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顾悦
刘莉
侠
+4 位作者
杨明珍
曾庆曙
黄震琪
吴炜
安福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
目的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给予100 ng/d的1,25-二羟维生素D3,正常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经腹腔及尾静脉注射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记录体重并采血,测量血小板计数,评价出血倾向。2周后处死小鼠并解剖,取骨髓涂片,镜下计数巨核细胞。从多方面评估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注射第10天开始,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小鼠进食量开始明显增加,精神和反应逐渐恢复;体重、血小板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出血倾向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产板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高,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低,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在一般情况的改善、体重及血小板数的上升、出血倾向的降低和促进骨髓血小板生成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动物模型
1
25-二羟维生素D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D34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莉
侠
杨明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CD34表达与其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亚型APL中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并获得系统治疗的64例急性早幼...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CD34表达与其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亚型APL中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并获得系统治疗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抗原表达与临床特点间的关系,并采用χ2检验及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34+患者12例(18.8%),高表达于PML/RARα-S型患者(9/19,47.4%),且常与CD2+、HLA-DR+共表达(7/13,53.8%对5/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与低完全缓解(CR)率密切相关(P<0.05)。WBC<10×109/L组、CD34-组的总体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高于WBC≥10×109/L组、CD34+组,L型组、CD2+组EFS率显著高于S型组、C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型与S型组、CD2+组与CD2-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D34免疫表型分析可以区分不同生物学特性及具有不同预后的APL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D34
PML/RAR
α融合基因
原文传递
题名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顾悦
刘莉
侠
杨明珍
曾庆曙
黄震琪
吴炜
安福润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出处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74-1578,共5页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1208085MH154)
文摘
目的观察并分析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4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模型组经腹腔给予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治疗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经尾静脉注射给予100 ng/d的1,25-二羟维生素D3,正常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经腹腔及尾静脉注射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记录体重并采血,测量血小板计数,评价出血倾向。2周后处死小鼠并解剖,取骨髓涂片,镜下计数巨核细胞。从多方面评估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注射第10天开始,1,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组小鼠进食量开始明显增加,精神和反应逐渐恢复;体重、血小板数较模型组明显上升(P<0.05);出血倾向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产板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高,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巨核细胞数较模型组低,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对模型小鼠在一般情况的改善、体重及血小板数的上升、出血倾向的降低和促进骨髓血小板生成等方面表现出一定影响。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动物模型
1
25-二羟维生素D3
Keywords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animal model
1
25-dihydroxyvitamin D3
分类号
R558.2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D34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莉
侠
杨明珍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出处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99-602,共4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 6 3计划)项目(2012AA02A505)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的CD34表达与其临床特点、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亚型APL中表达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0月收治并获得系统治疗的6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抗原表达与临床特点间的关系,并采用χ2检验及Log-Rank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34+患者12例(18.8%),高表达于PML/RARα-S型患者(9/19,47.4%),且常与CD2+、HLA-DR+共表达(7/13,53.8%对5/8,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4+与低完全缓解(CR)率密切相关(P<0.05)。WBC<10×109/L组、CD34-组的总体生存(OS)率、无事件生存(EFS)率显著高于WBC≥10×109/L组、CD34+组,L型组、CD2+组EFS率显著高于S型组、CD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型与S型组、CD2+组与CD2-组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D34免疫表型分析可以区分不同生物学特性及具有不同预后的APL亚型。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D34
PML/RAR
α融合基因
Keyword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D34
PML/RARa fusion gene
分类号
R557.3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
顾悦
刘莉
侠
杨明珍
曾庆曙
黄震琪
吴炜
安福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CD34表达及其意义
刘莉
侠
杨明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