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下料机械手的运动学仿真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邦 李健 +1 位作者 梁鹏 辛艳峰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6年第6期87-89,共3页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冲压线上的上下料机械手,首先详细分析了冲压上下料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及其功能,然后借助Solid Works与Adams良好的数据共享功能,把模型数据直接导入Adams中,添加相应的约束、驱动。接着在末端轴添加一个marker点,得...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冲压线上的上下料机械手,首先详细分析了冲压上下料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及其功能,然后借助Solid Works与Adams良好的数据共享功能,把模型数据直接导入Adams中,添加相应的约束、驱动。接着在末端轴添加一个marker点,得到该点的运动仿真轨迹,验证了机械手进行上下料操作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后处理得到末端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观察分析相关曲线变化趋势,以此校核上下料时的稳定性,为后续的动力学仿真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料机械手 ADAMS 运动学仿真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机械原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邦 吴靖雯 赖伟洪 《南方农机》 2021年第15期185-186,共2页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笔者针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容抽象、不生动等问题,提出将3D打印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实践证明: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 “机械原理”是机械类专业核心课程,紧密联系工程实践,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笔者针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内容抽象、不生动等问题,提出将3D打印技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实践证明: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3D打印 教学改革 创新
下载PDF
钣金件主动式与被动式液压成形仿真分析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梁鹏 李健 +1 位作者 刘邦 辛艳峰 《装备制造技术》 2017年第4期76-78,共3页
介绍先进制造成形中板液成形的两种成形方法,主动式液压成形和被动式液压成形,并分析了两种液压成形的模型结构。利用这两种成形方法对钣金件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两种成形方法的优异性,为板材液压成形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 钣金件 主动式 被动式 液压成形 DYNAFORM仿真分析
下载PDF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的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发良 刘邦 梅立雪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1期4-7,共4页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不同于矢量控制,是直接在定子坐标下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基于定子磁场定向,采用两点式Bang-Bang控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因而响应速度快。然而,在传统DTC中,由于转矩控制采用的是离...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不同于矢量控制,是直接在定子坐标下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基于定子磁场定向,采用两点式Bang-Bang控制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直接控制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因而响应速度快。然而,在传统DTC中,由于转矩控制采用的是离散的两点式Bang-Bang控制,导致转矩脉动。针对此问题,本课题组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含有零矢量的DTC,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零矢量的加入能够有效减小转矩脉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电机 DTC BANG-BANG控制 零矢量
下载PDF
创新平台下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邦 黄佳雯 郑立斌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62-66,共5页
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为例,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学科竞赛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创新设计实践平台,依托平台开展机械原理课程教学。通过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加强任课教师专业修养,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增强... 以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为例,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学科竞赛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创新设计实践平台,依托平台开展机械原理课程教学。通过优化课程教学方法,加强任课教师专业修养,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为将来继续从事本专业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学科竞赛 项目驱动 实践平台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矩形截面管件液压成形研究
6
作者 刘邦 王发良 +2 位作者 黄佳雯 董金香 何佳琪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1期145-148,共4页
液压成形的矩形截面管件由于工序较为简单、成形质量高,相比于圆形管状零件而言,具有更大的抗弯模量等优点,在汽车行业轻量化成形技术中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为了研究液压成形矩形截面零件成形规律,文章以圆形管件为研究对象。通... 液压成形的矩形截面管件由于工序较为简单、成形质量高,相比于圆形管状零件而言,具有更大的抗弯模量等优点,在汽车行业轻量化成形技术中有较大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为了研究液压成形矩形截面零件成形规律,文章以圆形管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获取成形材料的力学参数,采用万能拉伸机获取应力应变曲线,将其转化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搭建实验平台,对圆管无轴向进给液压成形实验进行研究,获取圆形管件成形的关键参数及其圆角贴合情况。采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圆管件成形过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偏差在5%以内,吻合率较高,从而验证了文章有限元模型建立与计算方法的正确性,为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截面 液压成形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关门声品质的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邦 黄佳雯 刘林根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23期111-112,共2页
为更好地评价汽车关门声品质,避免过分依赖个人主观感受,文章对汽车关门声品质开展实验研究,经过频谱分析获取声学主要指标响度以及尖锐度。通过与主观评价相互关联,建立关门声品质的评价体系,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声品质 主观评价 响度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加载路径对副车架成形结果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刘邦 《南方农机》 2022年第1期13-16,共4页
笔者以副车架加强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加载路径对成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进给采用折线加载路径的成形效果质量较好,壁厚分布较为均匀,未发现起皱、破裂现象,为副车架加强梁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副车架 加载路径 壁厚
下载PDF
某车型空调压缩机系统与发动机共振问题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邦 黄佳雯 +1 位作者 刘林根 许早龙 《南方农机》 2020年第21期109-111,共3页
针对某车型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为2800rpm时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使用LMS Test.lab测试软件对该车加速工况进行频谱分析,经过部件排查结合频谱分析发现该轰鸣问题为压缩机系统模态不足,与发动机共振导致。进而对压缩机系统进行优化,提... 针对某车型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为2800rpm时引起的车内轰鸣问题,使用LMS Test.lab测试软件对该车加速工况进行频谱分析,经过部件排查结合频谱分析发现该轰鸣问题为压缩机系统模态不足,与发动机共振导致。进而对压缩机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压缩机系统的模态,改善了车内轰鸣声,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轰鸣 模态 共振 避频 NVH
下载PDF
某车型副车架内高压预成形数值分析
10
作者 刘邦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文章以副车架为研究对象,通过CAE软件确定了弯模半径、压模尺寸。设计了6次弯曲过程,并对弯曲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未出现破损和起皱现象,成形效果较好。为副车架成形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副车架 弯模半径 数值分析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的有限元建模及模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洪新 王智森 +1 位作者 胡瑄 刘邦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9期53-54,共2页
本课题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汽轮机转子的具体尺寸结构进行一系列的简化,使其既符合力学模型的基本构造,又便于分析,不使其发生结构失真。对转子部分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模型的网格划分和模态分析,得到不同阶数下的频率值。该结果... 本课题利用ANSYS Workbench对汽轮机转子的具体尺寸结构进行一系列的简化,使其既符合力学模型的基本构造,又便于分析,不使其发生结构失真。对转子部分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模型的网格划分和模态分析,得到不同阶数下的频率值。该结果对转子的整体设计和建模思路提供参考,避免了传统研究中的费时、费力、费钱,为模态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模态分析 WORKBENCH
下载PDF
基于模态分析的汽车排气系统悬挂位置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林根 刘邦 尹若愚 《北京汽车》 2018年第5期22-24,共3页
论述了一种排气悬挂位置的优选方法,利用动力学软件分析汽车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得到模态各阶振型和各阶振型的加权求和,然后得到排气系统的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并进行比较,选取数值小的位置作为悬挂位置,使用该方法确定的悬挂位置可以... 论述了一种排气悬挂位置的优选方法,利用动力学软件分析汽车排气系统的自由模态,得到模态各阶振型和各阶振型的加权求和,然后得到排气系统的平均驱动自由度位移,并进行比较,选取数值小的位置作为悬挂位置,使用该方法确定的悬挂位置可以使排气系统在整车上有较好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管悬挂位置 模态分析 NVH性能
原文传递
关门速度对汽车声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邦 黄佳雯 刘林根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24期105-107,共3页
为解决关门力度、关门速度对主观评价影响较大的问题,了解车门关门的轻重程度对声品质心理声学指标的关系,文章通过测试分析,发现关门速度对响度影响较大,而对尖锐度影响较小,为声品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声品质 关门速度 响度 尖锐度
下载PDF
三通管内高压成形数值分析
14
作者 刘邦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第2期87-90,共4页
文章以三通管为研究对象,借助非线性有限元Dynaform开展内高压成形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线性轴向进给的情况下,成形质量较好,支管处壁厚较薄,减薄率较大,但未超出许用范围,能够为三通管的成形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三通管 数值分析 壁厚
下载PDF
半球形板件充液拉深数值模拟研究
15
作者 刘邦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4,共4页
基于半球形板件和模具的几何特征,针对36号低碳钢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建立有限元模型,设计不同参数的方案对半球形板件成形过程中的壁厚进行分析。得出摩擦系数对壁厚的影响规律以及和液室压力加载路径对壁厚的影响规律,减轻... 基于半球形板件和模具的几何特征,针对36号低碳钢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DYNAFORM)建立有限元模型,设计不同参数的方案对半球形板件成形过程中的壁厚进行分析。得出摩擦系数对壁厚的影响规律以及和液室压力加载路径对壁厚的影响规律,减轻和避免传统板件成形过程中产生的起皱和破裂等缺陷,获取了半球形板件充液拉深成形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类似的充液拉深件提供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拉深 DYNAFORM 半球形板件 壁厚
下载PDF
基于机械手悬臂的静力学分析
16
作者 刘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17期74-75,共2页
注塑机机械手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机械结构系统。在整个的机械结构系统中,机械手的主臂和副臂固定在悬臂末端上,因而悬臂结构是整个机械手承重、受力的重要部件。文章对悬臂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挠度的最大变形量,为机... 注塑机机械手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机械结构系统。在整个的机械结构系统中,机械手的主臂和副臂固定在悬臂末端上,因而悬臂结构是整个机械手承重、受力的重要部件。文章对悬臂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挠度的最大变形量,为机械手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悬臂 挠度 静力学分析
下载PDF
某车型加强梁成形仿真分析
17
作者 刘邦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4期118-120,共3页
本课题组以汽车加强梁为研究对象,借助有限元AutoForm软件对零件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下壁厚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减小摩擦系数有助于成形质量的提升,同时内压力的大小和轴向进料的多少均会对成形壁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加强梁 摩擦系数 壁厚
下载PDF
某车型发动机支撑梁增加吸振器对车内振动的改进研究
18
作者 程晓芳 刘邦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0-33,共4页
某车型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发现当发动机转速在3000-3500rpm范围内,主驾驶、副驾驶位置脚底产生明显的振动甚至会导致脚底发麻的感觉。经过客观测试分析得知该振动由发动机支撑梁的固有频率与发动机的工作频率共振导致。为此,在该车型发... 某车型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发现当发动机转速在3000-3500rpm范围内,主驾驶、副驾驶位置脚底产生明显的振动甚至会导致脚底发麻的感觉。经过客观测试分析得知该振动由发动机支撑梁的固有频率与发动机的工作频率共振导致。为此,在该车型发动机支撑梁上增加吸振器,降低单频振动峰值。对改进后的整车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测试,结果表明单频峰值降低,振动减小,提高了该车的NVH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 吸振器 单频振动 NVH性能
下载PDF
T型管内高压成形仿真分析研究
19
作者 辛艳峰 李健 +1 位作者 梁鹏 刘邦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第6期19-20,共2页
本文借助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DYNAFORM对T型管内高压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轴向进给量速率、内压力加载速率对管件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DYNAFORM T型管 内高压成形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某车型共振异响诊断与控制
20
作者 刘邦 尹若愚 刘林根 《汽车实用技术》 2019年第24期79-81,共3页
某车型在怠速和加速的工况下存在明显"呵呵"声异响,且此声音频率在加速时不发生变化。通过主观评价及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测试分析,发现由于排气歧管与右悬置被动端存在相近模态,二者模态相互激励发生共振,从而产... 某车型在怠速和加速的工况下存在明显"呵呵"声异响,且此声音频率在加速时不发生变化。通过主观评价及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测试分析,发现由于排气歧管与右悬置被动端存在相近模态,二者模态相互激励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此异响。通过更换隔振效果更好的悬置,阻断能量的传播,有效地避免了右悬置产生共振,成功消除异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响 NVH 悬置 共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