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登革热疫情防控与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 被引量:331
1
作者 孟凤霞 王义冠 +1 位作者 冯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10,共7页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蚊传病毒病,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数患者的症状与流感类似。目前,重症登革热正困扰着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该病是导致这些区域儿童住院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媒介蚊虫控制是登革热控制的唯一有效途径。该病的发生...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蚊传病毒病,发生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数患者的症状与流感类似。目前,重症登革热正困扰着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该病是导致这些区域儿童住院和死亡的首要因素。媒介蚊虫控制是登革热控制的唯一有效途径。该病的发生特点是传播迅猛、发病率高、人群普遍易感。目前,我国广泛存在登革热媒介伊蚊,由于经济快速发展,人员交流和货物流通频繁,气候变暖,加之周边国家登革热高发等原因,处于登革热发生高峰期。在登革热疫情处置中,各地都积累了自己的疫情处置经验、对面临的一系列亟待解决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登革热媒介控制经验的收集和整理,结合多年疫情处置的实践与思考,在登革热流行特点、媒介伊蚊控制技术、杀虫剂使用情况、抗药性产生现状、媒介伊蚊的综合治理和国内外的防控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综述,供登革热疫情处置及其媒介伊蚊的预防控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白纹伊蚊 埃及伊蚊 杀虫剂 抗药性 综合治理
原文传递
我国登革热流行新趋势、防控挑战及策略分析 被引量:146
2
作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6,共6页
登革热是全球和我国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其防控形势及挑战日益严峻,对我国人群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19年我国登革热报告病例空间分布显著扩大,达到前所未有水平。针对该病的特异性和普适性防控策略和措施,亟待各地区因地... 登革热是全球和我国最严重的蚊媒传染病,其防控形势及挑战日益严峻,对我国人群健康和国家生物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019年我国登革热报告病例空间分布显著扩大,达到前所未有水平。针对该病的特异性和普适性防控策略和措施,亟待各地区因地制宜研究、贯彻和落实。在媒介伊蚊和病例监测的基础上,结合气象资料、环境因素、人口数据等,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及预测预警,因地制宜地采取可持续控制策略和措施。该文针对2019年我国登革热流行形势及未来防控挑战及策略进行论述,为我国各地区登革热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趋势 防控策略
原文传递
新时代媒介生物传染病形势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140
3
作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6,11,共7页
媒介生物传染病在全球传染病负担中占比较高,构成严重公共卫生挑战。新时代该类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对其控制的不可持续性,直接或间接驱动了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导致新发和再发及输入和本地... 媒介生物传染病在全球传染病负担中占比较高,构成严重公共卫生挑战。新时代该类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及自然和社会因素对其控制的不可持续性,直接或间接驱动了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导致新发和再发及输入和本地媒介生物传染病(简称"双重风险和负担")。"全球病媒控制对策2017-2030"基于综合治理的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为全球各地媒介生物传染病防"双重风险和负担"提供了解决路径,亟待各成员国因地制宜地贯彻落实。该文针对新时代媒介生物传染病流行态势及全球最新媒介生物防控策略进行评述,为该类传染病科学精准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物传染病 媒介生物 形势 防控对策
原文传递
白纹伊蚊的全球分布及扩散趋势 被引量:108
4
作者 杨舒然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白纹伊蚊,亦称"亚洲虎蚊",是我国常见蚊种之一;它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近年来,白纹伊蚊已从起源地亚洲扩散至全球70多个国家,成为过去20年间全球扩散速度最快的100种物种之一。白纹伊蚊的迁移和扩散已... 白纹伊蚊,亦称"亚洲虎蚊",是我国常见蚊种之一;它是一种重要的病毒媒介,可以传播多种病原体。近年来,白纹伊蚊已从起源地亚洲扩散至全球70多个国家,成为过去20年间全球扩散速度最快的100种物种之一。白纹伊蚊的迁移和扩散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现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对白纹伊蚊的全球分布和扩散趋势进行综述,并探讨白纹伊蚊扩散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分布 扩散 影响 措施
原文传递
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现状分析及展望 被引量:101
5
作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09-113,126,共6页
我国丰富的气候条件、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性的病原、宿主动物和病媒生物,导致病媒传播疾病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对我国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是病媒传播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根本措施。20世纪之前,鉴于人类对... 我国丰富的气候条件、地理景观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性的病原、宿主动物和病媒生物,导致病媒传播疾病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对我国人群健康造成极大危害。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是病媒传播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根本措施。20世纪之前,鉴于人类对病媒生物认识不足,致使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相对迟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病媒生物监测与控制得到重视和加强,但也走过一些弯路[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监测 控制 策略
原文传递
2006-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7
6
作者 李贵昌 栗冬梅 +5 位作者 李焱 岳玉娟 小波 郭玉红 鲁亮 《疾病监测》 CAS 2018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目的了解2006-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为其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6-2016年恙虫病病例报告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我国恙虫病病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确诊病例仅占4.50%。2006-... 目的了解2006-2016年我国恙虫病流行特征,为其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6-2016年恙虫病病例报告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我国恙虫病病例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确诊病例仅占4.50%。2006-2016年恙虫病发病县(区)数量增加了3.15倍,发病数增加了15.41倍。南方地区流行高峰期为6-10月,北方地区为10-11月。男女性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6.73%和53.27%,农民占73.58%,0~6岁学龄前儿童和中老年人所占比例高。结论我国恙虫病发病数上升趋势明显,南、北方地区发病高峰季节不同,应重点在农村地区进行防治,加强恙虫病诊断技术和传播媒介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 恙螨 病例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探索中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之路 被引量:55
7
作者 孟凤霞 +1 位作者 鲁亮 汪诚信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1-264,共4页
关键词 病媒生物 中国 法定报告传染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肾综合征出血热 地方性斑疹伤寒 控制 钩端螺旋体病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下载PDF
广东省潮州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 被引量:58
8
作者 王义冠 师灿南 +6 位作者 林国松 少群 杜光文 宋铁 蔡钟贤 孟凤霞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了解2015年广东省潮州市登革热疫情暴发期间,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当地蚊虫的防控及登革热疫情处理提供依据。方法疫情处置时,广泛采集潮州市不同区域的白纹伊蚊,并标记采集地点,记录采集试虫数... 目的了解2015年广东省潮州市登革热疫情暴发期间,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当地蚊虫的防控及登革热疫情处理提供依据。方法疫情处置时,广泛采集潮州市不同区域的白纹伊蚊,并标记采集地点,记录采集试虫数量、虫态等信息。按照《全国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试行)方案:第2部分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采用WHO推荐的蚊虫抗药性生物学测定方法,即成蚊采用接触筒法,幼虫采用浸渍法;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推荐的敏感试虫为参考品系,分别测定成蚊和幼虫的抗药性,判断抗性程度。结果潮州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双硫磷4种常用杀虫剂的LC50分别为0.092 8、2.047 5、0.055 2和0.007 3 mg/L,为参考品系的232.0、1 023.8、61.3和4.6倍。成蚊接触3%氯菊酯药膜1 h后,24 h的死亡率为66.67%,表明成蚊已经产生抗药性;而对1.8%氯氟氰菊酯、0.1%溴氰菊酯、3%高效氯氰菊酯和0.44%马拉硫磷药膜接触1 h后的24 h死亡率分别为86.96%、95.12%、82.50%和91.43%,表现为可疑抗性,对0.18%杀螟硫磷、0.6%敌敌畏和0.06%残杀威均表现为敏感(接触1 h后,24 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潮州市白纹伊蚊幼虫对测试的杀虫剂均产生了抗药性,尤其是对拟除虫菊酯类,而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敏感或产生低抗;成蚊对氯菊酯产生抗药性,对溴氰菊酯等抗性程度需进一步确定。应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市 登革热 白纹伊蚊 抗药性 生物学测定
原文传递
媒介按蚊防控:中国疟疾消除的关键措施 被引量:56
9
作者 小波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急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就全球特别是我国疟疾的流行形势、主要疟疾媒介按蚊种类及分布...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虫媒传染病,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与艾滋病、结核病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急需控制的三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就全球特别是我国疟疾的流行形势、主要疟疾媒介按蚊种类及分布特点、疟疾消除任务提出的背景、疟疾防治的主要内容及方法进行概括,强调了媒介生物监测与控制是疟疾消除不可取代的必要工具,并对当前消除疟疾媒介按蚊控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挑战及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做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关键环节 媒介按蚊 预防控制
原文传递
中国重要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 被引量:55
10
作者 孟凤霞 樊景春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自然灾害发生和病媒生物泛滥时,开展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是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措施。该文主要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目前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开展应急监测与控制工... 在媒介生物性传染病暴发、自然灾害发生和病媒生物泛滥时,开展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是应对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措施。该文主要从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和意义、我国目前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开展应急监测与控制工作的基础和要点、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我国重要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应急监测 应急控制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影响 被引量:54
11
作者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3年第1期1-7,12,共8页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对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潜在影响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笔者收集整理了现有相关文献,概述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和气象因素对媒介生物数量和地理分布、病原体生长发育和主要媒介生物性传...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对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潜在影响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笔者收集整理了现有相关文献,概述了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和气象因素对媒介生物数量和地理分布、病原体生长发育和主要媒介生物性传染病传播的影响。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全球范围内及我国部分地区温度、湿度、降水和风速等气候因子的变异和变化对主要媒介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暴发有着显著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气候变化和媒传疾病分布及传播机制改变的关系非常复杂。另外,部分研究结果仍存在空间不一致性,因此需要未来更多的相关研究为适应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媒介生物性传染病
下载PDF
2006—2013年中国19省白纹伊蚊监测数据分析 被引量:52
12
作者 吴海霞 +3 位作者 小波 鲁亮 郭玉红 岳玉娟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19个省病媒生物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为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3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中诱蚊灯法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环境监测的白纹伊蚊数据,按监测点所在... 目的了解我国19个省病媒生物监测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趋势,为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3年全国病媒生物监测系统中诱蚊灯法在居民区、公园、医院、农户、牲畜棚环境监测的白纹伊蚊数据,按监测点所在温度带、降水带,进行不同监测生境、月份、年份和温度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全国白纹伊蚊总密度为0.036只/(灯·h)。不同生境白纹伊蚊平均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牲畜棚和农户环境中白纹伊蚊密度较高,且都是7月密度最高,而公园、医院和居民区7—8月密度均较高;白纹伊蚊密度最高年份为2006年,其后密度明显下降,2010年和2013年略有回升。不同温度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带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达0.091只/(灯·h),其后依次为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监测点未监测到白纹伊蚊;暖温带的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晚于亚热带的7月;热带的白纹伊蚊密度全年有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热带地区白纹伊蚊密度2010—2012年出现明显的上升。不同降水带中,发现白纹伊蚊分布的3个降水带白纹伊蚊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降水量400~800 mm区域的白纹伊蚊密度最高,达13.89只/(灯·h),其后依次为800~1600 mm、〉1600 mm区域,〈400 mm区域未发现白纹伊蚊;不同降水带中白纹伊蚊密度全年均呈单峰曲线,年均降水量400~800 mm区域白纹伊蚊密度全年最高峰出现在9月,800~1600 mm区域密度最高峰出现在8月,〉1600 mm区域6—11月密度均较高;〉1600 mm区域密度在2008年后一直缓慢上升。结论不同监测环境、温度带、降水带、月份、年份的白纹伊蚊密度存在差异,提示在白纹伊蚊及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上不同的生境、温度带(地区)、月份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监测 生境 温度带 降水带
原文传递
2006-2015年我国蚊虫监测报告 被引量:52
13
作者 吴海霞 鲁亮 +2 位作者 孟凤霞 郭玉红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09-415,共7页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蚊虫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传播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科学有效防控病媒生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蚊虫数据,分析蚊虫种类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 目的了解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蚊虫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传播疾病的风险评估和科学有效防控病媒生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2015年我国病媒生物监测国家级监测点蚊虫数据,分析蚊虫种类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不同省份蚊虫密度差异及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2006-2015年捕获蚊虫中淡色(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两者构成比达84.37%,各监测点均未捕获到大劣按蚊;淡色(致倦)库蚊密度最高,达0.66只/(灯·h),其次是三带喙库蚊为0.32只/(灯·h),捕获蚊虫总密度在2006-2013年间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但2013年后密度开始逐渐上升;牲畜棚环境蚊虫密度最高,其次为农户,各蚊种均在牲畜棚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密度在各环境相差不大;各监测省份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密度最高,达4.12只/(灯·h),其次是江苏省,为3.59只/(灯·h);各监测点捕获蚊虫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曲线,7月密度最高,白纹伊蚊在城镇环境(居民区、公园、医院)高峰期可持续至9月。结论我国人居及周边环境中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是优势蚊种;蚊虫密度在2013年后有所回升,要加强防制;农村环境蚊虫密度较高,特别是牲畜棚是各类蚊虫的重要来源地,要加强此类环境蚊虫的防制;总体上7月是我国蚊虫活动的高峰期,但不同环境、不同种类蚊虫活动高峰可提前至6月,也可推迟至9月,要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启动、适时结束控制病媒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监测 构成比 环境类型 季节消长
原文传递
2006-2018年中国大陆恙虫病高发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0
14
作者 岳玉娟 王玉姣 +3 位作者 李贵昌 李兴洲 王君 《疾病监测》 CAS 2020年第4期301-306,共6页
目的分析与比较2006-2018年中国大陆恙虫病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空间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比较高发区恙虫病流行特征。结果将12个恙虫病发病重点省份划分为北区、西南区和南区。2006-2018年研究区内共有恙虫病病例146653例... 目的分析与比较2006-2018年中国大陆恙虫病高发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空间分析及统计学方法分析与比较高发区恙虫病流行特征。结果将12个恙虫病发病重点省份划分为北区、西南区和南区。2006-2018年研究区内共有恙虫病病例146653例。北区和西南区恙虫病疫情呈单峰分布,分别集中在10-11月和7-10月;而南区呈双峰分布,集中在5-12月。北区恙虫病病例数先增长再回落,2010年以后安徽省病例数较多,江苏省发病区(县)数较高。西南区和南区恙虫病病例数和发病区(县)数均持续增长,其中西南区以云南省恙虫病病例数增长最快,2018年病例数是2006年的28.91倍,南区以广东省恙虫病疫情最为严重,2018年病例数是2006年的17.11倍,累计发病区(县)数高达139个。恙虫病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特征,北区病例集中在安徽北部、山东中南部、江苏东北部;西南区病例广泛分布于云南省以及四川省的东部和南部;南区则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东部等地区。各高发区发病数男少女多,发病均以41~50、51~60和61~70岁年龄组居多,其中西南区0~10岁年龄组儿童比例也较高。各高发区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西南区散居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我国大陆地区不同恙虫病高发区流行特征存在差异,应在不同发病高峰季节对重点人群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来降低恙虫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流行特征 高发区
原文传递
媒介生物控制面临的挑战与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 被引量:49
15
作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病媒生物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对尚无有效疫苗控制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一个非常重要的防控手段,也是预防绝大多数媒介生物性疾病如疟疾等病原体传播的主要措施... 病媒生物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在世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对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特别是对尚无有效疫苗控制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一个非常重要的防控手段,也是预防绝大多数媒介生物性疾病如疟疾等病原体传播的主要措施。尽管目前许多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在一些地区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类与病媒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之间的斗争却无丝毫减弱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媒生物 可持续控制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技术在青海海东地区小型兽类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9
16
作者 马英 李海龙 +1 位作者 鲁亮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为弥补传统形态分类方法的不足,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本研究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了青海省海东地区3目6科14属18种110只小型兽类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所测COI基因序列可知:种内遗传距离≤3%,种间遗传距离... 为弥补传统形态分类方法的不足,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本研究用DNA条形码技术检测了青海省海东地区3目6科14属18种110只小型兽类的COI基因部分序列。分析所测COI基因序列可知:种内遗传距离≤3%,种间遗传距离5-10%,属间遗传距离12-19%,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NJ树显示同种个体聚为有很高支持度的单一分支。有6个个体(4只黄胸鼠、2只小家鼠)在现场鉴定中被误定为其他种类。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条形码技术能纠正形态学鉴定中的错误,也说明动物线粒体COI基因是一个有效的DNA条形码标准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小兽 COI基因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中国媒介生物传染病的影响及应对——重大研究发现及未来研究建议 被引量:46
17
作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共11页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疾病流行产生影响,严重威胁人群健康。该文基于目前研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媒介生物及其传染病的影响,发现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媒介生物种群数量、密度、分布以及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时...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媒介生物及其传播疾病流行产生影响,严重威胁人群健康。该文基于目前研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我国媒介生物及其传染病的影响,发现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媒介生物种群数量、密度、分布以及媒介生物传染病的时空动态、流行频率和强度等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存在时空异质性。气候变化驱动我国登革热等媒介生物传染病流行区向西向北显著扩展、流行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且随着气候继续变暖未来流行强度和风险人群将加速增加。针对气候变化等导致的媒介生物传染病新挑战,开展的适应性策略和措施研究,提供了“自上而下”行政干预和“自下而上”社区媒介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应对方案。基于媒介生物可持续控制策略的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媒控制对策2017-2030”,对媒介生物传染病防控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未来,我国亟待在该策略指引下,加强经费投入,注重高端人才培养,完善针对气候变化的媒介生物及相关疾病监测系统,加强风险评估、预测预警、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研究,为有效应对气候敏感媒介生物传染病新挑战,保护脆弱人群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持续创新的精准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媒介生物 传染病 应对 研究
原文传递
云南省不同环境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情况的研究 被引量:43
18
作者 栗冬梅 俞东征 +1 位作者 龚正达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34-937,共4页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状况。方法 对2003年6~7月在云南省3种不同气候类型共5个县、市不同生境中捕获的鼠形动物采集股动脉血,用含5%去纤维兔血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置于35℃含5%CO_2培养箱...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环境和气候条件下鼠形动物巴尔通体感染状况。方法 对2003年6~7月在云南省3种不同气候类型共5个县、市不同生境中捕获的鼠形动物采集股动脉血,用含5%去纤维兔血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置于35℃含5%CO_2培养箱中分离培养巴尔通体,疑似菌落用巴尔通体属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特异基因片段,电泳图中出现目标带即判断为阳性菌株。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278只,接种鼠血标本176份,共检获巴尔通体疑似菌株79份,经PCR证实69份为巴尔通体。6种被检动物中有4种动物检出巴尔通体,感染鼠分属于家鼠属、绒鼠属、小鼠属。总检动物巴尔通体分离率为39.2%;其中以黄胸鼠分离率最高为42.0%。除大理市外,剑川、祥云、云龙和云县等县捕获的鼠类标本均分离到巴尔通体,鼠类生境涉及室内、庭院、溪场灌木丛、山地灌木丛,跨越暖温带季风气候、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河谷少雨气候三种气候类型。结论 研究再次证实云南鼠类宿主,特别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家栖鼠类巴尔通体感染率较高;巴尔通体在多种鼠类、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中均有分布,呈现出对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具有广泛适应性及宿主多样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通体感染 鼠形动物 鼠类 分离率 宿主 不同生境 黄胸鼠 灌木 北亚热带 南亚热带
原文传递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对人类福祉影响的新认知 被引量:43
19
作者 张存杰 黄大鹏 +1 位作者 昌义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6-250,共5页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Ⅱ)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人类安全、生计与贫困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给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增添了额外的负担,与...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Ⅱ)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人类安全、生计与贫困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给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增添了额外的负担,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增大。21世纪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加剧现有健康问题,增加人类的迁徙,放大冲突的驱动因素的影响,对许多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造成不利影响,给小岛国和有很长海岸线国家的领土完整带来风险;整个21世纪,气候变化将减缓经济增长,进一步威胁粮食安全,使减贫更为困难,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与适应 人类健康 人类安全 生计与贫困
下载PDF
2018年全国媒介蚊虫监测报告 被引量:42
20
作者 郭玉红 吴海霞 +7 位作者 小波 岳玉娟 任东升 赵宁 李贵昌 宋秀平 鲁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分析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蚊媒监测资料,了解蚊媒构成、分布、密度变化等,为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提供基础资料,为媒介蚊虫防制提供指导。方法 2018年,采用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布雷图指数(BI)法、勺捕法、路径法采集... 目的分析2018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蚊媒监测资料,了解蚊媒构成、分布、密度变化等,为蚊媒传染病流行风险提供基础资料,为媒介蚊虫防制提供指导。方法 2018年,采用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布雷图指数(BI)法、勺捕法、路径法采集蚊虫并记录采集数量,收集31个省级单位90个国家级监测点2018年全年蚊媒监测数据,利用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我国居民区蚊虫种类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主,占捕获总数的60.25%,其他依次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分别占21.64%、7.19%、2.61%和0.23%;各类生境中,以牲畜棚中的蚊密度最高,达31.96只/(灯·夜),其次为养殖场和农户,分别为13.08和11.32只/(灯·夜),公园、医院、居民区蚊密度相对较低;成蚊密度4-5月开始上升,6-9月保持在高位,10月下降,幼蚊密度上升略早于成蚊;双层叠帐法在各类生境中均捕获数量较多的白纹伊蚊,特别是6-9月蚊密度较高;BI法结果显示,农村自然村BI值最高(22.04)。结论 2018年全国蚊虫监测数据提示,我国居民区具有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等蚊媒疾病流行风险;养殖场蚊密度远低于牲畜棚,集约饲养是一种抑制蚊虫孳生的重要方式;蚊虫高峰活动期在6-9月,但在早期的调查中即有阳性水体,提示应及早开展蚊媒防控;农村自然村蚊密度高,存在蚊媒疾病传播风险。建议各监测点持续加强蚊媒监测工作,为靶标蚊虫的控制,为蚊媒疾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蚊虫 监测 种群构成 防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