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加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依利 +2 位作者 江典存 李晓治 戴永辉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评价电针加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为观察组,接受电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并选取同期接受膀胱功能训练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结果:... 目的:评价电针加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32例为观察组,接受电针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并选取同期接受膀胱功能训练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尿流动力学、排尿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膀胱功能训练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膀胱功能训练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功能
下载PDF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1572例报告及术后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峰 +2 位作者 江典存 李建兴 张依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经验,探讨PCNL术后感染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采用PCNL治疗的1 57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共行1 711例次PCNL,其中139例因术后结石残留行二次手术。结果术后发生全...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治疗经验,探讨PCNL术后感染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采用PCNL治疗的1 57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共行1 711例次PCNL,其中139例因术后结石残留行二次手术。结果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441例次(25.8%),发生感染性休克8例(0.5%)。经早期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均好转。结论术后感染是PCNL术后常见并发症,要充分重视并早期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术前常规留置中段尿培养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术中采用合适的工作通道,术后常规对感染性结石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避免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肾造口术 经皮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及尿流动力学联合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依利 谢辉 +5 位作者 赵捷 江典存 任新 倪良诚 昌荣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4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及尿流动力学联合诊治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通过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尿流动力学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结果:术前12例持续... 目的:探讨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及尿流动力学联合诊治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通过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尿流动力学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结果:术前12例持续留置导尿管(膀胱造瘘)或者膀胱残余尿量>100ml,经过尿流动力学检查诊断逼尿肌无反射。8例术前检查肾功能损害,术后7例随访肾功能正常;12例术前无法排尿或排尿不净,术后11例排尿通畅,残余尿<50 mL。随访半年~4年优良率91.6%。结论:规范的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联合尿流动力学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效果明显,预后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括约肌切断术 生物反馈:神经源性 排尿障碍 膀胱
原文传递
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依利 昌荣 +3 位作者 江典存 任新 赵捷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63-264,共2页
目的探讨非截瘫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18例非截瘫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并随访疗效。结果术前肾功能异常或肾积水的患者10例,其中9例恢复正常;18例术... 目的探讨非截瘫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尿道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18例非截瘫型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并随访疗效。结果术前肾功能异常或肾积水的患者10例,其中9例恢复正常;18例术前留管或残余尿>50mL,术后15例排尿通畅,残余尿减少到50mL以下。随访半年至11年优良率83.3%。结论内括约肌完全切断为治疗逼尿肌无反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括约肌切断术 神经源性 排尿障碍 膀胱
下载PDF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12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典存 张依利 +2 位作者 赵捷 任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肾囊肿去顶减压术 后腹腔镜 单纯性肾囊肿 超声引导下穿刺 积极治疗 良性病变 开放手术 疗效满意
下载PDF
尿道造影在尿道损伤恢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依利 +2 位作者 任新 赵捷 江典存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尿道造影来确定拔除尿道外伤患者尿管的时间,避免过久的留置导尿管。方法通过对近15年来我院收住的43例尿道外伤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前进行经导尿管周围尿道造影,来判断尿道黏膜愈合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拔除导尿管。结果在临床4... 目的探讨通过尿道造影来确定拔除尿道外伤患者尿管的时间,避免过久的留置导尿管。方法通过对近15年来我院收住的43例尿道外伤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前进行经导尿管周围尿道造影,来判断尿道黏膜愈合的情况,再决定是否拔除导尿管。结果在临床43例研究中,术后2周经过尿道造影见损伤愈合良好而拔管者36例,占83.72%;术后3周拔除导尿管4例,占9.30%;2~3周即可拔除导尿管的患者可达93.02%。结论我们认为尿道损伤患者在拔除导尿管前,有必要行经导尿管周围尿道造影,避免过久的留置导尿管,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通过该造影,我们可在决定拔除尿道外伤患者的导尿管时,做到有根有据,避免了凭临床经验估计的盲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尿道造影 临床应用 导尿管
下载PDF
睾丸扭转16例报告
7
作者 江典存 张依利 +2 位作者 陈胜生 昌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睾丸扭转 泌尿外科急症 症状 诊断 治疗 病例
下载PDF
双极等离子能量平台在前列腺剜除术中包膜穿孔及出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捷 +1 位作者 张依利 江典存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8期5-8,共4页
目的 深入分析采用双极等离子能量平台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单极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术中包膜穿孔及出血这两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459例年龄为60~80岁的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 目的 深入分析采用双极等离子能量平台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PKEP)与单极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术中包膜穿孔及出血这两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459例年龄为60~80岁的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PKEP组(257例)和TURP组(202例),比较两组在前列腺治疗中并发前列腺包膜穿孔、术中出血量的差异;观察两组出现术中包膜穿孔的部位及程度差异。结果 PKEP组术中前列腺包膜穿孔的发生率、手术前后HGB含量差值、计算出的术中出血总量,均低于TURP组(P <0.05)。两组在包膜穿孔部位及程度上,仅在前列腺尖部的包膜穿孔与轻度穿孔对比上有显著差异(P <0.05),在其他部位及中、重度穿孔对比上均无明显差异(P> 0.05)。PKEP组在不同部位的前列腺包膜穿孔在3种穿孔程度上(轻、中、重)的发生率具有明显差异(P <0.05),当膀胱颈部发生穿孔时,其穿孔程度较重;TURP组在不同部位的前列腺包膜穿孔在3种穿孔程度上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使用双极等离子能量平台的PKEP在术中发生包膜穿孔及出血风险均优于单极TURP;当PKEP发生的包膜穿孔位于膀胱颈口及其周围时,其穿孔程度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穿孔 术中并发症 等离子能量平台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间苯三酚联合坦索罗辛对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影响
9
作者 赵捷 +1 位作者 江典存 冯伯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7期124-128,共5页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坦索罗辛对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9例年龄20~60岁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坦索罗辛对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术中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119例年龄20~60岁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分组,其中采用静脉滴注林格氏液治疗的为对照组(52例),采用静脉滴注间苯三酚联合口服坦索罗辛治疗的为观察组(67例),比较两组在一期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中进镜及置鞘的难易度、输尿管壁损伤程度、术后血尿持续时间、膀胱刺激征、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中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术中进输尿管硬镜及输尿管导引鞘困难率、术后并发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输尿管壁损伤及术后并发血尿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一期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使用间苯三酚及坦索罗辛可以降低术中进镜及置鞘的难度,减少术后膀胱刺激征的发生,同时可以减少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 间苯三酚 坦索罗辛 输尿管上段结石
下载PDF
袖套式皮包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147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希熙 +3 位作者 张依利 黄利勇 昌荣 任新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2-62,共1页
目的通过观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术后恢复情况,与传统术式相比较,来判定是否具有临床价值。方法对近4年来我院收住的147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均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术后随访2周,观察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 目的通过观察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术后恢复情况,与传统术式相比较,来判定是否具有临床价值。方法对近4年来我院收住的147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均行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术后随访2周,观察患者手术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周随访观察,术后出血或血肿形成3例,占2.04%;术后阴茎明显水肿8例,占5.44%;术后出现包皮过长过短2例,占1.36%;术后均未出现痛性结节、切口哆开。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较传统术式损伤轻微,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术后恢复效果满意,在临床上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皮环切术 袖套式 包皮过长 包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