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河网形态特征与分布 被引量:35
1
作者 怀 王兆印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河流网络系统是地表流水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随机性、自相似性等特点。不同地区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从而形成了各种外观上迥然不同的河网形态。本文以卫星地图上的平面拓扑结构为依据,划分了3种典型河网形态:羽状河... 河流网络系统是地表流水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随机性、自相似性等特点。不同地区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从而形成了各种外观上迥然不同的河网形态。本文以卫星地图上的平面拓扑结构为依据,划分了3种典型河网形态:羽状河网、叶状河网和枝状河网,并在Horton定律的基础上对这3种典型河网形态的平均Horton比和流域外型参数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此外,进行了中国大陆范围内各种典型河网形态的分布研究,从而探讨了影响河网形态产生的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形态 Horton定律 分支比 长度比 面积比
下载PDF
应用人工阶梯-深潭治理下切河流——吊嘎河的尝试 被引量:21
2
作者 余国安 王兆印 +1 位作者 张康 怀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我国西南山区下切河流——吊嘎河上利用人工阶梯-深潭进行河流治理的野外试验。吊嘎河河床严重侵蚀下切,由此引发塌岸、滑坡甚至泥石流灾害,河流生态环境变化剧烈,水生生态受到抑制。在吊嘎河中上游选取长约150m河段,模仿自然阶梯-深... 在我国西南山区下切河流——吊嘎河上利用人工阶梯-深潭进行河流治理的野外试验。吊嘎河河床严重侵蚀下切,由此引发塌岸、滑坡甚至泥石流灾害,河流生态环境变化剧烈,水生生态受到抑制。在吊嘎河中上游选取长约150m河段,模仿自然阶梯-深潭的地貌及结构特点,布置人工阶梯-深潭,并对河流微地貌、水生栖息地环境及生态进行了5个月的观测。人工阶梯-深潭布置后,试验段河床持续冲刷下切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水生栖息地环境,同时水生栖息地多样性增加。采用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评价河流生态显示,吊嘎河的水生生态也得到明显改善。吊嘎河野外试验初步表明,人工阶梯-深潭系统是山区下切河流综合治理中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下切河流治理 人工阶梯-深潭 河流微地貌 水生生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下载PDF
河网形态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怀 王兆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08-1412,共5页
在不同自然环境和地质构造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河网发育模式,从而形成各种河网形态。为了探讨环境条件与河网形态的关系,该文对卫星图片加以分析,以平面拓扑特征为依据划分了3种典型河网形态:羽状河网、叶状河网和枝状河网,并对这3种... 在不同自然环境和地质构造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河网发育模式,从而形成各种河网形态。为了探讨环境条件与河网形态的关系,该文对卫星图片加以分析,以平面拓扑特征为依据划分了3种典型河网形态:羽状河网、叶状河网和枝状河网,并对这3种典型河网形态的Horton比和流域外型参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大型河网,其分支比、长度比、面积比分别趋向于定值,与环境条件无关,而不同小流域Horton比差异巨大,由此得出了Horton比可以反映小尺度上环境条件所产生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形态 Horton定律 分支比 长度比 面积比
原文传递
汶川地震引发的山地灾害以及堰塞湖的管理方略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兆印 崔鹏 怀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7-763,共7页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规模的崩塌与滑坡等山地灾害,形成众多堰塞湖。为分析其风险与应对措施,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影像与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灾后堆积体与堰塞湖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下切性河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地灾害在不同程... 汶川地震触发了大规模的崩塌与滑坡等山地灾害,形成众多堰塞湖。为分析其风险与应对措施,本文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影像与数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灾后堆积体与堰塞湖的稳定性,以及它们与下切性河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山地灾害在不同程度上释放了潜在势能,其中滑坡释放能量最大,因此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较好,而崩塌堆积体稳定性较差。从长期治理角度看,若能控制河床下切则可避免部分灾害的产生。堰塞湖管理方略包括两种:对于风险高的堰塞湖应以拆除为主,而对于风险很小的堰塞湖则应予以保留。震区大部分河流处于不稳定的下切拓宽阶段。保留堰塞湖可以加大河床阻力,使河流提前达到平衡,降低未来地震中山地灾害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崩塌 滑坡 堰塞湖 河流下切 管理方略
下载PDF
裂点发育及其对堰塞坝的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康 王兆印 +1 位作者 怀 余国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4-482,共9页
通过野外调查及试验对堰塞坝的稳定和裂点的发育进行研究,发现堰塞坝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泄洪道内阶梯-深潭系统的发育程度Sp和坝体上游洪峰的水流能量p。堰塞坝的保存与溃决情况采用保留的坝高比进行定量描述,对于洪峰流量小于30 m3/s... 通过野外调查及试验对堰塞坝的稳定和裂点的发育进行研究,发现堰塞坝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泄洪道内阶梯-深潭系统的发育程度Sp和坝体上游洪峰的水流能量p。堰塞坝的保存与溃决情况采用保留的坝高比进行定量描述,对于洪峰流量小于30 m3/s山区河流,保留坝高比与Sp呈线性相关;洪峰流量大于30 m3/s(<30 000m3/s)时,河道稳定所需的最小河床结构强度Sp随着单宽水流能量p的增加而增大。堰塞坝泄洪道内不发育阶梯-深潭系统或发育程度较低的坝体,Sp值小于稳定河床最小的阻力强度,将会发生下切、溯源冲刷并引起溃坝。保留的堰塞坝在泥沙淤积和水流的长期作用下会形成裂点,对河床下切起到控制作用,降低再次发生滑坡的风险。大型裂点能改变河床演变和河流地貌,连续堰塞坝形成的裂点能长期保存并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创造良好的河流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 阶梯-深潭系统 裂点 河床下切 汶川地震
下载PDF
水沙调节后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洛碛-王家滩河段演变趋势 被引量:10
6
作者 左利钦 陆永军 怀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9,共8页
水沙条件和水库调度方式是影响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的重要因素。长江上游正在建设的大型梯级水库群将改变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来水来沙条件,从而引起泥沙冲淤的变化。本文建立了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洛碛-王家滩河段二维水沙数学... 水沙条件和水库调度方式是影响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河床演变的重要因素。长江上游正在建设的大型梯级水库群将改变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的来水来沙条件,从而引起泥沙冲淤的变化。本文建立了三峡工程变动回水区洛碛-王家滩河段二维水沙数学模型,模拟了不同水沙条件下该河段的演变趋势。采用三峡蓄水运用后2007-2008年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较好地模拟了天然情况下的涨水淤积过程和受三峡回水影响的累积淤积过程。采用90系列、90+上游建库水沙系列计算了洛碛-王家滩30年后的淤积量及淤积部位。计算表明,受三峡工程变动回水的影响,洛碛-王家滩河段发生累积性淤积。90+上游建库系列淤积量相当于90系列的31.8%~82.3%,主要与长江上游梯级水库拦沙有关。淤积部位主要位于岸线凹凸不平的弯沱、回流区及河道的宽浅河段,淤积后的河床岸线更趋平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泥沙淤积对重点浅滩上、下洛碛航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回水区 三峡工程 水沙调节 洛碛 王家滩 河床演变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崩滑堰塞坝(湖)的地貌环境效应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国安 王兆印 +1 位作者 黄河清 怀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4-940,共7页
崩滑堰塞坝(湖)具有显著的地貌环境效应,这种效应在时间尺度上分为短期和长期2种,主要表现在河流水文过程、地貌演变、环境生态、景观等方面。堰塞坝形成初期河流原有生境受到干扰,河流生态和景观出现退化。堰塞体溃决强烈改变下游水文... 崩滑堰塞坝(湖)具有显著的地貌环境效应,这种效应在时间尺度上分为短期和长期2种,主要表现在河流水文过程、地貌演变、环境生态、景观等方面。堰塞坝形成初期河流原有生境受到干扰,河流生态和景观出现退化。堰塞体溃决强烈改变下游水文过程及河流地貌,严重冲击河流生境和生态,并可能对下游基础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灾难性破坏。长期稳定维持的堰塞坝深刻影响河流地貌过程,并显著改善河流生境、生态,提升景观水平。堰塞坝(湖)是河床持续下切、岸坡失稳而自然反馈形成的裂点,能增加河流阻力,控制河床下切,如能长期维持是河流健康稳定的促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堰塞坝(湖) 裂点 地貌过程 环境生态 效应
原文传递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探讨 被引量:9
8
作者 怀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年第24期42-42,44,共2页
内部控制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织构架,它包含了企业体系中的多方面、多层次内容,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在我... 内部控制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织构架,它包含了企业体系中的多方面、多层次内容,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中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和收益得到全面提升,并占据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是,随着现阶段全球经济环境形势的复杂化、多样化、多变化,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环境中,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成为促进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就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旨在为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控制 存在的问题 有效解决策略
原文传递
三峡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演变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怀 陆永军 左利钦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8,共7页
在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这些河段均出现累积性的淤积.就空间分布而言,累积性淤积部位主要出现在弯道凹岸缓流区等处,可见... 在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三峡水库蓄水初期变动回水区重点河段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峡蓄水后这些河段均出现累积性的淤积.就空间分布而言,累积性淤积部位主要出现在弯道凹岸缓流区等处,可见水动力影响为淤积的主要原因.上游来水来沙条件与水库运行是变动回水区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坝前水位调整使得各河段常表现为蓄水期淤积,消落期冲刷.同时随着非汛期坝前水位的逐年抬高,累积性淤积区也随之向上游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河床演变 变动回水区
下载PDF
下切性河流的床沙响应与纵剖面调整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怀 王兆印 +1 位作者 陆永军 余国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6-841,共6页
天然河流中一些下切性河流具有独特的河床演变规律,如不规则形式的纵剖面等。通过现场调查、资料统计和GIS分析等方式,探讨了河道自然下切过程中河床演变相关机理及其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定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下切... 天然河流中一些下切性河流具有独特的河床演变规律,如不规则形式的纵剖面等。通过现场调查、资料统计和GIS分析等方式,探讨了河道自然下切过程中河床演变相关机理及其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定量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下切性河流系统存在床沙的响应与补偿机制,是河流系统由下切转为平衡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响应调整后深切河段的床沙能消耗更多侵蚀能量,从而维持高比降的陡坡河道。因此,下切深度的沿程分布与一些特殊的纵剖面形态有关。经统计发现,流量与床沙(下垫面条件)是最重要的纵剖面控制性因素,引入量纲一参数可与比降建立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切性河流 床沙响应 下切深度 河道纵剖面
下载PDF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怀 《财会学习》 2019年第13期145-146,共2页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有机融合,并直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良好的服务,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发展与竞争逐...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的有机融合,并直接为企业的管理提供有效的、良好的服务,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发展与竞争逐渐凸显。拥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具备独具特色的企业竞争力已经成为促进企业高效发展的基本前提。管理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提供服务,因此,研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将就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探寻优化措施,旨在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会计 企业 应用中的问题 有效应对策略
下载PDF
山区河流宽级配泥沙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12
作者 袁隆湖 陆永军 +2 位作者 怀 周雄冬 陆彦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60,共19页
泥沙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生态环境效应对维持水环境平衡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宽级配泥沙是山区河流河床组成的主要类型,与平原河流级配较窄的泥沙相比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加之山区河流中大规模梯级水库建... 泥沙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生态环境效应对维持水环境平衡和水生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宽级配泥沙是山区河流河床组成的主要类型,与平原河流级配较窄的泥沙相比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加之山区河流中大规模梯级水库建设运行等人类活动愈加强烈,宽级配泥沙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进一步复杂化.系统梳理了山区河流宽级配泥沙在污染物吸附、解吸和输移等方面的环境效应,以及对水生微生物、动植物的生态效应,分析了梯级水库影响下山区河流宽级配泥沙的生态环境效应变化,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山区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河流 梯级水库 宽级配泥沙 生态环境效应 吸附/解吸 水生生物
原文传递
泰州市海陵区河道生态治理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剑 李根 +1 位作者 王芃 怀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期41-42,51,共3页
海陵为泰州市主城区,地处江苏省腹部、长江三角洲与里下河平原交界处,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区接壤,南连高港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需统筹谋划河道系统生态治理和管理... 海陵为泰州市主城区,地处江苏省腹部、长江三角洲与里下河平原交界处,西邻江都市,北、东与姜堰区接壤,南连高港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需统筹谋划河道系统生态治理和管理保护,形成有指导意义的体系化治水方略。一、工作成效持续推进水系生态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治理 水系 管控 海陵区
下载PDF
小江流域不同人工林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侵蚀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吉山 王兆印 +2 位作者 余国安 张康 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21-1930,共10页
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通过对小江流域不同林龄人工林地的调查,研究了人工林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人工林对坡面侵蚀的控制作用。以桉树(Eucalyptusspp.)、黑荆(Acacia mearnsii)、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及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4... 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通过对小江流域不同林龄人工林地的调查,研究了人工林群落结构的变化及人工林对坡面侵蚀的控制作用。以桉树(Eucalyptusspp.)、黑荆(Acacia mearnsii)、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及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4种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种类、盖度、重要值、香农-维纳指数等指标,分析了人工林乔木层、次生灌木层、次生草本层植物群落特征变化,讨论了其主要影响因子,并比较了不同人工林对坡面侵蚀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黑荆及银合欢人工林生长迅速,盖度增长快,控制侵蚀的能力较强;云南松林及桉树林冠层盖度增长较缓慢,控制侵蚀的能力较弱。云南松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最高,桉树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较高,黑荊与银合欢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较低,林下次生植物多样性的发展与乔木层盖度变化关系密切。不同人工林类型在促进植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控制水土流失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应该根据自然条件选择适当的造林树种及配置方式,才能加快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林 群落结构 植物多样性 侵蚀控制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区间来沙驱动因子分析及产沙预测模型
15
作者 谭寓宁 怀 陆永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7-289,共13页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的快速推进,金沙江下游干支流来沙占比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区间水沙实测资料欠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干流库群泥沙淤积的预测。为系统性了解并掌握金沙江下游区间内泥沙分布全貌,明晰区间来沙时空异性特征以及归因,基...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开发的快速推进,金沙江下游干支流来沙占比失衡现象日益突出,区间水沙实测资料欠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对干流库群泥沙淤积的预测。为系统性了解并掌握金沙江下游区间内泥沙分布全貌,明晰区间来沙时空异性特征以及归因,基于已有支流水文站泥沙序列与因子集,采用秩相关分析研究了区域内地形、气候、土地覆被、空间尺度各类因子对流域产沙的潜在影响和各因子之间的变化独立性。通过参数降维与双重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关键因子组合并构建输沙模数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8°以上坡度占比、气温和集水面积的驱动因子组合能够较为完整地解释研究区域产沙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解释约92%输沙模数变化性的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广大无实测资料区域的输沙模数分布范围为87~1189 t/(km^(2)·a),近50 a来减小幅度约50~300 t/(km^(2)·a)。在此基础上识别白鹤滩、溪洛渡高产沙及上下游低产沙区间,并分析了该空间不均衡特征的削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产沙 悬移质输沙量 输沙模数 区间来沙 预测模型 金沙江
下载PDF
瓯江口外海区滩槽演变及主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姗姗 李寿千 +2 位作者 怀 陆永军 张长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瓯江口外海区水沙运动特征、动力形成机制、滩槽演变规律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瓯江口海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瓯江口外海区发育有典型的瓯江口拦门沙滩槽体系和乐清湾潮流... 在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瓯江口外海区水沙运动特征、动力形成机制、滩槽演变规律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瓯江口海区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瓯江口外海区发育有典型的瓯江口拦门沙滩槽体系和乐清湾潮流通道体系,潮流是塑造海区地貌的主要动力,地形是影响海域演变的主要因素。在1964-2005年40余年间,口外海区滩槽体系的演变既遵循自然演变的趋势又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各动力地貌单元的演变相互促进或限制,人类活动的干预虽然在短期内使得海区滩槽体系的演变方向受到影响,但就目前而言这种影响并未改变滩槽的整体稳定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口 温州湾 乐清湾 动力机制 滩槽演变
下载PDF
Field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of Wave-Current-Sediment Movement in Caofeidian Sea Area in the Bohai Bay, China 被引量:5
17
作者 左利钦 陆永军 +1 位作者 汪亚平 怀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331-348,共18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flow-sediment movement, it is essential to obtain measured data of water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proces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in the bottom bound... In order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flow-sediment movement, it is essential to obtain measured data of water hydrodynamic an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process with high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in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BBL). Field observ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northwest Caofeidian sea area in the Bohai Bay. Near 2 m isobath (under the lowest tidal level), a tripod system was installed with AWAC (Acoustic Wave And Current), ADCP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s), OBS-3A (Optical Backscatter Point Sensor), ADV (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s), etc.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bottom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single tidal period was carried out, together with a long-term sediment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under different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All the measured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ve-current-sediment movement and the BB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flow structure, shear stress, roughness, eddy viscosity and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BBL. Two major findings were made. Firstly, from the measured data, the three-layer distribution model of the velocity profiles and eddy viscosities in the wave-current BBL are proposed in the observed sea area; secondly, the sediment movement is related closely to wind-waves in the muddy coast area where sediment is clayey silt: 1) The observ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under light wind conditions is very low, with the peak value generally smaller than 0.1 kg/m^3 and the average value being 0.03 kg/m^3; 2)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continuously under the gales over 6-7 in Beaufort scale, under a sustained wind action. The measured peak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t 0.4 m above the seabed is 0.15-0.32 kg/m^3, and the averag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during wind-wave action is 0.08-0.18 kg/m^3, which is about 3-6 times the value under light wind conditions. The critical wave height signaling remarkable changes of sediment concentration is 0.5 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spended load sediment co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ld observation wave-induced sediment suspension wave-current interaction bottom boundary layer (BBL) Caofeidian Bohai Bay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宜昌—杨家脑河段冲刷及粗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怀 徐成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63,共7页
水库蓄水引发的下游河道再调整,对河流未来演变与人类活动均有重要影响.根据现场实测水文、地形与床沙资料,对三峡蓄水后下游宜昌-杨家脑河段的河床冲刷下切、粗化等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导致宜昌相同来流情况下... 水库蓄水引发的下游河道再调整,对河流未来演变与人类活动均有重要影响.根据现场实测水文、地形与床沙资料,对三峡蓄水后下游宜昌-杨家脑河段的河床冲刷下切、粗化等现象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导致宜昌相同来流情况下来沙剧减,这是导致研究河段冲刷的根本原因.2002—2006年间主要冲刷区逐年下移,冲淤幅度逐渐变小.而2006年汛末与2008年汛末三峡水库水位的抬高均导致冲刷量的突增.2002—2006年各河段曼宁糙率值逐步增大,尤其是坝下河段.床沙组成中卵石含量迅速提高,坝下河段河床中值粒径亦明显增大,而枝城以下河段不明显.这种上、下游河段粗化过程的差异性与河道冲淤、糙率变化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侵蚀冲刷 河床粗化
下载PDF
“街河并行”水系治理规划理念形成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剑 李根 +2 位作者 王芃 曹燕 怀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第6期22-24,68,共4页
泰州市海陵区地处江淮交汇之处,河网密布,全方位水系治理目前已逐步开展,但仍受滨水空间城市发展的制约。因此,亟待探索适用于平原河网城市的先进水-城协调治理方法,并兼顾沿河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本文在总结分析多年来海陵区水系治... 泰州市海陵区地处江淮交汇之处,河网密布,全方位水系治理目前已逐步开展,但仍受滨水空间城市发展的制约。因此,亟待探索适用于平原河网城市的先进水-城协调治理方法,并兼顾沿河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本文在总结分析多年来海陵区水系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梳理了“街河并行”这一特色规划理念的形成脉络。同时,根据相关水利实践工作经验教训,系统分析了“街河并行”规划理念在具体实施层面的落实方法和相比传统治水理念的优势,以期为包括海陵区在内的类似城市河网治水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河并行 水系 规划 海陵区
下载PDF
东江沙卵石河床浅滩-深潭序列水沙演变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继一 陆永军 +3 位作者 怀 谭寓宁 黄廷杰 段光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东江是珠三角网河区入汇河流之一,属少沙河流,其上游浅滩-深潭序列密集分布,河床结构的演变特性尚不清晰。选取东江浅滩-深潭序列河段进行现场河床质与推移质测量,结合试验得到不同流量和坡降中水流与河床在无上游来沙补给中的互馈机理... 东江是珠三角网河区入汇河流之一,属少沙河流,其上游浅滩-深潭序列密集分布,河床结构的演变特性尚不清晰。选取东江浅滩-深潭序列河段进行现场河床质与推移质测量,结合试验得到不同流量和坡降中水流与河床在无上游来沙补给中的互馈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浅滩与深潭交替造成沿程平均流速不连续变化,浅滩中部在洪水流量的塑造下容易产生紊动能峰值。无上游来沙条件下,序列中粗化层的形成、破坏过程交替与循环发生,其中静态分选是主导因素且导致沿程级配不连续。流量与坡降的增大促进浅滩-深潭序列发育,同时使得深潭与浅滩的纵向长度缩短;有上游来沙条件下推移质输沙率增大,无来沙条件下输沙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演变 浅滩-深潭序列 上游来沙 级配不连续 泥沙输移 东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