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探究
1
作者 孙春梅 龙萍 《新丝路(下旬)》 2022年第3期0084-0087,共4页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是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文章通过立足安顺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从介绍安顺多样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入手,在分析安顺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安... 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是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文章通过立足安顺和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从介绍安顺多样的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入手,在分析安顺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安顺地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地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顺红色文化资源 地方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下载PDF
用忠诚和奋斗托起强军梦
2
作者 《新湘评论》 2013年第14期8-9,共2页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军人的忠诚、使命、血性。。我们要用忠诚和奋斗托起强军梦。高三时的一件事,在我的心底种下了从军梦想。1999年5月8日,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当从电视上看到烈士遗体缓缓抬出机舱,海外忠魂回到祖国,我和同学们... 比生命更重要的,是军人的忠诚、使命、血性。。我们要用忠诚和奋斗托起强军梦。高三时的一件事,在我的心底种下了从军梦想。1999年5月8日,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当从电视上看到烈士遗体缓缓抬出机舱,海外忠魂回到祖国,我和同学们一个个心如刀绞,冷静下来一想,光气愤没用,要为国防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参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忠诚 奋斗 大使馆 南联盟
下载PDF
脂肪因子chemerin促进巨噬泡沫细胞形成 被引量:12
3
作者 谢霆 +4 位作者 陈新忠 董念国 杨文凯 张树华 胡晓青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是否调节巨噬泡沫细胞形成,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CD36、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100nmol/L佛波酯(phorbol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 目的观察脂肪因子chemerin是否调节巨噬泡沫细胞形成,以及对巨噬泡沫细胞CD36、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表达和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100nmol/L佛波酯(phorbolmyristate acetate,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随机分组,Chemerin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下联合相同浓度(50μg/m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与THP-1源性巨噬细胞共孵育。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Western blot和实时PCR检测CD36、ABCA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酶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Chemerin诱导巨噬细胞内脂滴蓄积,下调CD36和ABCA1mRNA及蛋白的表达,增加培养液中促炎因子TNF-α的释放而降低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提高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hemerin通过下调CD36和ABCA1基因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诱导THP-1巨噬细胞内脂滴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ABCA1表达下调可能与促炎因子TNF-α释放增加和抗炎因子IL-10释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ERIN CD36 ATP结合盒转运子A1 泡沫细胞
下载PDF
分流型兔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及改进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永生 +2 位作者 肖亚琼 张凯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4-726,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外周左向右分流的新型兔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方法手术建立颈部、腋部、颈部+腋部分流模型,术后16及24周开胸测肺动脉压力,取心肺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和Gomori’s醛复红染色,观察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及继发性右室肥厚。结果术... 目的探讨建立外周左向右分流的新型兔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方法手术建立颈部、腋部、颈部+腋部分流模型,术后16及24周开胸测肺动脉压力,取心肺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和Gomori’s醛复红染色,观察肺小动脉肌化程度及继发性右室肥厚。结果术后16周颈部+腋部分流组的肺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及继发性右室肥厚改变明显,24周时上述指标进一步加重;而24周时,颈部分流仅引起轻度肺动脉高压,腋部分流组未见改变。结论较单纯颈部或腋部分流模型,颈部+腋部双分流是一种更为成功的分流型肺动脉高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分流性模型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肖诗亮 +4 位作者 董念国 孙宗全 杨辰垣 周诚 邱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用3种术式共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矫治18例。分期手术4例,一期主动脉缩窄修复,Ⅱ期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Ⅰ);双切口一期手术8例,在循... 目的总结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武汉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用3种术式共行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矫治18例。分期手术4例,一期主动脉缩窄修复,Ⅱ期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Ⅰ);双切口一期手术8例,在循环阻断或局部灌注心肺转流下行主动脉缩窄修复和室间隔缺损闭合(组Ⅱ);正中切口一期手术6例,正中开胸非心肺转流下缩窄修复,同期闭合室间隔缺损(组Ⅲ)。结果组Ⅰ中死亡3例,1例出血心跳骤停,2例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组Ⅱ2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组Ⅲ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2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残余轻度主动脉缩窄,组Ⅱ2例、组Ⅲ1例,均无症状且无需再次手术。各组均未发现体循环高血压、动脉瘤形成和主动脉瓣返流等并发症。结论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手术策略主要根据心内畸形和缩窄病变特点决定,能一期手术矫治者最好一期手术,其效果优于分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心内畸形 分期手术 一期手术
下载PDF
利用阴极电泳涂装技术提高钛合金血液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伏鹏 +3 位作者 张凯伦 谢艾妮 凡建平 郭兴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通过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聚氨酯涂层,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阴极电泳在钛合金表面制备聚氨酯涂层,首先对该涂层进行物理表征测定,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 目的通过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聚氨酯涂层,提高其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通过阴极电泳在钛合金表面制备聚氨酯涂层,首先对该涂层进行物理表征测定,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血小板粘附实验对其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与未涂层的钛合金或(和)聚四氟乙烯作平行对照。结果阴极电泳技术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形成聚氨酯涂层,且血液相容性高,与聚四氟乙烯相当,而明显优于钛合金。结论经阴极电泳涂装技术形成的钛合金-聚氨酯涂层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显示了其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聚氨酯 阴极电泳涂装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55-158,共4页
肺动脉高压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近年来基于内皮祖细胞的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有望成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新理念。本文总结了基于内皮祖细胞的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不足... 肺动脉高压一直以来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近年来基于内皮祖细胞的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有望成为肺动脉高压治疗的新理念。本文总结了基于内皮祖细胞的细胞疗法和基因疗法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其在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不足,并展望其在未来临床治疗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祖细胞 细胞疗法 基因疗法
下载PDF
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体外及体内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谢艾妮 +4 位作者 凡建平 伏鹏 郭兴蓬 张凯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评价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体外及体内血液相容性,探讨其在人工心血管装置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在钛表面制备聚吡咯涂层,首先对该涂层表征及与钛基底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测定,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 目的评价钛表面聚吡咯涂层的体外及体内血液相容性,探讨其在人工心血管装置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化学合成方法在钛表面制备聚吡咯涂层,首先对该涂层表征及与钛基底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行测定,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补体激活实验和兔颈总动脉腔内植入实验,评价其体外和体内血液相容性,以未涂层的钛或(和)聚四氟乙烯作平行对照。结果钛表面聚吡咯涂层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且与人血液高度相容;其体外血液相容性与聚四氟乙烯相当,且体外和体内血液相容性优于钛。结论经聚吡咯涂层后的钛其体内及体外血液相容性均得到显著改善,显示了在人工心血管装置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涂层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心脏移植免疫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超 肖诗亮 +3 位作者 周诚 徐磊 肖雅琼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共分3组,同种同系移植组(Ⅰ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同种异系非给药组(Ⅱ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同种异系给药组(Ⅲ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大鼠心脏移植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共分3组,同种同系移植组(Ⅰ组),供受体均为SD大鼠;同种异系非给药组(Ⅱ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同种异系给药组(Ⅲ组),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建立大鼠心脏移植动物模型,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MSC,由Ⅲ组受体颈外静脉注入。观察3组移植后大鼠的存活时间,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移植心脏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结果:Ⅰ、Ⅱ、Ⅲ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20.8±4.8)d、(6.6±0.9)d、(7.0±1.2)d,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与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组移植心脏病理学分级评分分别为(0.24±0.27)、(3.10±0.55)、(3.00±0.61),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与Ⅲ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在体外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能够抑制T细胞增殖,但是在体内实验中对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无明显的延长及对移植物的淋巴细胞浸润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大鼠心脏移植
原文传递
钛合金表面聚乙烯亚胺/肝素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体外和体内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源 程龙 +3 位作者 王永生 郭兴蓬 张凯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5-422,共8页
目的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涂层聚电解质多层膜,评价其体外和体内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以肝素为最外层的聚乙烯亚胺/肝素聚电解质多层膜。并对该聚电解质多... 目的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涂层聚电解质多层膜,评价其体外和体内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以肝素为最外层的聚乙烯亚胺/肝素聚电解质多层膜。并对该聚电解质多层膜进行物理表征分析,再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蛋白吸附实验、血小板粘附实验和兔颈动脉腔内植入实验,对其进行血液相容性评价,与裸钛合金和(或)膨体聚四氟乙烯作平行对照。结果钛合金表面聚乙烯亚胺/肝素聚电解质多层膜的体外溶血率为0.690%,该涂层可以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到(51.33±2.87)s,减少白蛋白的吸附量,尤其减少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并且减少血小板的粘附与激活;体内动物实验中进一步证实聚乙烯亚胺/肝素聚电解质多层膜可以有效地减少材料表面血栓的形成。结论聚乙烯亚胺/肝素聚电解质多层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化膜,可以使钛合金的血液相容性得到显著改善,显示了静电自组装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肝素 血液相容性 静电自组装 表面改性
下载PDF
基因疗法在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基因治疗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指选择合适载体,通过可行转移途径将目的基因转染到患者肺内,转录表达血管活性产物,达到治疗PH的目的。现将目前此方面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压治疗 基因疗法 HYPERTENSION 基因治疗 基因转染 转移途径 活性产物
下载PDF
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缓释载体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永生 +3 位作者 李源 程龙 叶巍 张凯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7-900,共4页
目的应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以聚己内酯(PCL)为壳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牛血清蛋白(BSA)为芯的纳米纤维缓释载体,观察其体外缓释VEGF的特性,并检测释放VEGF的活性。方法观察15—18kV电压下制备出来的VEGF纳米纤维缓... 目的应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以聚己内酯(PCL)为壳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牛血清蛋白(BSA)为芯的纳米纤维缓释载体,观察其体外缓释VEGF的特性,并检测释放VEGF的活性。方法观察15—18kV电压下制备出来的VEGF纳米纤维缓释载体的形貌结构特征,分别在第1、3、7、15、30天检测BSA和VEGF的释放量分别为BSA/PCL(17%、34%、38%、45%、56%),BSA/PCL.聚乙二醇(PEG)(30%、45%、80%、89%、92%),VEGF(5%、10%、20%、60%、90%),绘制时间.累积释放量曲线(%),检测释放VEGF的活性,并与新鲜的VEGF组和无VEGF组作为平行对照。结果15、16、17、18kV制备出来的同轴静电纺丝直径为分别为(282.00±43.57)、(199.13±32.87)、(182.00±27.74)、(159.00±36.33)nm。VEGF在30d内逐渐释放,累积释放量98%,释放出来YEGF的生物学活性与新鲜的VEGF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VEGF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以PCL为壳层,VEGF和BSA为芯的纳米纤维缓释载体,通过调整电压可以控制纳米纤维的直径,该载体还能够保持VEGF的生物学活性并持续释放,同时可以通过加入PEG来调节其释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缓释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纳米纤维
原文传递
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刚 张凯伦 +1 位作者 蒋雄刚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的新型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VEGF165,并通过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观察载体的体外表达和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VEGF165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 目的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基因的新型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VEGF165,并通过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观察载体的体外表达和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VEGF165目的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质粒中,按每孔加入质粒DNA1.2p,g介导体外瞬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通过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n=3)和Westernblot(n=5)分别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通过MTT法(n=5)检测转染pIRES—EGFP—VEGFl65质粒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结果成功构建pIRES—EGFP—VEGFl65真核表达载体,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荧光计数显示体外瞬时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的转染效率约为(11.2±2.5)%;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mblot证实转染pIRES—EGFP.VEGFl65质粒组细胞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VEGF165均高于对照组(P〈0.01),MTT法检测表明转染pIRES-EGFP—VEGF165质粒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成功构建pIRES—EGFP—VEGFl65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A.hy926细胞中的表达,而且证实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真核表达载体 细胞增殖 内皮化
原文传递
聚吡咯类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4
作者 凡建平 谢艾妮 +1 位作者 张凯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7期8909-8915,共7页
背景:聚吡咯因其特殊的电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近20年来,在组织工程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其作为施电细胞组织培养基底用于组织和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目的:全面了解聚吡咯类生物材料在不同类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该... 背景:聚吡咯因其特殊的电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近20年来,在组织工程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关于其作为施电细胞组织培养基底用于组织和细胞再生方面的研究。目的:全面了解聚吡咯类生物材料在不同类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该类材料在组织工程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以及新型医学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思路。方法:以"polypyrrole"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2010发表的相关文章。纳入与聚吡咯组织工程应用密切相关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762篇文献,排除无关重复的文献,保留51篇文献进行综述。目前聚吡咯类生物材料主要用于神经组织工程、心血管组织工程、骨及肌肉组织工程、皮肤组织工程等方面。这类生物材料由于其多功能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于未来新型组织工程材料的研发以及组织工程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生物材料 应用 组织工程
下载PDF
改良Cabrol分流治疗主动脉夹层手术后出血27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辰垣 +2 位作者 肖诗亮 张凯伦 孙宗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48-349,共2页
目的报道采用改良Cabrol分流治疗27例Cabrol手术和Bentall手术主动脉夹层术后出血的经验。方法采用主动脉瘤壁包裹带瓣管道的后壁,加用整块长方形自体心包与瘤袋壁对接缝合,自体心包包裹主动脉远端吻合口和主动脉根部,靠近主动脉根部的... 目的报道采用改良Cabrol分流治疗27例Cabrol手术和Bentall手术主动脉夹层术后出血的经验。方法采用主动脉瘤壁包裹带瓣管道的后壁,加用整块长方形自体心包与瘤袋壁对接缝合,自体心包包裹主动脉远端吻合口和主动脉根部,靠近主动脉根部的自体心包缝合成1cm直径的心包管道与右心耳切口相吻合或采用8mm直径的Gore-tex管道将心包切口与右心耳切口吻合将漏血引入右房进行分流,形成漏血自体回输。结果27例出血顺利停止,止血满意。术后7~10d行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见带瓣管道周围无残留液平,分流管道内分流信号消失,分流管道已自行闭合。结论自体心包与瘤袋壁组合而成的改良Cabrol分流,避免了单纯瘤袋壁包裹带瓣管道造成的瘤袋壁的撕裂,同时避免了瘤袋壁内因漏血而造成的过高张力压迫冠状动脉及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可能,止血顺利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改良Cabrol分流 术后出血
下载PDF
二氯乙酸盐对野百合碱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岚刚 +1 位作者 肖雅琼 肖诗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2,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氯乙酸盐(DCA)对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的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后两组用野百合碱一次性皮下注射以诱导肺动脉高压产生。于注射MC... 目的探讨二氯乙酸盐(DCA)对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的肺动脉高压中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后两组用野百合碱一次性皮下注射以诱导肺动脉高压产生。于注射MCT7d后,治疗组予以DCA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喂养。各组分别于第7、14、21、28天进行肺动脉平均压力测量。28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染色和反映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平均肺动脉压从第14天起开始降低,到第28天时已是模型组的一半(P<0.05)。28d后,治疗组的肺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和右心室肥厚指数均比模型组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增殖度降低(P<0.05),而Caspase-3阳性率升高(P<0.05)。结论DCA可以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从而逆转肺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乙酸盐 肺动脉高压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RGD肽自组装多层膜修饰钛表面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巍 汪洋 +3 位作者 魏战杰 黄晓帆 张凯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6-379,共4页
目的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钛表面构建RGD肽(Arg-Gly-Asp Peptides)多层膜,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氢氧化钠(NaOH)预先处理钛试件,获得多孔、负电荷的钛表面,吸附一层正电荷的聚乙烯... 目的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钛表面构建RGD肽(Arg-Gly-Asp Peptides)多层膜,评价其血液相容性,探讨该技术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内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氢氧化钠(NaOH)预先处理钛试件,获得多孔、负电荷的钛表面,吸附一层正电荷的聚乙烯亚胺,然后多次交替吸附RGD肽,形成RGD肽的多层膜结构。通过对该涂层进行物理表征测定及体外血液相容性检测,评价其血液相容性。结果 RGD肽自组装多层膜表面水接触角为78.21±1.98°,体外溶血率为0.76%,该涂层还可有效延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至(15.1±0.2)s,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粘附与激活。结论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形成的RGD肽涂层血液相容性高,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化钛表面,显示了其在医用金属表面改性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肽 层层自组装 血液相容性
下载PDF
经非右室切口室缺修补术83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辰垣 +5 位作者 肖诗亮 张凯伦 金咏梅 谢少波 叶世铎 蓝鸿钧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6-37,共2页
对83例经非右室切口空缺修补术进行总结,其中右房切口42例,主肺动脉切口35例,先经右室切口后补充右房切口6例。文中就非右室切口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认为非右室切口在很好地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能更好地显露手术野,缩短手术... 对83例经非右室切口空缺修补术进行总结,其中右房切口42例,主肺动脉切口35例,先经右室切口后补充右房切口6例。文中就非右室切口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认为非右室切口在很好地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能更好地显露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和最大限度地保存心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 手术切口 室缺修补术
原文传递
干细胞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彭岚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3期180-181,共2页
  利用干细胞实现心肌和血管的再生已成为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干细胞种类不同,在心血管疾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对不同种类的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了不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各种干细胞在...   利用干细胞实现心肌和血管的再生已成为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干细胞种类不同,在心血管疾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价值,很多学者对不同种类的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做了不同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各种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下载PDF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血液相容性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20
作者 王永生 张凯伦 +3 位作者 程龙 李源 周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550,共6页
目的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 目的评价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物理特性、体外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探求其作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然后进行体外溶血实验、动态凝血实验、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体外细胞粘附实验对其血液相容性和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并与涤纶(Dacron)作平行对照。结果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血液相容性较高,经统计学分析与Dacro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的体外细胞粘附实验中,经细胞计数Dacron为(5.34±0.94)×103,PCL-PEG静电纺丝膜为(7.82±0.85)×104,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为(8.04±0.84)×104,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则为(1.39±0.76)×105,经统计学分析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与Dacron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L-PEG/BSA-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与PCL-PEG静电纺丝膜和PCL-PEG/BSA同轴静电纺丝膜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同轴静电纺丝膜血液相容性较高,且更易于与内皮细胞粘附,显示其成为人工心血管替代材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同轴静电纺丝 血液相容性 细胞毒性实验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