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椿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信平 张驰 +2 位作者 余爱农 谭志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5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2.34%,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荜茄醇(4.89%)、桉叶烯(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香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5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2.34%,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α-荜茄醇(4.89%)、桉叶烯(5.67%)、杜松烯(5.49%)、8-异丙烯基-1,5-二甲基-1,5-环癸二烯(5.37%)、1-异丙基-4,7-二甲基-1,2,3,5,8a-六氢化萘(5.88%)、2,4,4-三甲基-3-甲醇-5-(3-甲基-2-丁烯-1-基)环己烯(5.65%)、橙花叔醇(4.97%)、1-异丙基-4-甲基-7-亚甲基-1,2,3,4,4a,5,6,7-八氢化萘(5.87%)、叶绿醇(4.86%)、2,5,6-三甲基-1,3,6-庚三烯(4.31%)、5,7-二乙基-5,6-癸二烯-3-炔(3.14%)、2-甲基-3-乙基-1-戊烯(2.86%)、4-戊烯-2-醇(2.09%)、2-甲基-2-丁烯(2.83%)、2-甲基-5-己烯-3-醇(2.99%)、β-丙内酯(2.63%)、3-己烯-1-醇(2.41%)、3,4-二甲基-1-戊醇(2.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紫苏挥发活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信平 张弛 +3 位作者 余爱农 谭志伟 田大听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22-1924,共3页
目的研究紫苏挥发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散。结果分离并鉴定出87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9.38%。结论主要成分是紫苏醛,且挥发油中除... 目的研究紫苏挥发活性成分的化学组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散。结果分离并鉴定出87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9.38%。结论主要成分是紫苏醛,且挥发油中除醛、醇、烯、酯类物质外,还含有N,P,S,X(X=F,D,B r,I)等元素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下载PDF
固相萃取辅助提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烟熏腊猪肉香气成分 被引量:13
3
作者 余爱农 宋新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4-137,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辅助提取中国西南地区传统食品-烟熏腊猪肉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法以邻二氯苯为内标对提取的烟熏腊猪肉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提取的烟熏腊猪肉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烟熏腊... 采用固相萃取辅助提取中国西南地区传统食品-烟熏腊猪肉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法以邻二氯苯为内标对提取的烟熏腊猪肉香气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提取的烟熏腊猪肉香气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共鉴定出29个化合物,烟熏腊猪肉的重要香味成分有:2,5-二苯基-3-(2-呋喃甲酰基)吡咯、二苯胺、苯并噻唑、乙酰苯酚酯、对甲苯酚、3-乙基苯酚、4-乙基愈创木酚、对-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硬脂醛、α-异佛尔酮、2-甲基-1-十六醇、2,6-二叔丁基-4-羟基-4-甲基-2,5-环己二烯-1-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辅助提取 气相色谱法 烟熏腊猪肉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茗荷中食用红色素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谭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1-215,共5页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L16(45),确定了提取茗荷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茗荷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提取剂的pH值为1,提取时间为120min。茗荷红色素的耐热性好,耐光性较差,在... 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L16(45),确定了提取茗荷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了茗荷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提取剂的pH值为1,提取时间为120min。茗荷红色素的耐热性好,耐光性较差,在酸性条件、氧化剂和蔗糖、VC、淀粉和柠檬酸中稳定性较好;在还原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中稳定性较差;色素对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高,Fe3+、Al3+、Ca2+对色素有增色效果,Cu2+使色素溶液变色,Mg2+、Na+和K+对色素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茗荷 红色素 正交试验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烟熏腊鸡肉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被引量:11
5
作者 余爱农 宋新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用氮气冲洗、Sep PakC18固相萃取柱吸附和冷有机溶剂捕集提取烟熏腊鸡肉的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结构,用气相色谱(FID检测器)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熏腊鸡肉的主要香气成分为11个酚及其衍生物,以及N 异丙基甲亚磺酰氨... 用氮气冲洗、Sep PakC18固相萃取柱吸附和冷有机溶剂捕集提取烟熏腊鸡肉的挥发性成分,用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结构,用气相色谱(FID检测器)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烟熏腊鸡肉的主要香气成分为11个酚及其衍生物,以及N 异丙基甲亚磺酰氨基 2 环己烯 2 酮、5 甲基 4 异丙烯基 4 己烯醛、4,6 二甲基 3 苯甲烯氨基 2 (1H)吡啶酮、3 (2,2 二甲基亚丙基)二环[3,3,1]壬烷 2,4 二酮、2,6 二叔丁基 4 羟基 4 甲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2,6 二叔丁基 4 亚甲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二苯胺、十八醛、6 甲氧基 1 吲哚 2 基 3,4 二氢 β 咔啉和2,5 二苯基 3 (2 糠酰)吡咯,其中酚及其衍生物主要提供烟熏香,烟熏腊鸡肉的挥发性成分与新鲜鸡肉的挥发性成分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熏腊鸡肉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木香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爱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82-785,共4页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木香花挥发油,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木香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鉴定出包含缩醛、脂肪烃、芳香烃、芳香醛、羧酸、醇、酚及萜类化合物在内的45个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为:w(辛烷)=4.73%、w(... 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木香花挥发油,色谱、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木香花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鉴定出包含缩醛、脂肪烃、芳香烃、芳香醛、羧酸、醇、酚及萜类化合物在内的45个化合物。挥发油主要成分为:w(辛烷)=4.73%、w(苯乙醇)=5.78%、w(冰片烯)=26.34%、w(顺-马鞭草烷醇)=2.68%、w(冰片)=3.78%、w(十二烷)=41.01%、w(6-甲基十二烷)=1.00%、w(榄香素)=3.01%、w(α-杜松醇)=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萜类化合物 中药现代化
下载PDF
富硒野菜鸡屎藤的挥发性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信平 张驰 +2 位作者 田大厅 谭志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68-470,共3页
本实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恩施富硒地区野菜鸡屎藤的总含硒量(102.987μg/g)及挥发性成分中的含硒量(31.546μg/g);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鸡屎藤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 本实验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恩施富硒地区野菜鸡屎藤的总含硒量(102.987μg/g)及挥发性成分中的含硒量(31.546μg/g);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了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鸡屎藤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33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1.76%,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谜类、醇(烯醇)类、酮类及酯类化合物等各四种,含N化合物八种,含S化合物两种,其它为酸酐、醛、萜、烷烃、烯烃等物质。含量较高的β-丙内酯、二甲基砜、乙偶姻、安乃近、2,3-二甲基-2,4,6-环庚三烯-1-酮、3-丁烯-2-酮、4-丁二醇-丙烯酸酯、反-1,2:4,5-二环氧萜烷、N-甲磺酸咪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鸡屎藤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败酱草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信平 张驰 +3 位作者 谭志伟 田大听 余爱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0-410,593,共2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败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花败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51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5.77%,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甲基-5-...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败酱草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白花败酱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51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5.77%,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2-甲基-5-乙基呋喃(50.97%),其次是己二硫醚(9.47%)、1-己硫醇(6.97%)、紫苏醛(3.65%)、律草烷-1,6二烯-3-醇(2.65%)、(Z,E)-à-法呢烯(2.62%)、反-石竹烯(2.41%)、亚麻酸甲酯(2.03%)、紫苏醇(1.6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1.43%)、樟脑(1.21%)、à-雪松醇(1.16%)、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酯(1.07%)、冰片(1.06%)、6-氨基异喹啉(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败酱草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下载PDF
辣蓼挥发性活性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信平 张驰 +2 位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辣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在植物资源农药、医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研究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了解其化学活性成分组成,以便更合理开发利用辣蓼资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辣蓼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 目的辣蓼是中国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在植物资源农药、医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本研究目的是从分子水平了解其化学活性成分组成,以便更合理开发利用辣蓼资源。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辣蓼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辣蓼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分离并鉴定出50个组分,占峰面积的97.84%。结论其主要挥发活性成分为:N-(2-乙胺)次乙亚胺、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3-己烯-1-醇、氢氯酸、2-甲基-2-叔丁基-1,3-二噻烷C9H18S2、1-甲基-7-氧代辛基-2-醛基-4,6-二甲氧基苯甲酸、噻吩并(3,2-e)苯呋喃、磷酸-二11烷甲酯、9-乙基-菲、甲氢化二硫、1-溴-2,3,3-三氟环丙烯、2-[4-二甲氨基苯]3-羟基-4H-色烯-4-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蓼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原文传递
广玉兰花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桂香 胡卫兵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9期91-94,共4页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广玉兰花香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广玉兰花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鉴定出包含醇、酮、脂肪烃及烯萜类化合物在内的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10%的化合物80个,占香精油总量的96.42%。香精油主...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广玉兰花香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广玉兰花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质量分数。鉴定出包含醇、酮、脂肪烃及烯萜类化合物在内的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10%的化合物80个,占香精油总量的96.42%。香精油主要成分为β-古芸烯,占总量的10.17%,其余主要成分为β-荜澄茄油烯(8.90%)、β-榄香烯(6.64%)、雅榄蓝烯(5.47%)、苯乙醇(4.20%)、金合欢醇(3.94%)、牻牛儿酮(2.96%)、β-雪松烯(2.85%)、反式橙花叔醇(2.85%)、别香橙烯(2.59%)、紫堇酮(1.95%)、丁香烯(石竹烯)(1.94%)、τ-衣兰醇(1.83%)、异杜松烯(1.81%)、杜松醇(1.77%)、香茅醇(1.59%)、α-榄香烯(1.34%)、金合欢烯(1.27%)、正十六酸(1.12%)、氧化石竹烯(1.10%)、杜松脑(1.10%)、长松香芹酮(1.09%)等。香精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活性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玉兰 香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化学组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斑鸠柞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瞿仕 胡卫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70-172,175,共4页
斑鸠柞作为民间食物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该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斑鸠柞叶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对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50%的成分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7%.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 斑鸠柞作为民间食物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该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斑鸠柞叶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对相对质量分数大于0.50%的成分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7%.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辛烯-3-醇,占总油量的38.17%,其余分别为芳樟醇(11.73%)、苯并噻唑(9.41%)、5-甲基糠醛(6.85%)、松油醇(6.79%)、叶醇(5.49%)、苯乙醛(4.01%)、2-己烯-1-醇(2.93%)、2-羟基-5-甲基苯乙酮(2.65%)、正己醇(2.2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鸠柞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保健食品
下载PDF
恩施野生芭蕉叶香气味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春海 +1 位作者 瞿万云 余爱农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141,共3页
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恩施野生芭蕉(Musa acuminata)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3... 用水蒸气蒸溜法提取恩施野生芭蕉(Musa acuminata)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20个化合物,其中3-己烯醇、双环[2,2,1]-1,7,7-三甲基(1R)-2-庚酮、双环[2,2,1]-1,7,7-三甲基-(1s-内)-2-庚醇、丁子香酚、1,2-二甲氧基-4-(2-丙烯基)-苯5个化合物是香气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蕉 香气成分 GC-MS-计算机联用分析
原文传递
尿素对抗坏血酸-半胱氨酸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爱农 ,余爱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80-786,790,共8页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ASA-Cys)的模式反应产物进行鉴定,考察了尿素对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鉴定出了呋喃、吡嗪、噻吩、噻唑、噻吩并噻吩及脂环硫化物在内的47个香味化合物,其...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ASA-Cys)的模式反应产物进行鉴定,考察了尿素对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鉴定出了呋喃、吡嗪、噻吩、噻唑、噻吩并噻吩及脂环硫化物在内的47个香味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噻吩、噻吩并噻吩、脂环硫化物)是最为丰富的香味成分。尿素加入到模式体系中(pH=8.00),一方面使一些含硫化合物的产量显著降低,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却促进了几个含氮化合物,如吡嗪、甲基吡嗪、乙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及其他烷基吡嗪的生成。表明在模式反应中,尿素受热能够释放出NH3,NH3与H2S和ASA降解产物发生竞争反应形成含氮化合物如烷基吡嗪,从而导致含硫化合物的产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尿素 抗坏血酸 半胱氨酸 香味化合物 香料与香精
下载PDF
氟嗪酸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春海 张升晖 +1 位作者 黄文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0-545,共6页
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Nafion(MWNTs-Nafion)膜,用交流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氟嗪酸在该膜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这种纳米结构膜修饰的电极对氟嗪酸的电化学氧化显现出极好的... 在玻碳电极上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Nafion(MWNTs-Nafion)膜,用交流阻抗谱(EIS)、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氟嗪酸在该膜上的电化学行为。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这种纳米结构膜修饰的电极对氟嗪酸的电化学氧化显现出极好的促进作用,氟嗪酸的氧化峰电流明显增强,在修饰电极上于+0.97 V处产生了1个灵敏氧化峰。LSV测定氟嗪酸的线性范围为1.0×10-8~1.0×10-6mol/L和1.0×10-6~2.0×10-5mol/L,开路富集400 s后,检出限为8.0×10-9mol/L(3倍信噪比),方法可用于人尿中氟嗪酸的实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嗪酸 多壁碳纳米管/Nafion膜 化学修饰电极 溶出伏安法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瞿万云 冯辉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8-41,共4页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双氯芬酸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双氯芬酸钠的电分析方法。在0.1 mol/L HClO4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氧化峰电位在0.38 V(vsAg/AgCl),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 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了双氯芬酸钠在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双氯芬酸钠的电分析方法。在0.1 mol/L HClO4溶液中,双氯芬酸钠的氧化峰电位在0.38 V(vsAg/AgCl),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7mol/L^7.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开路富集3 min后检出限为9.0×10-8mol/L。5×10-6mol/L双氯芬酸钠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5%。已用于扶他林片剂中双氯芬酸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双氯芬酸钠 修饰电极 测定
下载PDF
水分含量对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Maillard反应体系中挥发性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志伟 余爱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反应体系在不同水分含量下的产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噻吩、硫杂环、噻唑、硫醇、呋喃和硫醚等在内的62种化合物,其中23种噻吩化合物和13种硫杂环化合物为2种主要挥...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L-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反应体系在不同水分含量下的产物进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噻吩、硫杂环、噻唑、硫醇、呋喃和硫醚等在内的62种化合物,其中23种噻吩化合物和13种硫杂环化合物为2种主要挥发性产物。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对硫杂环类化合物和噻吩类化合物影响明显,而对其他几类挥发性产物的影响不大。随水分含量的增加,硫杂环类产物中3,5-二甲基-1,2,4-三硫环戊烷2种异构体和4,6-二甲基-1,2,3,5-四噻烷3种产物在水分含量为55%时有极大值;2,4,6-三甲基-1,3,5-三噻烷的2种异构体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缓慢下降,3-甲基-1,2,4-三噻烷在水分含量为45%有极小值。噻吩类产物中,噻吩、2-甲基噻吩、[3,2-b]并二噻吩、2-甲基[2,3-b]并二噻吩和2-甲基-3-巯基噻吩分别在水分含量为75%、55%、85%、65%和15%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半胱氨酸 水分含量 噻吩 硫杂环化合物
下载PDF
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二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与铋的显色反应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春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研究了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二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DC-CPA)与铋的显色反应.在0.06mol/L HNO3介质中,铋与显色剂生成1:2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91nm处,谊反应灵敏度高,ε691=1.1×... 研究了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4-二氯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DC-CPA)与铋的显色反应.在0.06mol/L HNO3介质中,铋与显色剂生成1:2的蓝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91nm处,谊反应灵敏度高,ε691=1.1×10^5 L·mol^-1·cm^-1,Bi(Ⅲ)含量在0.02~1.4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该法测定了铜合金中微量铋,方法简便易行,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2 4-二氯苯偶氮)-1 8-二羟基-3 6-萘二磺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于聚硫堇导电聚合物的新型亚硝酸盐安培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114-117,共4页
将硫堇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NO2^-安培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NO2^-在该传感器上表现出良好的安培响应,其稳态电流与NO2^-的浓度在9.0×10^-7-1.49×10^-5mol/L... 将硫堇通过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构建了一种新型NO2^-安培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NO2^-在该传感器上表现出良好的安培响应,其稳态电流与NO2^-的浓度在9.0×10^-7-1.49×10^-5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10^-7mol/L.此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该传感器应用食品中NO2^-含量的测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堇 亚硝酸盐 安培传感器 电聚合
下载PDF
pH值和缓冲剂对抗坏血酸-半胱氨酸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爱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3-149,共7页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的模式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研究pH值和缓冲剂浓度对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依赖于不同的pH值条件,模式反应主要产生呋喃、吡嗪、噻唑、噻吩及含硫脂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的模式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研究pH值和缓冲剂浓度对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依赖于不同的pH值条件,模式反应主要产生呋喃、吡嗪、噻唑、噻吩及含硫脂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种类及产量的变化形成各具特色的肉香风味,呋喃类化合物主要形成于低pH值条件下,而吡嗪类化合物则易于在碱性条件下生成,噻唑类化合物的形成与pH值的依赖性不太显著,但过高的酸度会抑制其生成,中性偏碱的条件对噻吩和含硫脂环化合物的生成有利;Na2HPO4-NaH2PO4缓冲剂对模式反应没有催化作用,它们对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体现于其维持反应体系pH值稳定的能力,0.20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剂对维持反应体系pH值的相对稳定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 香味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PH值 缓冲剂
下载PDF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抗坏血酸-半胱氨酸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余爱农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2-267,271,共7页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ASA-Cys)的模式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研究了酸性条件(pH5.00)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ASA-Cys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模式反应的早期阶段主要是ASA和Cys的热降... 以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对抗坏血酸与半胱氨酸(ASA-Cys)的模式反应产物进行鉴定,研究了酸性条件(pH5.00)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ASA-Cys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的影响。模式反应的早期阶段主要是ASA和Cys的热降解,此段对反应温度的依赖性很大。140℃的反应温度能使ASA和Cys快速热降解,从而加快Maillard反应的进行,形成风味较佳的肉香味。在此温度下,反应150min,模式反应形成的各类香味化合物的量达到最大,继续延长反应时间,各类香味化合物的量逐渐减少。结果表明140℃的反应温度以及该温度下150min的反应时间对模式反应形成香味化合物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抗坏血酸 半胱氨酸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香味化合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