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贴敷疗法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
作者 叶德宝 《中医药通报》 2004年第4期59-62,共4页
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重视。透皮给药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它可以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次数 ,给药方便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机... 穴位贴敷疗法日益受到医学界同仁的重视。透皮给药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 ,它可以提供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 ,降低药物毒性和副作用 ,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减少给药次数 ,给药方便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机理、药物剂型、中药透皮吸收促透剂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最后提出 ,将现代的透皮给药和穴位的功能结合起来 ,会给中药透皮吸收的应用开发带来新的飞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疗法 透皮给药 药物剂型 中药透皮吸收促透剂
下载PDF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VAS评分头痛强度及MSQ评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3
2
作者 章海凤 常小荣 +1 位作者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663-1665,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痛强度及近期偏头痛生活品质问卷(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量表计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近期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头痛强度及近期偏头痛生活品质问卷(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MSQ)量表计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角孙、外关、阳陵泉、丘墟穴,对照组针刺非经非穴,每次治疗30 min,每周5次,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强度、VAS评分、MSQ量表计分等指标变化,判断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VAS计分、头痛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患者有明显近期疗效,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疗效优于针刺非经非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 特定穴 VAS评分 MSQ评分
下载PDF
功能性胃肠病脑肠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3
作者 +3 位作者 何亚敏 吕瑶 关闯 常小荣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第6期951-953,共3页
功能性胃肠病是以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并有多种症状重叠、多变或相互转换以及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脑肠轴异常-肝郁脾虚是功能性胃肠病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学者坚信脑肠轴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 功能性胃肠病是以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并有多种症状重叠、多变或相互转换以及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脑肠轴异常-肝郁脾虚是功能性胃肠病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学者坚信脑肠轴在其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脑肠肽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脑肠轴 脑肠肽
下载PDF
不同隔姜灸治时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SOD和MDA的影响 被引量:28
4
作者 易展 +5 位作者 常小荣 严洁 谢华 王德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隔姜灸不同灸治时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将45例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20 min组(A组)15例、隔姜灸40 ... 目的:探讨隔姜灸不同灸治时间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将45例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隔姜灸20 min组(A组)15例、隔姜灸40 min组(B组)15例、雷尼替丁组(C组)15例。治疗组每天隔姜灸1次,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丁每次0.15 g,1 d 2次,连续服药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服药2个疗程。于实验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抽血取血清检测SOD,MDA的含量,以此观察隔姜灸的疗效及对SOD和MDA的影响。结果:①3组的SOD含量:在各组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B组治疗前后SOD含量的增加,与A,C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3组的MDA含量:在各组治疗后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各组治疗前后MDA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隔姜灸与雷尼替丁均能使血清中抗氧化酶SOD活性升高而自由基MDA水平降低,且隔姜灸40min提高SOD水平效果显著,明显高于隔姜灸20 min和雷尼替丁对SOD的作用。证明隔姜灸对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患者氧自由基产生与清除的酶系统具有良性调节作用,隔姜灸治疗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取效可能与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姜灸 浅表性胃炎 脾胃虚寒证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便秘 被引量:28
5
作者 任珍 吴清明 +3 位作者 李丹丹 李向荣 林旭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93-896,共4页
目的:比较调气通腑针刺法与生血通便颗粒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9例)和中药组(36例)。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刺组采用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穴取天枢、支沟、气海、足三里,每天1... 目的:比较调气通腑针刺法与生血通便颗粒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9例)和中药组(36例)。在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刺组采用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穴取天枢、支沟、气海、足三里,每天1次;中药组口服生血通便颗粒,每天1次,每次10g。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治疗1周后及治疗2周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均较前显著减少(均P<0.05),且治疗2周后针刺组较中药组改善显著(8.03±2.38vs 9.20±2.45,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针刺组出现针刺部位局部淤青1例;中药组发生腹痛1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2例。结论:调气通腑针刺法及生血通便颗粒治疗中风后便秘疗效显著,且坚持调气通腑针刺法治疗,其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便秘 针刺疗法 生血通便颗粒 调气通腑
原文传递
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肖靓宜 +4 位作者 吴清明 王凌燕 周魁明 叶海敏 付磊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型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造模,连续21d。隔药饼灸组、艾炷灸组施灸穴位均分为Ⅰ组("肝俞""脾俞""胃俞")和Ⅱ组("章门""期门""中脘"),两组穴位隔日交替,每穴连续灸4~5壮(约30min);逍遥散组及多潘立酮组按1mL/100g分别灌服逍遥散水煎剂和多潘立酮水溶剂。分组治疗14d后,通过观察大鼠胃肠对营养性半固体糊的排空情况检测胃排空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大鼠胃排空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结束后,各治疗组大鼠胃排空率较模型组上升(P〈0.01),但各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的5-HT、DA、NE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5-HT、DA、NE含量显著上升(P〈0.01)。结论:隔药饼灸、逍遥散均能显著增加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的5-HT、DA、NE含量,从而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提高大鼠胃排空率,达到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艾炷灸、多潘立酮对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隔药饼灸 下丘脑 5-羟色胺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原文传递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患者近期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7
作者 林海波 郁保生 +2 位作者 常小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6-84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探讨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以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偏头痛病例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探讨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以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偏头痛病例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照组29例针刺非经非穴,每次治疗30min,5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偏头痛症状评分、总体疗效、经颅多普勒(TCD)血流速度等指标变化,以判定近期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程度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除持续时间评分外,治疗组其它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组主要脑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峰值(Vp)在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均有改善(P<0.01),两组间各主要动脉Vp比较,除双侧ACA和RMCA、LVA外,双侧PCA、RVA和B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均有疗效,尤其是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其近期疗效优于非经非穴对照组。②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不仅可以改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能调节脑血管舒缩状态,改善脑血流,对于预防偏头痛的发作,改善其发作频率和程度都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少阳经 特定穴 偏头痛 经颅多普勒
原文传递
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郁保生 +3 位作者 常小荣 章海凤 岳增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2-1007,共6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造模,连续21d;再按被试因素施加方法每天进行隔药饼灸和逍遥散、多潘立酮灌胃14d.实验结束后观测大鼠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和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水平.结果: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与多潘立酮组大鼠MTL、GAS和小肠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VIP含量和胃残留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MTL含量475.78pg/mL±77.27pg/mL,458.24pg/mL±63.02pg/mL,453.95pg/mL±54.04pg/mLvs397.93pg/mL±48.77pg/mL,P<0.05orP<0.01,GAS含量67.12pg/mL±9.08pg/mL,67.15pg/mL±8.75pg/mL,64.57pg/mL±8.68pg/mLvs57.34pg/mL±3.39pg/mL,P<0.01,小肠推进率60.19%±6.99%,60.55%±7.92%,62.04%±6.50%vs51.78%±5.57%,P<0.01,VIP含量155.71pg/mL±14.66pg/mL,151.79pg/mL±11.46pg/mL,147.03pg/mL±22.16pg/mLvs170.55pg/mL±16.83pg/mL,P<0.05orP<0.01,胃残留率31.13%±16.62%,35.55%±15.54%,30.79%±12.03%vs49.83%±11.25%,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组能和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一样通过升高血清中MTL和GAS,降低VIP的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功能性胃肠病 胃动素 胃泌素 血管活性相关肠肽 胃排空 小肠推进
下载PDF
电针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大鼠行为学、50%缩足阈值及血清ET、NO、CGR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秋佳 叶意红 +5 位作者 王乾娜 付磊 陈建宏 贺新民 岳增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28-54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提供合理依据。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组第8天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min后捆绑30min;其余各组第8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其中模型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造模30min后捆绑30min,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造模30min后捆绑行电针治疗30min,每日1次,持续7d。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大鼠行为学和50%PWT,酶联免疫定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ET、CGRP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血清中NO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50%PWT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各治疗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ET、NO、CGRP含量降低(P<0.01);与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ET、NO、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穴可以通过下调ET、NO、CGRP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抑制神经源性炎性反应的产生和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激活,从而减轻偏头痛的疼痛程度,而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的方式对ET、NO、CGRP等血管活性物质的表达下调幅度最显著,缓解偏头痛的效果较单纯预防性治疗和单纯发作期治疗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少阳经穴 偏头痛 行为学评分 50%缩足阈值 内皮素 一氧化氮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原文传递
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模型大鼠HPA轴中枢相关受体及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肖靓宜 王凌燕 +4 位作者 周魁明 朱贻霖 付磊 吴清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8-241,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HPA轴中枢相关受体及激素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A)组、模型(B)组、隔药饼灸(C)组、艾炷灸(D)组和逍遥散(E)组,每组10只,除A组外...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模型大鼠HPA轴中枢相关受体及激素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D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A)组、模型(B)组、隔药饼灸(C)组、艾炷灸(D)组和逍遥散(E)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4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造模,连续3周;再按被试因素施加方法,分别进行隔药饼灸、艾炷灸和逍遥散灌胃治疗14d;实验结束后采用RT-PCR检测下丘脑、垂体糖皮质激素受体(GR)m RNA表达,ELISA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肾上腺皮质酮(CORT)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GR m RNA在下丘脑及垂体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且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显著上升(P<0.01);与B组比较,C、D、E组治疗组大鼠GR m RNA在下丘脑及垂体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且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与E组比较,C组大鼠GR m RNA在下丘脑及垂体的表达及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相当;而D组大鼠GR m RNA在下丘脑及垂体的表达较C、E组较低(P<0.01),且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较C、E组较高(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显著上调FD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GR m RNA表达,下调其下丘脑CRH、垂体ACTH、肾上腺CORT含量,其作用与逍遥散相当,优于艾炷灸。通过纠正HPA轴中枢相关受体及激素的异常表达,抑制HPA轴功能亢进,改善胃肠动力,这可能是隔药饼灸法治疗FD的另一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糖皮质激素受体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酮
原文传递
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偏瘫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1
作者 付中应 李向荣 +4 位作者 吴清明 李丹丹 姚雯 叶海敏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5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通络汤口服及普通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神经保护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通络汤口服及普通针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5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偏瘫 化痰通络汤 针刺
下载PDF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制备方法 被引量:22
12
作者 谢志强 谢莉娜 +4 位作者 郭斌 王彭汉 黄麟荇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5期103-105,共3页
目的建立成功、稳定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方法运用线栓法和线栓+内囊注射NMDA受体造模,术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及骨骼肌ATP酶染色的变化。结果线栓+内囊注射NMDA受体法大鼠痉挛症状持续较线栓法稳定,骨骼肌ATP酶提示线栓+内囊注射N... 目的建立成功、稳定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大鼠模型。方法运用线栓法和线栓+内囊注射NMDA受体造模,术后观察行为学指标及骨骼肌ATP酶染色的变化。结果线栓+内囊注射NMDA受体法大鼠痉挛症状持续较线栓法稳定,骨骼肌ATP酶提示线栓+内囊注射NMDA受体法Ⅰ型肌纤维比例升高。结论线栓+内囊注射NMDA受体为一种成功的脑卒中后痉挛大鼠模型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痉挛 模型 实验研究 中风 动物实验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向荣 吴清明 +7 位作者 石学慧 易宣超 杨智慧 谭涛 李丹丹 封迎帅 陈罡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66例发病7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简称中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中西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和针刺治疗;...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66例发病7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简称中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中西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神经功能评价、生活能力评价及改良的RanKin积分。结果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西组死于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中西组患者NIHSS、BI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中西组总并发症、呼吸系感染、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90d后随访改良RanKin积分0~3分者例数中西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一般卒中单元比较,急性脑卒中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并能提高非生活依赖和回归社会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单元 中西医结合 康复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促生长素与胃肠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常小荣 +3 位作者 张国山 石佳 章海凤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0-1564,共5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组织中胃促生长素(Ghrelin)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2只...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组织中胃促生长素(Ghrelin)及胃肠动力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2只,分组治疗2周后行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实验,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脊髓、胃窦和结肠组织Ghrelin蛋白的表达。结果: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与多潘立酮组大鼠胃残留率明显低于模型组,Ghrelin蛋白表达和小肠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饼灸组能和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一样通过增加组织中Ghrelin蛋白的表达,从而达到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功能性胃肠病 肝郁脾虚模型 胃促生长素 胃排空 小肠推进
原文传递
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常小荣 +1 位作者 张国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87-179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隔药饼灸三壮组、五壮组和血脂康药... 目的:探讨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隔药饼灸三壮组、五壮组和血脂康药物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隔药饼灸可使血清TCH、TG、LDL-C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明显降低,HDL-C有升高趋势(P<0.05或P<0.01),且五壮组优于三壮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饼灸对调节体内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疗效,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高脂血症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患者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常小荣 +2 位作者 林海波 岳增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562-1565,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同时确立非经非穴的定位标准。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少阳经特定穴组)、对照1组(非经非穴1组)和对照2组(非经非穴2组),每组各30例,均针刺治疗30min。分别记录... 目的 探讨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同时确立非经非穴的定位标准。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少阳经特定穴组)、对照1组(非经非穴1组)和对照2组(非经非穴2组),每组各30例,均针刺治疗30min。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0.5、1、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头痛强度分级情况。结果 在VAS评分降低程度上,治疗组与对照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痛强度级别变化上,治疗后0.5、1h,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h,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能有效缓解偏头痛的急性发作,为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提供临床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偏头痛 急性 少阳经 特定穴 非经非穴
原文传递
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BDNF、TrkB及GABA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谢志强 谢莉娜 +4 位作者 郭斌 黄麟荇 王彭汉 岳增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3-27,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机制。方法将77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9只及模型储备...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γ-氨基丁酸(GABA)受体(GABAa)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机制。方法将77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各9只及模型储备组59只,运用Zea Longa线栓结合内囊注射NMDA受体制作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模型。18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组取双侧阳陵泉、曲池针刺,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期只固定不作任何干预,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大鼠Zea Longa评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量表评分,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治疗前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脑卒中肢体痉挛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及肌张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模型大鼠皮质BDNF、TrkB、GABAa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脑卒中 肢体痉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B Γ-氨基丁酸受体 大鼠
下载PDF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8
作者 付磊 +4 位作者 吴清明 李向荣 李丹丹 石学慧 杨智慧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和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限I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B组单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和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限I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B组单用针刺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肩痛程度、肩痛频度及肩关节自主活动度改善均有明显效果(P<0.05,P<0.01),且A组均优于B组(P<0.01);治愈率A组为17.5%,B组为7.5%;显效率A组为27.5%,B组为17.5%;总有效率A组为92.5%,B组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和单纯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都有明显效果,但针刺结合刺络拔罐的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肩手综合征 针刺 刺络拔罐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
下载PDF
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肝郁脾虚模型大鼠MTL、GAS、VIP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何亚敏 +3 位作者 李金香 常小荣 章海凤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1期83-85,90,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造模,连续21d;再按被试因素施加方法每天进行隔药饼灸和逍遥散、多潘立酮灌胃14d。实验结束后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和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水平。[结果]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与多潘立酮组大鼠MTL、GAS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VI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组能和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一样通过升高血清中MTL和GAS水平,降低VIP的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肠病 隔药饼灸 胃动素 胃泌素 血管活性相关肠肽
下载PDF
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血清中5-HT及S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乾娜 秋佳 +5 位作者 叶意红 张亚兰 陈建宏 贺新民 付磊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95-279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选择合理方案。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少阳经穴预...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的行为学、50%缩足阈值(50%PWT)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P物质(SP)含量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针灸治疗偏头痛选择合理方案。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组(C组)、电针少阳经穴治疗组(D组)、电针少阳经穴预防+治疗组(E组)共5组,每组10只。C组和E组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7天,其余各组同时段捆绑30 min,7天。A组第8天皮下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30 min后捆绑30 min;其余各组第8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模,其中B组、C组造模30 min后捆绑30 min,D、E组造模30 min后捆绑行电针治疗30 min。观察造模前后及治疗后大鼠行为学,通过纤维丝疼痛测试仪测量各组大鼠造模前后及治疗后的50%PW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中测定血清5-HT,SP的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造模后B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P<0.01),50%PWT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电针少阳经穴各组(CDE三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5-HT含量升高,SP含量降低(P<0.01);分别与C组、D组比较,E组治疗后行为学评分明显降低(P<0.01),50%PWT明显升高(P<0.01),血清5-HT含量显著升高,SP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少阳经特定穴对偏头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同时电针少阳经特定穴预防+治疗改善偏头痛大鼠疼痛程度的效果优于单纯预防性治疗和单纯发作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少阳经特定穴 偏头痛 行为学评分 50%缩足阈值 5-羟色胺 P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