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CTA的冠脉斑块特征参数与血流储备分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欣杰 徐怡 +4 位作者 朱晓梅 葛颖倩 祝因苏 李新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203-2208,共6页
目的探讨CCTA获得的冠脉斑块特征与血流储备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CTA的153例患者(195支血管)资料,测量斑块特征: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斑块内各成分的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低密度斑块(LAP)和正性重构(PR)... 目的探讨CCTA获得的冠脉斑块特征与血流储备分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CTA的153例患者(195支血管)资料,测量斑块特征:斑块长度,斑块总体积,斑块内各成分的体积、最小管腔面积(MLA)、斑块负荷、低密度斑块(LAP)和正性重构(PR)。测量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CT)值,定义FFRCT≤0.80作为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结果与FFRCT>0.80组相比,FFRCT≤0.80组中斑块更长16.20(10.90,23.95)vs 12.45(9.65,17.23)mm,P=0.004,脂质斑块体积更大16.85(7.35,38.95)vs 11.71(5.52,19.82)mm3,P=0.029,MLA更小1.40(0.60,2.40)vs 3.80(2.58,5.55)mm2,P=0.000,斑块负荷70(63,77)vs 59(53,69)%,P=0.000更大,LAP和PR所占的比例更大(P<0.05)。其中斑块长度、斑块负荷及LAP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脉斑块长度、斑块负荷、LAP是影响FFRCT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心室心肌应变分析在缺血性和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曹慧晓 徐怡 +3 位作者 祝因苏 朱晓梅 唐立钧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9期667-673,共7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tracking,MRFT)定量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及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在双心室的整体及局部功能上的不同。材料与方... 目的利用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tracking,MRFT)定量评估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及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DCM)患者在双心室的整体及局部功能上的不同。材料与方法收集NIDCM组25例和ICM组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磁共振检查并有延迟强化(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LGE)。采用MR-FT技术,获得两组患者的双室心功能及心肌应变参数。以上参数选择独立样本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对不同参数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逻辑回归分析。对右室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其对区分两组的诊断性能。结果与ICM组相比,NIDCM组双室射血分数均下降,左室整体径向、环向、纵向应变、右室整体纵向、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纵向应变均降低(P<0.01)。所有患者左室整体环向、纵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有相关性(P<0.001)。ICM组左室整体径向应变与左室射血分数有相关性(P<0.01)。所有患者LGE阳性节段较阴性节段的径向、环向、纵向应变峰值均降低[ICM:(32.77±27.40)%和(52.22±29.16)%,(-26.16±14.90)%和(-31.43±12.80)%,(-18.29±9.80%)和(-23.54±11.70)%,P<0.001;NIDCM:(14.99±20.47)%和(22.36±21.92)%,(-11.53±7.77)%和(-14.70±8.31)%,(-11.85±7.20)%和(-13.94±7.99)%,P<0.001]。与ICM组相比,NIDCM组所有LGE阴性节段径向、环向、纵向应变峰值均降低[(14.99±20.47)%和(32.77±27.40)%,(-11.53±7.77)%和(-26.16±14.90)%,(-11.85±7.20)%和(-18.29±9.80)%,P<0.01]。结论 MR-FT能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评估NIDCM和ICM的双心室心功能,尤其在右心室方面分析两种疾病的不同,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左心室室间隔瘢痕对左束支起搏术实现左束支夺获的影响
3
作者 殷凡 施夏韵 +4 位作者 徐怡 云飞 朱晓梅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探索室间隔瘢痕对左束支起搏实现左束支夺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拟接受左束支起搏的患者,根据是否实现左束支夺获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并通过心脏磁共振对室间隔瘢痕分节段进行评分。结果:上室间隔瘢痕评分... 目的:通过心脏磁共振探索室间隔瘢痕对左束支起搏实现左束支夺获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拟接受左束支起搏的患者,根据是否实现左束支夺获分为失败组和成功组,并通过心脏磁共振对室间隔瘢痕分节段进行评分。结果:上室间隔瘢痕评分是预测左束支夺获成功与否的独立预测因子。当上室间隔的瘢痕<25%,左束支夺获的成功率为100%。而当瘢痕≥50%,左束支夺获的失败率为100%。结论:采用心脏磁共振评估上室间隔瘢痕有助于预测左束支起搏手术成功与否,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瘢痕评分 左室室间隔 左束支夺获 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斑块进展参数在预测非阻塞性冠心病预后中的价值
4
作者 陈瑞 贾涵 +6 位作者 冯长静 董思廷 林澍莘 朱晓梅 徐怡 祝因苏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8-1416,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进展参数在预测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CTA检查的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M...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斑块进展参数在预测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CCTA检查的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影像资料及预后(MACE)信息。根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阳性组和MACE阴性组,并比较临床资料、斑块基线及进展参数在2组之间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能有效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利用斑块基线参数、斑块进展参数及二者联合分别构建预测模型,采用一致性指数-时间曲线、综合判别改善指数、净重新分类指数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共有2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62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与MACE阴性组相比,MACE阳性组患者表现出更长的病变长度,更重的狭窄率,更大的斑块总体积、钙化斑块体积、非钙化斑块体积、纤维斑块体积、总斑块负荷、脂质斑块负荷,更高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狭窄率变化率(ΔDS/y),更多的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的升级及非阻塞进展为阻塞(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FAI、ΔDS/y及非阻塞进展为阻塞是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一致性指数-时间曲线结果显示,二者联合模型对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优于斑块基线参数模型和斑块进展参数模型。结论基于CCTA的FAI和斑块进展参数在非阻塞性冠心病患者中可预测发生MACE的高风险人群,具有较好风险分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斑块进展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Dixon与Fat-Sat技术在眼眶T2加权成像中的图像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露 +1 位作者 胡昊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对比Dixon和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frequency-selective fat-saturation,Fat-Sat)技术对眼眶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的压脂效果和综合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3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眼眶Dixon-T2WI(Dixon组)和Fat-Sat-... 目的:对比Dixon和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frequency-selective fat-saturation,Fat-Sat)技术对眼眶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的压脂效果和综合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纳入3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眼眶Dixon-T2WI(Dixon组)和Fat-Sat-T2WI(Fat-Sat组)扫描。对两组图像的脂肪抑制效果和综合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基于两组图像分别测量眼外肌和颞肌的信号强度,并计算信号强度比(signal intensity ratio,SIR)。采用Wilcoxon检验对两组图像主观评分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信号强度和SIR进行组间比较。结果:Dixon组的脂肪抑制效果高于Fat-Sat组(3.86±0.36 vs. 2.91±0.56,P <0.001),综合图像质量也高于Fat-Sat组(3.83±0.38 vs. 3.26±0.56,P <0.001)。Dixon组眼外肌信号强度高于Fat-Sat组(362.33±107.73 vs. 286.59±78.84,P <0.001),颞肌信号强度也高于Fat-Sat组(207.26±63.41 vs. 170.19±51.93,P <0.001),而两组图像的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0.54 vs. 1.77±0.49,P=0.239)。结论:与Fat-Sat技术比较,基于Dixon技术的眼眶T2WI压脂效果和图像质量更优,而SIR相仿,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磁共振成像 脂肪抑制 DIXON
下载PDF
3.0 T心脏磁共振对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心肌纤维化与新型心脏损伤标志物YKL-40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映红 戴嘉懿 +8 位作者 钱炜 杜梦迪 陆凤云 冯长静 孙晓萱 祝因苏 周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5-1120,1127,共7页
目的:运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对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心肌纤维化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与心脏损伤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YKL-40)的关系,... 目的:运用3.0 T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对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心肌纤维化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与心脏损伤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YKL-40)的关系,从而探究血清YKL-40在反映IIM心肌损伤患者心肌纤维化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5月—2022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IIM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行3.0T CMR扫描并测定血清YKL-40。采用Student’s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心肌损伤组与无心肌损伤组各指标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IIM患者血清YKL-40与CMR参数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YKL-40预测IIM患者心肌纤维化的价值。结果:与无心肌损伤患者相比,IIM合并心肌损伤患者年龄[(53.0±13.0)岁vs.(44.6±16.1)岁]、血清YKL-40[73.4(46.9,119.3)ng/mL vs.48.1(22.5,65.1)ng/mL]、初始T1值(native T1)[(1263.2±50.3)ms vs.(1221.8±59.3)ms]及细胞外容积比例(extracellular volume,ECV)[(31.7±5.6)%vs.(28.7±3.2)%]更高,左心室心搏输出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stroke volume in-dex,LVSVI)更低[(42.3±10.2)mL/m^(2) vs.(49.0±11.1)mL/m^(2)](均P<0.05)。血清YKL-40与ECV(r=0.373,P=0.004)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清YKL-40与ECV独立相关。YKL-40>68 ng/mL(AUC=0.71,95%CI:0.58~0.84)预测IIM患者心肌纤维化,灵敏度为0.62,特异性为0.86。结论:血清YKL-40可以反映IIM心肌损伤患者的心肌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 心脏磁共振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细胞外容积比例
下载PDF
基于心脏磁共振右心室-肺动脉耦联参数在评估CTD-PH危险分层中的研究
7
作者 马珂凡 +3 位作者 孙晓萱 祝因苏 徐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21-112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右心室-肺动脉耦联(VAC)参数在评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H)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4月期间62例CTD-PH患者临床及CMR资料,根据危险分层将其分为组1(低危及中... 目的:探讨基于心脏磁共振(CMR)右心室-肺动脉耦联(VAC)参数在评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CTD-PH)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4月期间62例CTD-PH患者临床及CMR资料,根据危险分层将其分为组1(低危及中低危患者,n=39例)和组2(中高危及高危患者,n=23例),并对患者的左右心室容积、功能参数、左心室心肌组织学参数及VAC进行分析,寻找用于预测CTD-PH危险分层的最佳模型。结果:右心室容积功能参数和右心室插入部的组织学参数在两组PH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RVEDVI)和VAC具有独立预测效能,联合RVEDVI和VAC具有最高的预测准确性(AUC=0.839,95%CI:0.735~0.944,P<0.001)。结论:右心室相关的容积、功能参数和右心室插入部的组织学参数可用于评估CTD-PH危险分层,联合RVEDVI和VAC可提高评估危险分层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肺动脉耦联 右心室功能 肺动脉高压 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标化的肾肿瘤患者肾体积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怡 +4 位作者 唐立钧 朱晓梅 祝因苏 杨冠羽 施海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4-229,共6页
目的:在肾肿瘤患者增强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上,探讨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标化后的肾体积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4例肾肿瘤患者于术前1周内均行中腹部增强CT扫描及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基于动脉期图像测量剔除肿瘤... 目的:在肾肿瘤患者增强CT(computed tomography)图像上,探讨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标化后的肾体积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34例肾肿瘤患者于术前1周内均行中腹部增强CT扫描及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基于动脉期图像测量剔除肿瘤后残余双肾体积,包括肾皮质体积(renal cortical volume,RCV)和肾髓质体积(renal medullary volume,RMV)。肾实质体积(renal parenchymal volume,RPV)为RCV与RMV两者之和。以核素肾动态显像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为参照标准,将RPV、RCV和BSA标化后的RPV(RPVBSA=RPV/BSA)、RCV(RCVBSA=RCV/BSA)与GFR分别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PV和RCV与GFR呈中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4(P=0.005)和0.448(P=0.008);RPVBSA和RCVBSA与GFR呈中高度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9(P<0.001)和0.627(P<0.001)。结论:基于增强CT动脉期图像测量的RPV和RCV可以反映肾功能,RPVBSA和RCVBSA能更好地对肾肿瘤患者术前肾功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实质体积 肾皮质体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体表面积 肾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