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消瘰疠丸 被引量:1
1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8期48-49,共2页
内消瘰疠丸方出清代医家顾世澄所著《疡医大全》。方药组成:夏枯草800克,玄参500克,海藻100克,浙贝母100克,天花粉100克,连翘100克,熟大黄100克,白蔹100克,枳壳100克,玄明粉100克,蛤壳(煅)100克,薄荷冰0.5克,当归100克... 内消瘰疠丸方出清代医家顾世澄所著《疡医大全》。方药组成:夏枯草800克,玄参500克,海藻100克,浙贝母100克,天花粉100克,连翘100克,熟大黄100克,白蔹100克,枳壳100克,玄明粉100克,蛤壳(煅)100克,薄荷冰0.5克,当归100克,大青盐500克,桔梗100克,地黄100克,甘草100克,计17味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瘰疠 方药组成 清代医家 夏枯草 浙贝母 天花粉 熟大黄 玄明粉
下载PDF
组方遣药讲求四气五味 被引量:1
2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11期50-51,共2页
中医开具处方,遣药中须缜密斟酌每一药味的四气五味。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 四气五味 四性 生姜煎 温热药 燥湿 热者寒之 温之 辛味 清热生津 同味
下载PDF
固产排忧保胎丸 被引量:1
3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5期48-49,共2页
保胎丸出自明未清初傅青主所著《产后编》中保产无忧饮方,经加减而立,为妇产科常用补益气血之安胎剂。
关键词 保胎丸 补益气血 傅青主 妇产科
下载PDF
桃仁承气汤
4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3期54-55,共2页
桃仁承气汤载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方由桃仁12克、大黄12克、桂枝6克、芒硝6克、甘草6克组成,以水7升,煮前四味,取2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5合,日三服。《伤寒论》指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 桃仁承气汤载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方由桃仁12克、大黄12克、桂枝6克、芒硝6克、甘草6克组成,以水7升,煮前四味,取2升半,去滓,纳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空腹时温服5合,日三服。《伤寒论》指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下,宜桃仁承气汤。本方具有活血、逐瘀、泻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承气汤 《伤寒论》 热结膀胱 张仲景 太阳病 芒硝 活血
下载PDF
治喘名方定喘汤
5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9期62-63,共2页
定喘汤原载于明代医家张时彻所辑的《摄生众妙方》,又名千金定喘汤、白果定喘汤、千金汤。方剂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色)9克,麻黄9克,苏子6克,甘草3克,款冬花9克,杏仁(去皮尖)4.5克,桑白皮(蜜炙)9克,黄芩(微炒)... 定喘汤原载于明代医家张时彻所辑的《摄生众妙方》,又名千金定喘汤、白果定喘汤、千金汤。方剂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色)9克,麻黄9克,苏子6克,甘草3克,款冬花9克,杏仁(去皮尖)4.5克,桑白皮(蜜炙)9克,黄芩(微炒)6克,法半夏9克。水煎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定喘汤 名方 明代医家 方剂组成 款冬花 桑白皮 法半夏
下载PDF
华盖汤
6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7期48-49,共2页
华盖汤载于北宋末年由圣济殿御医整理汇编而成的《圣济总录》,全书以宋徽宗名义颁行。方药组成:紫苏子(炒)12克、麻黄(去根节)12克、杏仁(去皮尖)12克、陈皮(去白)12克、甘草(炙)6克、桑白皮12克、赤茯苓(去皮)12克。以... 华盖汤载于北宋末年由圣济殿御医整理汇编而成的《圣济总录》,全书以宋徽宗名义颁行。方药组成:紫苏子(炒)12克、麻黄(去根节)12克、杏仁(去皮尖)12克、陈皮(去白)12克、甘草(炙)6克、桑白皮12克、赤茯苓(去皮)12克。以上各味研为末,水1盏,煎至6分,食后温服,每服6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盖汤 《圣济总录》 方药组成 紫苏子 桑白皮 去皮
下载PDF
金匮肾气丸 被引量:2
7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8期51-51,共1页
金匮肾气丸方剂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历来治肾的祖方。方药组成: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肉桂30克,附子30克。以上8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15∽25丸,每日于早晚空腹时口服... 金匮肾气丸方剂原载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是历来治肾的祖方。方药组成:熟地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丹皮90克,肉桂30克,附子30克。以上8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酒下15∽25丸,每日于早晚空腹时口服2次。现代用法:将药物混合研细,炼蜜和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温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现代尚有片剂、口服液等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肾气丸 炼蜜为丸 梧桐子 金匮要略 用量比例 水煎 肾阳不足 少腹拘急 阴中求阳 肾阴阳两虚
下载PDF
越鞠丸治六郁 被引量:1
8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7期47-47,共1页
越鞠丸来源于《丹溪心法》卷三,又名芎术丸、越鞠保和丸。吴鹤皋曰:"越鞠者,发越鞠郁之谓也。抚芎调血郁,香附开气郁,苍术燥湿郁,栀子解火郁,神曲消食郁。"栀子古名越桃,川芎古名鞠芎,取此二药名之前缀,命名"越鞠丸"。
关键词 越鞠丸 六郁 《丹溪心法》 越鞠保和丸 芎术丸 栀子
下载PDF
镇肝熄风汤
9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6年第3期53-53,共1页
镇肝熄风汤原载于清代医家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是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初起最常用的方剂。 方药组成:怀牛膝30克,生赭石(轧细)30克,川楝子(捣碎)6克,生龙骨(捣碎)15克,生牡蛎(捣碎)15克,生龟板(捣碎)15克,生... 镇肝熄风汤原载于清代医家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是中医临床治疗中风病初起最常用的方剂。 方药组成:怀牛膝30克,生赭石(轧细)30克,川楝子(捣碎)6克,生龙骨(捣碎)15克,生牡蛎(捣碎)15克,生龟板(捣碎)15克,生杭芍15克,玄参15克,天冬15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肝熄风汤 中医临床治疗 阴虚阳亢 滋阴潜阳 张锡纯 生麦芽 头目眩晕 生龙骨 生赭石 生牡蛎
下载PDF
石斛夜光丸
10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10期48-48,共1页
石斛夜光丸始载于元代蒙古族医学家沙图穆苏编著的《瑞竹堂经验方》。方药组成:石斛50克,人参200克,山药75克,茯苓200克,甘草50克,肉苁蓉(酒制)50克,枸杞子75克,菟丝子75克,熟地黄100克,地黄100克,麦门冬100克,五味子(酒制)50克,... 石斛夜光丸始载于元代蒙古族医学家沙图穆苏编著的《瑞竹堂经验方》。方药组成:石斛50克,人参200克,山药75克,茯苓200克,甘草50克,肉苁蓉(酒制)50克,枸杞子75克,菟丝子75克,熟地黄100克,地黄100克,麦门冬100克,五味子(酒制)50克,天门冬200克,苦杏仁(炒)75克,防风50克,川芎50克,枳壳(麸炒)50克,黄连50克,白蒺藜(盐制)50克,羚羊角50克,水牛角200克,青葙子50克。制为水蜜丸剂型,每丸重9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夜光丸 方药组成 熟地黄 经验方 医学家 蒙古族 肉苁蓉 枸杞子
下载PDF
一壶新茗泡松萝
11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3年第11期80-80,共1页
松萝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主产于安徽休宁城北的的松萝山,那里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 松萝茶为历史名茶,属绿茶类,主产于安徽休宁城北的的松萝山,那里山势险峻,石壁悬空,峰峦耸秀,松萝交映,蜿蜒数里,风景秀丽。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所长茶树称“松萝种”,树势较大,叶片肥厚,芽叶壮实,浓绿柔嫩,茸毛显露,是加工松萝茶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萝茶 品质特点 祛痰止咳 中医学 中药材
下载PDF
辛温解表麻黄汤
12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6年第4期48-48,共1页
麻黄汤始载于《伤寒论》,系辛温解表的祖方。方剂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二次温服,微汗为度。本方具有解散风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 麻黄汤始载于《伤寒论》,系辛温解表的祖方。方剂组成: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二次温服,微汗为度。本方具有解散风寒,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能,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汤 外感风寒 方剂组成 肺气失宣 身疼痛 发汗解表 脉浮紧 宣肺平喘 恶寒发热 微汗
下载PDF
七宝美髯丹
13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6期46-46,共1页
七宝美髯丹原由明代方士邵应节所传,清代医家汪昂将其收载于《医方集解》一书。本书又名首乌补益丸。
关键词 七宝美髯丹 《医方集解》 清代医家
下载PDF
桂枝麻黄各半汤
14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1期47-47,共1页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载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又名麻桂各半汤。 方剂组成:桂枝5克,麻黄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杏仁各3克,大枣4枚。
关键词 桂枝麻黄各半汤 《伤寒论》 麻桂各半汤 方剂组成 张仲景 炙甘草
下载PDF
阳和汤治阴疽
15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4期46-46,共1页
阳和汤方剂源于清代王维德整理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全方由熟地30g、肉桂3g、麻黄2g、鹿角胶9g、向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功能,主治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121中不渴... 阳和汤方剂源于清代王维德整理的《外科证治全生集》,为治疗阴疽的常用方。全方由熟地30g、肉桂3g、麻黄2g、鹿角胶9g、向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的功能,主治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121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和汤 阴疽 《外科证治全生集》 温阳补血 散寒通滞 王维德 常用方 鹿角胶
下载PDF
萆分清饮
16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6年第1期54-54,共1页
萆薢分清饮的处方载于元代医家朱震亨的《丹溪心法》。 方药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10克。上为细末,水一盏半。食前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本方具有温肾利湿,分清化浊的功能,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 萆薢分清饮的处方载于元代医家朱震亨的《丹溪心法》。 方药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10克。上为细末,水一盏半。食前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本方具有温肾利湿,分清化浊的功能,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自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萆薢分清饮 《丹溪心法》 元代医家 方药组成 小便频数 朱震亨 益智仁 石菖蒲
下载PDF
加味香苏散
17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5期53-53,共1页
加味香苏散载于清代医家程国彭所著的《医学心悟》,为常用辛温解表剂。 方药组成:紫苏叶4.5克,陈皮、香附各6克,甘草2克(炙),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2片。上药研为细末,制为煮散剂,水煎,温服,具... 加味香苏散载于清代医家程国彭所著的《医学心悟》,为常用辛温解表剂。 方药组成:紫苏叶4.5克,陈皮、香附各6克,甘草2克(炙),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克,川芎1.5克,生姜2片。上药研为细末,制为煮散剂,水煎,温服,具有发汗解表的功能,主治四时感冒,如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舌苔薄白,脉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苏散 加味 《医学心悟》 清代医家 方药组成 发汗解表 四时感冒 鼻塞流涕
下载PDF
清热方剂清营汤
18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4期57-57,共1页
清营汤载于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为常用清营凉血剂。方药组成:犀角2克(现为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上药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为汤剂,水... 清营汤载于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为常用清营凉血剂。方药组成:犀角2克(现为水牛角30克),生地黄15克,元参9克,竹叶心3克,麦冬9克,丹参6克,黄连5克,银花9克,连翘6克。上药用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为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本方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凉血,活血养阴的功能,用于治疗热入营分证。如: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营汤 清营凉血剂 方剂 清热 《温病条辨》 方药组成 清营解毒 活血养阴
下载PDF
大青龙汤
19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年第12期46-46,共1页
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同为传说中的“四象”神兽。青龙是代表东方的神兽,东方属木,色青,故日“青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长,有麟,有头角,有腿脚,能行走,能飞腾,能翻江倒海,能行云降雨。言青龙者,必然与水... 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同为传说中的“四象”神兽。青龙是代表东方的神兽,东方属木,色青,故日“青龙”。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长,有麟,有头角,有腿脚,能行走,能飞腾,能翻江倒海,能行云降雨。言青龙者,必然与水有关系,大青龙汤能发汗解表,与“水”关系密切,故此得名。大青龙汤来源于《伤寒论》。药物组成:麻黄(去节)12克,桂枝4克,甘草(炙)5克,杏仁(去皮、尖)6克,生姜9克,大枣(掰开)10枚,石膏(碎)20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青龙汤 《伤寒论》 发汗解表 药物组成 传说 东方
下载PDF
痛泻要方
20
作者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5年第3期71-71,共1页
痛泻要方载于《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之为“治痛泻要方”,故名“痛泻要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
关键词 痛泻要方 《景岳全书》 白术芍药散 肝脾不和 刘草窗 张景岳 常用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