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汪劲松 +2 位作者 胡祥 徐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代hUC-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81、CD9的表达,BCA法测定浓度;不同浓度外泌体与CD3/CD28...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的免疫调节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hUC-MSCs,收集第3代hUC-MSCs上清,提取外泌体,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面特异标志CD81、CD9的表达,BCA法测定浓度;不同浓度外泌体与CD3/CD28单抗刺激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作用72 h,流式检测作用前后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变化,检测对CD4^+T、CD8^+T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结果 hUC-MSCs外泌体高表达CD9、CD81,可明显抑制CD4+T和CD8+T细胞的增殖,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经CD3/CD28单抗刺激后CD45+ CD4^+ Ki67^+和CD45^+ CD8^+ Ki67^+细胞比例为85.3%±5.6%和72.6%±6.3%,同时升高PBMC分泌的TGF-β1水平,降低IFN-γ、IL-6、TNF-α的水平(均P<0.05).结论 hUC-MSCs分泌的外泌体具有免疫调节功能,有望成为一种免疫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外泌体 免疫
原文传递
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殷文朋 李春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用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犬急性心原性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3组: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建模前、建模成功(给药即刻)、... 目的用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犬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建立犬急性心原性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3组:参附组、多巴胺组和对照组。于建模前、建模成功(给药即刻)、给药后30、60、90、120、180min各时间点通过HemosoniCTm100经食道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观察实验犬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主动脉血流量(ABF)、心率(HR)、主动脉每搏输出量(SVa)、血流加速度(Acc)、左室射血时间(LVET)、与主动脉内全身循环阻力(TSVR),并于上述时间测定动、静脉血气值并计算氧输送(IM),氧耗量(Vo2)及氧摄取率(ERo2)进行前后比较。结果对照组在建模前与建模后即刻及各个时间点相比较,Acc、CO、SVa在造模之后各个时间段均进行性下降(P〈0.01),而TSVR、LVETi、HR在造模后各个时间段进行性升高(P〈0.01)。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后SVa、Acc、MBP明显增加,60min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P〈0.01),TSVR、HR在用药后开始下降,30min时降到最低后开始逐渐升高,120min时到达用药前状态,LEVTi在参附组较另两组降低明显(P〈0.01)。静脉注射多巴胺后Acc、SVa、MBP、HR均增加,30min时达到最高,但升高幅度较参附注射液组低(P〈0.05),TSVR、LEVTi较参附组明显增加(P〈0.05)。在用药即刻三组Vo2与Do2均低于用药前,ERoz增高,与多巴胺比较参附组,Do2、Vo2在60、120min时显著升高(P〈0.05),ERo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较多巴胺在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肺动脉阻力和HR,及改善组组织灌注与氧代谢能力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经食道超声多普勒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剂量递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傅青春 姜舒 +14 位作者 王晓今 罗朝霞 倪鎏达 叶圣勤 李莉 陈进进 施莉琴 汪照静 周丰 臧祖胜 佳娜 李震宇 胡祥 陈成伟 《肝脏》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 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剂量递增外周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剂量递增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的安全性研究,随访观察期1年。入组的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通过外周静脉输注hUCMSCs,输注剂量分为三个级别,即5×107个/次、1×108个/次和2×108个/次,从低剂量级开始,每个级别患者需接受3次同等剂量细胞的输注,按严格规定进行剂量升级。相关不良事件(AE)评价采用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I-CTC AE4.0标准。干细胞制备有严格质控,每次输注的干细胞均可溯源。试验严格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规范(GCP)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 (1)共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纳入研究,显示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有良好耐受性,最大耐受剂量为2×108个/次;(2)输注后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肾功能等均无异常;(3)20例患者共观察到516次AE,最常见与干细胞输注可能相关不良事件有发热、胆红素升高、PT延长、血小板降低等,AE的发生率不随细胞剂量升高而升高;(4)共观察到21起严重不良事件(SAE),仅1例SAE(PT延长)与hUCMSCs输注可能有关,且4 d内自行缓解,该患者至今存活;(4)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SF-36评分由基线109上升至127,P<0.05);(5)肝功能改善:前白蛋白由基线74.55 mg/L上升至104.61 mg/L(P<0.01);白蛋白由基线29.50 g/L上升至34.94 g/L(P<0.01);白球蛋白比由基线1.01上升至1.22(P<0.01);TBil由基线52.59μmol/L下降至40.02μmol/L;CTP评分由基线9.10下降至7.61(P<0.05);MELD评分由基线15.18下降至13.46。(6)1年生存率90%,随访至2年时无一例发生肿瘤。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静脉途径输注hUCMSCs是安全的,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hUCMSCs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改善患者临床表现。随访2年无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代偿性肝硬化 安全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细胞智造产线与人工制备对比
4
作者 钟桂强 张芬 +2 位作者 王清芳 梁晓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016-1023,1031,共9页
针对人工制备细胞效率低、成本高及产品批间差异大等缺点,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智造产线,并对比了其与传统人工制备所得细胞的基本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呈纤维状,... 针对人工制备细胞效率低、成本高及产品批间差异大等缺点,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智造产线,并对比了其与传统人工制备所得细胞的基本特性、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呈纤维状,细胞表面标志物均符合国际细胞与基因治疗协会中定义的间充质干细胞的要求;细胞无菌、支原体结果均呈阴性,内毒素含量低于0.5 EU/mL;癌基因、抑癌基因和核型分析结果正常,端粒酶表达为低活性,异常毒性结果正常;所得细胞的活率高于90%,具有良好的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对Th1、Th2、Th17细胞的增殖呈抑制作用,对Treg细胞的增殖则有促进作用。该细胞智造产线制备的hUC-MSCs与人工制备的相比,无显著差异且符合质量标准;并且,在细胞均一性、产能提升、成本优化和部署优越性等方面更有优势,为实现细胞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智造产线 自动化 产能提升
原文传递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疗效与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帮丽 邓丹琪 +5 位作者 张佩莲 周晓鸿 曹文婷 胡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93-98,共6页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移植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因子变化,探讨其疗效和机制.方法 (1)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观察12例LN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 UC-...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移植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清因子变化,探讨其疗效和机制.方法 (1)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观察12例LN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2组病人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病人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 UC-MSC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6月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2)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6月血清中肾损伤标记物(抗C1Q、骨桥蛋白(OPN)),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8、INF-γ、TGF-β1)的变化;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结果 (1)2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治疗后2月、6个月均有改善,治疗组缓解例数大于对照组,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LIDAI评分:2组间分数治疗6个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机制:治疗前、治疗后2月、6月2组INF-γ、IL-4、IL-10、IL-6,IL-18,抗C1q、OPN均有变化,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P>0.05).T细胞亚群:CD4+T、CD8+T细胞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2月、6月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狼疮性肾炎2组病人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均有改善,但目前暂无明显差异;(2)2组间炎症因子及肾损伤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变化无统计学差异,Huc-MSC治疗LN的机制需更多的临床数据探索;(3)Huc-MSC是否能够重建T细胞亚群平衡需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狼疮性肾炎 机制
下载PDF
IFN-γ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和免疫调节蛋白表达的体外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立林 傅泽钦 +7 位作者 廖延 胡隽源 曾桂芳 胡樾 曾伟杰 谢长峰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65-871,共7页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外连续制备过程中其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探究IFN-γ刺激hUC-MSCs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ELISA等方... 目的从细胞学方面探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使用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体外连续制备过程中其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基础分泌水平,以及探究IFN-γ刺激hUC-MSCs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ELISA等方法检测在连续传代扩增hUC-MSCs中多种细胞因子(IL-6、IL-1β、TGF-β、HGF和PGE-2)和免疫调节蛋白(PD-L1和IDO1)的基础表达水平和稳定性;其次,探究hUC-MSCs受到炎症因子IFN-γ刺激后因子分泌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hUC-MSCs在连续传代中其9种MSC相关表面标志物没有明显改变;P0代hUC-MSCs分泌高水平的HGF和TGF-β,但会随着传代增加而分泌水平显著下降;而IL-6和PGE-2则会随着传代增加而分泌上升;IL-1β总体基础表达水平不高;同时,WB和流式结果显示,免疫抑制相关的蛋白IDO1和PD-L1在正常情况下几乎不表达。而当hUC-MSCs受到炎症因子IFN-γ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普遍没有明显上调,其中HGF和PGE-2刺激后还出现了显著下降的趋势;但是免疫抑制相关蛋白IDO1和PD-L1的表达却显著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UC-MSCs在连续传代过程中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别。在受到炎症因子IFN-γ的激活后,可能通过提高IDO1和PD-L1的蛋白表达来发挥免疫抑制的作用。此结果为hUC-MSCs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细胞因子风暴 干扰素-Γ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细胞生长及软琼脂克隆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曾桂芳 谢长峰 +6 位作者 徐绍坤 杜杰 李婵 李陶 左丛林 胡祥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97-104,共8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体外共培养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的可能性,从而评价其体外促瘤性和致瘤性,为其体内致瘤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方法剥取脐带华通氏胶,剪碎,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贴壁细...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体外共培养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在软琼脂中形成克隆的可能性,从而评价其体外促瘤性和致瘤性,为其体内致瘤性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方法剥取脐带华通氏胶,剪碎,组织块贴壁法获得贴壁细胞,培养传代,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型,检测诱导成脂肪和成骨及成软骨分化的能力,鉴定是否为h UCMSC。然后,通过体外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观察h UCMSC形成集落的能力;h UCMSC分别与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人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体外共培养,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并以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I)值来判定h UCMSC是否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有影响。结果人脐带华通氏胶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样的细胞形态,具有向成脂肪和成骨及成软骨方向分化的能力,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指标CD73、CD90、CD105,低表达CD34、CD45、CD19,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特点。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h UCMSC未表现出在阻力介质中的克隆生长能力。h UCMSC分别与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结肠癌Colo-205细胞共培养,PI值显示h UCMSC对肿瘤细胞增殖没有影响。结论 h UCMSC体外培养不具有致瘤性,同时对肿瘤细胞增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致瘤性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裸鼠的促瘤和致瘤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谢长峰 杜杰 +6 位作者 曾桂芳 徐绍坤 梁晓 李婵 左丛林 胡祥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6期356-362,共7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动物是否具有促瘤性,以及不同代次是否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分别用人淋巴瘤细胞Raji接种于CB-17 SCID小鼠皮下、用人结肠癌细胞WiDr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动物是否具有促瘤性,以及不同代次是否有致瘤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分别用人淋巴瘤细胞Raji接种于CB-17 SCID小鼠皮下、用人结肠癌细胞WiDr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WiDr成模动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n=8):模型对照组、hUCMSCs低、中、高剂量组;Raji成模动物用完全随机法分为5组(n=7):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hUCMSCs低、中、高剂量组。hUCMSCs均静脉注射给药,观察hUCMSCs对皮下移植瘤的增殖是否有影响。另外,观察不同代次的hUCMSCs是否有致瘤性,NOD/SCID小鼠分别皮下接种hUCMSCs的第2、6、10代的细胞,注射后3周,16周对动物剖检,观察hUCMSCs皮下结节的形成及是否有肿瘤转化的倾向。对照组和hUCMSCs组的瘤体积及瘤重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hUCMSCs组相比对照组的相对肿瘤抑制率T/C%。结果 WiDr肿瘤模型中,第43天hUCMSCs中、高剂量组的瘤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586.7±274.4)mm^3、(689.5±114.8)mm^3 vs(945.9±234.0)mm^3,P<0.05,但T/C%值>40%;第51天hUCMSCs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分别为(777.8±346.7)mm^3、(793.1±358.6)mm^3、(800.7±116.5)mm^3 vs(1300.0±356.8)mm^3,P均<0.05,但T/C%值均>40%;表明hUCMSCs在3个剂量下均未对WiDr肿瘤的生长有影响,无显著促进或抑制作用。Raji肿瘤模型中,hUCMSCs治疗组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在所有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hUCMSCs在本实验条件下对肿瘤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和促进作用。两个模型的病理检测均未见对肿瘤增殖有明显影响。3个不同代次的hUCMSCs注射到NOD/SCID后16周对动物剖检,也没有观察到肿瘤转化的倾向。结论 hUCMSCs对裸鼠WiDr和Raji移植瘤模型的肿瘤增殖无促进作用,不同代次的hUCMSCs在NOD/SCID裸鼠体内移植也不具有致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质干细胞 致瘤性 促瘤性
原文传递
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佳那提.秋瓦西 +3 位作者 李朝曦 胡祥 苏放明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2期2151-2153,共3页
卵巢早衰已成为当今妇女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疾病进展,暂无根治方法。干细... 卵巢早衰已成为当今妇女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社会经济负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不十分清楚。目前主要采用激素替代治疗等方法来控制疾病进展,暂无根治方法。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成为治疗卵巢早衰的新方法。该文通过回顾干细胞治疗不同病因导致卵巢早衰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对可能的治疗机制予以综述,希望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干细胞 修复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终末期肝病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祥 杨晓菲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1期52-56,共5页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进而罹患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事件屡见不鲜,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1]。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通常累及广泛...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进而罹患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事件屡见不鲜,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1]。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通常累及广泛肝实质细胞,肝组织再生能力下降,造成肝功能失代偿并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2]。常规的内科保肝治疗效果不佳,病死率很高。目前原位肝移植仍然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肝功能失代偿 肝脏疾病 治疗效果 急慢性肝炎 肝实质细胞
原文传递
肝硬化中的内皮祖细胞,越多越好吗?
11
作者 《肝脏》 2013年第7期473-474,共2页
门静脉高压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或进行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可追溯为:(1)由于结构和动力的原因使得肝脏血管对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所致。结构因素主要是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所致的血... 门静脉高压是慢性肝病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或进行肝脏移植的主要原因。门静脉高压病因可追溯为:(1)由于结构和动力的原因使得肝脏血管对门静脉血流阻力增加所致。结构因素主要是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所致的血管重构、血管闭塞、新生小结形成;动力因素主要是肝血管紧张性增加;也与肝内血管扩张剂如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率下降以及几种内源性的血管收缩剂活性增加有关。(2)肝脏血管阻力增加,渐进性的内脏动脉扩张,增加门静脉血流,加剧并延续了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内皮祖细胞 门静脉高压 肝窦毛细血管化 肝脏移植 严重并发症 血管紧张性 血管收缩剂
下载PDF
脐血与老人外周血中TIMP2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桂芳 曾伟杰 +4 位作者 蔡菲子 胡樾 张沁坤 梁晓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处理方式对脐血和老人外周血血浆中TIMP2蛋白检测的影响,建立人血浆中TIMP2蛋白检测方法的同时为联合干细胞延缓衰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了15份脐带血和15份老人外周血,利用不同的离心力、不同的储存温度和不同的检... 目的探讨不同血浆处理方式对脐血和老人外周血血浆中TIMP2蛋白检测的影响,建立人血浆中TIMP2蛋白检测方法的同时为联合干细胞延缓衰老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了15份脐带血和15份老人外周血,利用不同的离心力、不同的储存温度和不同的检测试剂盒对血浆中TIMP2蛋白最终检测含量的影响。多组均数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000×g、1500×g和2000×g离心力组组间TIMP2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0℃、-80℃保存组,保存一周或者两周TIMP2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R&D Systems、Abnova和Abcam检测试剂盒均不对全血中TIMP2蛋白最终检测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脐带血中的TIMP2蛋白含量(147.00±15.92)pg/ml高于老人外周血中TIMP2蛋白含量(79.56±10.8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离心力、血浆储存温度及检测试剂盒间均不影响脐血和老人外周血中TIMP2蛋白最终的检测含量,且脐血血浆中TIMP2蛋白含量高于老人外周血。显示TIMP2蛋白可能与衰老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具有与干细胞联合治疗并延缓衰老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老年人 外周血 TIMP2蛋白 干细胞 抗衰老
原文传递
两种检测策略在细胞库病原体污染的检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劲峰 梅秋红 +7 位作者 张耿 邬林枫 李然 许晓绚 赵钰 熊文 王立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9期1419-1422,共4页
目的比较临床检测策略(CDS)与血筛检测策略(BSS)在综合细胞库供体病原体检测中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深圳综合细胞库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共计7 981例细胞供者的血浆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类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 目的比较临床检测策略(CDS)与血筛检测策略(BSS)在综合细胞库供体病原体检测中的差异,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深圳综合细胞库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共计7 981例细胞供者的血浆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类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与梅毒螺旋体(TP)四类。实验采用CDS和BSS两种检测策略进行。分析两者在病原体总体检测结果及各单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测策略的差异性。同时分析BSS中血清学ELISA与核酸检测(NAT)方法对HBV、HCV、HIV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两者的差异性。结果 BSS与CDS两种检测策略的一致性一般(K=0.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策略中,HBV的一致性一般(K=0.528),HCV的一致性很差(K=0.105),HIV1/2的一致性很差(K=0);比较BSS中血清学检测方法与核酸检测方法,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较好(K=0.651),但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V的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非常好(K=0.833),而HCV与HIV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较差(K<0.4)。结论 BSS在细胞供者病原体检测种类上更全面,检测灵敏度更高;在细胞库病原体污染风险防控中应同时重视两种检测方法试剂的选择,整体上降低任何单一检测方法不准确导致的病原体漏检风险,避免病原体交叉污染,保证细胞库储存样本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筛检测策略 临床检测策略 血清学检测 NAT ELISA
下载PDF
根据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抑制小鼠胰岛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初步观察
14
作者 高杰 朱继业 +4 位作者 李涛 张栋 沈丹华 冷希圣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3-536,共4页
目的评价基于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对小鼠胰岛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0~1000个DBA/2(H-2^d)小鼠的胰岛移植在糖尿病模型C57BL/6(H-2^b)小鼠肾被膜下。移植前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和纯度... 目的评价基于CD4立体构型设计的新型免疫抑制物J2对小鼠胰岛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0~1000个DBA/2(H-2^d)小鼠的胰岛移植在糖尿病模型C57BL/6(H-2^b)小鼠肾被膜下。移植前用台盼蓝和双硫腙染色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和纯度。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在胰岛移植后第1~10天腹腔内注射J2,每天一次。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CsA组注射环孢素A(10 mg/kg);实验组J2A组(1mg/kg)、J2B组(4 mg/kg)、J2C组(8 mg/kg)。术后监测不同时间各组小鼠的血糖变化及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并观察移植胰岛在术后第三天及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表现。结果获得的胰岛细胞的活性>95%,纯度>85%。胰岛移植术前各组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平均高于20.0mmol/L,术后前四天各组小鼠的血糖下降明显,均低于11.1 mmol/L,且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第7天以后,对照组、J2A组小鼠的血糖较术后前四天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八天开始,对照组、J2A组小鼠血糖升高平均高于11.1 mmol/L;CsA组、J2B组、J2C组的血糖仍低于11.1 mmol/L,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J2A组(P<0.05)。病理学检查示移植后第三天各组移植的胰岛细胞轻度水肿,形态大致正常;移植后第八天对照组、J2A组的移植胰岛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病理改变,其他组病理未见排斥表现,小鼠胰岛素抗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岛素阳性。CsA组(21.6±2.1 d)、J2B组(19.0±2.7d)、J2C组(18.7±2.3d)的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分别较对照组(8.1±0.56d)、J2A组(8.3±0.48d)显著延长(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J2具有和CsA相似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明显抑制小鼠胰岛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显著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移植 小鼠 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 CD4
原文传递
干细胞疗法争议因何而起——科学,伦理,法规,还是利益之争?——专访北科生物董事长胡祥
15
作者 魏竣韬 《信息技术时代》 2013年第Z2期81-84,共4页
临床医学发展史是一部关于,对于过去我们不敢想、现在勉强尝试的创新性医疗如何成为常规医疗的历史。——摘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2年9月刊"肝脏移植-得以实现的愿景"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 临床医学发展史是一部关于,对于过去我们不敢想、现在勉强尝试的创新性医疗如何成为常规医疗的历史。——摘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2年9月刊"肝脏移植-得以实现的愿景"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理论上讲,胚胎干细胞可分化为人体220种细胞中的任何一种,并发育为相应组织器官。干细胞治疗是应用干细胞或来源于干细胞的细胞替代或修复受损的细胞或组织。现今距离干细胞时代拉开帷幕,不过短短十数年,由海归学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更新 肝脏移植 间充质 细胞疗法 胎儿组织 再生医学 细胞生物学特性 细胞特性 国际伦理准则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终末期肝病
16
作者 胡祥 杨晓菲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09年第2期56-59,共4页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进而罹患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事件屡见不鲜,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通常累及广泛肝实...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率较高,感染者进而罹患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肝癌的事件屡见不鲜,肝脏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卫生的主要负担之一。肝脏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时,通常累及广泛肝实质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肝脏疾病 急慢性肝炎 肝实质细胞 肝纤维化 医疗卫生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17
作者 胡祥 杨晓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445-2447,共3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GVHD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等,机制是抑制T...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是骨髓移植(BMT)后出现的多系统损害(皮肤、食管、胃肠、肝脏等)的全身性疾病,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GVHD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等,机制是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受体的免疫攻击反应。但激素疗法却并不十分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间充质 多系统损害 全身性疾病 骨髓移植 激素治疗
原文传递
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之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准入管理:曾益新院士专访
18
作者 杨晓菲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创办了,筹备创办之际适逢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据了解,有许多医疗机构均在积极地准备进行相关的申报工作,但对于申报...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移植(电子版)》创办了,筹备创办之际适逢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公布了“首批允许临床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据了解,有许多医疗机构均在积极地准备进行相关的申报工作,但对于申报过程尚存一些疑惑。本电子出版物作为一个专门传播细胞与干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及相关法规的媒介平台,就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准入申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编辑部专访了卫生部第三类医疗技术审核机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审核专家组的牵头人——曾益新院士。曾院士就第三类医疗技术中肿瘤生物治疗技术的申报及评审的背景与相关原则为我们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治疗技术 医疗技术 卫生部 肿瘤 院士 管理 准入 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疫情启示:下次疫情,我们如何应对
19
作者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2期16-17,共2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可能让平日胸有成竹的我们突然感到手足无措和人生无常。病毒很小,却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感,在某种程度上也诱发我们思考,面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情况,我们应防患于未然还是水来土掩?
关键词 不安全感 突发情况 水来土掩 人生无常 胸有成竹 疫情 肺炎 如何应对
原文传递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大规模生产中稳定性研究
20
作者 储王龙 李童婧 +10 位作者 上官燕 何方涛 吴建福 曾秀萍 郭涛 王清芳 张芬 钟振忠 梁晓 胡隽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3-750,共8页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应用广泛,但较少有研究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生产中的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稳定性研究及制剂复苏稳定性研究,为生产过程提供依据,为制剂复苏使用方法提供参考。采用3批次细胞制剂,取生产过程中细胞原液、半成品分别静置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储存,细胞原液储存时间间隔为0、2、4、6 h,半成品储存时间间隔为0、1、2、3 h,考察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活细胞浓度、细胞活率、细胞表面标记、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及无菌检查。此外,取细胞制剂复苏后分别进行稀释和培养稳定性探索,复苏稀释液分别为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0.9%氯化钠注射液+2%人血白蛋白,稀释倍数包括10倍及40倍,稀释后静置时间间隔为0、1、2、3、4 h。复苏培养液分别为DMEM培养基、DMEM+2%血小板裂解物、0.9%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1%人血白蛋白,培养时间为24 h。考察项目为活细胞浓度及细胞活率。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原液在低温(2~8℃)及室温(20~26℃)条件下静置6 h内均维持稳定,细胞半成品在同样条件下静置3 h内维持稳定。制剂复苏后,使用含1%或2%人血白蛋白的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在4 h内细胞活率维持在80%以上。不同稀释倍数对细胞活性存在影响。制剂复苏后,使用含2%血小板裂解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后,细胞活率达到80%以上。综上表明,细胞原液在6 h内、细胞半成品在3 h内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细胞制剂复苏后稀释液中添加1%或2%人血白蛋白更好保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生产 原液 半成品 制剂 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