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麦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36
1
作者 张向前 +2 位作者 齐冰洁 郭晓霞 焦伟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燕麦种质资源是燕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燕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不同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74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燕麦种质资源是燕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燕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不同地区燕麦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74份皮、裸燕麦种质资源13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大,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主穗粒重,其次是千粒重和穗长;性状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分蘖数,其后依次为单株粒重和主穗粒重,最小的为株高;根据品种间各性状的遗传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将74份资源材料划分为5类,其中36份皮燕麦资源被分为2类,26份裸燕麦资源被分为2类,7份皮燕麦和5份裸燕麦被分为一类,其中,类群Ⅰ可作为高产育种目标的亲本,类群Ⅲ可作为粒型育种目标的亲本,类群Ⅳ、Ⅴ可作为株高和小穗等育种目标的亲本;8个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计贡献率达86.27%,第一主成分反应产量,第二主成分反应粒型,第三、第四主成分分别反应分蘖数和株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8
2
作者 孙建 +1 位作者 李立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1-225,共5页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高丹草、苜蓿(阿尔刚金),观测了全生育... 研究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对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试验于2006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艺中心试验地进行,设6种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种植作物为玉米(承3359)、高丹草、苜蓿(阿尔刚金),观测了全生育期不同作物各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容重、储水量和紧实度,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玉米区土壤容重下降幅度最大为11.76%,而苜蓿下降幅度最小为6.7%;在施肥处理为牛粪+氮肥+磷肥时,三种作物区在各个时期的储水量都较其他处理高;土壤紧实度随生育期的推进呈下降趋势,收获前后牛粪+氮肥+磷肥配施玉米、高丹草和苜蓿区分别下降32.14%,30.0%,28.8%。牛粪+氮肥+磷肥配施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收获后与对照比较,玉米区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9.0%,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分别提高17.8%,6.8%,13.2%,高丹草区和苜蓿区土壤养分也出现同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结合区 施肥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免耕与留茬对土壤微生物量C、N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9
3
作者 孙建 +2 位作者 李立军 张星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508-5515,共8页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 2005~2008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进行定位试验,设免耕留低茬(NL)、免耕留高茬覆盖(NHS)和传统耕翻(T)3种耕作处理方式。结果表明:(1)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长期实施,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比传统耕翻分别提高了11%、41%、22%、15%、29%、27%、13%;在测定各个时期内,土壤各营养指标含量整体趋势为NHS>NL>T。(2)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在各测定时期均以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最高,传统耕翻最低。与传统耕翻相比,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土壤微生物量C、N含量分别平均提高了69%、43%;测定各个时期,不同处理土壤生物量C、N含量均以7月份含量最高、5月份次之、10月份最低。(3)免耕留高茬覆盖及免耕留低茬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高于传统耕翻,整个测定期内免耕留高茬覆盖处理4种酶平均活性,分别较传统耕翻增加了57%、82%、93%和25%;春季土壤酶活性开始增强,在7月份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达到最大值,而碱性磷酸酶的峰值出现在6月份。土壤微生物量C、N及土壤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留茬 土壤微生物量C 土壤微生物量N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2
4
作者 克礼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阐明了掖单4号春玉米,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的关系表现为S形曲线变化,根据干物质增长曲线可将春玉米植株生长过程划分为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和缓慢增长期,干物... 本文阐明了掖单4号春玉米,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的关系表现为S形曲线变化,根据干物质增长曲线可将春玉米植株生长过程划分为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和缓慢增长期,干物质增长速度表现为单峰曲线。春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是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的: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中,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生长中心向果穗转移,果穗成为光合产物分配中心,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是自身的生理变化所决定的,外界环境因素能影响其数量的大小。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籽粒转移,在栽培上,应使各器官向籽粒转移的干物质总量控制在2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物质 生长 发育 产量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 被引量:67
5
作者 王圣瑞 焦立新 +1 位作者 金相灿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3,共7页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①14个沉积物的总氮(TN)含量为768.5~5190.6mg.kg-1之间,以月湖沉积物TN含量最高,是其它各湖泊沉积物TN含量的2~7倍;可交换态氮(EN)含量为150.92~341.... 研究了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沉积物总氮、可交换态氮与固定态铵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①14个沉积物的总氮(TN)含量为768.5~5190.6mg.kg-1之间,以月湖沉积物TN含量最高,是其它各湖泊沉积物TN含量的2~7倍;可交换态氮(EN)含量为150.92~341.98mg.kg-1,占TN的6.29%~19.64%;固定态铵(F-NH4)含量变化在186.5~462.5mg.kg-1,占TN的8.40%~35.02%.②EN以NH4+-N为主,NO3--N其次,NO2--N最低,分别占EN的74.61%~85.85%、13.93%~25.15%和0.17%~0.27%.③EN、NH4+-N、NO3--N及NO2--N之间在α=0.01时互为显著正相关,F-NH4与EN、NH4+-N在α=0.05时显著正相关,而与NO3--N、NO2--N不相关.④在α=0.01或α=0.05时,EN、NH4+-N、NO3--N、NO2--N和F-NH4分别与总氮(TN)、总磷(TP)、有机碳(TOC)、阳离子代换量(CEC)、粉沙粒(Silt)及粘粒(Clay)含量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粗砂粒(Sand)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除此之外,F-NH4与CaO、Fe2O3和Al2O3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总氮 可交换态氮 固定态铵
下载PDF
超高产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基本技术途径 被引量:57
6
作者 王志敏 +1 位作者 李立军 张海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1-165,共5页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主要依靠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灌溉面积、良种和化肥等传统的增产贡献因子的作用却越来越有限。采取要素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将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本文以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为例,分别从产量对总产的... 我国未来粮食安全主要依靠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灌溉面积、良种和化肥等传统的增产贡献因子的作用却越来越有限。采取要素集成以实现粮食超高将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本文以低产田、中产田和高产田为例,分别从产量对总产的贡献及实施难度等方面,深入分析发展超高产的必要性,并初步提出发展超高产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安全 粮食超高产 技术体系 灌溉农田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玉米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7
7
作者 张星杰 +3 位作者 李立军 王智功 王林 苏顺和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5,100,共6页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 研究了玉米关键生育时期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推进,免耕留低茬、免耕留低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秸秆覆盖、免耕留高茬4个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均显著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增强。在全生育期,保护性耕作处理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41.9%、470.1%、67.9%和65.7%,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提高15.0%、18.5%和57.3%,且此效应受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表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累积,提高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养分、微生物及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5
8
作者 张星杰 +3 位作者 李立军 段宇坤 王智功 苏顺和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2-546,共5页
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细菌、真菌、固... 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化学、生物学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养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细菌、真菌、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与土壤大部分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全P、全N、速效K、碱解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P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全N、速效K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活性只与全N和碱解N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中其他的养分含量之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养分 微生物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土壤水分胁迫对燕麦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9
作者 赵海超 +2 位作者 任永峰 张向前 王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32-1436,共5页
以旱棚内盆栽的‘内农大莜一号’燕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不同水分胁迫下各生育期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分析土壤含水量对燕麦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明确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抗旱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 以旱棚内盆栽的‘内农大莜一号’燕麦品种为材料,测定了其不同水分胁迫下各生育期叶片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分析土壤含水量对燕麦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明确燕麦不同生育时期的抗旱特性。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相对含水率的下降,燕麦各生育期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呈上升趋势。(2)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燕麦叶片脯氨酸含量在30%和45%土壤含水量下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在含水量60%、75%、90%处理下则于生育前期上升,灌浆期略有下降;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抛物线型变化,且其最大值随水分胁迫强度增加而提前,含水量30%和45%处理的最大值均出现在拔节期,含水量60%和75%处理则分别出现在孕穗期和开花期;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各处理燕麦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可见,水分胁迫能诱导燕麦叶片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且增幅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上升,从而使燕麦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水分胁迫 脯氨酸 可溶性糖 细胞膜透性
下载PDF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效应 被引量:51
10
作者 曾昭海 +3 位作者 焦立新 胡跃高 王莹 李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表明,间作青贮玉米边际效应显著,并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15.3%~88.1%和15.1%~89.0%,在中部为52.1%~74.1%...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与紫花苜蓿的间作表明,间作青贮玉米边际效应显著,并因品种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异。大喇叭口期,间作青贮玉米光照强度和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15.3%~88.1%和15.1%~89.0%,在中部为52.1%~74.1%和51.2%~73.0%。全生育期内,间作青贮玉米平均透光率比单作的提高,在基部为49.5%~62.1%,中部为40.7%~56.6%。5~30cm土层地温从上到下呈递减趋势,同一土层温度均为间作高于单作;5cm土层生育期内的平均地温间作比单作提高了1.0%~1.8%。收获期,间作青贮玉米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比相同种植面积的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2.3%~20.9%、0.4%~7.6%和2.2%~19.6%。间作复合群体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比单作玉米分别提高了30.8%~59.1%和99.4%~137.5%,而鲜草和干草产量比单作玉米分别降低了22.7%~32.3%和17.6%~28.2%,比单作紫花苜蓿分别提高了156.7%~202.4%和176.5%~197.5%。间作紫花苜蓿初花期鲜草和干草产量及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表现出边行劣势,但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间作复合群体可充分利用田问光照和地温条件,并且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覆盖地面、防风固沙、培肥地力的作用,第2年5~6月份即可收获第一茬,不仅可以解决内蒙古因缺草而影响养殖业发展的问题,而且为间作青贮玉米提供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紫花苜蓿 间作 光照强度
下载PDF
刈割次数与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赵宝平 +3 位作者 焦立新 扈学文 闫立伟 郭冬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96,110,共5页
研究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tapf.cv.NeinongNo.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刈割3次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到3.24t/hm2;刈割2次鲜草产量最高(96.80t/hm2);刈割1次干草产量最高(35.04t/hm2)... 研究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tapf.cv.NeinongNo.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刈割3次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到3.24t/hm2;刈割2次鲜草产量最高(96.80t/hm2);刈割1次干草产量最高(35.04t/hm2);留茬以8cm为宜,鲜草、干草及粗蛋白质产量分别达105.11、27.64和3.29t/hm2,高于或低于8cm均影响其再生速度、产草量和粗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农1号苏丹草 刈割次数 留茬高度 产草量 品质
下载PDF
适当保水剂施用和覆盖促进旱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被引量:46
12
作者 李倩 +3 位作者 张磊 陈勤 于健 Surya N.Achary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90,共8页
为明确保水剂、秸秆覆盖及行间覆膜等抗旱保水措施对旱作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质膜体系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为材料,设对照、秸秆覆盖、行间覆膜、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行间覆膜加施保水... 为明确保水剂、秸秆覆盖及行间覆膜等抗旱保水措施对旱作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质膜体系等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对产量的作用效果,以夏波蒂品种马铃薯为材料,设对照、秸秆覆盖、行间覆膜、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6个处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的马铃薯叶片细胞质膜透性苗期较大,而后呈先降后升趋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处理较好地缓和了土壤的干旱情况,有效降低了马铃薯叶片中的渗透调节物质和质膜体系。马铃薯生育后期,至淀粉积累期,各处理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变化较为稳定,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分别减少15.57%、6.90%、42.79%和17.69%,单施保水剂处理分别减少2.31%、5.17%、10.62%和8.04%,秸秆覆盖处理分别减少28.45%、3.45%、51.63%和25.58%,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处理分别减少25.14%、12.07%、49.17%和22.58%,降低干旱胁迫程度明显。马铃薯成熟收获期,秸秆覆盖及其加施保水剂处理各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相对稳定;0~20cm土层加施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率相对高于不加保水剂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及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显著增加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P<0.05)。总体上,秸秆覆盖处理较有效地缓和了土壤旱情,秸秆覆盖加施保水剂、单施保水剂和行间覆膜加施保水剂处理作用效果也较好,降低了干旱胁迫程度,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土壤含水率 渗透性 马铃薯 保水剂 覆盖 渗透调节 质膜透性
下载PDF
不同分子量壳寡糖对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抗病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扈学文 许秋瑾 +4 位作者 金相灿 李立军 郭俊秀 欧阳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2期221-225,共5页
采用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000、5000、10000的0.3%(w/v)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并对处理过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抗病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分子量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均可以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 采用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000、5000、10000的0.3%(w/v)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并对处理过的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幼苗抗病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分子量壳寡糖溶液处理黑麦草种子,均可以提高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且提高了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强了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了病程相关蛋白(即,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表达。其中,以平均分子量为10000的壳寡糖对种子活力及幼苗的生长和抗病酶活性的影响最好,其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4%、60.47%;苗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0.98%、33.80%、43.17%、15.73%、2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壳寡糖 种子 病程相关蛋白
下载PDF
不同收获期青贮玉米品种营养成分的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45
14
作者 张瑞霞 +3 位作者 牛敏 王东儒 杜桢 石崇博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8-112,116,共6页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推迟,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与粗纤维的积累量增加,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粗脂肪无明显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因...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材料,对不同收获时期营养成分含量与积累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推迟,植株粗蛋白、粗脂肪与粗纤维的积累量增加,但粗蛋白、粗纤维含量逐渐降低,粗脂肪无明显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在植株器官中的分配因品种与收获期而异。在开花散粉期收获,粗蛋白分配量表现为绿叶>茎鞘>果穗;乳熟期收获表现为果穗>绿叶>茎鞘。不同收获期粗脂肪的分配表现为绿叶>雌穗>茎鞘。粗纤维随收获期推迟,在绿叶和茎鞘中的分配量递减,而果穗中分配量增加。呼和浩特地区青贮玉米适宜收获期应在乳熟中后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营养成分 积累量 分配
下载PDF
不同品种燕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耐盐性 被引量:43
15
作者 武俊英 +2 位作者 翟利剑 李倩 李立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0-1965,共6页
利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胁迫处理36个燕麦品种,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耐盐能力鉴定,通过分析盐胁迫对不同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为燕麦品种耐盐性筛选、盐碱地燕麦栽培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盐... 利用NaCl和Na2SO4复盐溶液胁迫处理36个燕麦品种,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和幼苗的耐盐能力鉴定,通过分析盐胁迫对不同燕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为燕麦品种耐盐性筛选、盐碱地燕麦栽培和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盐分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低盐浓度(0.4%)适宜各类燕麦生长,对较耐盐的品种有促进萌发、生长的作用,盐浓度1.2%是鉴定燕麦耐盐性的适宜盐浓度;36个品种耐盐性差异较大,可划分为耐盐型、中度耐盐型、不耐盐型3类;燕麦不同品种及不同类型种子萌发的盐浓度范围达极显著差异,各耐盐指标对于燕麦耐盐性的体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发芽率、发芽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和单株干质量是主要的耐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种子 幼苗 耐盐性
原文传递
春玉米需氮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克礼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2-18,共7页
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春玉米氮素营养的吸收、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春玉米生育期间对氮素的吸收量呈二次曲线变化;氮素的吸收速度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在出苗后67d左右,时值大喇叭口期.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N... 本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春玉米氮素营养的吸收、积累、分配与转移规律。结果表明,春玉米生育期间对氮素的吸收量呈二次曲线变化;氮素的吸收速度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在出苗后67d左右,时值大喇叭口期.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N2.19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素 吸收 氮素分配 玉米
原文传递
中国粮食安全指标的探讨 被引量:35
17
作者 李立军 王志敏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15,16,共7页
本文将众多的粮食安全评价指标归纳为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空间安全、时间安全和市场安全 5类 ,详细地解释出这 5类粮食安全的内涵 ,阐述了影响各类粮食安全的因素 。
关键词 中国 粮食安全 安全指标 数量安全 质量安全 空间安全 时间安全
下载PDF
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武俊英 +3 位作者 王怀栋 张向前 于翠玲 王莹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6-40,共5页
在内蒙古土默川山前洪积平原水肥条件不同的土壤上,对引进不同燕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差异。株高只在水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与草产量显著相关。在两种条件下,燕麦的... 在内蒙古土默川山前洪积平原水肥条件不同的土壤上,对引进不同燕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差异。株高只在水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与草产量显著相关。在两种条件下,燕麦的草产量与子粒产量均呈显著相关;子粒产量主要取决于穗重、穗粒数。而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千粒重、穗数、穗重、穗粒数与子粒产量均显著相关。不同品种间,皮燕麦坝莜4号和科燕1号产量较高,坝莜4号的抗逆性较强;裸燕麦比皮燕麦对水肥条件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品种 产量 构成因素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燕麦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38
19
作者 慧军 +2 位作者 于健 徐胜涛 史吉刚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72,77,共6页
采用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复配5种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燕麦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指标... 采用聚丙烯酸钾、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复配5种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燕麦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各指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8.24%~30.22%,7.60%~19.29%,5.15%~29.45%和27.86%~68.86%;各土壤改良剂处理0-60cm各土层土壤容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均降低幅度最大,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各土壤改良剂均能显著提高0-10cm,10-20cm和20-40cm各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其中>2mm和2~1mm土壤团粒结构增幅较大,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复配处理显著高于单施处理;土壤改良剂能促使燕麦全生育期内0-10cm,10-20cm和20-40cm各土层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提高,复配较单施效果显著,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逐层递减;各土壤改良剂处理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聚丙烯酸钾+腐殖酸钾和聚丙烯酰胺+腐殖酸钾籽粒产量较其他处理高,分别为4 694.2kg/hm2和4 566.9kg/hm2,较对照增产21.66%和18.36%,两处理生物产量也表现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燕麦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量碳 产量
下载PDF
中国粮食单产增长规律及预测 被引量:22
20
作者 王树安 王志敏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5期1-4,24,共5页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粮食单产发展规律及其对总产的贡献 ,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粮食单产的影响 ,预测了到 2 0
关键词 粮食单产 产量 影响因素 中国 增长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