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3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俗”到“语境中的民俗”——中国民俗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145
1
作者 刘晓春 《民俗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5-35,共31页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民俗学学者开始从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转向在语境中研究民俗,强调田野调查,强调在田野中观察民俗生活、民俗表演的情境、民俗表演的人际互动、民俗表演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等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民俗学学者开始从单纯的民俗事象研究,转向在语境中研究民俗,强调田野调查,强调在田野中观察民俗生活、民俗表演的情境、民俗表演的人际互动、民俗表演与社会生活、社会关系、文化传统之间的复杂关联等等,呈现出民族志式的整体研究取向,时空、人、社会、表演、变迁、日常生活等系列关键词,表明在语境中研究民俗的学者具有共同的问题、方法以及学术取向,初步具备学术范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俗学 范式 转换 语境
原文传递
谁的原生态? 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被引量:146
2
作者 刘晓春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作为日常生活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使非物质文化越来越远离其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对"...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下,作为日常生活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使非物质文化越来越远离其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对"原生态"的追求,与民俗学探求本真性以及民俗学浪漫主义传统有密切关联。民俗学探求本真性的传统主要包括探讨媒介化民俗的真实性以及探讨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性两个方面,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探求本真性的传统主要集中在后者;民俗学浪漫主义传统是尚古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结合,在当代社会中则主要表现为挖掘独特的地方文化,通过与现代都市文化相比较的文化反差,运用具有巨大差异性的文化元素刺激人们对地方文化的消费欲望,地方则建构了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作为活化石的民俗,只有当人们抛弃了原生态的幻象,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的时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才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生态 本真性 浪漫的民族主义 民俗学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被引量:95
3
作者 刘晓春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0,共8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最终认定,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这一官方认定制度,在激发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挫败了其他非官方认定传承人的积极性,重构了传承生态。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信息传播、人员流动、资源交换以及消费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最终认定,是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这一官方认定制度,在激发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同时,也挫败了其他非官方认定传承人的积极性,重构了传承生态。现代社会的技术手段、信息传播、人员流动、资源交换以及消费者、市场等等复杂因素,都促使传承人在保守传统与适应创新之间做出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选择。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经验以及对保护的"完整性"与"活态性"的认识,"体系外的文化与体制外的文化持有者"对于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需要区分传承母体共享的"非遗"与脱离传承母体的"非遗",应该在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特点的基础上理解其"本真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传承生态 传承母体 本真性
下载PDF
民俗旅游的意识形态 被引量:75
4
作者 刘晓春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3-76,共4页
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 ,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 ,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民俗旅游的兴盛 ,既是“本土现代性”的表现 ,也是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 ,民俗文化旅游继续着现... 民俗旅游是全球化背景下权力政治、资本与地方性文化之间共谋的结果 ,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现象 ,服务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诉求。民俗旅游的兴盛 ,既是“本土现代性”的表现 ,也是文化政治之暴力的一种表述 ,民俗文化旅游继续着现代性话语对于民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旅游 后现代文化 权力 资本 现代性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与公共性 被引量:78
5
作者 刘晓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6-80,共5页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qu... 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与"遗产"概念所蕴涵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与呈现方式,及其在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语境下衍生出来的不同意义与价值,认为作为"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方性,而作为"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被赋予了广泛的公共性,认识到两者的区别,有助于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性 公共性
下载PDF
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关键技术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42
6
作者 舒俭民 刘晓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0-543,共4页
从群落自然演替的理论出发,指出生态系统的退化并不是不可逆的。恢复生态学阐述了在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为手段加以调控,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缩短生态恢复的时间过程的理论。作者指出生态恢复并不一定恢... 从群落自然演替的理论出发,指出生态系统的退化并不是不可逆的。恢复生态学阐述了在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自然演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人为手段加以调控,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缩短生态恢复的时间过程的理论。作者指出生态恢复并不一定恢复原状,而是根据自然和社会条件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使之达到自维持状态。生物种类及其生长介质的丧失或改变是影响生态恢复的主要障碍,因此,提出选择适合植物种类改造介质和利用物理、化学方法直接改良介质等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根据我国现实的环境、社会、经济情况提出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产业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生态恢复理论 恢复技术 应用前景
下载PDF
温度、盐度及pH对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67
7
作者 张海发 刘晓春 +5 位作者 王云新 刘付永忠 黄国光 罗国武 王宏东 林浩然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36,共6页
比较观察了不同温度(20、22、24、26、28、30和32℃)、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及不同pH(5.0、5.5、6.0、6.5、7.0、7.5、8.0、8.5、9.0和9.5)下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 比较观察了不同温度(20、22、24、26、28、30和32℃)、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和45)及不同pH(5.0、5.5、6.0、6.5、7.0、7.5、8.0、8.5、9.0和9.5)下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受精卵的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在以上各种条件下对斜带石斑鱼初孵仔鱼进行耐饥饿试验,测定其不投饵存活系数(Survival activity index,SAI)。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4—30℃,最适温度范围是24—26℃;受精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是15—45,最适盐度范围是20—30;受精卵孵化的适宜pH范围是5.5—8.5,最适pH范围是6.5—7.5。仔鱼生存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4—32℃,最适温度范围是24—26℃;仔鱼生存的适宜盐度为10—40,最适生存盐度为15—30;仔鱼生存的适宜pH是5.5—9.0,而最适pH是7.0—8.5。斜带石斑鱼受精卵和仔鱼对以上3种环境因子的耐受范围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EPINEPHELUS coioides 温度 盐度 PH 不投饵存活系数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精子超微结构及盐度、温度、pH对精子活力及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62
8
作者 赵会宏 刘晓春 +2 位作者 林浩然 刘付永忠 王云新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6-292,共7页
选取健康雄性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亲鱼进行人工采精,以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同时设定盐度梯度、温度梯度和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超微观察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与质膜间的空间较大;... 选取健康雄性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es)亲鱼进行人工采精,以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同时设定盐度梯度、温度梯度和pH梯度,观察其对精子活力的影响。超微观察显示,精子头部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与质膜间的空间较大;近端中心粒的长轴与尾部约成120°的夹角;基体位于鞭毛顶端,长轴与精子头部细胞核长轴平行;袖套位于核后端,呈筒状,两侧不对称,分布着数量、大小不等的线粒体和囊泡。尾部细长,长26.0~31.5μm,其主要结构是轴丝,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活力实验显示,精子活力的最适盐度为27~35,盐度33时精子寿命最长,为27min;最适pH为6.5~8.7,pH8.4时精子运动时间最长,为20min;最适温度为25~31℃,29℃时精子寿命最长,为37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精子 超微结构 精子活力 盐度 温度 PH
下载PDF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4
9
作者 董树文 胡健民 +4 位作者 李三忠 施炜 高锐 刘晓春 薛怀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9-1194,共6页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 SE 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 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 SE 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160~120Ma 岩浆岩记录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中侏罗世大别山曾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相当于“燕山运动”,由于扬子与华北陆块在三叠纪已经拼合成一个大陆,所以侏罗纪变形属于陆内造山性质。将侏罗纪变形事件从大别山碰撞造山过程中分离出来可以合理地解释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第二次折返(从壳幔边界到地壳浅部)机理,150Ma 的混合岩化作用和广泛的130~120Ma 花岗岩-火山岩成因,以及大别山前陆 MOHO 错断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纪 陆内造山 大别山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0
10
作者 彭顺刚 卢建刚 +4 位作者 曾秋蓉 余灿 刘仁海 刘洪 刘晓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营养免疫状况等的影响。方法 127例机械通气AECOPD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68例和对照组59例(常规饮食),两组患者均给予...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及营养免疫状况等的影响。方法 127例机械通气AECOPD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组68例和对照组59例(常规饮食),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感染、相关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期为2周。结果肠内营养组治疗后,营养指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肠内营养组治疗后心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hs-CRP和TNF-α等炎症指标提前降低(P<0.05)。结论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心肺功能、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营养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肺通气 免疫测定
下载PDF
“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63
11
作者 刘晓春 冷剑波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71,共8页
随着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开展,传承主体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有所增强,相关企业获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其生存条件也得到改善,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得到进一步重视,参与者的转型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市场开拓有新进展,在生产过程中适当... 随着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开展,传承主体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觉意识有所增强,相关企业获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其生存条件也得到改善,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得到进一步重视,参与者的转型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市场开拓有新进展,在生产过程中适当的机械化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以下问题:保护对象有待进一步厘清,现代化生产对传统工艺有明显的冲击,原材料危机开始显现,优秀人才断层严重,政府缺乏具体有效措施,支持力度不够。尽管如此,无论从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的内在属性,还是其外在所处的生存现状,生产性保护都值得提倡;但是,生产性保护并不等同于产业化,并且需要妥善处理本真性、整体性、传承与创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生产性保护 传承人 核心技艺
原文传递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层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施静 张静 +2 位作者 刘晓春 张坚 关新民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8-273,共6页
本研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上,应用改良镉还原法测定大鼠脑内NO的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内cNOS及 iNOS的免疫活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30分钟... 本研究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模型上,应用改良镉还原法测定大鼠脑内NO的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脑内cNOS及 iNOS的免疫活性变化。研究结果显示:①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栓塞30分钟再灌注24小时后,脑内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例,差异显著( P< 0. 05),同时免疫组织化学显示 iNOS免疫活性增强;②缺血再灌注大鼠电针处理后,缺血侧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例相比虽有升高,但升幅仅为33.3%,无显著性差异,其升幅与未电针组大鼠相比低 36. 49%;电针缺血侧iNOS免疫活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果表明: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内NO代谢水平升高,在NO代谢产物含量升高的同时,iNOS的活性也增强;②电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NO代谢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刺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被引量:38
13
作者 舒俭民 王家骥 刘晓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2-75,共4页
本文通过对矿山废弃地及其恢复情况调查,分析了我国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的方向及蕴藏的产业机遇。
关键词 矿山 废弃地 生态恢复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 被引量:54
14
作者 张海发 刘晓春 +6 位作者 刘付永忠 王云新 林蠡 黄国光 舒琥 罗国武 林浩然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9-699,共11页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 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的胚胎及仔稚幼鱼形态发育进行了观察与研究,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根据研究观察结果,将斜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5±0.5)℃、盐度31.0、pH7.8的海水中,斜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8 h 30 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胚后发育主要根据卵黄囊、腹鳍棘及第二背鳍棘、鳞片、体色的变化分为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仔鱼期根据卵黄囊的有无又分为早期仔鱼和晚期仔鱼。在水温24.5~29.2℃,盐度28.8~33.5,pH7.5~8.5的海水中,培育至36d,发育最快的斜带石斑鱼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42d,发育最快的稚鱼完成变态,成为幼鱼。斜带石斑鱼胚后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是腹鳍棘与第二背鳍棘以及鳍棘上小刺的长出与收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胚胎发育 仔鱼 稚鱼 幼鱼 形态发育
下载PDF
光照对真鲷仔、稚、幼鱼摄食的影响 被引量:46
15
作者 李大勇 何大仁 刘晓春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6-31,共6页
光照对真鲷(Pagrosomusmojor)仔、稚、幼鱼的摄食有重要影响。摄食的适宜光照度范围为100~102lx,最适光照度范围为101~102lx。103lx强光对仔鱼摄食的影响大于稚、幼鱼;100lx弱光对9d以前的仔鱼和稚、幼鱼的摄食影响较小,对9d以... 光照对真鲷(Pagrosomusmojor)仔、稚、幼鱼的摄食有重要影响。摄食的适宜光照度范围为100~102lx,最适光照度范围为101~102lx。103lx强光对仔鱼摄食的影响大于稚、幼鱼;100lx弱光对9d以前的仔鱼和稚、幼鱼的摄食影响较小,对9d以后的仔鱼影响较大。此结果和鱼的感觉器官发育及鱼所摄食的饵料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鲷 仔鱼 稚鱼 幼鱼 光照 摄食
下载PDF
蚌埠淮光“混合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时代及源区:锆石SHRIMP U-Pb地质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8
16
作者 靳克 许文良 +2 位作者 王清海 高山 刘晓春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1-335,共5页
对蚌埠淮光花岗闪长岩的岩相学和锆石阴极发光图象研究表明,淮光“混合花岗闪长岩”为岩浆结晶作用的产物,岩石形成后受到了应力作用的改造。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和岩浆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显示淮光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30.0±2... 对蚌埠淮光花岗闪长岩的岩相学和锆石阴极发光图象研究表明,淮光“混合花岗闪长岩”为岩浆结晶作用的产物,岩石形成后受到了应力作用的改造。锆石SHRIMP U—Pb定年结果和岩浆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显示淮光花岗闪长岩形成于130.0±2.0 Ma;大多数继承锆石的年龄集中在1 800~1 900 Ma、2 300~2 517 Ma和3 443 Ma,这意味着淮光花岗闪长岩的母岩浆起源于华北地块基底的部分熔融。早白垩世(130 Ma左右)的岩浆作用是引起继承锆石和碎屑锆石Pb丢失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华北地块东部岩石圈减薄的最重要时期。130 Ma左右的岩浆作用和岩石圈减薄应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淮光 锆石 U_Pb定年 花岗闪长岩 SHRIMP
下载PDF
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后传承时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 被引量:51
17
作者 刘晓春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7,157,共14页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 在民俗的"后传承时代",民俗呈现为传承、消费、意识形态等不同形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共同体"等民俗学既有的规定性概念难以把握这些社会文化现象,民俗学提出了"日常生活"转向的学术追求;民俗学的日常生活研究,不是以日常生活为对象,而是以日常生活作为目的和分类的方法,重新把握现代社会中的民俗现象,在流动的、意向性建构的"共同体"中探究民俗的意义;鲍辛格、岩本通弥等民俗学者通过发掘日常生活实践主体运用"过去的经验""历史化""故事化"地感知、表象生活世界,致力于寻求传统民俗学与现代日常生活的相通之处,为民俗学研究开辟了新径。结合理论铺垫与前人的研究实践,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探究日常生活的‘民俗性’"作为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的一种路径;民俗性,即实践主体在意向性生成的语境中运用"过去的经验"民俗化地感知、表象世界;民俗学需要从日常生活的表象中发现"民俗性",进而解释其社会文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传承时代 日常生活 意向性 实践主体 民俗性
原文传递
日本、台湾的“社区营造”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51
18
作者 刘晓春 《民俗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5-12,共8页
1960年代开始,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社会没落的境遇,日本与台湾地区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的社区营造。社区营造基于地域社会的现有资源,由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方式多样,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地促使地方社会生发内在的自生力量... 1960年代开始,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社会没落的境遇,日本与台湾地区开始了至今仍在持续的社区营造。社区营造基于地域社会的现有资源,由不同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方式多样,旨在通过改善居住环境,持续不断地促使地方社会生发内在的自生力量,走出日渐凋敝破败的困境,进而提高当地人的生活品质。这一经验对于中国大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非遗保护的启示在于: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充分激发地方民众的创造性;充分发掘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尊重地方现有的自然环境,在尊重自然肌理与历史文脉的基础上,建设能够维系居民认同、具有历史感的社区。非遗传承的文化生态需要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植根于地方社会自身的内生活力,如此才能够在现代社会不断地自我调整、自我修复、良性发展,非遗才具有可持续生存的内在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营造 新型城镇化 非遗保护
原文传递
扬子克拉通北缘约2.5Ga岩浆事件:来自南秦岭陡岭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49
19
作者 胡娟 刘晓春 +3 位作者 陈龙耀 曲玮 李怀坤 耿建珍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3579-3588,1-7,共10页
陡岭杂岩是南秦岭构造带中发育于新元古代-古生代浅变质-未变质地层中的一个结晶基底,地质年代学研究基础薄弱. 本文对构成陡岭杂岩主体的条带状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5个样品的原岩侵位年龄分别为2469... 陡岭杂岩是南秦岭构造带中发育于新元古代-古生代浅变质-未变质地层中的一个结晶基底,地质年代学研究基础薄弱. 本文对构成陡岭杂岩主体的条带状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5个样品的原岩侵位年龄分别为2469±22,2479±12,2497±21,2501±17和2509±14 Ma,同时在变质沉积岩中也得到一个约2.48 Ga的重要峰值,证明在扬子克拉通北缘存在2.51-2.47 Ga的岩浆活动. 由锆石Hf同位素分析获得的εHf(t)值介于-5.5-+0.3之间,计算出的两阶段Hf模式年龄为3.30-2.95 Ga. 考虑到3.3-3.2和2.95-2.90 Ga是扬子克拉通地壳两个重要生长时期,推测陡岭杂岩中的闪长质-花岗质片麻岩是扬子克拉通北缘古-中太古代地壳在约2.5 Ga再造的产物. 此外,在一个闪长质片麻岩和变质沉积岩中获得变质锆石增生边的年龄分别为837±8和818±10 Ma,说明陡岭杂岩的主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发生在新元古代,其地质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 素新太古代末 岩浆事件 陡岭杂岩 扬子克拉通
原文传递
人参皂甙Rb_1与R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刘正湘 刘晓春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74-377,506,共5页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b1与R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比较两者的效应差异。方法 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采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b1与R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并比较两者的效应差异。方法 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采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 ,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1)透射电镜发现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出现心肌凋亡细胞 ,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 ;(2 )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为 134 45± 45 6 1个 /视野 ,人参皂甙Rb1治疗组 5 1 6 5± 13 71个 /视野 ,人参皂甙Re治疗组 90 6 6± 19 2 2个 /视野 ,三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 ,人参皂甙Rb1和Re均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证实人参皂甙Rb1与Re均有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人参皂甙Rb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较Re的效果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RB1 RE 大鼠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