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流产患者早卵泡期及种植窗期性激素水平及免疫抗体检测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婵 冯琦 +5 位作者 吴成平 王亚楠 刘玉 仝冬晓 韦皓洁 刘艳茹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30-232,236,共4页
目的:分析性激素水平及免疫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选择有生育史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RSA女性5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被检者早卵泡期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及... 目的:分析性激素水平及免疫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选择有生育史的健康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RSA女性5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被检者早卵泡期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及泌乳素(PRL)水平,检测种植窗期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被检者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CAb)、抗卵巢抗体(AO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滋养层抗体(TAAb)、抗透明带抗体(ZAAb)及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Ah CGAb)。结果:早卵泡期实验组血清中E2、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种植窗期实验组E2及E2/P高于对照组,但是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ASAb、EMAb及ACAb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SA患者血清中的性激素水平及ASAb、EMAb、ACAb阳性率与健康女性有差异,可能与RSA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 复发性 雌激素类 孕激素 免疫 抗体 早卵泡期 种植窗
下载PDF
某地区1716例孕妇无创DNA产前筛查与唐氏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晶晶 DAVID Lubasi Nalisa +2 位作者 孙宗立 贾萌萌 刘玉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10期787-792,共6页
目的对某地区孕妇无创DNA产前筛查及唐氏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妊娠中期孕妇选择合适的产前筛查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某地区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进行无创DNA产前筛查且有唐氏筛查结果的中孕期妇女1716例,对两项检测结果进行统... 目的对某地区孕妇无创DNA产前筛查及唐氏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妊娠中期孕妇选择合适的产前筛查方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某地区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进行无创DNA产前筛查且有唐氏筛查结果的中孕期妇女1716例,对两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其一致性。结果研究对象无创DNA检测结果与其唐筛结果有较大差异,无创DNA检测结果异常者34例(1.98%)低于唐筛结果异常者1325例(77.21%);26~30岁年龄段为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发年龄段;两项检测结果均异常者23例(1.34%),均正常者380例(22.14%),唐筛与无创DNA筛查结果的符合率为23.48%;产后随访发现,两项筛查结果均异常者中,1例超雌综合征,1例21号染色体异常,1例7号染色体长臂较大片段缺失,1例羊穿结果未见异常(唐筛与无创结果均有异常)但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结论唐氏筛查在中孕期妇女产前筛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进行无创DNA产前筛查更有利于做好出生缺陷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孕期 唐氏筛查 无创DNA产前筛查 一致性分析
原文传递
2871例高龄孕妇的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玉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41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高龄孕妇2 871例,对比不同年龄(35~39岁和≥40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类型及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结果≥40岁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总异常率...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高龄孕妇2 871例,对比不同年龄(35~39岁和≥40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异常类型及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结果≥40岁组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总异常率、常染色体非整倍体比例、性染色体异常率明显高于35~39岁组(P <0.05)。高龄孕妇中同时行胎儿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者803例,其中35~39岁孕妇561例,≥40岁孕妇242例,≥40岁组孕妇的胎儿总异常量比例、常染色体异常率、性染色体异常率均明显高于35~39岁组(P <0.05)。结论高龄夫妇生育二胎意愿的比例增加,做好孕前遗传咨询及生育指导,使其了解高龄妊娠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关系,从而有利于高龄孕妇积极配合进行产前诊断,以降低染色体异常儿出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谭玉杰 孙亚兰 +3 位作者 陈鹤 成明 冯萃华 刘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2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患者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Ⅰ(ROCKⅠ)、Rho激酶Ⅱ(ROCKⅡ)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 目的:探讨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患者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激酶Ⅰ(ROCKⅠ)、Rho激酶Ⅱ(ROCKⅡ)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洛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缩宫素,对照组采取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观察组采取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治疗前后蛋白水平、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hoA、ROCKⅠ、ROCKⅡ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RhoA、ROCKⅠ与ROCKⅡ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以明显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提高RhoA、ROCKⅠ、ROCKⅡ蛋白水平,降低血清BNP、FIB、D–D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卡前列甲酯栓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