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37
1
作者 杨赫 《化学工程师》 CAS 2008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情况。根据新近的文献报道,从管道腐蚀产生的机理、原因及我国近年油气管道防腐技术应用的现状等方面系统总结论述了管道防腐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着重讨论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防腐技术... 本文综述了我国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情况。根据新近的文献报道,从管道腐蚀产生的机理、原因及我国近年油气管道防腐技术应用的现状等方面系统总结论述了管道防腐新技术的应用情况。着重讨论了国内外油气管道防腐技术应用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近年我国油气管道防腐技术的应用以及油气管道防腐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与天然气 管道 防腐 技术 应用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毛水红 张家鹏 +7 位作者 张勇超 徐功志 吕璐 任新华 孙钰椋 赵东轮 郭志坤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639-644,共6页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治疗科接受常规治疗的1例女性DFU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患者创面宽度约为2 cm,长度8...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重度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创面愈合的改善作用及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伤口治疗科接受常规治疗的1例女性DFU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患者创面宽度约为2 cm,长度8 cm,第1跖骨处向内连接,中间约有0.5 cm距离,正常组织暴露约有1/5,第3~5跖骨处全部被坏死组织覆盖,创面周围结痂较硬且厚,无法进行剥离。常规治疗同时进行UCMSCs创面周围局部注射治疗。于UCMSCs治疗当天(第0天),距伤口处1 cm范围内注射UCMSCs 1.0×10^(7)个;于治疗第3、6天,距创面3 cm处围绕全足注射UCMSCs 1.0×10^(7)个;于治疗第9、10天,距创面5 cm处围绕全足注射UCMSCs 1.5×10^(7)个;于第15、18天,围绕脚踝处注射UCMSCs 2.0×10^(7)个。分别于治疗第1、10、25天,检测患者血常规;于治疗第1、25天,检测患者肝功能和肾功能。于治疗第32、40、46,54、62、70天,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第3天,创面脂肪坏死组织较多,第1跖骨处有向内愈合迹象,但未连接,正常组织暴露仍约有1/5,第3~5跖骨处创面均被坏死组织覆盖,创面周围结痂较硬且厚,无法进行剥离。治疗第12天,第1跖骨处已愈合,第2跖骨处开始向内生长,中间缝隙约有0.5 cm,创面周围出现结痂痕迹,未结痂处开始有向内生长的痕迹,创面后部脓胎较重,异味减轻。治疗第21天,第1跖骨处彻底愈合,第2跖骨处基本愈合,结痂痕迹较之前减弱,未结痂处逐渐向内生长,创面处脓性分泌物和异味进一步减轻。治疗第27天,创面周围结痂基本消失,未结痂处逐渐向内生长明显,创面后部脓性分泌物和异味均较治疗第21天时进一步改善。患者血常规C-反应蛋白水平随着UCMSCs移植呈明显下降趋势;UCMSCs移植对患者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UCMSCs可通过抑制炎症、促进肉芽形成以及协助愈后组织重塑、防止瘢痕形成等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足溃疡 干细胞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微小RNA-22-3p参与抑制环磷酰胺诱导卵巢颗粒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吴洁 +4 位作者 秦艺璐 张胜辉 张瑞云 秦玉飞 范文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9-44,共6页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22-3p(miR-22-3p)对卵巢早衰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受精或者第二代试管婴儿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以及接受同样治疗的因男性因素不孕的正常志愿者提供卵泡液;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微小RNA-22-3p(miR-22-3p)对卵巢早衰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受精或者第二代试管婴儿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以及接受同样治疗的因男性因素不孕的正常志愿者提供卵泡液;通过差速离心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分离外泌体的形态学、粒子大小以及标志蛋白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NanoSight LM10分析仪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进行分析。将颗粒细胞经环磷酰胺(CTX)、外泌体、miR-22-3p模拟物以及相应对照处理,分为CTX组、Control组、外泌体孵育组、PBS处理组、CTX+miR-22-3p组、CTX+miR-NC组、CTX+Exosomes组以及CTX+PBS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基因表达水平;利用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试剂以及流式分析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结果提取的外泌体具有典型的杯状囊泡,外泌体标志蛋白簇状分化抗原63(CD63)和簇状分化抗原9(CD9)表达在所提取的细胞上清外泌体中,外泌体粒子大小为80~150 nm;miR-22-3p在卵巢早衰患者和CTX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中显著低表达(P<0.05),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孵育卵巢颗粒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5);颗粒细胞活力在CTX组低于对照组,但在CTX+miR-22-3p组或CTX+Exosomes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细胞凋亡率在CTX组高于对照组,但在CTX+miR-22-3p组或CTX+Exosomes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22-3p抑制CTX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环磷酰胺 微小RNA-22-3p 外泌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及其修复外周神经损伤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牛荣成 +2 位作者 杨芬 闫岩 林俊堂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4-720,共7页
外周神经损伤带给患者长期病痛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除显微外科手术外,移植施万细胞(SC)也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SC移植的先天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大规模使用,因此,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 外周神经损伤带给患者长期病痛的同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除显微外科手术外,移植施万细胞(SC)也成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SC移植的先天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大规模使用,因此,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逐渐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近来发现的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Men ESCs)凭借其丰富的来源,无创伤的分离方式以及较高的增殖活性和分化潜能等方面的优势获得广泛关注,并在成骨、心肌、肝脏、子宫内膜及中风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明确外周神经损伤发生机制的基础上,着重阐明Men ES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治疗外周神经损伤的机制,以期为Men ESCs在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 外周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郭瑞敏 曹毓琳 +3 位作者 程世翔 连杰 林俊堂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084-1089,1094,共7页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携带大量的母体细胞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参与和调控机体的多种病理及生理过程。目前,众多研究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前景广阔...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携带大量的母体细胞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参与和调控机体的多种病理及生理过程。目前,众多研究数据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中前景广阔,所以相较于其他细胞,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更具有转化优势。本文主要针对间充质干细胞来源性外泌体在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对后续研发和临床转化工作起到指导和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呼吸系统疾病
下载PDF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钰椋 林俊堂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01-205,共5页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目前,突发疫情虽然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加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 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出现了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肺炎患者,目前,突发疫情虽然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世界范围内疫情加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治疗措施。近年来,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干细胞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为干细胞治疗COVID-19带来希望。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干细胞具有更广泛的来源及应用前景,本文对MenSCs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深入分析其用于治疗COVID-19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COVID-19重症患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间充质干细胞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
下载PDF
两种真核启动子体内外转录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亚楠 +1 位作者 杨坤 林俊堂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370-1376,共7页
启动子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为筛选出一个转录活性较高的真核启动子,以目的蛋白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形式,在体内外检测CMV和CAG两种真核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首先,通过... 启动子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目的基因的转录活性。为筛选出一个转录活性较高的真核启动子,以目的蛋白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形式,在体内外检测CMV和CAG两种真核启动子的转录活性。首先,通过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神经钙黏着蛋白(N-cad)克隆到p CAG-MCS-EGFP质粒中(携带CAG启动子),菌落PCR、双酶切及测序验证;与p EGFP-N-cad质粒(携带CMV启动子)一起通过磷酸钙法分别转染HEK293T细胞,比较两种质粒在体外细胞水平转染目的基因效率;随后,通过已建立的鸡胚脊髓活体电转方法比较两种质粒在活体鸡胚脊髓内转录目的基因效率,冷冻切片后进行荧光强度观察;而体内外实验均应用常规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验证目的基因N-cad在蛋白及基因水平上的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CMV启动子仅能在体外细胞水平上行使其转录活性,而CAG启动子可在体内体外高效行使其转录活性,进一步的Western blot和RT-PCR结果与荧光观察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可为体内研究目的基因功能时的载体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转录活性 活体电转技术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原文传递
C1型尼曼-匹克氏症小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钰椋 杨记超 +5 位作者 何亚南 任雅坤 乔梁 王聪睿 林俊堂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39-747,共9页
目的探讨Ⅳpcl基因突变型(Npcl^-/-)和野生型(Npcl^+/+)小鼠免疫系统差异,从免疫学角度完善对C1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1,NPCI)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人NPCI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支持。方法分别测量不同时间节... 目的探讨Ⅳpcl基因突变型(Npcl^-/-)和野生型(Npcl^+/+)小鼠免疫系统差异,从免疫学角度完善对C1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1,NPCI)发病机制的研究,为人NPCI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支持。方法分别测量不同时间节点Npc1^-/-与Npcl^+/+小鼠体重、胸腺及脾脏重量,计算胸腺与脾脏指数;血常规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量;qPCR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因子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与脾脏中CD4^+、CD8^+和CDl9^+淋巴细胞比例;免疫荧光及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小鼠脾脏的凋亡与衰老。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ay14±2时Npcl^-/-小鼠脾脏和胸腺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y42±2时,Npc1^-/-小鼠脾脏重量显著增加,而胸腺重量却显著降低,至Day63±2时,脾脏重量显著降低;其次,Day42±+2时Npc1^-/-小鼠中性粒细胞数量的显著增加,淋巴细胞绝对数量虽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所占百分比显著降低;其次,Day42±2时Npc1^-/-小鼠血液白细胞中细胞因子(IL-1、IL-2、IFN-γ、TNFα、IL-4、GA及GB)的基因表达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具有明显异常;进一步,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Day42±2时Npc1^-/-小鼠无论在血液还是脾脏中,T(CD4^+和CD8^+)淋巴细胞数量较野生型小鼠显著减少,而B(CDl9^+)淋巴细胞却显著增多;最终,通过对小鼠脾脏组织的凋亡和衰老染色发现,Day63±2时Npc1^-/-小鼠脾脏细胞凋亡和衰老明显。结论Npc1基因突变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导致Npc1^-/-小鼠在其生长过程中免疫系统及功能活性与野生型小鼠存在明显异常。该结果可为NPCI患者在临床上的用药与治疗提供借鉴,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型尼曼.匹克氏症 Npcl基因 免疫功能异常 衰老
原文传递
肠毒素C2第20和22位氨基酸对其超抗原活性的影响
9
作者 牛荣成 +3 位作者 徐明恺 李旭 苏振成 张惠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96-1600,共5页
目的:揭示突变蛋白SEC2(T20L/G22E)超抗原活性较野生型SEC2显著增强的潜在机制。方法:WST-1法检测突变蛋白SEC2(T20L/G22E)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 目的:揭示突变蛋白SEC2(T20L/G22E)超抗原活性较野生型SEC2显著增强的潜在机制。方法:WST-1法检测突变蛋白SEC2(T20L/G22E)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进一步应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特异性VβT淋巴细胞增殖以及相关细胞因子mRNA丰度变化。结果:与野生型SEC2相比,突变蛋白SEC2(T20L/G22E)能够在体外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但二者具有相似的特异性VβT淋巴细胞增殖谱,并且SEC2(T20L/G22E)能够较rSEC2激活更多携带有Vβ5.3、Vβ8.1及Vβ8.3的T淋巴细胞;进一步体内实验发现SEC2(T20L/G22E)能够较rSEC2激活更多外周血和脾脏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结论:突变蛋白SEC2(T20L/G22E)超抗原活性增强的机制可能是用亮氨酸和谷氨酸替代原来20和22位上的氨基酸后提高了SEC2(T20L/G22E)与特异性TCR-Vβ的亲和力,进一步激活更多的SEC2特异性T淋巴细胞,最终引起T淋巴细胞亚型的显著性增殖,同时诱导更多与抗肿瘤、增殖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 超抗原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Zn^2+及其谷氨酸结合位点突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C2超抗原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牛荣成 +3 位作者 徐明恺 李旭 孙健 张惠文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毒素C2(SEC2)中与Zn^2+结合相关的谷氨酸残基突变及Zn^2+自身对其超抗原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SEC2中与Zn^2+结合相关的谷氨酸残基突变成丙氨酸残基,分离纯化后获得突变蛋白rS...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肠毒素C2(SEC2)中与Zn^2+结合相关的谷氨酸残基突变及Zn^2+自身对其超抗原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定点突变技术将SEC2中与Zn^2+结合相关的谷氨酸残基突变成丙氨酸残基,分离纯化后获得突变蛋白rSEC2(E71A)、rSEC2(E80A)及rSEC2(E71A/E80A);突变蛋白的超抗原活性及Zn^2+对SEC2超抗原活性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其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来验证,而结构稳定性通过对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的抵抗能力来检测。结果蛋白酶酶切结果与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参与第2个Zn^2+结合的71位及80位谷氨酸残基突变对SEC2的酶解稳定性及超抗原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微量Zn^2+(10μmol/L)却能显著增强rSEC2的超抗原活性,并且在EDTA存在下,仅有Zn^2+在一定浓度下才可完全恢复其超抗原活性。结论SEC2分子中的Zn^2+结合位点的突变对其自身结构稳定性和超抗原活性无显著影响,但SEC2超抗原活性发挥过程中Zn^2+可能通过其他途径间接影响其超抗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2+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2 超抗原 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对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成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
11
作者 杨芬 +3 位作者 闫岩 张大林 吉祥 林俊堂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373-1381,共9页
选择安全高效的诱导剂促进干细胞成心肌样细胞分化,将为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提供更佳的种子细胞,加强干细胞治疗效果。该研究重在明确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 选择安全高效的诱导剂促进干细胞成心肌样细胞分化,将为干细胞治疗心脏疾病提供更佳的种子细胞,加强干细胞治疗效果。该研究重在明确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 ESC)成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影响。首先,通过MTT法和划痕实验检测ICA对Men ESC增殖和迁移的影响。RT-PCR检测ICA与5氮杂胞苷(5azacytidine,5aza C)诱导前后心肌特异性转录调控因子肌细胞增强因子-2C(myocyte enhancer factor-2C,MEF-2C)、NK2转录因子相关蛋白5(NK2 transcription factor related locus 5,Nkx2.5)、GATA结合蛋白4(GATA binding protein 4,GATA4)以及心肌特异性标志物人类心房钠尿肽(human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h ANP)、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min I,c Tn I)、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min T,c Tn T)基因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ICA与5aza C诱导后细胞中c Tn T的蛋白质水平表达。结果表明,ICA对Men ESC的增殖和迁移无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发现,ICA与5aza C诱导Men ESC后,均能显著上调MEF-2C、Nkx2.5、GATA4、h ANP、c Tn I及c Tn T基因的表达;而最终的免疫荧光结果也证实,ICA诱导后的Men ESC阳性表达c Tn T。综上所述,ICA可在不影响Men ESC增殖和迁移活性的基础上促进其成心肌样细胞分化,为Men ESC在临床上治疗心脏疾病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源性子宫内膜干细胞 淫羊藿苷 心肌分化 心脏疾病
原文传递
生物化学教学中加强小分子非编码RNA介绍的必要性
12
作者 乔梁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16年第12期84-86,共3页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分子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被人们发现,其介导的转录调控是生物体内一种新的调控模式。目前,micro RNA(m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PIWIinteracting RNA(piRNA)是sn...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分子非编码RNA(Small non-coding RNA,sncRNA)被人们发现,其介导的转录调控是生物体内一种新的调控模式。目前,micro RNA(m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和PIWIinteracting RNA(piRNA)是sncRNA中研究最为透彻的三个成员。笔者在简述三者的生物合成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建议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增加sncRNA知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非编码RNA 生物化学 教学
下载PDF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制备标准操作规程
13
作者 河南省细胞生物学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数据与样本资源库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林俊堂 陈娟 杨芬 何亚南 曹毓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001-1005,共5页
干细胞移植已为众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良好的疾病改善效果。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凭借其样本采集的无创伤性、可周期性采集而获得大量遗传背景-致的种子细胞.优良的增殖活性及自体移植等优势,成为干细胞治... 干细胞移植已为众多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并获得了良好的疾病改善效果。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凭借其样本采集的无创伤性、可周期性采集而获得大量遗传背景-致的种子细胞.优良的增殖活性及自体移植等优势,成为干细胞治疗中非常具有潜力的种子细胞。建立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标准的、规范化的MenSCs分离、培养及冻存等操作流程,是保证MenSCs制品质量的前提,其不仅决定了MenSCs治疗疾病的效果,同时对MenSCs移植数量、移植时间窗及移植途径等临床使用关键参数的优化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为深人探索MenSCs对相关疾病的改善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团队在参考已有间充质干细胞标准操作的基础上,结合MenSCs自身的特性,通过长期的摸索及实践经验,完成了MenSCe分离培养及制备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以期为各科研生产单位在制备MenSCs制品过程中提供借鉴,推动MenSCs的临床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 标准操作流程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K对T淋巴细胞活化特点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亚南 孙钰椋 +7 位作者 任雅坤 张胜辉 陈童彤 路依林 郭睿 李永海 林俊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1285,1291,共6页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K(SElK)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分析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研究SElK生物学活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保障,促进SElK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SElK刺激小鼠脾CD4^(+)和CD8^(+)T淋... 目的:探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K(SElK)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分析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研究SElK生物学活性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保障,促进SElK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SElK刺激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及对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qPCR检测经SElK刺激48 h后小鼠脾淋巴细胞中IFN-γ、颗粒酶A和B基因表达,以及SElK刺激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具有特异性TCR Vβ的T淋巴细胞增殖谱变化;MTT法检测SElK激活的人PBMCs对人乳腺癌肿瘤BT474细胞及人肺癌A431细胞增殖的影响;成功制备小鼠肿瘤模型后,尾静脉注射SElK,实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分离肿瘤组织,检测肿瘤抑制效果。结果:SElK刺激后可显著提高小鼠脾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有效降低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颗粒酶A和B基因表达,显著激活携带TCR Vβ5、17和20的人T淋巴细胞,尤其是携带TCR Vβ5的人T淋巴细胞;SElK在体内外均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结论:SElK可通过活化T淋巴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进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类肠毒素K 超抗原 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移植通过免疫调节缓解化疗引起的小鼠肠道损伤和菌群失调
15
作者 常梦源 +5 位作者 宋豪锋 杜晨旭 李永海 张胜辉 林俊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1-308,共8页
目的:研究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对化疗引起的小鼠肠道黏膜炎和菌群失调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顺铂(cisplatin,Cis)组和Cis+MenSC组,每组10只:Cis... 目的:研究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对化疗引起的小鼠肠道黏膜炎和菌群失调的治疗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顺铂(cisplatin,Cis)组和Cis+MenSC组,每组10只:Cis组和Cis+MenSC组小鼠采用腹腔注射Cis(2 mg·kg^(−1)·d^(−1),连续5 d)的方式建立小鼠化疗性肠黏膜炎模型,正常组小鼠经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Cis+MenSC组小鼠经尾静脉移植MenSCs,而正常组与Cis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过程中观察小鼠体征及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分离小鼠小肠、结肠部位,通过HE染色评估小鼠肠道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肠道组织中F4/80和IL-6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检测肠道组织中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炎症因子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粪便微生物菌群16S rDNA扩增子测序检测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和丰度的改变情况。结果:与Cis组小鼠相比,MenSCs移植组小鼠体重显著增加,HE染色显示小肠及结肠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肠绒毛水肿减轻,腺体排列较有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enSCs移植可显著上调Cis损伤后小鼠肠道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P<0.05)。随后,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enSCs移植可显著降低Cis损伤后小鼠肠道组织中巨噬细胞数量(P<0.01),下调肠道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和IL-6和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1);同时显著上调肠道组织中抑炎因子IL-10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P<0.01)。进一步粪便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MenSCs移植可改善Cis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显著降低有害微生物艾森伯格氏菌(Eisenbergiella tayi)和人结肠厌氧棍状菌(Anaerotruncus colihominis)的丰度(P<0.01),同时显著增加肠道中有益微生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apodemi)的丰度(P<0.05),有助于恢复健康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结论:MenSCs移植能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顺铂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 免疫调节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金葡菌类肠毒素K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牛荣成 +2 位作者 杨芬 朱文慧 林俊堂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50,共6页
目的:金葡菌类肠毒素K(SElK)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初步分析。方法:通过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SElK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 ET-28a中,阳性单菌落扩大培养,诱导目的基因表达后通过Ni+亲和层析纯化SElK重组蛋白;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 目的:金葡菌类肠毒素K(SElK)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生物学活性初步分析。方法:通过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将SElK基因片段插入载体p ET-28a中,阳性单菌落扩大培养,诱导目的基因表达后通过Ni+亲和层析纯化SElK重组蛋白;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及尾静脉注射后血常规检测SElK超抗原活性;进一步通过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及尿素(Urea)和肌酐(CR)含量来评价SElK潜在肠毒性。结果:成功构建SElK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Ni^+亲和层析获得高纯度SElK重组蛋白(>95%);随后的超抗原活性检测发现SElK能够在体外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显著增殖,尾静脉注射后能够有效地刺激血液中淋巴细胞增殖;最终的肠毒性检测结果发现SElK能够显著增加血清中AST活性及Urea含量。结论:成功构建并纯化获得高纯度SElK重组蛋白,并对其超抗原活性及潜在肠毒性进行初步分析,为开发更优的抗肿瘤制剂提供备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金葡菌类肠毒素 T淋巴细胞 血常规 肠毒性
原文传递
经宫颈机械损伤联合脂多糖灌注法构建小鼠宫腔黏连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常品 张胜辉 +5 位作者 陈童彤 孙钰椋 张花 潘莹 林俊堂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0-407,共8页
目的通过微创的方式,利用机械损伤联合脂多糖灌注法构建符合临床损伤特征的宫腔黏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IUA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探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方法取雌性ICR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间... 目的通过微创的方式,利用机械损伤联合脂多糖灌注法构建符合临床损伤特征的宫腔黏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IUA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探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支持。方法取雌性ICR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间苯三酚松弛宫颈后,造模组动物经宫颈给予宫腔内机械损伤+脂多糖(LPS)灌注(0.5 mg/kg),假手术组动物仅接受等体积生理盐水灌注。分别于术后7、14、21 d收集子宫标本,常规HE和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形态及纤维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子宫内膜中巨噬细胞(F4/80)分布,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造模14 d小鼠子宫内膜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IL-4、IL-10和IL-6)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Integrinβ3和LIF)的表达变化。随后,取20只小鼠随机分为经宫颈机械损伤+脂多糖灌注组(n=10)为造模组和假手术组(n=10),造模2周后合笼,记录妊娠母鼠数量;妊娠约18 d处死母鼠,记录胚胎数量。结果机械损伤+脂多糖灌注后小鼠子宫中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其中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厚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子宫内膜细胞坏死明显,腺体缺失,腔上皮和腺上皮细胞结构不完整,组织纤维化严重。随后,检测发现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在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中表达显著上升(P<0.05),并且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中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L-6表达显著升高(P<0.05),而抑炎因子IL-4、IL-10表达明显下降(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LIF和Integrinβ3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生育实验结果发现妊娠母鼠及胎鼠数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微创的方式经宫颈机械损伤+脂多糖灌注,成功建立小鼠IUA模型构建方法,符合临床IUA损伤特征,可为后续针对IUA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机械损伤 脂多糖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毓琳 林俊堂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885-889,共5页
尽管药物和外科手术在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关节炎及卵巢早衰等)临床仍然缺乏有效的改善与治疗。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上述难治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从骨髓、脐... 尽管药物和外科手术在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对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关节炎及卵巢早衰等)临床仍然缺乏有效的改善与治疗。大量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已证实,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上述难治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从骨髓、脐带和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MSCs是移植的主要候选细胞,但其来源受限。近年来,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Cs)因其无创伤的样本采集方式、同一供体可多次采集、可获得大量遗传背景一致的种子细胞及自体移植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成为干细胞疗法中重要的细胞来源,并已在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在明确MenSCs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对临床应用MenSCs改善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结合现有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对MenSCs移植后改善疾病的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 干细胞治疗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不同培养代次对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雅坤 孙钰椋 +6 位作者 何亚南 张胜辉 朱鑫星 程洪斌 丰慧根 林俊堂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2期204-212,共9页
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培养代次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 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的生物学活性差异,为深入研究MenSCs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该研究使用钙黄绿素AM(Calcein-AM)染色检测体外... 该研究明确了不同培养代次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menstrual blood derived endometrial stem cells,MenSCs)的生物学活性差异,为深入研究MenSCs生物学特性及其潜在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该研究使用钙黄绿素AM(Calcein-AM)染色检测体外培养至第三代(passage 3,P3)、P9和P15代MenSCs的形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不同培养代次MenSCs的衰老程度;活性氧试剂盒检测不同培养代次MenSCs中活性氧的变化;随后利用MTT、流式细胞术及细胞活死染色在接触式共培养条件下检测P3、P9和P15代MenSC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活性、细胞周期、死亡情况以及脾脏淋巴细胞中CD3^+和CD19^+淋巴细胞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代次的增加MenSCs细胞面积显著增大,在培养至P15代时MenSCs开始出现大量丝状伪足。衰老程度及活性氧的含量也随培养代次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随后与MenSCs接触式共培养体显著增加了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活性,降低淋巴细胞死亡率,且随培养代次的增加,MenSCs对促进淋巴细胞存活、降低死亡的能力显著降低;进一步细胞周期检测发现,MenSCs无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裂活性,但可显著降低淋巴细胞死亡及碎片化,且培养代次的增加可显著降低MenSCs维持淋巴细胞存活的能力;此外,不同培养代次MenSCs在体外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中CD3^+和CD19^+细胞亚群百分比无显著性影响。综上,MenSCs随着体外培养时间和代次的增加,出现明显的生物学活性降低等特征,且对淋巴细胞活性的调节能力显著降低,上述结果为临床应用中保障MenSCs质量、平衡细胞培养代次和细胞数量及保证稳定的MenSCs临床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血源子宫内膜干细胞 培养代次 细胞衰老 氧化损伤
原文传递
动力学模型在荧光定量PCR数据处理中的优势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旭 +2 位作者 苏振成 徐明恺 张惠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基因定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游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精确性,但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仍取决于PCR扩增效率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基于不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试验通过... 近年来荧光定量PCR技术凭借其基因定量的优势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上游技术的发展保障了原始数据的精确性,但定量结果的可靠性仍取决于PCR扩增效率和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型,基于不同数学模型对原始数据处理后的结果会有较大差异。试验通过对样品进行5倍梯度稀释后获得相应梯度的荧光定量PCR原始数据,并应用2-△△Ct法、相对标准曲线法和动力学模型处理原始数据,所得定量结果(x-±s)依次为1.76±0.70、0.89±0.14和0.99975±0.06,与理论值1比较表明,动力学模型在定量结果的可靠性、方便性及经费节约方面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2-△△Ct法 相对标准曲线法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