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种茵陈单体化合物对黄疸大鼠血清培养的hiHep细胞中水通道蛋白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芳红 王文 +2 位作者 刘晓姿 苗鹏坤 张晓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2209-2214,2233,共7页
目的:探究具有保肝利胆作用的7种茵陈单体化合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咖啡酸、茵陈色原酮、东莨菪内酯和茵陈黄酮)对黄疸大鼠血清培养的hiHep细胞中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 目的:探究具有保肝利胆作用的7种茵陈单体化合物(6,7-二甲氧基香豆素、对羟基苯乙酮、绿原酸、咖啡酸、茵陈色原酮、东莨菪内酯和茵陈黄酮)对黄疸大鼠血清培养的hiHep细胞中水通道蛋白8(AQP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通过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构建黄疸大鼠模型。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将人源诱导型肝样细胞(hiHep)随机分为9组:对照组、黄疸血清组(JS组)、黄疸血清+6,7-二甲氧基香豆素组(JS+DME组)、黄疸血清+对羟基苯乙酮组(JS+4-HYD组)、黄疸血清+绿原酸组(JS+CHA组)、黄疸血清+咖啡酸组(JS+CAA组)、黄疸血清+茵陈色原酮组(JS+CAP组)、黄疸血清+东莨菪内酯组(JS+SCO组)和黄疸血清+茵陈黄酮组(JS+ARC组)。对照组细胞使用含10%正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其他组细胞均使用含10%黄疸大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对照组和JS组细胞不做药物处理,其他组细胞均分别使用20 mg/L的相应药物培养48 h。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细胞活力。检测各组细胞的蛋白质渗透压反射系数σ。通过qRT-PCR检测细胞中AQP8的m RNA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QP8、环磷酸腺苷(cAMP)和蛋白激酶A(PKA)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P、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85,P=0.391)。与对照组比较,JS组细胞的σ值降低(P<0.05),与JS组比较,JS+DME组、JS+4-HYD组、JS+CHA组、JS+CAA组、JS+CAP组、JS+SCO组和JS+ARC组细胞的σ值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JS组细胞AQP8的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cAMP和PKA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JS组比较,JS+DME组、JS+4-HYD组、JS+CHA组和JS+CAP组细胞AQP8的m 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cAMP和P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茵陈 水通道蛋白8 单体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