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236-237,共2页
目的探讨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接收ICU患者156例,应用颜色标识化管理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采用颜色标识化管理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颜色标识化管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接收ICU患者156例,应用颜色标识化管理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未采用颜色标识化管理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8%,对照组为8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颜色标识能将复杂的管理问题简明化,增强护士合理管理的意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标识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 ICU 护理差错 满意度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干预防治脑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韦雪桦 美煌 +4 位作者 韦立 彭桂芝 瞿柳红 谢朝德 《华夏医学》 2005年第6期985-987,共3页
目的:探讨防治早产儿脑瘫的措施.方法:制定了一套符合早产儿运动发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用于防治和(或)减少早产儿脑瘫、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异常.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129例(干预组73例,对照组56例),干预组从生后1~2周病情稳... 目的:探讨防治早产儿脑瘫的措施.方法:制定了一套符合早产儿运动发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用于防治和(或)减少早产儿脑瘫、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异常.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129例(干预组73例,对照组56例),干预组从生后1~2周病情稳定开始干预至1岁(按预产期计算校正月龄).结果:干预组1例(1.4%)发生脑瘫,对照组诊断脑瘫8例(14.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智能和运动发育指数干预组(99±12,104±13),高于对照组(85±16,86±20)(P<0.05).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正常率(94.5%)高于对照组(76.8%)(P<0.01).结论:早期干预能有效的防治早产儿脑瘫和促进智能发育,该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干预 脑瘫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干预防治脑瘫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韦雪桦 美煌 +4 位作者 韦立 彭桂芝 瞿柳红 谢朝德 《柳州医学》 2006年第1期4-7,共4页
为防治早产儿脑瘫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一套符合早产儿运动发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用于防治和(或)减少早产儿脑瘫、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异常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129例(干预组73例,对照组56例),干预组从生后1~... 为防治早产儿脑瘫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一套符合早产儿运动发育规律、行之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用于防治和(或)减少早产儿脑瘫、智力发育和运动功能异常开展研究。研究对象为早产儿共129例(干预组73例,对照组56例),干预组从生后1~2周病情稳定开始干预至1岁(按预产期计算校正月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1例发生脑瘫,对照组诊断脑瘫8例,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运动和智能发展指数(99±12、104±13),高于对照组(85±16,86±20)(P〈0.05),脑瘫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143%(P〈0.01)。干预组神经运动检查正常率(94.5%)高于对照组(76.8%)(P〈0.01)。结论 早期干预能有效的防治早产儿脑瘫和促进智能发育,该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早期干预 脑性瘫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