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 被引量:158
1
作者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0,140,共7页
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党的影响,首先作用于技术层面。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党建信息化的优势已经凸显,它有利于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 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党的影响,首先作用于技术层面。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党建信息化的优势已经凸显,它有利于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空间、丰富党建形式、提高党建效率,为党务公开、理论宣传与理论学习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有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联系群众。同时,我国党建信息化面临着"重网站建立、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突出问题,党建信息化水平基本停留在Web 2.0时代。"互联网+党建"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党建信息化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飞跃与拓展,迫切要求我们打造全国党建网络统一体,变传统"封闭式、命令式"党建模式为"开放式、民主化"党建模式,并以"互联网+党建"来破解党建难题、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外政党信息化具有一定共性,但各国政治逻辑与政党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同,政党信息化的立足点、主要内容与价值目标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信息化 发展进程 阶段特征 互联网+党建 中外比较
原文传递
政治建设、组织力与党的建设质量——新时代党的建设三大新概念新要求 被引量:66
2
作者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18年第7期74-79,共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基本内容总布局、第一次明确提出"组织力"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质量"概念。这三个新概念是十九大党建创新的三大焦点,内含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对这三个...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基本内容总布局、第一次明确提出"组织力"概念、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建设质量"概念。这三个新概念是十九大党建创新的三大焦点,内含着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对这三个新概念的理解,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党的建设基本理论与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政治高度与党的先进性高度来深刻认识其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不断增强管党治党的政治意识、政治责任、建设能力与水平,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系统性、预见性、科学性、创造性、实效性,坚持党建工作标准、政治标准、社会效应的统一,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政治建设 组织力 党的建设质量
原文传递
党的组织力的内外向度与政治意蕴 被引量:46
3
作者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2-169,共8页
任何政党的组织力都是建立在政党政治性、组织性、纪律性之上的,与政党组织原则、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与政党功能相匹配,受制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任何政党的组织力都是内在指向与外在指向的统一。我国国情与党情、党的先进... 任何政党的组织力都是建立在政党政治性、组织性、纪律性之上的,与政党组织原则、组织结构密切相关,与政党功能相匹配,受制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任何政党的组织力都是内在指向与外在指向的统一。我国国情与党情、党的先进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与执政地位等共同决定了: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从党员教育管理角度来理解党的组织力,也不能单纯从组织群众、领导基础治理角度来理解党的组织力,还不能把党的组织力仅仅局限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党内管理上,更不能把党的组织力简单等同于行政'管理力'或企业'内控力',必须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性、组织性与纪律性,从政治高度来审视党的组织力,坚持'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的事业'相辅相成、坚持党的组织力的内在指向与外在指向相统一。党的组织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是部分与整体的统一、个人与组织的统一,也是对内与对外的统一,还是党的领导力、执政力与党内组织管理力的有机统一。其中,党的组织力的内在指向是外在指向的前提条件与力量源泉,外在指向是党的组织力的目标指向与价值归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组织力 组织原则 组织结构 党的领导
原文传递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进路 被引量:35
4
作者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24,共6页
从基层治理角度看,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有效破除传统的"保甲理念""管控思维"与错误的党建政绩观;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与民主理念,转变基层党组织功能,把群众受益、群... 从基层治理角度看,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基层党建面临的困境及其根源,有效破除传统的"保甲理念""管控思维"与错误的党建政绩观;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理念与民主理念,转变基层党组织功能,把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群众认同作为最大的"政治"与最根本的政绩;必须以科学理念引领基层党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与方式创新等,这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之道。同时,结合基层治理的时代要求,正确认识政党、社会、民众之关系,正确认识党内民主、人民民主与社会民主之关系,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基层善治,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良性互动中促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党组织 基层治理 党内民主 社会民主
下载PDF
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制度保障 被引量:25
5
作者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19,共5页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全党整体与党员干部个体两个层面,涉及政治纯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道德高尚等方面。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在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找准党的纯洁性建... 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体现在全党整体与党员干部个体两个层面,涉及政治纯洁、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清正廉洁、道德高尚等方面。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在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找准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实践定位,以避免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泛化。新时期,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必须从严治党,对党性不纯、腐败现象等采取"零容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四个结合"、增强"四自能力";更要"从严治吏",抓住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这个关键点,通过干部制度民主化来保证党的纯洁性建设,通过党建模式的现代化来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党的纯洁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纯洁性 基本内涵 实践定位 时代要求 制度保障 实践模式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的党务公开与党的建设“改革开放” 被引量:23
6
作者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62,共9页
党务公开是保障党员权利的必然要求,是政治公开、发展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而信息网络化为党务公开提高了技术支持与廉价平台。新时期,要正确理解党务公开,必须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事业相统一角度,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既包括党... 党务公开是保障党员权利的必然要求,是政治公开、发展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而信息网络化为党务公开提高了技术支持与廉价平台。新时期,要正确理解党务公开,必须从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党领导的事业相统一角度,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既包括党内事务的内外公开、也包括党的对外事务的内外公开。要实行党务公开,必须打破"秘密政治"、"封闭建党"传统,从党的建设整体布局中把握党务公开,处理好其与政务公开的关系,把握好党务公开的"虚与实""宽与窄"、"内与外""上与下"、战略实施与阶段步骤、发展动力与长效机制等问题。而且,要通过党务公开促进党内民主发展与监督机制完善,推动党的建设"改革开放"、党建模式创新、党建制度改革与治党理政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务公开 政治透明 党内民主 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与赓续发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31,145,共11页
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必须立足于党的性质与宗旨、初心与使命、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与精神品格,既要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时空、物质载体与生成逻辑,更要深刻认识其思想根源、内容结构与内容逻辑。近代中国救亡图... 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必须立足于党的性质与宗旨、初心与使命、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与精神品格,既要深刻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历史时空、物质载体与生成逻辑,更要深刻认识其思想根源、内容结构与内容逻辑。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与现实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格化逻辑等,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与理论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志向与政治志气、根本宗旨与政治底气、革命精神与政治勇气、政治气节与政治骨气。作为精神之源,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沿着具象化、人格化两大路径发展。新时代,提出并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既有强烈历史情怀,更具强烈现实情怀,旨在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党员干部昂扬奋斗、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与伟大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生成逻辑 理论逻辑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从严治党 重在治吏——习近平从严治吏、建设廉洁政治思想初探 被引量:21
8
作者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34,共6页
面对"权力异化"与权力腐败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厉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将重点放在"从严治吏"上,致力于建设廉洁政治,把从严治吏、反腐倡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紧密结合起... 面对"权力异化"与权力腐败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厉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将重点放在"从严治吏"上,致力于建设廉洁政治,把从严治吏、反腐倡廉、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加强执政骨干队伍建设,选好、用好、管好干部,使干部秉公用权;另一方面奉行对腐败的"零容忍",标本兼治,既严惩腐败,又健全、改善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取得了明显的实践成效,彰显了习近平"从严治党、建设廉洁政治"的基本方略与基本特点,其初步成功的关键在于:一靠政治领袖的决心与真抓实干,二靠自上而下的廉洁自律,三靠科学的制度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严治吏 廉洁 政治 执政 骨干 反腐倡廉
下载PDF
《政党法》的世界概况与主要成因 被引量:19
9
作者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政党法》是政党立法的一种基本形式。《政党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制定《政党法》要具备一定条件,如国家处于政治或社会转型期、"多党制"初期,社会多元、意识形态多元,存在各政党共仰或服从的统治权威,具有一定的政治诱因... 《政党法》是政党立法的一种基本形式。《政党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制定《政党法》要具备一定条件,如国家处于政治或社会转型期、"多党制"初期,社会多元、意识形态多元,存在各政党共仰或服从的统治权威,具有一定的政治诱因等。从二战后的世界概况看,有《政党法》的国家不是多数,而是少数,《政党法》与民主政治之间并无逻辑上的必然联系。一国要想有效维护政党政治秩序、促进民主政治发展,需德法相济、他律与自律相济,协调好政党法律规范、政治伦理、党内规范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法》 世界概况 主要成因 民主政治
原文传递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态势与有效运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4-82,共9页
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与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督的态度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国内网络监督格局也逐渐实现了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的转变。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主体多元、全天候与全方位、快捷高效、安全廉价等优势,有助于... 随着网络舆论监督与反腐倡廉的形势发展,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督的态度实现了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国内网络监督格局也逐渐实现了从民间主导到官方主导的转变。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主体多元、全天候与全方位、快捷高效、安全廉价等优势,有助于促进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办,增强反腐倡廉积极主动性与公职人员廉洁自律自觉性,有助于开辟党风廉政建设新渠道新局面;但也存在不实举报、非理性言论、放大腐败严峻形势等突出问题。新时期有效运用网络监督助推党风廉政建设,既要增强监督意识,尊重与保障民众监督权,有效汲取网络舆论监督力量,也要运用网络技术推进权力公开与政治透明,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还要把网络舆论监督置于权力监督体系中系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权力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 党风廉政建设
原文传递
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多重影响——从信息技术、信息化生产方式到信息社会 被引量:18
11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58,共4页
信息化发展是信息技术、信息化生产方式、信息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必将是多重的,不仅有技术层面的影响,还包括理念、制度层面的影响;不仅影响党的建设的模式、方式与方法,还影响党的建设的内容、党的领导、党领导的现代... 信息化发展是信息技术、信息化生产方式、信息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必将是多重的,不仅有技术层面的影响,还包括理念、制度层面的影响;不仅影响党的建设的模式、方式与方法,还影响党的建设的内容、党的领导、党领导的现代化事业。从党的建设、党的领导、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相统一角度,从信息技术革命、信息化生产方式、信息社会三个层面,全面分析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技术革命 信息社会 党的建设 党的领导
原文传递
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抓手与根本保障 被引量:17
12
作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4,共11页
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统领与首要地位,是十九大党建精神的鲜明特色,也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显著特色。从根本上看,政治性不仅是政党的第一属性,也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不同政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与政治立场不同,对政... 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统领与首要地位,是十九大党建精神的鲜明特色,也是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显著特色。从根本上看,政治性不仅是政党的第一属性,也是政党的本质属性;但不同政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与政治立场不同,对政治建设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对我们党而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本质使然;新时代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严肃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为主要抓手,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组织纪律修养与道德修养;必须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作保障,既要注重以党的政治建设来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也要坚持系统的党建观,通过打好管党治党"组合拳"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政治建设 党内政治生活 党性修养 道德修养 党内法规 “四个意识”
下载PDF
政党关系和谐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 被引量:14
13
作者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8-132,共5页
政党关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关系。政党关系和谐是政党关系的一种良好状态或理想状态,其本质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配合得当、各尽所能,功能优化、利益共享,各得其所、彼此满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时期,我国的... 政党关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中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关系。政党关系和谐是政党关系的一种良好状态或理想状态,其本质在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配合得当、各尽所能,功能优化、利益共享,各得其所、彼此满足,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新时期,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和谐面临着新的发展需求,需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来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政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关系 政党制度 和谐 建设
下载PDF
论政党意识形态 被引量:14
14
作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政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政治现象",是一个政党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理念等的集中反映。意识形态不但是政党的构成要素,更是政党的旗帜与政治灵魂。一般而言,政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 政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政治现象",是一个政党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理念等的集中反映。意识形态不但是政党的构成要素,更是政党的旗帜与政治灵魂。一般而言,政党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调适性、主观性与信仰性等特点;具有辩护与批判、凝聚与整合、激励与动员、引导与建设等政治功能,是"正反"两方面作用的矛盾统一。政党存在和发展,既要坚持一定的意识形态,更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化意识形态的消极功能为积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意识形态 基本内涵 基本特点 政治功能 政党意识形态建设
下载PDF
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战略思路与显著特征 被引量:13
15
作者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25,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的建设的严峻形势与艰巨任务,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厉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以"抓铁有痕"的决心与信心,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把抓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的建设的严峻形势与艰巨任务,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厉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以"抓铁有痕"的决心与信心,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点与突破口,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短短两年内党的建设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彰显十八大以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思路同时,也彰显了新时期"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特点,即坚持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坚持严字当头、真抓实干、细致入微、有的放矢、以身作则、以上带下,坚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同推进,坚持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共同推进,"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讲话精神 从严治党 战略思路 从严治吏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如何根除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滋生土壤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51,共10页
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点,坚持与发扬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但纵观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始终是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大敌"。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表现... 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点,坚持与发扬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但纵观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与现实,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始终是执政党作风建设的"大敌"。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表现有所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二者始终相辅相成、惺惺相惜、如影随形,二者的本质就在于权力异化与责任虚化。尽管导致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因素有许多,但从执政党建设角度看,党性观念、管党治党责任、作风建设态度、领导与管理体制机制、选人用人机制、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等,始终是主要的内在影响因素。新时代要根治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尤其要全面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有效破除滋生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 权力异化 责任虚化 综合治理 体制机制与机构改革
下载PDF
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内核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4
17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3,共9页
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内核"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创原则",集中体现在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根本宗旨方面。随着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在全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政... 党的政治建设的"精神内核"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创原则",集中体现在党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根本宗旨方面。随着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成为在全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必然要从党的自身建设领域向国家民主政治建设领域拓展与延伸;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不同,党的政治建设在不同领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时至今日,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绝不是一个"平面化"的内容结构,而是一个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与根本宗旨等"精神内核"而展开、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要求的多层次的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政治建设 精神内核 实践进路 自身建设 党的领导 治国理政
原文传递
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2
18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7-42,共6页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与机制尚存在不少问题。新时期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必须正确认识党的作风问题的主观与客观根源,对症下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加强思想、理论、道德、纪律、政治等党性修养;必须建立与完善...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党的作风建设的制度与机制尚存在不少问题。新时期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必须正确认识党的作风问题的主观与客观根源,对症下药;党员干部必须自觉加强思想、理论、道德、纪律、政治等党性修养;必须建立与完善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制度与机制,因为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是党风建设的关键;必须从严治党,建立与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为此,必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领导方式,建立完善与作风建设相关的体制机制,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选人用人机制、决策机制、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与简政放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作风建设 常态机制 调查 廉洁自律 从严治党
原文传递
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内容结构与建构理路 被引量:9
19
作者 胥壮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3,共9页
对党的自我革命而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相辅相成,但四者的内在要求、价值目标、制度规范体系有一定差异。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立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时代要求与价值目标来建构。从根本上看,党... 对党的自我革命而言,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相辅相成,但四者的内在要求、价值目标、制度规范体系有一定差异。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立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基本内容、时代要求与价值目标来建构。从根本上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也具有内在的层级性与结构性,应该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统领、呈现出“1+4”的基本框架,即围绕民主集中制制度体系,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制度规范体系等四大“子系统”相辅相成;依此为基本框架,各种具体党内规范形式与重要制度、具体制度交织,共同构成“网格化”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必须坚持系统性、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围绕“权力—责任—能力—绩效”与“权力—监督—执纪—问责”一体两面来建章立制,既要补齐制度规范体系中的各项短板、推动各项制度规范体系的衔接与协调,也要有效释放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优势与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自我革命 制度规范体系 民主集中制 基本框架 内容结构
下载PDF
“为官不为”现象的多维分析与综合治理 被引量:11
20
作者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22,共8页
从"动机—行为—结果"与"能力—支持—价值"角度看,当前明显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可细分为八种类型,即无利而不愿为、无力而不能为、无心而懒作为、无胆而不敢为、居功而不再为、居过而不敢为、应付而慢... 从"动机—行为—结果"与"能力—支持—价值"角度看,当前明显存在的"为官不为"现象可细分为八种类型,即无利而不愿为、无力而不能为、无心而懒作为、无胆而不敢为、居功而不再为、居过而不敢为、应付而慢作为、积极而反作为。从根本上看,当下的"为官不为"乃官僚主义与形式主义的紧密结合,其本质仍是官僚主义在作祟;究其成因,既有官员个体方面的心态与能力因素,也包括体制机制性因素。要有效治理"为官不为",必须对症下药,从思想、制度、组织上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治理,既要大力加强官员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也要进一步完善干部正向与负向激励机制,推进干部责任制、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的三联动与配套运行,建立科学的干部容错机制、实现选人用人科学化,还要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压缩产生"为官不为"的行政空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改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与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官不为 基本表现 个体原因 体制性因素 综合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