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护士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中的优势及体会 被引量:20
1
作者 童本沁 +1 位作者 唐兆芳 陆士奇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期60-61,共2页
随着急救医学、创伤医学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品种繁多的医疗设备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应用,以女性为主体的护理队伍已逐渐有男性加盟[1]。男护士出色的工作表现受到患者的认可与肯定。
关键词 男护士 重症监护室 护理管理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促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梦娇 +2 位作者 徐静 李丹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7-422,共6页
背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目前相关眼病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寻找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干预靶点是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但其是否可以作为视网... 背景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是目前相关眼病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而寻找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干预靶点是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但其是否可以作为视网膜新生血管类眼病的治疗靶点尚不清楚。目的探讨IGF-1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s)的迁移、凋亡和管腔形成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对HRECs进行体外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培养细胞中IGF-1受体(IGF-1R)mRNA的表达。按照检测指标的不同分别于培养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IGF-1溶液培养细胞,待细胞生长至约90%融合后用无菌移液枪头垂直于培养板底划痕,用Photoshop CS4软件检测、计算和比较0、10和200 ng/ml IGF-1组划痕后12 h和24 h与划痕前HRECs迁移的面积差(试验前面积-试验后面积,ΔS);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并比较0 ng/ml IGF-1组与1 000 ng/ml IGF-1组细胞培养后24 h HRECs凋亡比例的差异;采用Matrigel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并比较0、10、100和200 ng/ml IGF-1组细胞培养后24 h完整管腔的形成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并比较0、500及1 000 ng/ml IGF-1组细胞培养后6 h HRECs中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BB和caspase-3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HRECs培养后2~3 d达90%以上融合,细胞排列紧密,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IGF-1R mRNA呈阳性表达。划痕后12 h和24 h,各组HRECs的ΔS随着IGF-1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划痕后24 h,200 ng/ml IGF-1组HRECs的ΔS为(4.83±0.61)×10^5 μm^2,较0 ng/ml IGF-1组的(3.28±0.64)×10^5 μm^2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07,P=0.021)。0 ng/ml IGF-1组与1 000 ng/ml IGF-1组凋亡细胞比例分别为(18.77±2.37)%和(12.05±0.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9,P=0.046)。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代谢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信使RNA/分析 迁移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的效果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兆芳 李惠玲 +2 位作者 童本沁 陆士奇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CSCD 2014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家庭的应急能力。方法由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合作,对165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共8学时,培训前后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理论知...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家庭的应急能力。方法由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合作,对165名冠心病患者家属进行心肺复苏理论与操作培训,培训共8学时,培训前后进行考核。结果培训后,患者家属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水平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患者家属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家属实施心肺复苏培训可显著提高患者家属的急救水平,提高家庭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冠心病 患者家属 培训
下载PDF
人重组IL-17/His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8
4
作者 吴鸿雅 +4 位作者 张光波 马泓冰 马珍妮 居颂光 张学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15-718,共4页
目的:研究人IL-17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了hIL-17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人IL-17基因装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hIL-17/PQE3.0。该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M15,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IL... 目的:研究人IL-17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了hIL-17基因序列。将测序正确的人IL-17基因装入PQE3.0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载体hIL-17/PQE3.0。该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M15,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产生IL-17/His融合蛋白,并经West-ernblot实验确认。结果:原核表达的hIL-17/His重组蛋白经变性、复性后,利用HiTrapTM亲和层析得到纯品蛋白。体外活性实验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刺激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分泌IL-6和GM-CSF的作用。结论: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IL-17/His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该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原核表达 复性 纯化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推注式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金辉 李龙标 +2 位作者 张济明 陆培荣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26-1327,共2页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推注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98只眼)白内障患者合并超高度近视行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并发症等...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推注式折叠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98只眼)白内障患者合并超高度近视行小切口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第一天裸眼视力≥0.2共76眼(77.56%),≥0.5共37只眼(37.76%);术后1月裸眼视力≥0.2共85只眼,占86.73%,≥0.5共42只眼,占42.86%。最佳矫正视力≥0.2共90只眼,占91.84%,最佳矫正视力≥0.5共72只眼,占73.50%。随访中5眼(5.10%)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无后囊破裂,视网膜、脉络膜脱离者。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推注式折叠IOL植入是治疗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折叠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重组干扰素诱导蛋白-10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肖艳辉 +1 位作者 陈志刚 陆培荣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REC和HUVEC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mRNA的表达... 目的观察重组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生、迁移及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REC和HUVEC中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mRNA的表达情况;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增生分析法比较HREC和HUVEC在不同IP10浓度下增生能力的差异;采用细胞划痕法测定IP-10对HREC和HUVEC迁移的作用;采用基质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IP-10对HREC和HUVEC管腔形成的影响。结果HREC和HUVEC均在基因水平表达CXCR3。CCK-8增生分析法检测结果显示IP-10抑制HREC增生,并呈剂量依赖性(F=6.202,P〈0.05),但IP10对HuVEC增生无明显影响(F=1.183,P〉0.05)。细胞划痕法测定结果显示,HREC和HUVEC在10、100ng/mlIP-10干预时的迁移距离均小于对照组迁移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373、23.858,P〈0.05)。10、100ng/mlIP-10对HREC完整管腔形成数量无明显影响,1000ng/mlIP-10可使HREC完整管腔形成数量明显减少;10、100、1000ng/mlIP-10干预和未行IP-10干预的HREC完整管腔形成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59,P〈0.05)。结论IP10对HREC的增生、迁移、管腔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对HUVEC的迁移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化 趋化因子CXCL10 拮抗剂和抑制剂 内皮细胞
原文传递
4-1BBL分子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和SHI-1的表达及促生长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仇红霞 张学光 +5 位作者 居颂光 居颂文 吴倩妮 周斌 王凤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6-918,共3页
目的研究4-1BBL分子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和SHI-1的表达及促生长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和RT-PCR法检测4-1BBL分子在U937、SHI-1细胞系的表达;将激发型4-1BBL单抗(1F1)与U937、SHI-1细胞系分别进行培养,细胞计数分析2... 目的研究4-1BBL分子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U937和SHI-1的表达及促生长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术(FCM)和RT-PCR法检测4-1BBL分子在U937、SHI-1细胞系的表达;将激发型4-1BBL单抗(1F1)与U937、SHI-1细胞系分别进行培养,细胞计数分析2个细胞系的生长情况;收集U937细胞的培养上清,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结果FCM测得U937和SHI-1细胞有4-1BBL分子表达,RT-PCR法测得4-1BBLmRNA;细胞计数表明,1F1明显促U937、SHI-1细胞系生长(P<0·01);ELISA示1F1与U937细胞共培养48h,其上清液中IL-6含量(55·91±10·23)pg/ml,显著高于IgG1同型对照组的(12·14±3·8)pg/ml(P<0·01)。结论U937和SHI-1细胞系组成性表达4-1BBL分子;1F1与U937、SHI-1细胞的4-1BBL分子交联后,可促进U937、SHI-1细胞系生长,诱导U937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BBL配体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逆向信号
下载PDF
一氧化氮合成酶及其抑制剂在碱烧伤诱导的角膜新生血管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源 +3 位作者 陈磊 肖艳辉 陈志刚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8-913,共6页
背景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参与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但其在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是眼科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研究NOS及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在实验性CNV发生... 背景 研究发现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参与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但其在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是眼科界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的 研究NOS及其抑制剂NW-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在实验性CNV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通过体外研究验证NOS及L-NAME对人血管内皮细胞(RECs)血管管腔形成的作用,为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7~8周龄雄性BALB/c小鼠36只用NaOH滤纸贴附角膜中央的方法构建小鼠左眼CNV模型,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L-NAME干预组和PBS对照组,L-NAME干预组小鼠于造模前1周开始腹腔内注射10 g/LL-NAME 0.5 ml,每周3次,持续3周,而PBS对照组小鼠以同样的方法注射PBS.分别于造模后2、4、7、14 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CNV形成情况,用全角膜铺片法检测CD31在CNV中的表达以鉴定CNV面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个组小鼠角膜组织中NOS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人R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利用体外实验,观察人RECs的管腔形成能力.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个组小鼠上述各检测指标的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小鼠造模后2周CNV生长达高峰,而L-NAME干预组小鼠CNV明显少于PBS对照组.造模后2、4、7 d,L-NAME干预组小鼠角膜中NOS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481、22.059、10.961,P<0.01).全角膜铺片法检测显示,L-NAME干预组被CD31标记的RECs面积与总面积的比值为0.59 ±0.01,明显小于PBS对照组的0.78±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8,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造模0、2、4、7d,L-NAME干预组人RECs中VEGF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造模后4d、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696、17.953,P<0.01).管腔形成实验中,L-N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新生血管 一氧化氮合成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烧伤
下载PDF
IOL Master 700与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对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69-1372,共4页
目的:分析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相关生物参数及术后屈光误差,并与IOL Master 700进行对比,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精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07/2021-07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13例122眼,分别应... 目的:分析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相关生物参数及术后屈光误差,并与IOL Master 700进行对比,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精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07/2021-07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13例122眼,分别应用IOL Master 700、A超及角膜地形图测量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角膜曲率(Km),并分析术后3mo屈光误差情况。结果:IOL Master 700和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的AL(24.09±1.65、23.81±1.62mm)、ACD(3.11±0.42、2.97±0.43mm)、Km(44.12±1.59、44.06±1.54D)均有差异(P<0.05),LT(4.34±0.46、4.30±0.59mm)无差异(P>0.05)。不同测量方法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计算公式术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具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IOL Master 700测量仪自带的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MAE与HolladayⅠ、Haigis、SRK/T公式比较均有差异(P<0.01),与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计算公式SRK/T、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比较亦均有差异(P<0.01),但IOL Master 700测量仪自带的HolladayⅠ、Haigis、SRK/T公式MAE与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计算公式SRK/T公式比较均无差异(P>0.05)。此外,IOL Master 700测量仪自带的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绝对屈光误差中值(MedAE)最小(0.260D),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计算公式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MedAE最大(0.765D)。结论: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的AL、ACD、Km值均较IOL Master 700偏小,运用SRK/T公式计算IOL屈光度时,二者测算结果相近,而使用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时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屈光误差较大,易导致远视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Master 700 A型超声 角膜地形图 白内障 屈光误差
下载PDF
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艳辉 +2 位作者 陈志刚 徐静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6,共5页
背景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非角膜新生血管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目的探索从碱烧伤诱导实验性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分离和培养血管... 背景研究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病理机制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采用非角膜新生血管来源的血管内皮细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目的探索从碱烧伤诱导实验性小鼠角膜新生血管组织中分离和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并检测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为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7—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10只,采用NaOH碱烧伤法构建小鼠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31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在碱烧伤后2周摘取眼球分离角膜组织,眼科手术剪剪碎角膜组织后应用胶原酶D消化获取单个细胞,使用包被CD31抗体的磁珠分选获取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1在细胞中的表达以鉴定培养的细胞,采用逆转录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表达。结果碱烧伤后7d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小鼠左眼角膜出现新生血管,碱烧伤后2周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达高峰,免疫荧光检测可见角膜组织内特异性CD31染色的血管网。角膜新生血管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后2h贴壁生长,形态呈扁平多边形,体积较大,传代培养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培养的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CD31表达阳性,细胞质中呈棕黄色染色,而角膜基质细胞中CD31表达阴性。逆转录PCR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中CCR1、CCR2、CCR3和CCR4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CXCR3、CCR6、CCR10和CX3CRlmRNA呈中等强度表达,CCR5、CCR8mRNA相对表达量较低,而CCR9、CXCR4和CXCR5mRNA表达未检测到。结论CD31抗体的磁珠分选法可有效分离纯化小鼠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并可进行体外培养且培养的细胞可表达趋化因子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角膜新生血管来源 细胞培养 角膜新生血管/化学诱导 趋化因子受体 动物模型 近交系BALB/c小鼠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4拮抗剂对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琴华 +1 位作者 夏春林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7-881,共5页
背景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1α/趋化因子受体4(SDF-1αCXCR4)信号途径是机体内介导多种细胞趋化、黏附以及增生的关键分子,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向肿瘤组织的迁移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发生,同时也参与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病理过程... 背景基质细胞源性细胞因子1α/趋化因子受体4(SDF-1αCXCR4)信号途径是机体内介导多种细胞趋化、黏附以及增生的关键分子,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祖细胞向肿瘤组织的迁移而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发生,同时也参与新生血管性眼病的病理过程。目的探讨阻断CXCR4信号通路对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CNV)发生发展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8周龄BALB/c小鼠80只,将浸有1mol/LNaOH的滤纸贴附在左眼角膜中央40S以诱导小鼠CNV,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透明质酸钠组(质量分数0.2%透明质酸钠点眼)及CXCR4拮抗剂组(0.2%透明质酸钠配制的CXCR4拮抗剂点眼),自碱烧伤当日分别用相应的药物点眼共14d,于第14天裂隙灯下观察两组小鼠的CNV,然后制备角膜悬液,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角膜悬液中CD31的表达值;制备角膜组织切片,以逆转录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XCR4mRNA和蛋白在小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内CD31阳性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以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裂解液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使用CXCR4拮抗剂干预小鼠腹腔来源的巨噬细胞,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刺激后培养上清液中VEGF的表达。结果小鼠角膜碱烧伤后2周,裂隙灯下可见CNV达高峰,与透明质酸钠组比较,CXCR4拮抗剂组CNV明显减少;角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CXCR4拮抗剂组小鼠角膜中CD31阳性染色强度弱于透明质酸钠组,CD3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进一步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CXCR4拮抗剂组CD31阳性表达率为(9.50±2.34)%,明显低于透明质酸钠组的(17.50±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2,P〈0.05);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碱烧伤后2、4、7d小鼠角膜组织中CXCR4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4 拮抗剂新生血管 碱烧伤 趋化因子
下载PDF
留学生眼科临床教学的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陆培荣 +1 位作者 吴鸿雅 李龙标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3期92-93,共2页
基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背景的不同,患者面对国外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在眼科临床实习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中国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探索出一套适合留学生的眼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不仅提升眼科教学水平,也给其他临床科目... 基于留学生与国内学生背景的不同,患者面对国外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在眼科临床实习过程中,不能完全依照中国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学,探索出一套适合留学生的眼科临床实习教学模式,不仅提升眼科教学水平,也给其他临床科目的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临床教学 眼科学
下载PDF
CCR3拮抗剂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管腔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赫雪飞 +3 位作者 陈志刚 周文娟 肖艳辉 陆培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06-1109,1114,共5页
目的探讨CCR3拮抗剂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HREC)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REC细胞系并收集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CR3在HREC中的表达。按CCR3拮抗剂浓度... 目的探讨CCR3拮抗剂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uman retinal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HREC)管腔形成能力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方法常规培养HREC细胞系并收集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CR3在HREC中的表达。按CCR3拮抗剂浓度分为对照组(0 ng·mL-1)和CCR3拮抗剂组(500 ng·mL-1),应用基质胶Matrigel体外三维成型法检测不同浓度CCR3拮抗剂对HREC管腔形成的影响。CCK-8增殖法检测不同浓度CCR3拮抗剂对HREC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CCR3拮抗剂对HREC内VEGF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表达的影响。结果两组HREC在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均表达CCR3分子。CCR3拮抗剂组HREC管腔形成明显受到抑制:对照组(60.27±6.68)个/视野,CCR3拮抗剂组(31.55±6.81)个/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进一步检测结果发现CCR3拮抗剂抑制HREC的增殖,在0 ng·mL-1、20 ng·mL-1、50 ng·mL-1、100 ng·mL-1、200 ng·mL-1浓度下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0.10±0.03、0.16±0.08、0.19±0.12、0.87±0.28、1.45±0.31,并呈浓度依赖性,在CCR3拮抗剂浓度为100 ng·mL-1和200 ng·mL-1时,其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00)。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CR3拮抗剂干预后,HREC内VEGF的表达未出现明显变化(P mRNA=0.727、P蛋白=0.793);两组NOS的基因表达(对照组0.89±0.23,CCR3拮抗剂组0.46±0.11)和蛋白表达(对照组0.64±0.12,CCR3拮抗剂组0.35±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mRNA=0.048、P蛋白=0.032)。结论 CCR3拮抗剂对HREC的管腔形成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以及抑制NOS的表达等途径发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R3拮抗剂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新生血管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3CL1和CCL2对人单核细胞来源巨噬细胞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磊 +3 位作者 陈源 周文娟 张文朋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6-210,共5页
背景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趋化因子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相关.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在不同的微环境以及不同的刺激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 目的 检测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对巨噬细胞增... 背景 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及其分泌的趋化因子与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相关.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在不同的微环境以及不同的刺激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 目的 检测C-X3-C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和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对巨噬细胞增生的作用,并探讨其意义. 方法 7~8周龄雄性BALB/c小鼠20只,用角膜碱烧伤的方法构建左眼CNV模型,术后4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小鼠CNV情况,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制备角膜切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角膜组织中巨噬细胞表面两种趋化因子受体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和CX3CR1的表达.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FBS)的RPMI-1640培养液中加入30 μg/L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诱导和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将培养的细胞分为CD68+CCR2组和CD68+CX3CR1组,分别加入CD68+CCR2抗体和CD68+CX3CR1抗体,每组2管,其中一管作为IgG同型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小鼠碱烧伤角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和人外周血巨噬细胞中CX3CR1以及CCR2的表达.分别用人重组CX3CL1和CCL2蛋白刺激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干预后巨噬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样模体的解整链蛋白金属蛋白酶1(ADAMTS-1)、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角膜碱烧伤后4d,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角膜局部有新生血管发生,CNV沿角膜缘向角膜中心区域延伸.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发现,角膜组织内有F4/80阳性的巨噬细胞浸润,其表面可见CCR2和CX3CR1分子的表达,呈绿色荧光.未受GM-CSF诱导培养的巨噬细胞能维持生长约2周,但死亡细胞较多,而经GM-CSF诱导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细胞数量增加,无明显悬浮死亡现象.培养的巨噬细胞中CX3CR1表达率平均约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 化学诱导 趋化因子 受体 巨噬细胞 代谢 烧伤 化学 病理
下载PDF
FL转基因细胞的构建及膜型FL对U937细胞的体外促增殖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居颂光 居颂文 +8 位作者 傅晋翔 仇红霞 王明元 周斌 王凤鸣 邱玉华 张学光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膜型FL分子的转基因细胞株,观察膜型FL和可溶性FL对单核细胞性(M5型)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促增殖效应。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人FL全长基因,继而重组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EGZ-Term,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重组逆转...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人膜型FL分子的转基因细胞株,观察膜型FL和可溶性FL对单核细胞性(M5型)白血病细胞株的体外促增殖效应。方法利用PCR方法克隆人FL全长基因,继而重组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EGZ-Term,转染包装细胞293T,用含有完整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的293T细胞培养上清感染L929细胞,筛选获得Zeocin抗性的转基因细胞。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表型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MTT法分析了L929/FL细胞和可溶性FL体外刺激U937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人膜型FL的转基因细胞L929/FL,膜型FL在体外能够有效促进U937细胞增殖,而可溶性FL并不能有效促进U937细胞的体外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人膜型FL的转基因细胞,并且提示膜型FL在白血病发病机理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 转基因细胞 白血病 细胞株 U937细胞 转基因细胞 促增殖效应 FL细胞 体外刺激 膜型 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 白血病细胞株 L929细胞
下载PDF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对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磊 +2 位作者 肖艳辉 陈志刚 陆培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74-177,18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钙黏蛋白(rE—cadherin)在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研究。以碱烧伤诱导构建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RT—PCR法检测VE—cadherin在碱烧伤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碱烧伤1周后角膜局部应用阻...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钙黏蛋白(rE—cadherin)在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动物实验研究。以碱烧伤诱导构建小鼠角膜新生血管模型;RT—PCR法检测VE—cadherin在碱烧伤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碱烧伤1周后角膜局部应用阻断性抗小鼠VE—cadherin抗体进行干预,碱烧伤3周后大体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情况以及全角膜铺片CD31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角膜组织新生血管的面积;RT—PCR检测烧伤角膜组织内caspase-3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角膜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数目;体外实验进一步验证VE—cadherin对血管内皮细胞(HREC)血管网形成的影响。采用成组t检验方法处理数据。结果碱烧伤3周后,VE—cadherin抗体干预组角膜新生血管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RT—PCR结果显示VE.cadherin抗体干预组caspase-3基因水平表达增高: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vE,cadherin抗体干预后,角膜组织内凋亡的血管内皮细胞明显增多。体外实验证实VE—cadherin抗体明显抑制HREC细胞系血管网的形成。结论VE—cadherin钙黏蛋白能通过维护细胞间黏附以及抑制细胞的凋亡等作用保护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从而维持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黏蛋白 新生血管 碱烧伤 角膜
原文传递
外源性小鼠干扰素诱导蛋白-10抑制实验性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文朋 +1 位作者 李龙标 陆培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2-305,共4页
背景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作为趋化因子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多种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有关,IP—10对CNV形成的作用及机制尚... 背景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作为趋化因子调节免疫炎症反应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但最近的研究发现其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与多种血管新生相关因子有关,IP—10对CNV形成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外源性小鼠IP-10点眼对角膜碱烧伤诱导CNV形成的作用。方法选用SPF级BALB/c小鼠82只,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采用浸润1mol/LNaOH的滤纸贴附于左眼角膜中央40S的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小鼠模型,角膜碱烧伤后1d及7d开始局部应用IP-10共7d分别作早期点眼组10只眼和中晚期点眼组5只眼,各自的模型对照组均给予质量分数0.2%透明质酸钠(HA)点眼(分别为11只眼和6只眼)。早期点眼组于造模后2周,中晚期点眼组于造模后3周取角膜组织以CD31免疫荧光标记法比较模型对照组及实验组的CNV面积。收集早期IP-10碱烧伤后2d及4d小鼠的角膜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角膜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3(CXC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实验动物的使用、饲养及处死均按照视觉及眼科学研究协会的有关规定及苏州大学的《实验动物管理及使用指南》进行。结果模型对照组小鼠CNV占角膜面积的比例为(88.67±10.22)%,IP-10早期点眼1周组小鼠CNV占角膜面积的(70.06±1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P=0.00)。角膜碱烧伤后21d,模型对照组小鼠CNV占角膜面积的比例为(87.33±13.47)%,IP-10中晚期点眼1周组CNV占角膜面积的(86.56±12.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0,P〉0.05)。IP-10早期点眼2d和4d的小鼠角膜组织中CXCR3的表达较模型对照组I司期值明显升高(t=3.13、3.07,P〈0.05)、VEGF表达降低(t=5.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导蛋白-10 角膜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下载PDF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多模式影像学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艳辉 夏蔚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多模式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CCSC组11例11眼患者及PCV组21例21眼... 目的比较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CSC)与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多模式影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CCSC组11例11眼患者及PCV组21例21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测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多模式影像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CSC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33±0.11,显著高于PCV组(0.2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SC组患者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为(368.20±51.65)μm,PCV组为(342.28±37.18)μm,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CCSC组和PCV组均为斑点状高荧光表现,CCSC组患眼可伴有色素上皮萎缩带或慢性神经上皮脱离通道表现。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CCSC组11眼病灶区出现周围脉络膜血管扩张及高通透性改变;而PCV组21眼均出现脉络膜息肉样病变,其中12眼为脉络膜分支血管网。OCTA检查结果显示,CCSC组4眼病灶部位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高血流信号,其外环绕低血流信号,7眼表现为粗颗粒形态的斑驳状血流信号;PCV组15眼可检出息肉样病变,表现为高反射信号,呈结节状、环状或点状,12眼检出脉络膜分支血管网病变,表现为血管样结构的高血流信号。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CCSC组7眼为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PCV组12眼为波浪形隆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Bruch膜组成的双层征,10眼为陡峭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指状突起(或称PED峰),18眼为浆液性或出血性PED。CCSC组患者治疗随访时,OCTA检查发现2眼继发I型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CCSC与PCV之间存在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多模式影像检查
下载PDF
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辉 李龙标 +3 位作者 陈源 陈磊 陆培荣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83-188,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局部干预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BALB/c小鼠45只,利用碱烧伤法制作左眼CNV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分3组实验进行研究。①CNV模型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 目的探讨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局部干预对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方法BALB/c小鼠45只,利用碱烧伤法制作左眼CNV模型。根据实验设计.分3组实验进行研究。①CNV模型小鼠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自伤后分别给予100、500μg/ml TNF—α(实验组)或0-2%透明质酸钠(HA,对照组)点眼1周。于碱烧伤后第14天处死小鼠取眼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中CD31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TNF-α对碱烧伤CNV形成的作用。②CNV模型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予100μg/mlTNF一仅点眼,对照组给予0.2%HA点眼。分别于伤后第2天和第4天随机取5只小鼠处死取角膜.RT—PCR法检测角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TNF—α对碱烧伤角膜中VEGF表达的影响。③利用二氯亚甲二磷酸脂质体(Cl2MDP—lip)射制作小鼠巨噬细胞特异剔除模型,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Cl2MDP—lip实验组及PBS—lip对照组,每组5只。所有小鼠自碱烧伤后均给予100μg/mlTNF-α滴眼1周于.伤后第14天拍照记录CNV形成情况,图像分析软件测算CNV长度及面积,分析巨噬细胞在TNF—α调控碱烧伤后CNV形成中的作用。结果①碱烧伤后第14天,100μg/mlTNF-α组CNV形成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而500μg/ml TNF-α组CNV形成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整张切片和热点区域MVD值,100μg/ml TNF-α组为63.25±9.75和114.94±12.93,500μg/ml TNF-α组为39.53±10.41和108.04±23.55.0.2%HA对照组为30.99±7.08和73.81±13.80和100μg/mlTNF—α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00μg/mlTNF-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②碱烧伤后第2天和第4天VEGFmRNA与β—actin的比值,100μg/mlTNF-α组为0.40±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新生血管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巨噬细胞 烧伤
原文传递
白内障术后生物学参数变化及IOL计算公式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运用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01/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52例57眼。术前... 目的:运用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01/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52例57眼。术前和术后3mo使用IOL Master 700完成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m)的测量并分析。对不同IOL公式计算时预留的目标屈光值与术后3mo全自动验光仪实际屈光值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手术前后测量的AL平均值分别为24.20±1.86、24.09±1.86mm,术后AL缩短了0.11mm;ACD值分别为3.08±0.44、4.55±0.36mm(P<0.001),术后ACD加深1.49mm;Km值分别为44.14±1.86、44.14±1.82D(P>0.05)。术前选用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所测结果的屈光误差最小,其次是HolladayⅡ及SRK/T公式,HolladayⅠ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大(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AL缩短以及ACD加深,度数测算时可考虑增加0.1mm的校正因子。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中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预测性最佳,其次是HolladayⅡ及SRK/T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参数 人工晶状体(IOL)计算公式 屈光误差 白内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