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思路及原则 被引量:71
1
作者 董炜 肖玉瑞 +16 位作者 吴敏洁 姜笃银 聂兰军 刘英 唐佳俊 田鸣 王春兰 黄丽芳 董叫云 曹晓赞 宋菲 嵇晓芸 马先 康雨田 金曙雯 青春 陆树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8-873,共6页
慢性难愈性创面疾病的诊疗需要树立正确的思路及原则。笔者通过相关国内、国际共识及基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中国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思路及原则》。我们认为在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时,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的情况下,应按如下思路及原则... 慢性难愈性创面疾病的诊疗需要树立正确的思路及原则。笔者通过相关国内、国际共识及基于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中国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思路及原则》。我们认为在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时,在充分了解患者病史的情况下,应按如下思路及原则顺序考虑。(1)注意创面经清洗后的清洁度。(2)合理清创,避免“过度”或“不彻底”。(3)合理进行致病原因的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4)给予病因学治疗。(5)发现合并症并预防不良转归。(6)合理及时选择正确的创面治疗方法,考虑保守促愈时,注意体现病因学治疗理念,按安全性、时相性、选择性、有效性原则处理创面,在完成创面床准备后及时做出继续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合理选择;考虑手术治疗时,注意选择合理手术方法、供区部位,注意观察手术创面愈合率和供区的转归,给予术后创面合理的保护。(7)给予创面愈合后的康复治疗及相关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慢性难愈性创面 诊疗思路 原则
原文传递
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真皮“模板缺损”学说 被引量:64
2
作者 陆树良 青春 +7 位作者 刘英 王西樵 向军 毛志刚 章伏生 金曙雯 董叫云 花兰女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2,共7页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扮演着“参与者”和“执行者”... 创面愈合过程由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共同参与完成,以往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这些环节。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范围的拓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等扮演着“参与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对瘢痕形成而言,其变化及相互调控等诸多环节可能属于后续的“连锁”或“瀑布”效应,是一种修复的“中间过程”,而非导致瘢痕超常增生的始动因素和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外基质 修复细胞 真皮 模板缺损
原文传递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38
3
作者 林炜栋 陆树良 +9 位作者 青春 姚敏 陈向芳 向军 乔亮 刘英 董叫云 施桂英 廖镇江 史济湘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72-576,共5页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在糖尿病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在体外共同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锥虫蓝排斥实验和活...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在糖尿病难愈创面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在体外共同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锥虫蓝排斥实验和活细胞计数检测AGE HS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VFitc和碘化丙啶 (PI)染色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 ,同时应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或死亡细胞AnnexinVFitc和PI的荧光染色 ;利用透射电镜和光镜观察AGE HSA对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影响。结果 内皮细胞经 12 .5、2 5和 5 0 μg/mlAGE HSA干预 2d后 ,各干预组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均P >0 0 5 ) ,而于 4d和 6d后明显低于对照组 ,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上升。内皮细胞经 10 0或 2 0 0 μg/mlAGE HSA干预 6、12、2 4、4 8h后 ,MTT法测其吸光度A值在各时相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同时内皮细胞出现特异性的凋亡形态学变化 ,AnnexinVFitc阳性和 /或PI阳性的细胞逐渐增多 ,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凋亡或死亡细胞数量随AGE HSA作用时间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多。结论 AGE HSA能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并可以诱导其凋亡 ,而且与作用时间及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糖基化终产物 修饰 血清白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
原文传递
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菲 刘英 王西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53-1557,共5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动态的变化。方法·选择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分为早期、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瘢痕,每组8例。术前进行经皮氧分压检测,正常皮肤作对照。术后对瘢痕组织进行固定切片、...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在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动态的变化。方法·选择人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分为早期、增生期、消退期和成熟期瘢痕,每组8例。术前进行经皮氧分压检测,正常皮肤作对照。术后对瘢痕组织进行固定切片、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进行CD34和HIF-1检测。结果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经皮氧分压检测发现:与正常皮肤氧分压[(75.3±10.1)mmHg]相比,瘢痕早期氧分压开始降低[(51.2±8.3)mmHg,P=0.037],增生期进一步降低[(30.2±6.1)mmHg,P=0.026],消退期最低[(6.9±2.1)mmHg,P=0.011],成熟期基本回复正常[(71.1±9.6)mmHg,P=0.080]。H-E染色发现:正常皮肤具少量微血管,瘢痕早期微血管逐渐增多,在增生期达到高峰,消退期大部分血管狭窄或闭塞,成熟期基本正常。CD34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微血管这种形态和数量的变化。HIF-1检测发现:正常皮肤HIF-1表达低,瘢痕早期显著升高,在增生期进一步升高,而在消退期则显著下降,成熟期几乎回复正常。结果·增生性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微血管和氧分压存在动态改变,这种变化与瘢痕的病理改变相互关联,而HIF-1可能介导了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微血管 氧分压 HIF-1
下载PDF
力学刺激对肌成纤维细胞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英 陆树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3-704,共2页
关键词 肌损伤 力学刺激 成纤维细胞 转归
原文传递
内镜在临床窦道型慢性创面探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6
作者 唐佳俊 陆树良 +10 位作者 马先 吴敏洁 刘英 陆勇 王晗琦 王春兰 黄丽芳 董叫云 曹晓赞 宋菲 嵇晓芸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在临床窦道型慢性创面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3月,笔者单位创面修复中心门诊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窦道型慢性创面患者,对其28个窦道型慢性创面进行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清理窦口后,用刻度尺测... 目的探讨内镜在临床窦道型慢性创面探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3月,笔者单位创面修复中心门诊收治27例符合入选标准的窦道型慢性创面患者,对其28个窦道型慢性创面进行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清理窦口后,用刻度尺测量窦口口径,用探针根据手感盲测窦道深度,另借助止血钳在肉眼直视下用探针测量窦道可见纵深。5 min后,在内镜监视下深入探针并结合手感测量窦道深度,另用内镜观察窦道并深入探针测量内镜视野下窦道可见纵深。完成上述探查后,于窦道内灌注对比剂欧乃派克350行CT检查测量窦道深度。计算CT检查测得的窦道深度和刻度尺测量的窦口口径的比值(下称窦道深口比)、常规检查(只用探针测量)和内镜检查(内镜监视下用探针测量)测得窦道深度与CT检查测得窦道深度的偏差率(下称窦道测深偏差率)、常规检查和内镜检查测得窦道可见纵深与CT检查测得窦道深度的偏差率(下称窦道可见纵深偏差率)。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另对窦道深口比与常规检查和内镜检查的窦道测深偏差率和窦道可见纵深偏差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本组创面的窦道深口比为1~32(8±7)。本组创面常规检查的窦道测深偏差率和窦道可见纵深偏差率分别为(19±14)%、(79±18)%,均明显大于内镜检查的(9±9)%、(25±25)%(t=3.837、13.626,P〈0.01)。本组创面窦道深口比与常规检查的窦道测深偏差率以及常规检查、内镜检查的窦道可见纵深偏差率均呈明显正相关(r=0.514、0.585、0.651,P〈0.01),而窦道深口比与内镜检查的窦道测深偏差率无明显相关(r=0.113,P〉0.05)。结论采用内镜可以较常规检查获得更准确的临床窦道型慢性创面形态数据,能更大范围地观察该类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窦道型慢性创面 探查 造影基金项目
原文传递
烧伤后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ET-1表达及血管新生和胶原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向军 王西樵 +2 位作者 刘英 青春 陆树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烧伤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皮素1(ET-1)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和胶原纤维分布情况。方法收集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标本(发生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各8例)和正常皮肤组织标本(正常对照,n=8)作为研究... 目的研究烧伤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内皮素1(ET-1)表达以及新生血管形成和胶原纤维分布情况。方法收集烧伤创面愈合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标本(发生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各8例)和正常皮肤组织标本(正常对照,n=8)作为研究对象。体外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RT-PCR半定量检测成纤维细胞中ET-1mRNA的表达情况;新生血管标志物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瘢痕组织内新生血管形成(CD34阳性细胞面积百分率);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瘢痕组织胶原纤维分布。结果瘢痕组织的发生早期,成纤维细胞ET-1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于增生期达到高峰,消退期逐步降低,成熟期下降至最低水平。发生早期、增生期、消退期、成熟期瘢痕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中CD34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961±0.159)%、(3.432±0.237)%、(0.412±0.026)%、(0.354±0.025)%和(0.1917±0.018)%,不同时期瘢痕组织间及其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三色染色观察发现,增生期瘢痕组织胶原纤维显著增加,排列致密。结论烧伤后瘢痕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成纤维细胞ET-1表达水平呈现发生早期逐步升高、增生期达到高峰、消退期下降的变化,与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及胶原纤维分布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内皮素-1 新生血管 胶原纤维 烧伤 瘢痕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功能变化与微血管病理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西樵 刘英 +1 位作者 毛志刚 陆树良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变化与微血管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首先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分离和培养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ELISA分别测定2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转移生长因子(TGF-β1... 目的探索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变化与微血管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首先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分离和培养瘢痕和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ELISA分别测定2种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在转移生长因子(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分泌水平的变化,再采用Tran-swell共培养模式,观察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HE染色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胶原疏松。增生期瘢痕胶原致密,微血管数目增多,微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ELISA检测结果发现,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TGF-β1、bFGF、PDGF、ET-1和VEGF分泌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另外,Transwell共培养结果发现,增生性瘢痕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具有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结论增生性瘢痕中微血管的病理改变与成纤维细胞大量产生TGF-β1、FGF、PDGF、ET-1和VEGF等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微血管 病理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
下载PDF
Ⅳ型胶原糖基化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黄飞 林源 +6 位作者 王润秀 陆树良 梁自乾 章付生 董叫云 刘英 杨国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9-1251,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Ⅳ型胶原的糖基化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其标志物(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将表皮干细胞分别接种在包被有正常Ⅳ型胶原和糖基化Ⅳ型...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中Ⅳ型胶原的糖基化对表皮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表皮干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方法鉴定其标志物(角蛋白19和β1整合素),将表皮干细胞分别接种在包被有正常Ⅳ型胶原和糖基化Ⅳ型胶原的培养板上,比较两者黏附率、生长曲线和克隆生成率。结果糖基化Ⅳ型胶原上生长的表皮干细胞的黏附率和克隆生成率均较正常胶原组低(P<0.05)。结论Ⅳ型胶原的糖基化抑制了表皮干细胞的黏附与增殖,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创面难愈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基化Ⅳ胶原 糖基化终末产物 表皮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糖尿病
下载PDF
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西樵 刘英 +3 位作者 宋菲 徐连菊 青春 陆树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72-1675,1701,共5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建模后第4周,右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内皮抑素(实验组,n=10),左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于建模后...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于建模后第4周,右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内皮抑素(实验组,n=10),左侧兔耳瘢痕组织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每周注射1次,连续注射3次;于建模后第7周,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兔耳瘢痕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瘢痕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血管标志物CD34表达,TUNEL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将不同浓度的内皮抑素加入Martrigel培养体系中,观察内皮细胞在Martrigel上形成微血管管腔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增生性瘢痕缩小明显,紫红色逐渐减退,瘢痕组织内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疏松。实验组兔耳瘢痕组织内CD34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21±0.39)%和(6.11±1.32)%(P<0.05),凋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6±1.54)%和(5.21±1.11)%(P<0.05)。体外实验观察发现:在未加入内皮抑素的Martrigel培养体系中,内皮细胞形成较多微血管分支,随着内皮抑素质量浓度的提高,微血管形成管腔的数目逐渐减少。结论内皮抑素局部注射具有抑制增生性瘢痕形成并促进其成熟消退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内皮抑素 瘢痕消退 微血管
下载PDF
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在邻近体腔的慢性窦道创面诊疗中的临床获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先 陶贵录 +9 位作者 奥布力阿西木·牙库普 蒋旻菲 吴敏洁 唐佳俊 刘英 陆勇 王晗琦 孙晶 黄丽芳 陆树良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在邻近体腔的慢性窦道创面的临床诊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笔者单位创面修复中心门诊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7~87岁)接受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CT或磁共振成像)诊疗的、邻近体腔... 目的探讨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在邻近体腔的慢性窦道创面的临床诊疗中的优势。方法选择笔者单位创面修复中心门诊2017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32例(男14例、女18例,年龄17~87岁)接受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CT或磁共振成像)诊疗的、邻近体腔的慢性窦道创面患者,对其诊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以下指标:(1)涉及体腔的窦道创面和瘘管发生率。(2)一般检查和内窥镜联合造影的涉及体腔的窦道创面检出率。(3)一般检查和内窥镜联合造影的创面深部病理特征检出率。(4)一般检查和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后获益患者比例。对数据行配对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本组患者的涉及体腔的窦道创面发生率为43.75%(14/32),瘘管发生率为0。(2)本组患者内窥镜联合造影的涉及体腔的窦道创面检出率为43.75%(14/32),明显高于一般检查的12.50%(4/32),χ^2=32.0,P<0.01。(3)本组患者的内窥镜联合造影的创面深部病理特征检出率为37.50%(12/32),明显高于一般检查的0(P<0.01)。(4)本组患者内窥镜联合造影检查后获益患者比例为71.43%(20/28),明显高于一般检查后的12.50%(4/32),χ^2=21.6,P<0.01。结论相较一般检查,内窥镜联合造影技术对邻近体腔的慢性窦道创面的检查更为准确,邻近体腔的慢性窦道创面的诊疗可因此技术的支持而获得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造影剂 治疗 临床研究性 慢性创面
原文传递
真皮模板对大鼠创面组织生物力学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英 陆树良 +8 位作者 青春 陈志龙 向军 谢挺 乔亮 林炜栋 胡庆沈 廖镇江 史济湘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真皮模板对创伤修复过程中创面皮肤组织生物力学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将144只SD大鼠造成全层皮肤组织缺损,根据是否行自体皮移植及移植皮厚度随机分为开放创面组(创面不植皮,包扎后自然愈合)、全厚皮组(创面移植自体全厚皮)、... 目的 探讨真皮模板对创伤修复过程中创面皮肤组织生物力学顺应性的影响。方法将144只SD大鼠造成全层皮肤组织缺损,根据是否行自体皮移植及移植皮厚度随机分为开放创面组(创面不植皮,包扎后自然愈合)、全厚皮组(创面移植自体全厚皮)、刃厚皮组(创面移植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组(创面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每组每时相点6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4、6、12、20周取创面组织标本,用Instron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各组创面组织的生物力学顺应性;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法检测各组真皮成纤维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量。结果 术后4—20周复合移植组创面组织的力学顺应性优于开放创面组和刃厚皮组(P<0 .05), 较全厚皮组差(P<0 .05).术后4周复合移植组αSMA的阳性表达率为(7. 53±0. 98)%,低于开放创面组(26. 99±2. 90)%和刃厚皮组[ (12. 18±2. 79)%,P<0 .01], 高于全厚皮组。 结论 真皮模板可改善组织的力学顺应性, 这可能是其影响创面愈合过程中瘢痕形成、改善愈合质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顺应性 创面组织 真皮模板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脱细胞真皮基质 真皮成纤维细胞 自体刃厚皮 皮肤组织缺损 开放创面 复合移植 自体皮移植 阳性表达率 全厚皮 修复过程 SD大鼠 移植自体 自然愈合 组织标本 生物力学 瘢痕形成
原文传递
真皮生物模板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英 陆树良 +2 位作者 青春 廖镇江 史济湘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 研究真皮生物模板的应用对皮肤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探讨其在影响组织修复及减轻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SD大鼠 12 0只 ,在背部造成 2 .5 cm× 2 .5 cm的全层皮肤组织缺... 目的 研究真皮生物模板的应用对皮肤组织创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 (fibroblast,FB)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探讨其在影响组织修复及减轻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SD大鼠 12 0只 ,在背部造成 2 .5 cm× 2 .5 cm的全层皮肤组织缺损创面 ,随机分为 4个处理组 ,即开放创面组、全厚皮移植组、刃厚皮移植组、复合移植组 (无细胞真皮基质 +刃厚皮移植 ) ,分别于术后 1、2、4、6及 12周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肌成纤维细胞 (myofibroblast,MFB)的标志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ooth muscle actin,α- SMA)的表达以及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整合素 α2 、β1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 β1 ) )的表达量。 结果 复合移植组 α- SMA在术后 1~ 12周低于开放创面组 ,术后 1、4、6周低于刃厚皮移植组 ,术后 2、12周高于全厚皮移植组(P<0 .0 5 ) ;复合移植组 FN在术后 1~ 12周低于开放创面组和刃厚皮移植组 ,术后 1~ 4周高于全厚皮移植组 (P<0 .0 5 ) ;复合移植组整合素 α2 在术后 1~ 12周低于开放创面移植组 ,术后 1~ 4周低于刃厚皮移植组 ,术后 1、2周高于全厚皮移植组 (P<0 .0 5 ) ;复合移植组整合素 β1 在术后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创面 复合移植 全厚皮移植 真皮 整合素 FN 表达量 皮肤组织缺损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西樵 陆树良 +1 位作者 毛志刚 刘英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9-221,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 目的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_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类 瘢痕
原文传递
严重低氧低血清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叫云 宋菲 +1 位作者 刘英 王西樵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4-598,共5页
目的模拟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探讨中、重度低氧低血清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Fb(HSF)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HSF,取第3~6代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氧气+10.0%小牛血清(FCS)、5.0%氧气+5.0%FC... 目的模拟增生性瘢痕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探讨中、重度低氧低血清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Fb(HSF)功能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HSF,取第3~6代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氧气+10.0%小牛血清(FCS)、5.0%氧气+5.0%FCS、0.5%氧气+0.5%FCS组,先用不含FCS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后,再采用相应体积分数的氧气和FCS培养。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以实际细胞数表示),天狼星红染色法检测细胞总胶原含量(结果以吸光度值表示),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GF—β1、B淋巴细胞瘤2(Bcl-2)、P53的蛋白表达(结果以灰度值比值表示),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以上实验每组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Dunnett检验。结果(1)与10.0%氧气+10.0%FCS组的(11000±1306)个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增殖活性较高[(13290±1500)个,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增殖活性较低[(6999±765)个,P〈0.05]。(2)与10.0%氧气+10.0%FCS组(0.0396±0.0042)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总胶原含量较高(0.0516±0.0051,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总胶原含量较低(0.0156±0.0024.P〈0.05)。(3)与10.0%氧气+10.0%FCS组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的HIF-1α、VEGF、TGF—β1、Bcl-2蛋白表达量增高(P值均小于0.05),P53的蛋白表达量差异不明显(P〉0.05);0.5%氧气+0.5%FCS组细胞的HIF-1α、VEGF、TGF—β1、Bel-2蛋白表达量下降(P值均小于0.05),P53蛋白表达量增高(P〈0.05)。(4)与10.0%氧气+10.0%FCS组[(1.2±0.9)%]比较,5.0%氧气+5,0%FCS组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2.6±0.9)%,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细胞低氧 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胶原 低血清
原文传递
增生性瘢痕胶原结节中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炜栋 刘伟伟 +3 位作者 江万里 钱雄 宋菲 刘英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13-16,30,共5页
目的研究增生性瘢痕胶原结节中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物学行为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瘢痕切除植皮手术中切除的瘢痕组织及剩余的正常皮肤标本,H-E染色观察正常皮肤与瘢痕组织胶原结节及非结节区域的组织形态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 目的研究增生性瘢痕胶原结节中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生物学行为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瘢痕切除植皮手术中切除的瘢痕组织及剩余的正常皮肤标本,H-E染色观察正常皮肤与瘢痕组织胶原结节及非结节区域的组织形态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皮肤与瘢痕组织中Ki67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 uscle actin,α-SM A)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非胶原结节区域相比,增生性瘢痕胶原结节中可见大量Fb,Ki67及α-SMA阳性表达的Fb亦主要分布于胶原结节区域。结论胶原结节处Fb增殖活跃,并大量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MFB的大量存在提示局部组织处于高张力水平,后者可能是导致Fb功能活跃、大量存在从而形成胶原结节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胶原结节 成纤维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Ki67 Α-SMA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中胶原结节的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英 王西樵 +4 位作者 宋菲 王志勇 原博 青春 陆树良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观察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s,HS)中胶原结节的组织学特征,探讨胶原结节可能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整形手术切除的人皮肤瘢痕组织,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胶原结节的形态特征;经天狼猩红染色,偏光镜下观察Ⅰ/Ⅲ型胶原... 目的观察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s,HS)中胶原结节的组织学特征,探讨胶原结节可能的形成原因。方法选取整形手术切除的人皮肤瘢痕组织,通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胶原结节的形态特征;经天狼猩红染色,偏光镜下观察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s,MFb)的特征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d—smoothmuscleactin,α—SMA)的表达及分布,以观察局部组织张力的水平。结果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胶原结节形态多样,并不局限于球形,大小不一,结节中可见大量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细胞核大而淡染;非结节区域Fb数量减少,胞核小而深染,提示结节处细胞功能活跃。偏光镜观察结果显示,部分胶原结节以绿色的Ⅲ型胶原为主,而部分胶原结节以红色或黄色的Ⅰ型胶原为主,提示结节形成时间不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早期瘢痕组织(伤后2个月)中α-SMA广泛分布于真皮深层相当于网状层水平,而时间较久瘢痕(伤后2~10年)α-SMA主要分布于结节部分,而非结节区域除血管呈强阳性染色外,几乎不表达α-SMA;胶原结节中α-SMA的分布不均一,结节表皮端α-SMA表达往往强于皮下组织端,而位于真皮浅部的结节α-SMA表达也强于深部的结节,提示结节处有大量MFb存在,组织张力高于非结节区域,且结节中及不同结节间张力分布不均一。结论胶原结节形态多样,大小不一,胶原类型与结节形成时间相关。胶原结节的形成可能与局部组织张力的分布及其演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胶原 成纤维细胞
原文传递
异体糖尿病大鼠来源脂肪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大鼠创面的初步评价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董叫云 弓家弘 +5 位作者 嵇晓芸 田鸣 刘英 青春 陆树良 宋菲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45-654,共10页
目的探讨异体糖尿病大鼠来源脂肪干细胞(ASC)是否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有促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取56只12~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每组28只。健康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糖尿病组大鼠于... 目的探讨异体糖尿病大鼠来源脂肪干细胞(ASC)是否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有促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取56只12~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法下同)分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每组28只。健康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糖尿病组大鼠于腹腔一次性注射10 g/L链脲佐菌素60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取健康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各4只,取腹股沟处脂肪组织,培养纯化ASC以获得健康大鼠来源ASC(下称nASC)和糖尿病大鼠来源ASC(下称dASC)。取第3代nASC和dASC(样本数均为3),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05、CD31、CD34及CD44的阳性表达率,确定纯度。(2)取健康组和糖尿病组剩余大鼠各24只,每只大鼠背部制作3个直径12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伤后即刻,分别于每只大鼠3个创面及其创缘皮下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2×10^7个/mL的nASC、2×10^7个/mL的dASC各0.5 mL。伤后1、3、7、12 d,按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取6只大鼠计算创面面积;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学形态。(3)对人ASC(hASC)进行传代培养,采用第4~7代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hASC分为7组,每组12个样本。空白对照组细胞用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单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组、单纯蛋白组、单纯高糖组、单纯高渗透压组、AGE高糖联合组、蛋白高渗透压联合组细胞分别用加入终质量浓度100 mg/L AGE、100 mg/L牛血清白蛋白(BSA)、28 mmol/L D-葡萄糖、28 mmol/L甘露醇、100 mg/L AGE+28 mmol/L D-葡萄糖、100 mg/L BSA+28 mmol/L甘露醇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培养。培养2 h及2、4、6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4)取hASC,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AGE组、单纯高糖组、AGE高糖联合组,每组12个样本,同实验(3)相应组处理。培养0、2、4、6 d,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05、CD44、CD45阳性表达率以确定其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伤口愈合 脂肪干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高糖
原文传递
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脑起搏器置入后继发排异创面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管皓楠 马先 +4 位作者 刘英 牛轶雯 孙伯民 唐佳俊 陆树良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82-88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脑起搏器置入后继发排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收治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6~69岁)符合入选标准的置入脑起搏器后...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脑起搏器置入后继发排异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21年1—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收治5例(男3例、女2例,年龄56~69岁)符合入选标准的置入脑起搏器后继发排异创面的患者,排异创面单纯位于胸前脉冲发生器置入部位者2例、单纯位于耳后导线与电极连接部位者2例、位于胸前+耳后者1例。所有排异创面均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15 cm^(2)。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疼痛、感染、切口疝、大网膜瓣坏死等)发生情况。随访时,观察创面有无复发情况。结果5例患者创面均于术后2周内愈合,且未出现相关并发症。随访12~18个月,1例患者左侧耳后的排异创面在术后4个月复发,最终选择移除起搏器;其余4例患者创面无复发。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修复脑起搏器置入后的继发排异创面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炎症 脑起搏器 排异创面 创面修复 皮下囊袋 网膜
原文传递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西樵 陆树良 +2 位作者 毛志刚 向军 刘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578-1581,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培养 分离 转移生长因子 微血管内皮 瘢痕形成 细胞因子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