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严治党视角下的“个人干净”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
文摘
践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不仅是对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出的新要求,更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提出的新要求。"个人干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继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真正做到真正"个人干净",关键是党员干部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
关键词
三严三实
个人干净
传统美德
优良传统
不想腐
-
分类号
D261.2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定位与生生——试评《系辞上传》的基本观念
- 2
-
-
作者
陶杰
刘轶飚
-
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5-6,共2页
-
文摘
《周易·系辞传》是中华文化轴心时期重要的哲学文献。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系辞上传》集中地阐述了“位”与“生”这两个主要观念。其中“位”的观念奠基于“分”,由天地之“分”而后有人伦物理之“分”,从而也奠定了“礼”作为人伦秩序的观念基础;而“生”的观念则主要奠定了中国古典形而上学宇宙论的基本框架。
-
关键词
系辞上传
位
分
礼
生
形而上学
-
分类号
B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追问《存在与时间》的时间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
出处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61-62,共2页
-
文摘
人们一直认为海德格尔的死亡观是奇特的,它的奇特之处在于,按照通常的观点,人有死,因而人实际上没有将来。但是海德格尔却认为,正是因为人(Dasein)有死,人才有将来。文本将谈海德格尔的时间,这是《存在与时间》中的最大的难点,也是最难以把握的地方。很多的专家、学者都认为,不是我们无法理解时间,而是海德格尔他自己没有讲清楚,或者是他没有想清楚。应该说,在《存在与时间》中,时间的问题也并没有彻底地解决。本文主要谈谈对时间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时间性
操心
将来
绽出
-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4
-
-
作者
刘轶飚
李卫宁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35-38,共4页
-
文摘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我们党90年的伟大成就进行了全面概括,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其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论述是一个全新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社会转型期是制度完善的大好时机,同时要针对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来完善制度。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建设
完善
转型期
社会问题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建设经验
- 5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21年第10期42-44,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党的建设"五加二"总体布局。这一总体布局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回归了制度建设的内在规律性,为保证党内权力科学有序运行、全面优化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执政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纵向深化和逐步推进,需要进一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方面业已取得一些新进展,党内法规制度作为管党治党的有力武器和战略支撑,在党的建设实践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建设
内在规律性
党内法规建设
全面从严治党
党内政治生态
党内法规制度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加强理论武装与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
- 6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
出处
《创造》
2017年第3期14-15,共2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的体制机制。2017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
-
关键词
领导干部交流
总开关
理论学习
党员干部
干部队伍
领导干部素质
解放思想
思想解放
干部教育
干部考核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
- 7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第1期23-24,共2页
-
文摘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理论教育作出系统论述。会议提出要研究回答好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如何看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十三个如何”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涉及基本原理,又涉及现实生活,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真理性
科学认识
党校工作会议
“普世价值”
党风廉政建设
反腐败斗争
深层次问题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倾听寂静之音
- 8
-
-
作者
刘轶飚
陶杰
-
机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11-12,共2页
-
文摘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认为,谈论不是人的语言,而是自然的语言。他认为语言的本质不可能是任何语言性的东西。道说(Sagen)意味着:显示,让显现,让看和听。这是一种自然事物的显示,是自然之音的鸣唱。大地才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我们的有声语言乃是来自于自然的寂静之音。
-
关键词
海德格尔
语言观
道说
语言
-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提高哲学素养需弄清几个问题
- 9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16年第3期37-38,共2页
-
文摘
哲学是人类智慧之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是党员和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部提高哲学素养,需要搞清楚一些基本问题。
-
关键词
哲学素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自然观
领导干部
智慧之学
思想武器
思想原则
思想方法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新思考
- 10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
出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
文摘
在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本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几点哲学新思考。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特色
道路
信心
哲学诠释
-
分类号
D61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谈对《存在与时间》中几对哲学范畴的认识
- 11
-
-
作者
杨佳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6期68-69,89,共3页
-
文摘
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是一部没有完成的著作,这部著作让我们领略到了海氏哲学的独特魅力。其书中的极具特色的哲学范畴更是独具匠心,让人思考不断,这些哲学范畴就犹如路标,不仅是通往海氏哲学光亮之地不可回避之处,更是我们理解其哲学思想的关键所在。
-
关键词
终结
死亡
常人
畏
-
Keywords
end
death
ordinary people
fear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刘轶飚
潘科
-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6-17,共2页
-
文摘
人的本质 ,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在今天全社会都在强调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 ,再一次全面准确地认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 ,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
思想
-
分类号
A811.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增强高校哲学共同课教学效果的几种方法
- 13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克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增强高校哲学共同课教学效果的方法有多种,如利用插图教学,利用漫画教学,利用古诗教学,利用数据教学,利用音乐教学,利用趣事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我们完全可以使高校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
关键词
高校
哲学共同课
教学效果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 14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8,共2页
-
文摘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准确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集中全党的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并在党的十六大上,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写入党章予以确认。所以,正确分析“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及历史地位,对于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
-
关键词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形成
历史地位
-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从小学德育状况谈中师政治课教改
- 15
-
-
作者
黄依群
刘轶飚
-
机构
齐齐哈尔市师范学校
-
出处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37-137,139,共2页
-
文摘
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是为小学输送德才兼备的师资人才 ,中师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以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需要为依据。
-
关键词
德育
政治课
教学改革
中师
人才培养
小学教育
思想素质
业务素质
-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析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齐齐哈尔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克山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16-116,共1页
-
文摘
在欧洲哲学发展史上,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使18世纪成为主要是法国 人的世纪”。这是唯物主义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
-
关键词
18世纪
法国
唯物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反映论
无神论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提高基层党建质量的哲学向度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刘轶飚
-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
-
出处
《社会主义论坛》
2020年第10期47-47,共1页
-
文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因此,质量强党,基层是关键。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命题,指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是质和量的统一。质与量是表征事物的两种基本规定性的哲学范畴,基层党建质量也是质与量的统一。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报告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党的基层组织
战斗堡垒
基层党建
社会基层组织
基本规定性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创新是“三个代表”的灵魂
- 18
-
-
作者
潘科
刘轶飚
-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活力》
2004年第1期33-33,共1页
-
文摘
1.“三个代表”是实践手段的创新。从生产手段看,江泽民同志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要求,并在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体制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跟上时代,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从文化手段看。
-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先进性
指导思想
党建理论
纲领性文件
十六大精神
创新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政治学]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 19
-
-
作者
刘轶飚
杨佳
-
机构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克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146-146,共1页
-
文摘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它提倡以人和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中心任务是打破封建桎梏。
-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世俗文化
人性论
人道主义
资产阶级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J0
[艺术—艺术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