD3Ab组和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 RetroNectin联合CD3Ab包被用于CIK体外培养可获得增殖率和活性更高的免疫活性细胞,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纤连蛋白类 抗原 抗体单克隆 细胞因子类 杀伤细胞
下载PDF
侵袭性毛霉菌病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耿莉 李玉明 +4 位作者 李青 刘鹏 白雪 李小兵 张淑英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37-938,共2页
患者男性,79岁。因间断头晕、乏力2年,咳嗽、痰中带血1周于2007年6月18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2年于我院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后间断入院,给予口服羟基脲及输血治疗。此次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伴右季肋部不适,... 患者男性,79岁。因间断头晕、乏力2年,咳嗽、痰中带血1周于2007年6月18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2年于我院诊断为骨髓增殖性疾病,后间断入院,给予口服羟基脲及输血治疗。此次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咳嗽,痰中带血丝,伴右季肋部不适,无发热、胸痛、盗汗。既往有冠心病史15年,2型糖尿病史2年。查体:体温36℃,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mmHg,皮肤无破损,黏膜无溃疡,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巩膜无黄染,双肺叩诊呈清音,两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侵袭性 骨髓增殖性疾病 痰中带血 糖尿病史 浅表淋巴结 输血治疗 羟基脲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逆转K562/ADR细胞株多药耐药性机理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鹏 邓琦 +3 位作者 李静怡 白雪 肖霞 李玉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9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体外逆转耐阿霉素(ADR)的K562细胞株(K562/ADR)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机理。方法设实验组为不同浓度的DCA与不同浓度的ADR联合作用于K562/ADR细胞;同时设对照组1为不同浓度的DCA作用...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体外逆转耐阿霉素(ADR)的K562细胞株(K562/ADR)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机理。方法设实验组为不同浓度的DCA与不同浓度的ADR联合作用于K562/ADR细胞;同时设对照组1为不同浓度的DCA作用的K562/ADR细胞组,对照组2为不同浓度的ADR作用的K562/ADR细胞组。检测各组对K562/ADR细胞杀伤活性、细胞膜P-糖蛋白(P-glycoproteins,P-gp)含量以及靶细胞凋亡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对K562/ADR细胞杀伤活性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且随DCA浓度增大,杀伤活性增大(P<0.05);随所加入的ADR浓度增大,杀伤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仅经DCA作用对照组1的P-gp含量均下降,P-gp含量随DCA浓度增大,下降明显(P<0.05);而随所加入的ADR浓度增大,下降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凋亡实验提示DCA诱导靶细胞的凋亡;DCA与ADR联合应用,部分靶细胞凋亡同时可见部分靶细胞死亡。结论通过DCA与ADR的联合应用,降低了K562/ADR细胞的胞内P-gp表达、增强了ADR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为解决白血病MDR和联合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阿霉素 K562/ADR细胞株 多药耐药性
下载PDF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杰坤 李敬兰 +7 位作者 李增刚 李志刚 刘鹏 李静怡 吕海容 邓琦 林雪梅 曹金霓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57-559,共3页
目的 :观察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程度 ,探讨 WT1基因在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AL)进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49例不同类型的 MDS患者外周血 WT1基因 (4种剪接变体 )表... 目的 :观察 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不同亚型中的表达程度 ,探讨 WT1基因在MDS进展为急性白血病 (AL)进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对 49例不同类型的 MDS患者外周血 WT1基因 (4种剪接变体 )表达情况进行测定。同时检测 66例 AL 患者〔其中包括由MDS转变而来的急性白血病 (post MDS AL)患者 8例〕及 16例健康对照者 WT1基因的表达。结果 :49例MDS患者 WT1阳性表达率为 2 2 .4% (11/4 9) ;难治性贫血 (RA) 13例 ,WT1阳性率为 0 (0 /13 ) ;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AEB) 2 4例 ,WT1阳性率为 2 5 .0 % (6/2 4) ;转化型原始细胞增多性难治性贫血 (RAEB t)12例 ,WT1阳性率为 41.7% (5 /12 )。 RA与 RAEB和 RAEB t比较差异有显著及非常显著性 (P<0 .0 5和P<0 .0 1)。 AL患者 66例 ,WT1阳性率为 48.5 % (3 2 /66) ,与 MD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postMDS AL 8例 ,WT1阳性率为 5 0 .0 % (4 /8)。 1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 WT1阳性率为 0 (0 /16)。结论 :WT1基因在 MDS中呈较高表达 ;WT1基因在 MDS的 RAEB、RAEB t中表达率较高 ,在 RA中表达率较低。RT PCR方法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作为监测 MDS疾病进程及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WTl基因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妊娠合并血细胞减少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鹏 赵明峰 +2 位作者 邓琦 耿莉 李玉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2,共2页
妊娠时育龄妇女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免疫方面的变化。妊娠期合并血细胞减少是指一系、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往往使疾病临床过程趋于复杂,母亲可能出现感染、贫血、出血,重者可能致死,且胎儿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我们通过对我院... 妊娠时育龄妇女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及免疫方面的变化。妊娠期合并血细胞减少是指一系、两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往往使疾病临床过程趋于复杂,母亲可能出现感染、贫血、出血,重者可能致死,且胎儿的生命也受到威胁。我们通过对我院血液科近5年收治的妊娠合并血细胞减少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近年来妊娠合并血细胞减少的一般临床特点、就诊原因、血液病类型、治疗及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妊娠期 临床分析 育龄妇女 临床过程 临床特点 就诊原因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