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绘画的地域性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国画家》 2003年第5期44-45,共2页
祖国新疆地处西部边陲,它在文化地理上又处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中原文化传统薄弱,另一方面,这里有13个民族,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等的相互并存,不同宗教、不同哲学和迷信体系的杂交和进步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强化,带有原始遗痕的... 祖国新疆地处西部边陲,它在文化地理上又处于中原文化的边缘地带,中原文化传统薄弱,另一方面,这里有13个民族,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等的相互并存,不同宗教、不同哲学和迷信体系的杂交和进步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强化,带有原始遗痕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延续和对现代生活的向往,落后古老的生产方式和外力作用下建立的现代工业系统的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选让 中国画 西部地区 地域性特点 审美观念 技法 艺术观念 《高原晨曲 》《塔里木之歌》
原文传递
论中国画的基因——线 被引量:1
2
作者 《国画家》 2022年第4期60-61,共2页
在中国画多元化发展的当代,中国画的价值标准和评判标准愈加复杂。与此同时,创作者求新求变,以期在创新中寻找中国画发展的新突破口,而围绕如何坚守中国画本质精神的种种讨论,也相应地成为大家关注和思考的焦点。精神的体现必然需要以... 在中国画多元化发展的当代,中国画的价值标准和评判标准愈加复杂。与此同时,创作者求新求变,以期在创新中寻找中国画发展的新突破口,而围绕如何坚守中国画本质精神的种种讨论,也相应地成为大家关注和思考的焦点。精神的体现必然需要以物质为载体。本文论中国画的基因——线,阐释了线在中国画创新与发展中的核心位置。线是中国画风格的标志,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它在忠实地复制中国画基本特征的同时,也不断地选择在适应时代的审美中生存、发展、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基因 线
原文传递
灵魂的呐喊与相拥——我与《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 被引量:1
3
作者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0,共2页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四十年前,因我画画的一技之长,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边塞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地域文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仅体验...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四十年前,因我画画的一技之长,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边塞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地域文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不仅体验到了风沙、荒漠、干旱,惯看了古城、胡杨、尸骨等生命留下的挽歌;更体味到了恶劣环境千百年来恒古不变的自然景观,与穿越历史的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木卡姆 死亡之海 古代丝绸之路 人文精神 十年 语言建构 民族音乐 人类文明进程 后世人 民族灵魂
原文传递
对西部的探索将给中国画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4
作者 《中国美术》 2015年第6期13-14,共2页
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发祥地。特别是西部广博的地域与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铸就了雄浑博大的艺术品质。宋以后文人画逐渐占据主流,与中国多民族文化拉开了距离,特别是明清以降,国事衰微,中国艺术分布上出现了严重失衡的格局... 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发祥地。特别是西部广博的地域与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铸就了雄浑博大的艺术品质。宋以后文人画逐渐占据主流,与中国多民族文化拉开了距离,特别是明清以降,国事衰微,中国艺术分布上出现了严重失衡的格局。因此,对西部民族美术的探索,正是弥补"水墨"表现力缺陷的最好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 文人画 民族文化
下载PDF
刘选让作品
5
作者 《国画家》 2005年第3期F006-F008,共3页
原文传递
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后记
6
作者 《国画家》 2009年第2期25-24,17-24,共9页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自2008年2月25日实质性地启动以来,从征集稿件到截稿,历时6个多月,共征得国内及国外工笔画作品5065件,经专家评委们初评与终评两次认真评选,评出获优秀奖作品59件,入选...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自2008年2月25日实质性地启动以来,从征集稿件到截稿,历时6个多月,共征得国内及国外工笔画作品5065件,经专家评委们初评与终评两次认真评选,评出获优秀奖作品59件,入选作品532件,共计591件。本届大展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工笔画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画大展 中国工笔画 工笔画家
原文传递
绘画艺术与审美欣赏
7
作者 《美术大观》 2002年第8期8-9,共2页
当我们在欣赏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时,往往能获得许多"画外"的审美收获,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审美境界是源自画家的精心设计和作品自身,还是观赏者主观的参与和发挥所致?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结合中... 当我们在欣赏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时,往往能获得许多"画外"的审美收获,在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审美境界是源自画家的精心设计和作品自身,还是观赏者主观的参与和发挥所致?本文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结合中国画特点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下载PDF
把握玄素 招回丹青——略谈色彩与中国画的创新
8
作者 《美术大观》 2001年第9期18-19,共2页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美术界在经历了一场躁动、困惑甚至纷乱之后,许多随波逐流的艺术家也在渐渐地沉静下来,尤其是美术界迈进20世纪90年代,人们进入了一个思考与关注期,普遍地开始对自己艺术本体语言进行着不断的锤炼和铸造.我以为...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美术界在经历了一场躁动、困惑甚至纷乱之后,许多随波逐流的艺术家也在渐渐地沉静下来,尤其是美术界迈进20世纪90年代,人们进入了一个思考与关注期,普遍地开始对自己艺术本体语言进行着不断的锤炼和铸造.我以为,这是从明清以后,对艺术语言形式第二次全面的关注时期,这无疑为后来的中国画艺术发展,诸如多样化、全方位、笔墨的、构成的、色彩的、地域特征的等等提供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与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素 明清 本体语言 工笔画 笔墨情趣 水墨为上 宣纸 手工纸 创新
下载PDF
刘选让作品·塔克拉玛干之魂
9
作者 《国画家》 2015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I0004,共5页
原文传递
把握玄素 招回丹青
10
作者 《美术之友》 2002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玄素 中国工笔画 色彩的表现 传统水墨画 水墨为上 文人画家 山水画创作 艺术创造 本体语言 后印象派
下载PDF
《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创作感言 被引量:1
11
作者 《美术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2-75,共4页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40年前,因为画画的一技之长,我被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我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不仅体验到了风沙、荒...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40年前,因为画画的一技之长,我被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我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地域文化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不仅体验到了风沙、荒漠、干旱等地理环境,惯看了古城、胡杨、尸骨等物象;更体验到了当地恶劣的生存条件,那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自然景观,以及穿越历史而来的可歌可泣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木卡姆 死亡之海 古代丝绸之路 人文精神 亘古不变 物质文化遗产 语言建构 生存条件 地域文化 人类文明进程
原文传递
刘选让绘画作品
12
作者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7-60,共4页
关键词 绘画作品 塔克拉玛干
原文传递
大道于行 唯美于心
13
作者 《风景名胜》 2011年第5期60-61,共2页
风格点评艺术当随时代。艺术作品的产生脱离不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艺术家把这一感悟加以升华,就必须把握好从生活向艺术的转化,也要把握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更要把握好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取向。只有作者内心的真切感悟,才能使其... 风格点评艺术当随时代。艺术作品的产生脱离不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艺术家把这一感悟加以升华,就必须把握好从生活向艺术的转化,也要把握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更要把握好当代人的艺术审美取向。只有作者内心的真切感悟,才能使其产生的艺术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道 唯美 现实生活 艺术作品 艺术家 审美取向 感悟 当代人
下载PDF
对西部的探索将给中国画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14
作者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7期40-40,共1页
中国绘画艺术在西部曾有过历史性的辉煌。早在六千多年前已开始形成中国西部“丝绸之路”。这条总长七千多公里的古代东西交通干道及其支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曾经不仅把火药、造纸、印刷术、丝绸与地中海带来的葡萄、石榴... 中国绘画艺术在西部曾有过历史性的辉煌。早在六千多年前已开始形成中国西部“丝绸之路”。这条总长七千多公里的古代东西交通干道及其支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曾经不仅把火药、造纸、印刷术、丝绸与地中海带来的葡萄、石榴、胡萝卜相互馈赠,而且将灿烂的黄河流域文化经波斯带到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罗马。东方文化艺术令西方人大开眼界,东方绘画中的线条与色彩所产生的艺术魅力,也使西方艺术家倾慕了多少个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西方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 线条 眼界 色彩 艺术魅力 开眼 葡萄 石榴
原文传递
刘选让作品
15
作者 《国画家》 2001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刘选让 画家 绘画艺术 中国画 艺术形式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当代作品
原文传递
香妃出塞
16
作者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香妃
原文传递
刘选让作品
17
作者 《国画家》 1999年第4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作品 中国画 美术学院 西安 副教授
原文传递
帕米尔晨曲
18
作者 《西北美术》 2004年第1期40-40,共1页
原文传递
冰山来客
19
作者 《西北美术》 2004年第1期40-40,共1页
原文传递
《塔克拉玛干之魂——十二木卡姆》创作感言
20
作者 《国画家》 2015年第4期11-11,78,共1页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四十年前,我因画画的一技之长.被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边塞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的地域特征与人文精神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 也许是命运的召唤,四十年前,我因画画的一技之长.被特征入伍.踏上了西去边塞新疆的征途。数十年来.对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新疆的地域特征与人文精神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足迹遍布老百姓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十二木卡姆 感言 创作 人文精神 地域特征 丝绸之路 老百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