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蛹虫草液体发酵产多糖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朋肖 魏薇 +2 位作者 赵国柱 何湘伟 《菌物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04-311,共8页
多糖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产生的重要活性成分。为提高其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轮换法、方差分析、正交试验对蛹虫草菌株YCC-H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适初始pH为5,最适葡萄糖浓度... 多糖是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产生的重要活性成分。为提高其液体发酵胞外多糖的产量,通过单因素轮换法、方差分析、正交试验对蛹虫草菌株YCC-H产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适初始pH为5,最适葡萄糖浓度(质量分数)为6%,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最适装液量为80 mL/250 mL,最适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2%;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变化较大;通过方差分析及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结果显示:装液量(A)、氮源(B)、接种量(C)对蛹虫草产胞外多糖影响程度为B>A>C,最佳条件组合为A_(2)B_(3)C_(2),即装液量80 mL/250 mL、酵母膏为唯一氮源、接种量(体积分数)为12%,其余因素选择单因素中最佳水平。经验证,该菌株合成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达247.06 mg/L,较未优化前胞外多糖的产量23.67 mg/L提高了9.4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液体发酵 胞外多糖 条件优化
原文传递
曲霉属的现代分类命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雨森 +2 位作者 陈娟 孙炳达 赵国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曲霉属真菌的利用及发现命名历史悠久,分类体系不断变化,2011年7月通过的《国际藻类、菌物、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定了“一种真菌一个名称”条款在2013年1月1日生效,改变了原先真菌物种可以多名称,有性型优先代表全型的规则,... 曲霉属真菌的利用及发现命名历史悠久,分类体系不断变化,2011年7月通过的《国际藻类、菌物、植物命名法规》(墨尔本法规),规定了“一种真菌一个名称”条款在2013年1月1日生效,改变了原先真菌物种可以多名称,有性型优先代表全型的规则,对曲霉分类命名影响巨大。目前,国际上对曲霉属及相关的属种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分类修订,更注重分子系统发育结果,推荐的曲霉标准现代多相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一、分子生物学测定通用DNA分子条形码ITS序列及特定的第二条形码基因(钙调蛋白,β-微管蛋白及RNA聚合酶II第二大亚基等);二、形态学特征(基物、标准培养基、培养条件、菌落、分生孢子头、子囊孢子等);三、代谢物谱(extrolite)分析(毒素、酶、有机酸、抗生素及其他次级代谢产物等)。新分类系统形成的曲霉属现代分类保留Aspergillus 为代表曲霉属唯一合法的名称,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为模式种,属下包含6个亚属,27个组,75个系/族,446个接受种,原有性型属种(名称)据系统发育关系被废除、组合或独立。本文总结了曲霉分类历史,重点阐述墨尔本法规影响下曲霉属的修订变化、现代的分类系统、全基因组分析技术在曲霉研究中的应用,及我国曲霉属的研究现状及建议等,旨在为规范曲霉的分类、命名、合法名称的使用及曲霉真菌和基因资源挖掘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囊菌属 有性型 多相分类 分子系统发育 子囊菌门 全基因组分析
下载PDF
优良性状蚕蛹虫草的筛选及高产虫草素液态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朋肖 马婕馨 +2 位作者 赵国柱 何湘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46-3057,共12页
蛹虫草是重要的食药用真菌,虫草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菌、降血糖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功效。蛹虫草菌株间的形态及环境条件差异,对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虫草素产生影响显著。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6株蛹虫草菌株(YCC-B、YCC-C、YCC-... 蛹虫草是重要的食药用真菌,虫草素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在抗肿瘤、抗菌、降血糖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功效。蛹虫草菌株间的形态及环境条件差异,对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虫草素产生影响显著。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6株蛹虫草菌株(YCC-B、YCC-C、YCC-H、YCC-W、YCC-Y、CGMCC3.4655),从蚕蛹体培养子实体性状,液体发酵条件(培养天数、培养方式、外源金属离子等)和传代稳定性等方面筛选优良性状菌株,提高其发酵合成虫草素的能力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蛹虫草菌株YCC-W在蚕蛹子实体出草及菌体液体发酵产虫草素上综合表现优良,传代稳定;液体发酵培养基中添加外源金属离子Mn2+作为酶的辅基,可以促进虫草素合成;采用振荡-静置相结合的混合发酵培养方式,可以避免单纯振荡培养溶氧量大、菌丝体生长旺盛,而虫草素产生不佳的问题。先振荡培养3d后静置培养至25d时,菌株YCC-W合成虫草素含量最高,可达(874.13±24.25)μg/mL,且稳定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发菌种及扩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活性产物 腺苷 传代培养
原文传递
虫草素的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苏 马婕馨 +1 位作者 赵国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4,共8页
虫草素为蛹虫草等食药保健品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进一步评价分析虫草素的抑菌活性及机理,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圈实验测定、扫描电镜观察虫草素对6种常见细菌的抑菌谱及效果,测定供试菌的生长曲线、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和菌体形态变化... 虫草素为蛹虫草等食药保健品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进一步评价分析虫草素的抑菌活性及机理,通过最低抑菌浓度及抑菌圈实验测定、扫描电镜观察虫草素对6种常见细菌的抑菌谱及效果,测定供试菌的生长曲线、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和菌体形态变化,分析虫草素抑制菌体生长及破坏细胞结构机理。结果表明,在溶解度范围内虫草素对3种G~+菌有明显抑菌效果,而对3种G~-菌无明显抑菌效果。生长测定及电镜观察发现经虫草素处理后供试G~+菌菌体形态严重受损,胞内紫外吸收物质外泄,细菌生长进程受阻;而部分供试G~-菌菌体表面有轻微破损并伴随少量内容物泄露,但细菌生长进程不受影响。虫草素具有一定的抑菌选择性,更易破坏G~+菌的壁膜系统起到抑菌作用,对G~-菌整体生长进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最低抑菌浓度 抑菌圈 生长曲线 菌体形态 抑菌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