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类型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孙志辉 杨伟 +5 位作者 杨婷 邓存文 唐丽华 魏崴 何锋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4-458,共5页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检验科微生物数据库,选取213例非重复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检出CRE为实验组,190... 目的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分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及检验科微生物数据库,选取213例非重复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3例患者检出CRE为实验组,190例患者未检出CRE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P并发腹腔感染CRE的相关影响因素。采集患者无菌体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采用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仪及配套鉴定卡进行病原菌鉴定。采用Phoenix细菌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对筛选出的CRE菌株进一步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复核。采用PCR方法检测CRE菌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KPC-2、NDM、IMP、VIM、OXA-48)、ESBLs基因(TEM、SHV、CTX-M)的情况。结果23例SAP并发腹腔感染患者检出CRE,共检出CRE 26株,主要来自腹腔引流液标本,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26株CRE对厄他培南、头孢西丁、氨曲南全部耐药,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于80%,分别为80.77%、84.62%、80.77%、96.15%、96.15%、80.77%、84.62%,对米诺环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的耐药率低于30%,分别为26.92%、3.85%、3.85%。26株CRE菌株中,碳青霉烯酶基因的携带率为93.31%,其中KPC-2基因携带率为38.46%,NDM基因携带率为34.62%,IMP基因携带率为11.54%,KPC-2+NDM基因、KPC-2+IMP基因的携带率均为3.85%。ESBLs基因的携带率为69.23%,其中TEM基因携带率为30.77%,SHV基因携带率为26.92%,CTX基因携带率为11.54%。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性别、胰腺炎病史、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检出CRE前住院天数、APACHEⅡ评分、糖尿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肠功能障碍时间、禁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PICCO对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志辉 +2 位作者 王敏 齐英杰 李晖 《甘肃医药》 2016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维持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入住ICU的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18岁)选...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在维持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入住ICU的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18岁)选取90例,分为对照组和PICCO组,PICCO组通过PICCO监测仪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依靠数据参数来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对照组仅用常规循环监测指标使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在亚低温治疗时血流动力学改变主要在降温期和低温期发生,PICCO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ICCO组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ICCO组患者液体入量比对照组少(P<0.05),PICCO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PICCO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严重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PICCO可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合理的管理液体出入量及指导镇定药物的剂量,可以使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有效控制亚低温治疗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亚低温治疗 重度颅脑损伤 血流动力学 稳定性
下载PDF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对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控制的有效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志辉 +2 位作者 王敏 齐英杰 李晖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对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控制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70例,分为常规组和PICCO组,PICCO组通过PICCO...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技术对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控制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入住重症医学科(ICU)的重型颅脑损伤行亚低温治疗患者70例,分为常规组和PICCO组,PICCO组通过PICCO监测仪实时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依靠数据资料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常规组因家属拒绝行PICCO监测,仅用心率(P)、有创动脉压(MAP)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使血流动力学稳定。结果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主要发生在降温期和低温期,PICCO组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液体入量比常规组少(P<0.01);治疗21天后,PICCO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PICCO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中,PICCO监测技术可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数,合理的指导液体管理及冬眠药物的剂量,可以有效控制亚低温治疗中心律失常、低血压及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降低亚低温治疗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减轻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 并发症 重症监护
下载PDF
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应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效果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晖 孙志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亚低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ICCO监测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72例。结果利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数指导治疗,可使平均动脉压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亚低温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ICCO监测重度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72例。结果利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数指导治疗,可使平均动脉压更稳定,进而增加脑灌注,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少肺水肿发生,有利于肺换气,临床效果肯定。结论在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患者中运用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技术是安全、可靠的,且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重度颅脑损伤 亚低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